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各地市村落龔氏分布情況簡述(九)——貴港市

2021-02-15 八桂武陵小驛站

族史越千年,往事如煙,宗支派衍桂鄉間。渤海武陵齊努力,裕後光前。溯祖擔承肩,以慰先賢,地緣血脈緊相連。十萬共工歸一譜,同展新篇。

廣西各地市村落龔氏分布情況簡述 (九)——貴港市

 一、貴港市所轄城區各村龔氏分布情況簡

            長沙公世系簡介

始祖伯行公,原籍山東省青州府日照縣,於宋代末期來貴縣任委吏,始定居貴縣(今貴港市)城東外大裡巷入東廂二圖籍,歷一世而生太高祖長沙公,因曾在湖南長沙府任職,遂以為號,後裔遷往登龍橋。今後裔主要聚居地有貴港市港北區、覃塘區,南寧市武鳴區、賓陽縣,來賓市興賓區、象州縣、金秀縣、武宣縣,桂林市平樂縣、靈川縣、荔浦市,賀州市昭平縣,河池市南丹縣、都安縣,百色市隆林縣、德保縣、平果縣等地。

港北區大圩鎮甘嶺米垌村文忠公支系

口傳先祖原住廣東百步圩斬山坑,因世亂由一老祖婆帶三個兒子上廣西,一個去柳州(失聯),一個在慶豐牛口村落戶,一個在瑤仙洞,後遷來米垌落戶,因歷代貧窮知書識字甚少,故致顯祖名諱失詳,能追溯到的僅到「達」字輩(編註:據《中華龔氏通譜東卷·紫金文忠世系》記載:廣東為「柏鋪鎮」,與客家話「百步」為同音詞。第13世有部分「尚」字輩及第14世「達」字輩成員失考。柏鋪鎮歷來均為文忠公支系後裔,並無其他支系,故推斷該支係為文忠公支系,但詳情待考)。從文忠公柏埔鎮「達」字輩(第14世)算起,今已繁衍至第23世。第18世新和遷貴港三合,第19、20世有後裔遷貴港市區、南寧、柳州、梧州、百色、貴州省貴陽市等地。

港北區慶豐鎮牛口龔屋隊文忠公支系

據口傳,祖先原舊址從廣東割麻村搬來到貴縣慶豐上牛口水庫(今牛王神美)居住發展,現還有祖宅基地。後來人員發展到一百多人,因生活所迫,眾兄弟各散東西尋找發展。一個搬到現今牛口龔屋隊(即伯公山下),一個(文亮)搬到高掛後轉到今慶豐三冬村,一個搬到桂平市大灣塘欖塘村袁屋村後再搬到現今大圩鎮甘嶺米垌村落戶。另有一部分搬到桂平太洋、奇石、中裡一帶發展。從文忠公柏埔鎮「達」字輩(第14世)算起,今已繁衍至第21世。

港北區慶豐鎮鶴林村三冬屯文忠公支系

本支口傳從廣東省豬仔巷逃難至覃塘,解放後又從覃塘遷至現鶴林村三冬屯,從文忠公柏埔鎮「達」字輩(第14世)算起,今已繁衍至第23世。

港南區東津鎮維新村運興屯長沙公支系

開基祖樹林公(第18世)於清朝末期從貴港市石灰巷遷來,今已繁衍至第23世。黃灣公(第7世)之子南江公居住登龍橋,後裔有第20世熙全遷香港(後裔不詳),第21世以後有後裔貴州省貴陽市、梧州市等地。今已繁衍至第23世。鼎茲公(第11世)系南江公之曾孫,今已繁衍至第23世。

港北區中裡鎮山鶴村長沙公支系

本支先祖先從貴縣貴城(今貴港市)遷往廓西裡(今覃塘),到遂祿公(第10世)遷武宣縣南鄉(今東挽、新龍)古龍村,至第14世雲法公於清初又遷回貴縣北山裡山鶴村。今已繁衍至第28世。

