河南交出「十三五」工業新「答卷」 工業總量穩居全國第五、中西部...

2021-01-09 騰訊網

河南經濟報記者 焦颯 見習記者 楊佳月 報導

2021年1月8日,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全面回顧了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明確提出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為方向,加快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堅定推進位造強省和網絡強省建設。

「十三五」時期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會議指出,「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如期完成,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2016—2019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工業總量穩居全國第五、中西部第一,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44家,工業實力持續躍升。

五年來,我省主導產業比重從44.3%提高到46.1%,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從11.9%提高到20%以上。建成裝備、食品2個近萬億級產業集群,形成19個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建設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13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機裝備創新中心,培育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9個,創建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8家、質量標杆15個、製造業單項冠軍23家、專精特新企業92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4個,競爭能力持續提升。建成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571個,創建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服務型製造、信息消費等國家級試點示範62個,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25個,推動企業上雲10萬餘家,數字經濟規模達1.25萬億元。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15個、綠色園區10個,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降低42.16%,先進模式持續湧現。

十四五時期目標挺進位造強省第一方陣

會議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產業振興的總體目標和重點任務。總體目標是:全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基本完成,新興產業培育奠定堅實基礎,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戰略性突破,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大幅度提升,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體系,挺進位造強省第一方陣。力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5%左右。

「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是: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促進位造業做實做強做優,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加快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培育壯大優質企業,構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及應用生態,力爭在關鍵技術、重點領域、新興產業、優質企業、質量品牌、數字經濟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

2021年做好八項重點任務

會議明確,2021年要突出抓好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分別是:構建製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提升產業鏈現代化和競爭力、深化傳統產業存量變革、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加強雙循環下的製造業開放合作、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式發展、推動工業和信息化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

其中,在構建製造業技術創新體系方面,通過深化技術創新體制改革、加快製造業創新平臺建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整合創新資源、完善創新載體、激發創新活力,聚焦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強化攻關,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大力提升河南製造的自主創新能力。

在提升產業鏈現代化和競爭力方面,深入實施10個傳統產業鏈和10個新興產業鏈現代化提升行動,做強優勢產業鏈、做大新興產業鏈、做優傳統產業鏈,帶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打造先進位造業體系。

在深化傳統產業存量變革方面,通過全面深化傳統產業「三大改造」,分行業分梯次推進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設綠色製造體系,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力爭技改投資增長20%以上。

同時,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打造產業創新高地。推動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加快「企業上雲」、力爭全年上雲企業新增5萬家,實施新業態新模式培育行動、強化數字經濟賦能,推動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打造3—5個數位化轉型示範區。

此外,加強雙循環下的製造業開放合作。堅持國內國際「兩手發力」、終端高端「兩頭突破」、轉進轉出「兩向並進」、線上線下「兩式對接」,深化區域聯動,創新國際合作,強化產業鏈招商,持續提高產業轉移合作水平。

