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浙江 厲友廣原創供稿
近日來,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擴散肆虐,影響也越來越廣,歐美以及世界絕大部分地區的股市暴跌,政府頻繁推出各種救市政策,筆者認為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已不亞於一場中型的經濟危機。尤其筆者所在的台州地區,歷來是全國小微金融服務的先行區,作為銀行從業者,想淺議銀行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下中小企業授信的影響,拋磚引玉,希望集思廣益,以促進銀行業穩步健康的發展。
危機?
從世界範圍看,筆者認為這已經是一場經濟危機了。一開始疫情僅對我國影響較大,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全球經濟遭到重擊。美國股市觸發熔斷,道瓊從近3萬點跌到約18000,下跌幅度近40%;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均下跌30%以上;國際原油暴跌,WTI原油2005期貨從1月的64美元/桶最低下跌至21美元/桶,這在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為應對疫情的巨大衝擊,美國迅速、連續出臺經濟刺激方案。就最近1個月,從降息150個基點到直接利率降為零,但仍擋不住股市斷崖式下降。股市暴跌導致美國出現了流動性危機,投資者爭相賣出股票、債券、基金、黃金等以持有現金。幾天前,美聯儲宣布推出無限量、無底線量化寬鬆,3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2萬億美元財政刺激計劃,印鈔機開足馬力全線印鈔。
近期美元指數約由94攀升至103,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影響往往來鏈條式的,看來看去還是美國最「靠譜」。隨著美元指數的升高,美元都往美國流去避險,其他國家貨幣不斷貶值、股市暴跌,也產生了自身的流動性風險,全球都會把印鈔機的馬力開大再開大。G20承諾向全球注資5萬億美元;德國預算新發行1560億歐元債券、累計已達7500億歐元;阿聯批准160億迪拉姆額外經濟刺激計劃;韓國央行宣布將向金融機構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持;很多國家準備開始發錢。這種QE政策是有很大的後遺症的,就是等疫情過去,金融市場恢復穩定之後,流動性就過剩了。這一來一回,經濟和金融就產生了劇烈的波動,這也就構成了一輪經濟危機的影響。
我國受疫情的第一階段(疫情在國內傳播)和第二階段(影響了企業的復工復產)影響已基本得到控制,但第三階段的影響還未完全顯現,那就是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大爆發,各個國家的經濟和金融受到猛烈的衝擊,進而又影響到我國。相對來講,我國的政策定力較強,但也須根據相關情況進行調整,就好像1月的M2為8.2,2月的M2為8.8,極有可能3月的M2會回到9以上。這些貨幣和財政政策的調整,對銀行以及對企業都會產生一些影響。
疫情下中小企業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大多數是在改革開放中發展起來的,數量大、規模小、競爭激烈,而抗風險能力較弱。新冠疫情對整個社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中小企業首當其衝。筆者以中小企業活躍程度較高的浙江台州地區為例,談一談中小企業的現狀。
首先,台州是製造之都,而且是以中低端的製造為主、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受此輪疫情影響,一不能及時復工復產,二招工用公困難,工資性費用呈增長態勢。
其次,台州的製造業普遍是閥門、泵與電機、汽車零部件等資金密集型產業,營運資金的充沛與否對企業的經營影響甚大,此番疫情較多企業面臨現金流緊張,融資渠道面臨巨大挑戰。
第三,台州的產業50%以上是外向型的產業,對外需的依賴程度較高。上一輪中美貿易戰嚴重的時候就已影響到了台州約40%的企業。我們的出口中,美國和歐洲佔了很大的比例(兩者合計約佔55%)。而歐洲現在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夥伴,約佔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歐洲這次疫情影響大且深遠,加上歐洲本來就被高福利拖累的經濟,可能會進入一個較長期的衰退過程。因此,預計從2020年二季度開始,外需的疲軟將逐步現象,快的話預計2020年底外需方可探底。
第四,台州企業數量眾多,且以中小型的民營企業為主。這些企業雖然船小好調頭,但最大的缺陷的抗風險性較差,當經濟危機來臨時往往是首當其衝的。
第五,台州的銀行業較發達,金融機構多,競爭激烈,相互間合作搭臺的場景少,有時會有惡性競爭。有些企業因銀行過度給予資金、過度投資而亡;有些企業因銀行爭相抽貸和壓貸、資金鍊斷裂而亡。
第六,台州的企業協會和行業協會相對較弱,很難起到對行業內企業的很大程度的統一協調作用,企業間往往也存在較多的偷技術、挖人才、搶市場等一些惡性的競爭。
以上的一些特點,使得台州區域的經濟和企業,在面臨經濟危機時往往會產生許多不利的影響,加之整體的融資比例較高,擔保鏈條長,因此若不未雨綢繆,將對台州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重大的影響,銀行作為主要的金融機構,也將面臨較多的經營困難。
銀行應對
(一)抓緊盤存,摸清家底
疫情影響下,企業的生產經營停滯,復工復產的進度各不相同。全世界的疫情可能導致企業的國際訂單取消和減少,可能導致應收帳款無法收回。預計從現在到2020年6月底左右,上述影響會有較明顯和較確定的體現。此階段客戶經理應多走訪企業了解相關信息,系統性的建立疫情影響企業名單,分析判斷影響程度,制定每一個被影響企業的應對計劃。筆者認為這很重要,這個摸排工作應該從現在就開始做起來,動態更新,有備無患。
(二)變更還款,防範逾期
疫情影響下,企業資金鍊趨緊,預計會有較多的企業無法及時歸還到期貸款,比如汽車4S店,近期的汽車銷售業務大幅減少,部分企業只有往常的20%左右,導致經營現金流短缺。針對那些暫時困難企業(即一時間企業的資金鍊緊張,訂單萎縮,但企業仍可維繫經營,且能產生正經營現金流,可及時支付銀行利息)。一部分企業的到期貸款可採用展期和延期的方式處理,一部分企業的貸款可採用借新還舊的方式處理。
(三)銀行聯動,共同進退
若一個受疫情影響嚴重企業在兩家及以上銀行均有貸款,那麼應該以貸款餘額最大的銀行作為聯動銀行牽頭行,其他銀行一起商討經營對策,避免銀行政策的不一致性而導致各自的政策調整失效。如果一家銀行給予企業增加貸款,而另一家銀行藉機壓縮貸款,那麼增加貸款的銀行的授信風險就增加了,而且無法達到挽救企業的效果。如果不同的銀行爭相壓縮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則會加速企業的倒閉。這之中,若有銀保監會、銀行業協會的參與,銀行的聯動效果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減息降費,共渡難關
若以美國的貸款利率作為比較(美國當前的貸款基本無需支付利息),我們目前的貸款利率水平仍然較高,疫情影響後預計較多的企業的盈利水平都無法達到銀行的貸款利率水平,銀行適當的減息降費會有助於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五)適時增信,雪中送炭
針對大部分受疫情影響的企業來說,如果能過了這個階段性的困難時期,企業後續仍然會持續穩定的經營。但受限於上下遊的結算變化,企業的運營周期可能延長,這會導致企業的主營業務無增長,但營運資金需求卻明顯增加。因此,對於那些產品有技術含量,附加值較高,企業的抗風險性較高的企業,銀行應該反其道而行之,予以雪中送炭,適時的給於企業增加貸款。
(六)積極上通,爭取支持
台州銀行的機構,普遍是市分行和縣支行,很多減息降費、變更還款方式等都沒有審批權,因此市分行應積極的將疫情影響調查上通至省分行,爭取上級行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