覃塘區覃塘鎮桐嶺村長沙公支系

桐嶺村三大分支傳誠公、元一公、石撻公,均由貴城(今貴港市)登龍橋遷居覃塘郭西裡桐嶺村。1.傳誠公(第9世)以上世系難考。傳誠公明朝時期由貴城鎮登龍橋遷到覃塘郭西裡石撻坪居住。因亂世,傳誠公生卒年不詳,相傳為長沙公九世孫。在石撻坪住了五代人後,與石撻公後裔眾兄弟商議,兩支人均遷往桐嶺村聚居。本支第13世賢祥遷來賓市興賓區五山鄉路嶺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2.元一公(第9世)誕於明朝,中舉人,官任侯選訓導,由貴縣城東遷居桐嶺村定居。本支今已繁衍至第25世。3.石撻公(第9世)原籍貴縣城東,於明朝期間遷居覃塘石撻村。後因村中的風水被破不能安居,又遷至現在的貴港市覃塘鎮桐嶺村,因石撻公所葬墓地不宜立碑,故石撻公的名諱後代子孫無從知曉,只好以他所葬墓地的山名稱為石撻公。本支今已繁衍至第21世。御階公後裔輔基(號建鋒,第15世),原住陸川縣馬坡,至第19世登濟、發濟、升濟、造濟、奮濟、琨濟、施濟、與濟、琰濟、選濟等十胞兄弟,全部赴貴縣各地。因老家有幾個山頭的作物無人看管,發濟被迫轉回馬坡。發濟出綏蹌、兌蹌、森蹌三子,綏蹌、兌蹌同赴覃塘鄉桐嶺村,森蹌居陸川縣馬坡鎮雄英村大衝塘。今已繁衍至第24世。

二、貴港市所轄縣份各村龔氏分布情況簡述 

桂平市大洋鎮石步村茂良公支系法進公分支概況

歷代口傳法進公兄弟三人於明洪武年間從廣東南雄府珠璣巷來廣西,一個居玉林,一個居平南(經查實為昭平縣富羅鎮贓義公分支),法進公居桂平上都裡石步村廟巷石狗頭分菜木根。2012年8月20日,由法進公第16世孫培剛,第17世孫耀松、兆棋,第18世孫龔樺,組成尋宗訪問小組,歷經廣東、江西、湖南三省八個縣市,最終在南雄市界址鎮大坑村尋到祖源。根據玉林市興業縣蒲塘鎮龍平村卓賢保存的手抄本首頁記載「洪武三年龍池莊」,永來生四保,千四,七六三子以及彎肚巷瑞希保存的手抄本有法進公的先祖永來公生四保公、千四公的記錄的引導下,查訪至廣東南雄市界址鎮大坑村,追尋到「龍池莊」的岀處。經查實,「龍池莊」是茂良公次子夔公定居南雄府居仁街居屋之匾,至1556年族人修建祠堂,將此匾移掛於祠堂。1925年族人將祠堂遷建於大坑村,並將此匾一同移掛於大坑村祠堂。遺憾的是此匾在2005年至2006年間連同祠堂拜袓用的神臺及第一部族譜一起被賊人所盜。大坑村龔氏族譜記錄夔公之子光祖生子席珍(16世),而16世的記錄,另有「席□、千四郎」的記錄。因同是居住在「龍池莊」的祖居內,由此可見,永來公與光祖公同是夔公之子,席珍公與席□、千四郎皆為夔公之孫,但相互間的記錄很少錄及對方,則可能是當時未統一修譜,各房記錄各房而已。故法進公實為從南雄縣城居仁街「龍池莊」而非珠璣巷遷來。法進公定居石步村廟巷後取兩個夫人,一個生宗勝、宗高、宗禧、宗授、宗第、宗寶、宗歸(號宗鈺)七子,另一個生宗曉、道勝、運顯、細鳳、三鳳、朝穏六子,但兩位夫人的姓名,哪房夫人是原配,因無文字記載,無法考究。石步村龔氏約於1850年左右籌資建成了龔氏祠堂,惜文革期間被作為四舊拆除。自法進公(第10世)後,至今歷經600多年,今已繁衍至第32世,約7200人。後裔主要分布在大洋鎮石步村、竹塘村、中沙鎮谷塘村、大灣鄉平塘村、桂平城區龔屋巷、大洋街,玉林市興業縣蒲塘鎮龍平村、龍安鎮泰村,另有抗戰期間遷往金城江一帶躲避戰火,後裔不詳。據各村各小房的手抄本族譜記錄,各房都有遷往別處的人,但都無具體地址,故無法追尋。