相關焦點

  • 遂寧交出「十三五」亮眼答卷
    12月4日,市統計局公布「十三五」遂寧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數據。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發展更趨協調、質量效益持續提升、民生福祉顯著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改革創新成果豐碩,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 「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顯著
    原標題:「十三五」期間濱州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顯著 工業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魯網12月22日訊(記者 楊國永)2020年12月22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同志發布濱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十三五」期間工業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成效相關內容。
  • 波瀾壯闊「十三五」,「強富美高」新答卷
    全省已累計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5個、國家生態市縣63個、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21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16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社會文明程度「高」成效顯著  在今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評選表彰中,我省全國文明城市總數和佔比均居各省(區)第一,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0年全省一半以上城市創成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
  • 「十三五」以來福建工業實現較快發展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實現較快發展  據蘭文介紹, 「十三五」以來,福建省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增動能、優服務,工業總量邁上新臺階,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工業和信息化實現較快發展。  在工業總量方面,2016~2019年,福建省工業增加值由1.17萬億元增加至1.62萬億元,年均增長8.3%,高於全國工業年均增速2.4個百分點。2019年,福建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居全國第2位、東部10省市第1位。  同時,福建省工業經濟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 濱州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量和人均均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十三五」期間,全市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全市工業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工業經濟總體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實現了健康有序發展,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推動富強濱州建設「全面起勢、加速成勢」提供了有力支撐。
  • 中西部18城房價過萬 中西部城市經濟排名如何?
    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中心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心增長極的作用更加突出。  比如在GDP方面,2019年三個城市都超過了1.6萬億元;在資金總量方面,重慶和成都都超過3.9萬億元;主城區人口規模方面,三市都超過了800萬人,正在向超大城市進軍。  作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GDP總量在中西部地區穩居第一。今年前三季度,重慶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707.10億元,同比增長2.6%。
  • 「十三五」收官,看玉泉區交出的「統戰答卷」
    「十三五」收官,看玉泉區交出的「統戰答卷」 2020-12-15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楊豔萍:河南糧食王牌要加強,建議在鄭州...
    論壇前夕,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對話河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楊豔萍,就河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自身發展、目前河南高等教育的情況以及對河南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力展開訪談。發揮糧食生產優勢,確保河南的王牌不能丟農事繫於國本。近年來,河南逐漸從農業大省成長為農業強省,從「中原糧倉」躍升為「國人廚房」。
  • 「回眸十三五」競爭力持續增強 福建工業實現較快發展
    會上,福建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蘭文通報了福建省工信領域「十三五」以來發展成就和「十四五」發展思路,以及制定相關領域專項規劃情況。工業和信息化實現較快發展據蘭文介紹,「十三五」以來,福建省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增動能、優服務,工業總量邁上新臺階,質量效益穩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工業和信息化實現較快發展。
  • 河南經濟支柱產業汽車工業多牛,鄭州洛陽駐馬店三門峽的汽車製造
    提到中國的汽車工業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擁有上汽集團的上海市,擁有東風汽車的湖北省,擁有一汽的吉林省,還有重慶和廣州。其實大家沒有注意,中西部排名第一位的經濟大省河南省的汽車工業也是本省的支柱產業。你知道河南省的汽車工業有多牛嗎?
  • 加快學前教育普及、積極培育5G,河南「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有了...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文/圖2019年,全省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2.1萬億左右,規模總量穩居全國第5位,中部第1位;截至2019年底,我省共有普通高中889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1.62%……11月24日,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召開,《關於河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若干重要問題專題調研報告
  • 河南這座工業發達的縣城,喜獲新鐵路與機場駐足,拉動經濟提升
    作為河南省,我國農業大省,利息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省的大發展前景空間和近年來一些在河南城市發揮了當地特有優勢,實現了好發展,等大城市小縣城,鄭州市是許多河南人嚮往的城市,因為這裡是當地的省會,也是文化,交通等多個領域的中心,鄭州市有一種工業特別發達的等級市,叫登封市,這個縣城將來將實現更好的跨越
  • 安居「答卷」亮眼!「十三五」安徽省棚改開工總量居全國第四
    記者近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以來,安徽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住有所居取得重要進展。「十三五」期間,全省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開工總量居全國第四,基本建成115.05萬套,幫助390多萬居民「出棚進樓」,圓了安居夢。2016年以來,安徽省以及阜陽市、合肥市棚戶區改造工作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先後獲國務院通報表揚激勵。五年來,我省著力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將新市民逐步納入保障範圍。
  • 南存輝連任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新一屆會長
    12月17日,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在杭州黃龍飯店召開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新一屆理事會換屆選舉中,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再次當選會長。本屆會議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電協」)主辦,正泰集團承辦,協會領導、分支機構負責人、會員代表等齊聚一堂,共謀行業發展大計。參會企業覆蓋了電器工業各個領域和上下遊產業鏈,如施耐德、ABB、特變電工、公牛集團、超威集團等,影響力大、規格高,堪稱電器工業領域具有「風向標」意義的行業盛會。
  •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昆明工業志在重鑄輝煌
    但當全國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同類產品甚至更好的產品時,昆明卻未能與時俱進,推動技術和產品更新換代。「當市場上已經出現第四代洗衣機時,白玫牌洗衣機仍然是第一、二代產品,能不被市場淘汰嗎?」一位業內人士頗為惋惜地說。  2002年,雲南省將昆明列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試點城市後,昆明開展了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的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工作,昆明工業也進入一個重組、整合、改革的新時期。
  • 【「十三五」出彩路上,你我這樣走過】工業經濟:蓬勃發展正當時
    「十三五」期間,我市積極推動企業自我革新,搶佔發展先機。面對白熱化汽車市場競爭,奇瑞汽車河南有限公司上市捷途序列產品,找準切口,從細分市場順勢突圍,成為我市首家年產值突破100億元企業。順應綠色發展時代呼喚,河南晉開集團自我革新搬遷改造,始終扮演行業「領頭羊」角色。…………
  • 豎看山東「十三五」① | 生產總值破7萬億大關 山東交出亮麗的經濟...
    豎看山東「十三五」① | 生產總值破7萬億大關 山東交出亮麗的經濟社會發展「成績單」 2020-12-09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重慶居首 成都次之
    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中心城市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中心增長極的作用更加突出。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整理了中西部前三季度GDP十強城市及2019年十強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後發現,2019年,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其中重慶、成都和武漢穩居中西部前三;此外,前10名中共有9個是省會,只有洛陽是普通地級市。
  • 全國的「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排名
    31個省份,絕大多數都有「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可以說是最齊全的命名類型之一,全國共有31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省份中僅有廣東、江蘇、四川、遼寧、黑龍江、雲南、青海、西藏8個省份沒有以省份命名的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而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已經被合併為山西大同大學。
  • 山東省「十三五」期間製造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工業大省地位持續鞏固
    2019年,全省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2.3萬億元,佔GDP比重的32.3%,總量佔全國的7.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5萬億元,佔全國總量的8%,其中,營業收入佔全國比重10%以上的大類行業有10個,5%以上的有29個。今年,山東有14個縣(市)、11個區,入圍中國工業百強縣(市)和百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