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 07:38:04
本文來源於萬得。
香港萬得通訊社報導,投資者應該對澳元隔夜大幅下滑表示關注。鑑於澳元是全球主要的風險貨幣,其大幅下滑凸顯出一些市場人士對於未來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
截至北京時間5月27日晚上11點,澳元兌美元已經下滑了1.11%,至0.6580。而美股也較開盤時的大幅上漲出現了一些回落。
數據來源:Wind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一份新報告顯示,儘管公共債務水平今年將大幅上升,但是全球GDP要到2022年才會恢復到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前的水平。
過去兩個月來,全球各地因公共衛生事件而導致工廠倒閉嚴重打擊了經濟活動,這意味著各國政府不得不動用數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措施,同時降低財政收入,大幅提高醫療和社會支出,這意味著今年公共債務水平將不可避免地飆升。
一些策略師警告稱,投資者應仔細考慮在當前環境下購買美國股票的想法是否正確。金融服務公司The Embark Group 的Peter Toogood指出,儘管市場顯示出從3月的大幅下跌中復甦的跡象,但許多基金經理對美國股市的前景並不樂觀。「 他認為基本面將變得很糟糕,毫無疑問,收益將極具挑戰性。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一樣,預計將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美國今年的GDP將收縮5.9%。
削減開支的空間很小
儘管資產負債表更為穩定的國家應該能夠在短期內控制支付高額公共債務的成本,但經濟學人智庫的經濟學家強調,政府最終將不得不面對債務的累積。此外,報告還指出,政府將無法通過削減開支來遏制這些財政赤字。經濟學人智庫(EIU)的經濟學家表示一些國家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推行這樣的計劃,尤其是考慮到許多國家上一次勒緊褲腰帶還是最近的事。」
「各國政府也不太可能進行能夠顯著減少債務存量,這是因為在許多國家,公共部門的規模已經小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 這意味著削減公共支出的空間已經很小。經濟學人智庫預計,各國政府將尋求增加財政收入,而不是削減支出,這扭轉了發達經濟體過去40年降低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的趨勢。然而,報告質疑全球政府是否能夠足夠快地提高稅收,使這些措施足以支撐經濟。
另一場歐元區債務危機
經濟學人智庫的經濟學家警告說,在主權債務危機衝擊歐元區9年之後,該區域一些發達國家可能會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危機的邊緣。他們特別指出了西班牙和義大利,這兩個國家都受到了公共衛生事件的嚴重影響,而其財政狀況本已疲弱。報告稱:「南歐國家仍在從多年的緊縮中復甦,同時公共債務水平高企、人口老齡化(更容易被公共衛生事件感染)和持續的財政赤字。預計歐洲央行(ECB)將迅速採取行動,以遏制危機的影響。如果這些國家中的任何一個發生債務危機,都會對金融市場造成巨大動蕩。同時,這場潛在的危機還會迅速蔓延到全球。」
摩根大通的看法仍然是經濟復甦可能是不完整的。最初的增長提高只會部分抵消持續的通縮壓力,和增速的乏力。其中最主要的是歐元區未能有效應對制度脆弱性,導致歐洲主權危機。
(編輯:鄭雅郡)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