桂平市大洋鎮石步村屈頭巷、六角井屯茂良公支系法進公分支

宗禧公(第11世)為法進公居廟巷夫人所生次子,從廟巷遷至屈頭巷,其後裔有部分有遷至六角井屯。

桂平市大洋鎮大莫村茂良公支系法進公分支

能秉公之子曰曇公(第13世)由石步村廟巷遷往大莫村,今已繁衍至第30世。本村有第15世受寬外遷興業縣龍安鎮泰村。

桂平市大洋鎮石步村湴嶺茂良公支系法進公分支

宗授公(第11世)為法進公居廟巷夫人所生第五子,從廟巷遷到本村湴嶺定居。福餘(第23世)外遷大灣鎮平塘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30世。

桂平市大灣鎮平塘村茂良公世系法進公分支

福餘公(第23世)於清朝末期從大洋鎮石步村湴嶺遷至平塘村開基創業,今已繁衍至第30世。

桂平市大洋鎮石步村西村茂良公支系法進公分支

宗寶公(第11世)為法進公居廟巷夫人生第六子,該房懷持公(第13世)分居西村;帝禹(第17世)遷居桂平縣城,後發展為桂平縣城八巷之一的龔屋巷,在縣城內能以姓立巷,說明當時人口之眾,屋宇之多。但在抗戰期間大部分人遷往廣西金城江一帶躲避戰火,大部分房屋賣給他姓或解放後被收歸國有,龔屋巷的牌坊也因街道擴建被拆除;第19世逸培、維振遷往大洋圩定居;達忠(第20世)到本村嶺兒頭定居,其子異堅(第21世)遷石江村嶺兒頭屯。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8世。

桂平市大洋鎮石步村彎肚巷茂良公世系法進公分支

1.道勝公(第11世)為法進公居彎肚巷夫人所生次子,該房世居彎肚巷,第13-17世名號失傳,第19世木賢遷往中沙鎮谷塘村。本房今已繁衍至第26世。2.運顯公(第11世)為法進公彎肚巷房夫人所生第三子,第14-21世名號失傳,後裔住在彎肚巷,本房今已繁衍至第27世。3.細鳳公(第11世)為法進公居住彎肚巷房夫人所生第四子,第16-21世名號失傳,後裔住在彎肚巷,本房今已繁衍至26世。4.三鳳公(第11世)為法進公居住彎肚巷夫人所生第五子,後裔居住彎肚巷。有扶(第18世)遷竹塘村開基,演成(第19世)遷興業縣蒲塘鄉龍坪村龍塘屯開基。本房今已繁衍至第29世。

桂平市中沙鎮谷塘村茂良公世系法進公分支

木賢公(第19世)從彎肚巷遷至中沙鎮谷塘村開基創業,今已繁衍至第26世。有扶公(第18世)從石步村彎肚巷遷至竹塘村,今已繁衍至第26世。

桂平市大洋鎮大洋街茂良公支系法進公分支

1.從宗棣公之子陳列公(第12世)起,第13-18世名號失傳,先祖先遷大洋街後遷嶺頭塘之後再遷回大洋街居住,上世紀七十年代因水庫搬遷,又有一部分人口回到離石步村不遠的叉兒塘居住。光緒四年(1878)八月第四次修譜時,得嶺頭塘木生家藏有宗支一本攜帶展閱,始知石步村龔氏始祖名法進,從廣東南雄遷來。本房已繁衍至第28世。2.宗寶公房第19世逸培、維振從石步村西村遷往大洋圩定居。本房已繁衍至第28世。瑞明公(第16世)與次子朝信公約於道光二十年(1840)從興業縣集義裡塘村遷來開基,現居住朝信公後裔,瑞明公長子朝忠留守興業縣集義裡塘村,第19世國其遷南洋。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3世。

