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湯森路透旗下亞洲法律雜誌(ALB)發布2020 ALB China中國國內30強榜單,盈科律師事務所蟬聯榜首,與去年相比,今年的30強迎來了三家新律所∶京師律師事務所(排名第3位),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排名第19位),以及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排名第30位)。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轄區的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面對嚴重的疫情形勢和辦公地址變遷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實現逆勢增長,一年內律所吸引註冊律師人數、營收業績、繳稅額、承接案件數量增長均超過100%,核心競爭力明顯增長,不僅成為《亞洲法律雜誌》評選的2020 ALB律所先驅者、榮登中國30強律所榜單,還被評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工作先進集體,成為轄區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發展和政企合作的新亮點。
在北京東城區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於2019年8月遷入東城區建國門街道轄區,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過去,這家成立剛剛7年多的律所,何以取得長足的發展成績呢?這家律所的負責人坦言,這首先得益於良好的營商環境,得益於轄區政府的「軟碟機動」。瀛和入駐新辦公地後原本面臨諸多困難,又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讓律所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建國門街道辦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實行「服務三主動」,主動登門了解情況,主動為轄區企業服務,主動為轄區企業解難題。一改機關工作坐等上門、聽匯報看材料、有了難題繞著走的太平官作風。街道主要領導多次到律所走訪,了解律所入區後的困難,當得知在稅戶遷移上有困難,就在律所召開相關部門的現場辦公會,當場拿出解決問題方案。
在工作中,建國門街道注重與企業保持清親關係的同時,又注重創造「和合」關係。在街道領導的工作思維邏輯中,區域經濟發展離不開企業,政企關係是新型的「軍民魚水情」。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就是讓政府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工作中「做到三到位」,一、服務意識要到位,辦事處從上到下,心幹情願為轄區企業作;二、人員工作要到位,辦事處專門配備駐企專員,蹲點基層,把政府的政策落實到位;三、支持力度要到位,為了給企業創造交流合作的機會,政府主動搭臺,請企業唱戲。
良好的營商環境給律所增強了發展的信心,瀛和律所率先完成了特殊普通合夥制的改造,改變了傳統律所由少數高級合夥掌控的慣例,極大激發了律所的內在發展動力。同時,作為位於中央政務區的一家律所,瀛和律所堅持黨的全面引領,首先做到政治上過硬,在東城區司法局和律師行業黨委的大力支持下,瀛和率先在業內構建紅色管理系統,以黨建引領律所全面發展,同時像企業家一樣去思考,以管理驅動律所。為律所的發展裝上「豐富的文化內核」並使之成為強大的發展動力源。有了政治的引領和堅強的組織保障,律所力避傳統的平臺思維,注重中臺服務為律師的發展賦能,實施律師專業化分工、興起內部交易市場,增強平臺內律師之間的合作交流。一年內將內部合作帶來的收益比率,從個位數提升至兩位數,在律所的專業化和品牌化道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瀛和律所依託瀛和律師機構的數位化平臺優勢,強化數位化律所建設,推廣和使用自主研發的KindLelaw智能法鏈系統、法大大電子合同籤系統、原創寶等數位化系統,創建國內領先的數位化律所。
圖為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會議現場。
面向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發展戰略,瀛和律所著力實施「雙百工程」,公開聘請百位法律界專家、打造百個法律服務產品。實施培育青年律師的「千帆計劃」,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培養一批優秀的青年律師人才為現代化的法治建設作出瀛和人的貢獻。
瀛和律所作為建國門轄區現代服務業的代表,通過政企交流互動找到內核驅動增強了外部良性循環,在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仍實現逆勢增長,為轄區服務業轉型升級和政企交流開闢了新路,樹立了政企親清和合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