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位馳援武漢的醫生凱旋歸來,卻來不及送母親最後一程

2020-12-18 紅星新聞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從新冠肺炎疫情到南方洪澇災害,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中國人民進行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壯舉。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紅星新聞記者獲悉,成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表彰大會即將召開。在此,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一位醫者身上,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踐行了「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醫者誓言,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逆行武漢,深入這場戰役的最前線。他就是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錢樹森。

↑錢樹森。

錢樹森:男,1979年7月出生,大學本科文化,2003年參加工作,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會員、四川省醫師協會放射技師分會委員、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影像專業委員會委員、成都市醫學會放射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出徵』

又一次踏上徵程

他卻泣不成聲

「您等來了兒子平安回來,卻沒等到見兒子最後一面。媽媽對不起,特殊時期兒子做不到也不能送您最後一程。兒子剛從前線救人回來,希望您能原諒兒子的不孝,能為兒子感到驕傲。」這是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錢樹森寫給母親的一封信中的話。對於媽媽的離世,他難掩內心的虧欠之情。

錢樹森是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醫師,還是四川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隊員。哪裡有需要,錢樹森都當仁不讓衝鋒在前,2002年他主動請纓參加抗擊非典的戰役;2008年他加入汶川地震抗震救災隊伍;2016年他參加四川國家應急救援隊,與隊友一起出色完成多項應急救援綜合演練任務,切實提升了自己的「戰鬥水平」;2018年,他成為醫院中國醫師節首屆「好醫生」,《人民日報》以「聚焦影像醫師」為題對錢樹森進行了報導。

此次新冠疫情發生後,錢樹森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時刻準備加入抗疫一線。2月3日晚,錢樹森接到緊急通知,來不及和家人、朋友告別,帶上早已準備好的救援裝備,揮別同事,直接從醫院出發,趕往抗疫一線。

車上,錢樹森泣不成聲。上午,他剛為患惡性腫瘤的母親辦理入院手續,來不及和母親說一聲再見,就離開了。「疫情就是命令,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的使命,相信媽媽也會為我自豪的。」擦乾眼淚,錢樹森踏上徵途。

『戰疫』

是醫生也是「技師」

連續一周多在方艙醫院工作

到達駐地,錢樹森稍事休整後馬上進行相關知識培訓,並通過了考核。到達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後,他第一時間投入到CT安裝的前期工作中。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後勤人員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錢樹森和來自北京、上海、陝西、新疆等地的白衣天使們同心協力,安裝調試完畢車載CT,開始為患者進行檢查。

2月12日晚,接到前線指揮部命令,錢樹森和隊員們到達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漢陽方艙醫院參與籌建工作。有了前期的工作經驗,這次CT室的籌建工作順利了不少,很快檢查就開展起來。

錢樹森所在診斷組負責在方艙外進行登記,以減輕技師在3級防護下的工作強度。有了方艙雲His系統後,錢樹森及時將檢查結果拍照上傳,讓艙內的臨床醫生能第一時間看到患者檢查結果。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漢陽方艙醫院共有3名CT診斷醫師,負責方艙內近千人的胸部CT診斷。前期工作開展涉及事情繁瑣,錢樹森曾連續一周多持續與隊友一起在方艙醫院工作,沒有休息;後期他除自身的診斷工作外,還協助臨床醫生討論患者肺部病灶變化情況。他說:「我們就是醫生的眼睛,一定要把好重要關口。」

胸部CT檢查是肺部疾病最重要的檢查手段之一。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CT檢查的作用越來越大。工作之餘,錢樹森認真學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像學診斷指南》每一版的相關知識,及時更新自己對新冠肺炎每個時期不同影像學表現的認知,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在馳援武漢期間,錢樹森充分發揮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出色地完成了救治任務。

↑錢樹森在工作中。

凱旋』

英雄安全歸來

卻沒能送母親最後一程

錢樹森在前方抗疫,同事們在後方幫他照顧生病住院的母親。母親躺在病床上,時常問起兒子怎麼一直沒來看她。因害怕病重的母親擔心自己在武漢的安危,錢樹森和家人瞞著母親,稱自己去援助邛崍的合作醫院,很快就回來。可是一周、兩周、一個多月過去了,仍沒有見到兒子,這時家人才不得不告訴老人家真相,她兒子在武漢支援戰鬥。