桂平市大洋鎮六旺村紅坭坪屯文忠公支系顯章公分支

瑞祥公(第16世)約於清道光二十年(1842)從玉林興業縣集義裡塘村遷來開基,其次子朝顯、三子朝宣,第18世廷城,第20世家隆、家杶、家杭遷玉林市興業縣高峰鎮大同娥眉彎村;第19世國友、國珠遷興業縣高峰鎮大同秀塘村;第21世契木遷廣東省海平縣鵝埠鎮下北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

桂平市大洋鎮大莫村網坪屯文忠公支系顯章公分支

瑞遠公(第16世)約於清鹹豐五年(1855)從下裡塘遷來開基,廷長公(第18世)於清光緒二年(1876)從陳伍衝遷來,家銘公(第20世)從玉林市興業縣高峰鎮大同娥眉彎村出繼國昌公。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3世。

桂平白沙鎮白沙圩文忠公支系顯章公分支

廷勝公(第18世)約於清光緒元年(1875)從陳伍衝遷來開基,第21世培新二子遷山東省博腦。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顯伯公(號連璧,第5世)約清朝康熙十年間(1671)從昭平縣五將鎮古店村扶利屯遷居平南縣同和鎮宇華村東山華屯開基。第9世毓琨遷活步新壩屯,毓光遷陳龍村六西衝;第10世逢元、瓊元、祿元、廷元、裕元遷陳龍村馬旺屯;第12世肇榮遷柳州市鹿寨縣導江鄉;第13世悅珍遷柳州,悅傑遷梧州市蒙山縣。本村今已繁衍至第17世。

平南縣同和鎮活步新壩屯朝成公支系

毓琨公(第9世)從同和鎮宇華村東山華屯遷至活步新壩屯。本村今已繁衍至第17世。

平南縣同和鎮陳龍村馬旺屯朝成公支系

逢元公(第10世)從同和鎮宇華村東山華屯遷至陳龍村馬旺屯。第12世肇琨遷官成鎮官成街,第13世悅義遷安懷鎮梅龍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17世。瓊元、祿元、廷元、裕元四公(第10世)從同和鎮宇華村東山華屯遷至陳龍村古逢衝。第11世博學遷馬練鄉定花垌;第12世肇偉、肇林、肇環遷荔浦縣杜莫鎮,肇升、肇允遷柳州市鹿寨縣導江鄉古懂村石校屯,肇瓊遷良田獨領。第13世悅發遷桂林市荔浦市,悅來遷馬練鄉古流村,悅禮遷鹿寨縣導江鄉上龍屯,悅志遷鹿寨,悅海遷海南省八農場,悅六遷同朝衝;第14世定修遷梧州市藤縣東榮鎮高臺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17世。

平南縣同和鎮陳龍村六西衝朝成公支系

毓光公(第9世)從同和鎮宇華村東山華屯遷至陳龍村六西衝。第11世守池遷梧州市藤縣大黎尾;第13世成焜遷藤縣太平,成德、成名遷桂林市荔浦市,獻章遷來賓市金秀縣羅香;第14世定桂遷賀州市昭平縣古龍村,海成遷廣東,海華遷武全村馬料屯。本村今已繁衍至第17世。

平南縣安懷鎮梅龍村那有屯朝成公支系

悅義公(第13世)從同和鎮陳龍村馬旺屯遷至安懷鎮梅龍村那有屯開基。第15世宏發遷馬練鄉北勝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18世。肇琨公(第12世)從同和鎮宇華村東山華屯遷至官成街開基。第13世亞十少時隨戲班去廣東後裔未詳。本村今已繁衍至第17世。

平南縣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偉生公(第13世)於清朝乾隆年間帶伯深、伯漢、伯濱三子從廣東連平縣九連鎮飯羅墩會宮社遷平南縣同和鎮平美村同美屯開基,第四子伯泓留守廣東連平縣九連鎮飯羅墩祖居。在同美屯居住不久,把屋地賣給吳姓。伯深、伯漢兩大房遷居馬練鄉古琉村水格屯,伯漢房又從水格屯遷藤縣寧康新旺古冷崗嶺腳,住不久,分散遷居新旺大衝、孟塘馬王衝,平南同和良蒙、蒙山新圩、鹿寨導江。伯濱、伯泓從同美遷居馬練鄉新河村定花垌屯,道光十四年(1834),洪水淹崩屋,兄弟們就分散遷居平南各處及藤縣、金秀縣、蒙山縣、荔浦市、鹿寨縣、柳江區、柳州市、桂林市、金城江區等地。

平南縣馬練鄉古琉村水格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伯深公(第14世)從同和鎮平美村同美屯遷來水格屯。第17世廣仁先遷新河村新村屯,後遷六石村崖連屯;廣德先遷新河村定花垌,後遷居新河村新村屯;第19世光昌遷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

平南縣馬練鄉北勝村壩頭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廣源公(第17世)從馬練鄉新河村定花垌遷北勝村壩頭屯。第18世元邦遷藤縣寧康鄉孟塘村馬王衝,元興遷蒙山縣新圩鎮新圩村留賢屯;第19世耀昌遷蒙山縣新圩鎮那蒙村,後遷新圩鎮壩頭村,稱昌、月昌遷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

平南縣官成鎮蘇茆村塘樓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廣漢公(第17世)從馬練鄉新河村定花垌遷來塘樓屯。第20世鳳新遷平南縣城。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

平南縣馬練新河村古盤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泰昌公(第19世)從馬練鄉新河村定花垌遷至古盤屯。第21世賢英遷落嶺坪,賢漢、賢倫遷古琉村水格屯;第21世賢全遷蒙山縣文圩鎮連塘村寨腳屯,賢鳳遷藤縣寧康鄉永泰村平泰屯;第22世家仁遷金秀縣桐木鎮桐木圩,家紹遷桂林乳膠廠,家新遷河池金城江,家榮、家亮、家輝、家強、家修、家桂、家松、家偉、家清、家敏、家飄、家炎等遷縣城,朝金遷蒙山縣文圩鎮連塘村榕木屯,朝貴遷新村。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

平南縣馬練新河村落嶺坪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賢英公(第21世)從古盤屯遷至落嶺坪。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廣德、廣澤公(第17世)從新河村定花垌與兄弟們分散後遷居新村屯。第20世子壽、子貴、子芳、第21世賢嶽遷金秀縣頭排鎮同扶村成興屯;第22世家源、家波遷縣城。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

平南縣馬練鄉六石村崖連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廣仁公(第17世)先從新河村定花垌遷至新村,後遷至六石村崖連屯。第21世賢均遷柳州市柳東區水衝三隊,賢新遷鹿寨縣縣城。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

平南縣馬練鄉利倆村六廉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元敬公(第18世)先從新河村定花垌遷至六昂,後遷至六廉屯。第19世正昌遷柳州市柳東區水衝三隊,德昌遷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第21世賢益從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遷回六廉屯再遷藤縣寧康古鬥,後遷金秀縣頭排鎮同扶村成興屯,賢章隨母改嫁,賢森遷頭排鎮同扶村成興屯,賢茂遷金秀縣頭排鎮同扶村社灣屯,賢均遷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第22世家興柳江縣裡雍鎮紅花六隊,家崇遷鹿寨縣導江鄉水碾村橋寨屯。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

平南縣馬練鄉利倆村六典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元秀公(第18世)先從新河村定花垌遷至利倆村,再遷居六典屯。第21世賢文、賢生、賢朝、賢珍遷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後賢文再遷金秀縣頭排鎮同扶村成興屯。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4世。

平南縣馬練鄉六石村蘭垌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廣湞、廣業公(第17世)從新河村定花垌與兄弟們分散後遷居六石村蘭垌屯。廣湞公長子元益遷同和鎮武全村石婆屯,三子元盛遷石垌村六社屯;第19世茂昌遷金秀縣羅香鄉大蘭村;第21世賢東遷桂林市乳膠廠,賢才遷廣東新會小崗鎮五保管理區;第22世家瑞遷鹿寨縣龍江鄉六往村熬坊屯,家旺遷鹿寨縣導江鄉石排村白崖屯,家金遷桂林市象山區瓦窯東路,家錦、家恆、家勝、龔昌、龔勇、龔傑、家奮、家永遷縣城。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