3月20日下午,錢樹森成功完成援助湖北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凱旋歸來。

↑英雄凱旋。

第二天,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錢樹森的母親不幸因病去世。而此時,錢樹森還在封閉休整中,連送母親最後一程都做不到。

「姐姐說母親在彌留之際,牽掛的還是我這個不孝的兒子有沒有安全回來,一直頑強地努力著,想見兒子最後一面。」錢樹森痛哭著說,當母親聽到他平安回到成都後,才沒有遺憾地「離開」了。

得知錢樹森母親去世的消息後,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衛健委及醫院黨委高度重視,醫院黨委副書記陳澤君院長、劉耀副院長等人和錢樹森一起趕往他的家鄉自貢,看望慰問錢樹森的家屬。

錢樹森在返回當天自己做了核酸檢測,檢測結果是陰性,但仍嚴格做好防護措施,在見了母親最後一面之後沒有過多耽擱,便匆匆返回隔離點,「特殊時期,畢竟是從前線回來,要對他人負責。」

『遺憾』

一封寫給天堂裡媽媽的信

請您原諒兒子的不孝

「親愛的媽媽:對不起,您等來了兒子平安回來,卻沒能看到兒子最後一眼,兒子心裡慚愧啊。接到出發援助武漢命令時,正值您病重,兒子都沒能跟您告別,更不敢告訴您我去的地方是武漢,想不到這一去竟是永別……」這是錢樹森寫給母親信中的話。

對於母親的離世,他心裡充滿自責和愧疚,他在信中對母親說:「作為兒子,沒能最後送您一程,是不孝。但是兒子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抗擊疫情是我們的責任。對不起,媽媽,希望您能原諒兒子的不孝,希望您能理解兒子。」

如果脫下白大褂,每一位醫生都是一個平常的人。但在疫情面前,他們不得不暫時放下別的身份,穿上統一的防護服奔赴前線,為更多人爭取生存的機會,為患者帶去希望和生機。錢樹森表示,自己一定能儘快從悲痛中走出來,振作起精神。

人民日報、新華社、四川電視臺、成都日報等多家媒體先後10多次對錢樹森的事跡進行報導,他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來自澳門的康雪濤一家人,看到相關報導後被深深感動,其兩個女兒創作了詩詞《致逆行者》,「奔赴前線,日夜啟程。沒有猶豫,何懼病毒,勇敢前行……」表達了對逆行奔赴抗擊疫情一線英雄的崇高敬意。

『回歸』

既是「服務明星」

也是「戰鬥英雄」

從出發去武漢直至母親去世,錢樹森始終沒有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更沒有絲毫怨言,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

午休時,錢樹森總會背著同事找一個角落,悄悄待上一會兒。回來後,他總是面帶微笑,但每次都能看到他眼睛是溼潤的。

「錢樹森只是把悲痛深深藏在心底,把堅強展現給我們這些並肩戰鬥的戰友。」同事們說,錢樹森是一個很靠譜踏實的小夥子,在科室尊敬師長、團結同事,做事認真負責、任勞任怨。在同事的評價中,錢樹森「不但埋頭幹活,還懂得抬頭看路,特別上進好學」。

從武漢回來以後,錢樹森發現醫院出臺了一系列全新的抗疫制度、流程、舉措。在完成日常工作之餘,他利用碎片時間和同事們溝通,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向大家傳遞來自武漢一線的抗疫經驗。