平南縣馬練鄉石垌村六社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廣深公(第17世)從新河村古盤屯遷至六社屯,元盛公(第18世)從六石村蘭垌屯遷至六社屯。元盛次子福昌遷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四子祺昌、五子茂昌遷金秀縣羅香鄉大蘭村,第20世子作遷金秀縣頭排鎮同扶村水碾坪;第21世賢權遷蒙山縣縣城;第22世家超遷桂林市象山區瓦窯東路,家深遷桂林市龍遇路,家劍遷馬練圩;第23世國森、國華、國富遷象州縣水晶鄉水晶街。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

平南縣同和鎮良田村老良蒙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子祥公(第20世)從藤縣寧康鄉新旺村大衝屯遷至同和鎮良田村老良蒙屯。子祥長子賢源遷鹿寨縣導江鄉小河村小河口屯。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

平南縣同和鎮武全村石婆屯文忠公支系偉生公分支

元益公(第18世)從馬練鄉六石村蘭垌屯遷至石婆屯。第21世賢定、賢官金秀縣羅香鄉大垌村遷;第22世家祿、家林、家立、家秀、家柱、家盛、家志、第23世國振遷桂林市象山區瓦窯東路。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5世。

平南縣同和鎮武全村馬料屯朝成公支系

海華公(第14世)從陳龍村六西衝遷至馬料屯。今已繁衍至第17世。

平南縣丹竹鎮廊廖村二泊石屯瑞華公支系

瑞華公往上世系不詳,亦未知從何處遷來二泊石屯。不知是茂林公支系或是朝成公支系亦或是文忠公支系,有待考證。本村今已繁衍至第5世。

平南縣大新鎮安福村下朗茂林公支系

由於歷史原因,翰賓公(第12世)與平南黎勝公結成異姓兄弟。黎勝公家業龐大卻無子嗣。翰賓公把年幼的瑞德公由藤縣十五都送到黎勝公處撫養為義子,繼承黎勝公家業。因此瑞德公成為大新鎮安福村下朗等地分支的龔氏入鄉始祖。瑞德公(第13世)出見龍、現龍二子。次子現龍遷大洲鎮桂欖村山其塘;見龍公長子起彰、次子起廣從平南縣茹蕃遷至大新安福下朗村開基,部份後裔另遷銅鼓嶺,三子起秀公遷貴縣雷雉村(出四子,情況待考)。第23世雲明隨母改嫁,信威遷居海南。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8世。

平南縣大新鎮桂欖村茂林公支系

現龍公(第14世)從平南縣茹蕃遷至桂欖村山其塘開基。本村今已繁衍至第26世。炳南公從廣東高州遷貴港市木格鎮,壽林從貴港木格遷平南城區。炳南公往上資料不詳,從炳南公起,今已繁衍至第4世。本文版權歸公眾號「八桂武陵小驛站」所有,侵權必究。

      以上資料根據《廣西龔氏族譜》各村譜料收集人提供的素材進行整理,在此表示由衷感謝!如有遺漏、錯錄、補充以及有相關龔氏文化文章推文、尋根信息發布等需求,請將資料提供至郵箱:382017644@qq.com,或添加微信:wxid_b47hh8dqk57c12,或後臺留言       