「最難得的是錢樹森對我們關心關愛,對我們來說,他不但是一個醫生,更像是一位朋友。」多位患者反映,錢樹森總是站在患者立場換位思考,急患者所急,憂患者所憂,想患者所想。這一點得到了醫院的認可,錢樹森多次被評為醫院「服務明星」,並多次被成都市衛健委、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錢樹森表示,未來他將一如既往,履行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醫者的責任和使命,守護大家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紅星新聞記者 張肇婷 王拓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戰疫英雄贊】扎蘭天使 馳援湖北 —— 等你們凱旋歸來
    【戰疫英雄贊】扎蘭天使 馳援湖北 —— 等你們凱旋歸來 2020-02-20 1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雄凱旋!我市首位馳援武漢醫生陳維迪回家了
    這兩天,隨著武漢疫情形勢向好,部分醫療支援隊開始陸續撤離休整。遠在千裡外的慈谿馳援武漢的戰士們情況如何?記者昨日聯繫採訪了多位白衣戰士,了解他們的近況。
  • 一機醫院第二批馳援湖北英雄凱旋歸來!
    這個春天 你們用行動詮釋著兵工情懷   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內蒙古一機集團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員勝利歸來一周後, 3月27日, 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2名隊員張鵬、孫瑋撤離湖北凱旋歸來。
  • 家鄉的英雄兒女凱旋歸來
    致敬,凱旋的英雄!四月的河湟谷地,氣溫驟降,但民和大地桃花盛開、春和景明。「立春一日,百草回芽。」今年的2月4日,正值立春,民和優秀兒女主動請纓,遠赴武漢白衣執甲,攻克戰「疫」。3月17日,逆行「戰士」圓滿完成使命任務回到省會西寧,主動接受醫學隔離。
  • 公主嶺市馳援武漢28位勇士今日勝利凱旋!
    英雄歸來 昨天,寒冬臘月出徵時,你們是最勇敢的逆行者;今天,春暖花開凱旋日,你們是最可敬的白衣戰士。今天的嶺城大地熠熠生輝,熱鬧歡騰,我市馳援武漢醫療隊醫療隊員於今日勝利返嶺!
  • 瓦房店飛往武漢12名醫護人員簡介
    發布這條新聞的此刻,12人的隊伍已到達武漢。今天(2月9日)恰好是嶽宗彥醫生的生日,一碗泡麵,一個小小的蛋糕,這是個簡單的生日,但卻會令這個年輕的醫生終身難忘。
  • 內蒙古民族大學27名馳援湖北醫療隊員凱旋!
    豔陽朗照,春風送暖,白衣執甲,英雄凱旋。4月1日下午,我校附屬醫院第一批、第三批27名馳援湖北醫療隊員乘機抵達通遼機場。通遼市委書記馮玉臻,副書記、市長郝茂榮,我校黨委書記劉志彧,黨委副書記、校長陳永勝等領導到機場迎接,熱烈歡迎醫療隊員勝利歸來、平安回家。  14點10分,飛機緩緩降落,醫療隊員一一走下飛機舷梯,工作人員為隊員們佩戴綬帶,獻上鮮花。
  • 「95後」男護士馳援武漢醫療支援隊踏上徵途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29日訊(袁麗蓉 石淵智)「我們志願加入赴武漢疫區救治醫療隊,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兌現獻生醫學的錚錚誓言……」1月28日,在辰谿縣人民醫院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區施援出徵儀式上,24歲的「95後」男護士李書楊與2名一同出徵的醫護人員正莊嚴宣誓。
  • 熱血男兒馳援武漢 妻子母親守護家園 ——支援湖北醫生張軍一家的...
    這是我區第二批趕赴武漢的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張軍寫在「美篇」APP日記裡的一段話。自2月15日去武漢以後,張軍已經寫了6篇抗疫日記,篇篇都飽含熱血男兒的慷慨之情。在國家最需要他的危急時刻,他衝鋒在前迎難而上,而同是醫生的妻子和在社區工作的母親則在家鄉同樣為抗擊疫情默默付出和奉獻。這樣充滿大愛與無私的一家人,讓記者在3月9日採訪他們時多次感動得熱淚盈眶。
  • 成都戰「疫」故事|「90後」小夥陳曦馳援武漢歸來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郭萬 通訊員 周亞):2月16日,在成都龍泉驛區大面街道萬卷山小區入口,大面街道師大社區的工作人員在迎接從武漢歸來的陳曦。參加雷神山醫院援建的陳曦從車上下來後,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登記、體溫監測、全身消毒,隨後,工作人員帶領他到指定地點進行14天的隔離。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馳援武漢
    1月27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團隊共計11人從京出發,馳援武漢!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來自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醫學科、急診科、普內科等科室的3名醫師、8名護理人員,迅速集結在一起,加入北京醫療支援隊,為武漢抗擊疫情貢獻力量。11名隊員中,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周華經驗豐富,接到指示時,她沒有任何猶豫,「我將牢記醫生的職責,努力工作,完成任務。」周華說。
  • 馳援日記|高元妹:和武漢一起,站好最後一班崗
    央廣網廣州3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白恬)「這幾天,馳援湖北的醫療隊陸續「回家」了,看到同行們凱旋而歸的身影,我內心雖然想家,但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工作仍在繼續,還有未完成的使命,站好最後一班崗,相信和家人團聚的那天很快到來。」
  • 延邊首批馳援武漢醫療隊凱旋
    經歷60多天與病毒的英勇抗戰、14天的集中休整,今天下午,延邊州首批馳援武漢的4名醫護專家平安歸來。1月24日除夕夜,延邊大學附屬醫院原感染管理處處長牛延軍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通知,她入選為國家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要求奔赴武漢參加抗擊疫情工作。沒有片刻遲疑,牛延軍以最快的速度踏上徵程,25日準時到達目的地,是我省援馳武漢醫護專家第一人。
  • 原創公益歌曲《前行的你》,等你們凱旋歸來!#藝起前行#
    原創公益歌曲《前行的你》,等你們凱旋歸來!希望所有的一線工作者們都能凱旋歸來,齊心協力,總能戰勝病毒!陳錫嬌老師說,「這部作品源於家人皆為一線工作者,在這段抗疫的日子裡,他們都格外辛苦。母親是一名醫務工作者,視頻中有一幕醫務人員上車出發,大家希望他們平安歸來的一幕,則是母親同事馳援武漢出發時的真實影像。而丈夫作為一位飛行員,除了完成日常的飛行以外,此次也為全國各地運送了不少物資。
  • 一名凱旋戰士最後的歸來
    (圖片來源: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方網站)  從主動請纓馳援武漢的那一刻起,張靜靜曾形容自己和同事們「決絕又有一些牽掛」。歸來的話題似乎有些沉重,「我們這一去,前路艱險,家中尚有幼兒,且有年邁雙親」。  3月21日,張靜靜和戰友們凱旋。(圖片來源: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官方網站)  凱旋時,她已見證那片疾病肆虐過的土地上破土而出的春天,卻再也無法兌現回黃岡感受春暖花開的諾言。
  • 哈醫大四院支援牡丹江醫療隊昨日出發|南崗區人民醫院馳援...
    13日,記者從哈醫大四院了解到,按照省衛健委、哈爾濱醫科大學部署安排,哈醫大四院先期選派6名來自急診、呼吸、消化、重症醫學科的醫護人員今日下午出發,馳援牡丹江康安醫院和紅旗醫院,參與新冠肺炎輸入病例的救治工作。
  • 馳援武漢53天 青島第三批援鄂醫療隊9名隊員凱旋
    據了解,自1月30日出發馳援武漢至今,青島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9名醫護人員取得了「確診患者住院零死亡、快治癒出院、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優異成績,得到了漢陽醫院及漢陽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高度評價。>>>徵戰武漢53天交上完美支援答卷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青島思達心臟醫院、青島頤生健中西醫結合骨傷醫院響應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號召,迅速行動,組建了全國首支由非公立醫院向疫區派出的醫療救援隊,於1月30日出發馳援武漢漢陽醫院,分布在急診科、發熱門診以及呼吸ICU重症病床
  • 17位中山六院馳援武漢醫療隊員返院
    「把握生命裡每一次感動,和心愛的朋友熱情相擁,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在你我的心裡流動……」歷經50多日奮戰,從武漢前線完成支援任務返穗後,經過集中休整,4月7日上午,17位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正式回家
  • 人民醫院馳援武漢醫生:17年前SARS突襲北京 17年後我們來了
    武漢靜下來了,從喧囂到寂靜,似乎只用了一天。如果說一座城市失去多少,就會收穫多少,那麼北京人民醫院134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便是武漢收穫的強力支撐。今晚21:15,北京衛視將播出《生命緣》抗「疫」特別節目——《來自武漢的報導(四)成長》。
  • 湘雅醫院「百人團」馳援武漢,接管重症病房!
    2月6日晚10點半,在湘雅醫院醫務人員的各微信群裡,一條關於徵集醫務人員馳援武漢的報名消息,讓一個個微信群沸騰了。 儘管已是深夜,但湘雅醫院各科醫護人員踴躍「請戰」,積極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