廣西各地市村落龔氏分布情況簡述 (五)——桂林市

廣西各地市村落龔氏分布情況簡述(六)——梧州市

廣西各地市村落龔氏分布情況簡述(七)——賀州市

廣西各地市村落龔氏分布情況簡述(八)——玉林市

本公眾號內容轉載需經授權,並不可開啟打賞功能。其他媒介未經授權不可隨意塗抹來源和作者

來源:後臺投稿

作者:龔承召

歡迎關注公眾號:八桂武陵小驛站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龔氏起源
    遷徙分布  魏晉南北朝時,龔姓進一步繁衍於江西、四川、湖南等省。據載,湖南人龔玄之及其侄龔黎民,從孫龔祈,自晉至南朝宋,世居漢壽(今湖北常德東北),是當地比較大的家庭,故有武陵郡。此郡不僅是龔姓歷史上最大郡望,而且是後世南方龔姓播遷之主源。唐宋時期,龔姓繁衍勢頭南方旺於北方,江蘇、福建、浙江、廣東遍布龔姓足跡。
  • 瑞金市龔氏祖祠臻成晉主!霸氣
    熱烈祝賀瑞金市龔氏祠堂竣工慶典!祠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厚重典籍瑞金市被譽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昨日,瑞金市龔氏祠堂修繕竣工新建的祠堂色彩豔麗,莊嚴肅穆,高脊飛簷,鬥拱廊柱大氣宏偉、華麗典雅,一座古祠堂就是一部家族史,龔氏家族日後一定更加輝煌。
  • 平南謝氏宗親圓夢家園五百年歷史西江古村落華麗變身「寶樹金街」
    廣西謝氏宗親總會執行會長、中團文旅董事長謝其金致辭平南謝氏宗親為「貴港中團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不遺餘力廣西謝氏宗親總會執行會長(平南縣安邦中團歷史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其金介紹,正月初十恰逢平南鄉親懷揣致富夢想外出他鄉務工之時,也是「貴港市西河江旅遊商品交易市場」的項目奠基儀式。
  •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貴港市是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 、全國內河港口十強、中國西部地區最大內河港口 、國家承接產業專業示範區 、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群眾文化和體育先進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園林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愛國衛生先進城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城市。貴港地區人傑地靈,英才輩出,湧現了石達開、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黃彰、羅爾綱等一批傑出人物。2018年10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 貴港市科學技術局深入廣西泰億諾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科技...
    2020-03-06 10:28     來源:貴港市科技局
  • 第四屆廣西貴港富硒農產品交易會將在廣西貴港市舉辦
    12月4日,第四屆廣西貴港富硒農產品交易會新聞發布會在貴港市舉辦。貴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農卓松出席會議並講話。發布會由貴港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日勇主持。市農業局局長馮藝出席會議並作貴港富硒產業發展情況介紹。
  • 市科技情報所廣西貴港市泓林木業有限公司開展科技服務工作
    3月25日,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市科技情報研究所所長羅維康與社會成果科一行深入廣西貴港市泓林木業有限公司開展徵集企業技術成果需求、宣傳科技文獻平臺及重大成果轉化項目策劃構造等科技服務工作。
  • 廣西貴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總體情況所有抽檢樣品遵循隨機抽樣原則。不合格樣品情況(一)貴港市覃塘區蒙公鄉阿福糧油店生產的「花生油」(生產日期:2020-9-27、規格:/、商標:/),不合格項目為:過氧化值,檢驗結果為:0.50g/100g,標準值為≤0.25g/100g,檢驗機構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 貴港市成最大贏家!2020年廣西青少年女子手球錦標賽落幕
    8月21日,經過4天的激烈比拼,由自治區體育局主辦,廣西球類運動發展中心、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承辦,廣西體育館協辦的2020年廣西青少年女子手球錦標賽在廣西體育館畫上句號。廣西體育局青少處處長陳以平(左一)給運動員頒獎本次比賽共有來自南寧、柳州、北海等地市的
  • 廣西貴港市,桂平市、平南縣,地級市、西山、北帝山,撤縣設市那些人...
    在我們廣西有一個剛剛才25周年的新生地級市叫貴港市。說起貴港市,外省的很多人都不懂有這個市。 其實貴港市25年前是在玉林的管轄之內,一直到了1995年10月27日,貴港市從玉林市析出,升格為地級市。
  • 貴港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暨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市推進大會召開
    8月25日,2020年貴港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暨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市推進大會在市區召開,貴港市委書記李新元在會上講話。(記者 徐智堅 攝)八方賓朋齊聚貴港,共襄荷城文旅盛事。8月25日,2020年貴港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暨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市推進大會在市區召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於促進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 學習貫徹全區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精神,研究部署我市下一步文旅產業發展和創建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市相關工作,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 甘肅龔氏宗親首屆聯誼會
    今天,臨洮龔氏家族情感交流群自發組織甘肅龔氏宗親聯誼會,我臨洮分會的重託,擔任本次聯誼會的主持人。參加今天聯誼會各地族人共計222人;其中;來自岷縣的宗親66人,來自新疆的宗親2人;皋蘭的宗親15人;景泰的宗親13人;蘭州的宗親15人;榆中宗親12人;白銀平川4人;張掖宗親3人;渭源1人;陝西漢中宗親1人;臨洮90人。
  • ...記2020年廣西「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廣西貴港市貴硒紅藥材科技…
    【先進典型】巾幗帶動 增收致富 ——記2020年廣西「巾幗脫貧示範基地」廣西貴港市貴硒紅藥材科技… 2020-12-11 18: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莆田白埕龔氏族譜
    中華龔氏網(龔金土)編制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十六代子孫官遷各地,是一支龐大的龔氏族群。河南光州固始縣龔氏兄弟跟隨龔鳳遷徙到建安郡,後也分散遷徙各地。長房帶有族譜,遷徙到錢塘,續譜到芳字輩。龔儒信,龔愨也在其中。龔忠帶子龔朝佐,孫龔雪又遷徙到莆田左廂郡學前。成為二房三兄弟之,一在閩清.一在莆田.一在安溪.宋朝李俊甫一二一四年寫的《莆陽比事》已經記載清楚。學前龔:參政茂良之後。(茂良子孫居住處)。
  • 龔氏家族就是牛!
    57、上饒市/新字派:本屆(2002年)修上饒市龔氏志,十二縣市已查明有七大支,人口分布廣,各立修譜字派,為使於纂編各地其行字不改,只統一字派。  63、江西進賢龔氏字輩詩禮傳宗寶簡戟樹奇珍子孫隆茂發科海呈精英  64、江西南昌龔氏字輩尚國以大義仲應懋元鴻世享綿千代循良楚漢真  65、江西瓦屑壩龔氏字輩金玉滿堂修善保真  66、廣西賓陽龔氏字輩:禮義承宗祖詩書則古先榮華昌景運發達慶長年勤儉生富貴浩傑保清廉良民懷盛德孝順念英賢  67、廣西防城龔氏字輩明知義有章
  • 貴港市科學技術局深入廣西貴港市泓林木業有限公司開展科技服務活動
    3月25日,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市科技情報所所長羅維康帶領市科技局社會科技科和市科技情報所工作人員深入廣西貴港市泓林木業有限公司開展科技服務活動
  • ...部門動態 - 廣西貴港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www.gxgg.gov.cn
    按照《廣西自治區級林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監測辦法》(桂林產發〔2018〕3號》規定,經各市、縣林業主管部門遴選推薦、專家評審,擬認定廣西綠友農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企業為2020年自治區級林業產業重點龍頭企業。
  • 由港口建立的廣西地級市現在變成大西南海上通道在哪裡
    位於中國華南,廣西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廣西成為中國與東協經濟交流的樞紐,由於是樞紐,需要強大便捷的綜合交通,廣西有這樣的地級市。貴港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地級市,他的前身是貴縣,在建國之後,他屬於玉林區域,縣一級改為貴港市,在他再次升級為地級市。貴港埠建於位於鬱江的中間,他是廣西的第一個重要的內河港口,也是中國中西部第一個大內河港,貴港港成為對外開放的港口,迅速成為大西南水運的主通道。
  • 2020年廣西農村中學科技館暨貴港市科技輔導員培訓班在貴港市舉辦
    2020年廣西農村中學科技館暨貴港市科技輔導員培訓班在貴港市舉辦 2020-11-23 16: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貴港市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加分公示
    2020年貴港市中小學公開招聘教師加分公示 http://guangxi.hteacher.net 2020-06-15 13:36 廣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