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愛好者用發球機訓練很流暢,到打比賽就完全不會的原因分析

2021-01-08 桌球球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和人們經濟條件的提高,桌球自動發球機越來越多的被桌球愛好者所接受和使用。但在使用過程中很多桌球愛好者發現自己用自動發球機練習得挺好,拉球十分流暢,但是一到比賽中完全不會了。找不到是什麼原因。

這個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判斷和調整,現階段和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發球機只能是輔助練習,而無法取代人的陪練。看看國家隊的訓練就是知道了,都是由教練陪練,從來沒有用發球機的時候。

發球機發出的球節奏固定、落點固定。雖然可以人為設置不同的旋轉、力度、落點變化,但總是有規律的。初學者在練習基本動作時,使用發球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等更高層次的訓練發球機就力不從心了。

首先,與人打桌球時你會從對手的動作上預判來源的大概方向,提前有準備時間。用發球機你根本不用預判,心裡早就知道你設定的位置。其次,不同人擊球的力量、旋轉、速度都是不同的,甚至一個人用相同動作擊球每個球都是有差異的,這就需要你不斷的根據來球調整自己的回球動作。這種調整是在千萬次訓練中慢慢形成的下意識反映,就是常說的手感。用發球機你根本不需要調整,因為發球機可以做到一萬個球都是一個樣子,但這就是它最大優點和最大的缺點。最後,正式比賽中沒有人會給你舒服的位置讓你擊球,都是怎麼讓你彆扭怎麼回球。有利的擊球位置是需要你通過步法和對回球的控制實現的。這一點用發球機是做不到的,必須在練好基本功的基礎上多打比賽豐富自己的經驗。

雖然,桌球自動發球機不如一個好陪練,但是它還是很強的實用價值的。比如你學習某項基本功,用來熟悉定形動作時;比如你練習擺速和步法移動時;比如你練習戰術套路時。發球機都能起到很好的陪練效果,它不知疲倦的特性將是你最耐勞的陪練。

相關焦點

  • 桌球發球機的分析和認識,獻給對發球機困惑的愛好者們
    桌球發球機的歷史 桌球發球機問世到現在大約有40年的歷史,在我國80年代開始使用。中國是一個桌球大國,大約有8000萬名桌球愛好者,桌球發球機的出現,很快掀起一陣桌球發球機熱,人們對發球很感興趣,因為桌球這項運動有個特點,需要兩個人互動才能打起來,這樣勢必要求兩個人水平相當,而且要求兩個人都有一定水平,彼此對打才有樂趣。
  • 打桌球發球機到底有沒有用?知道真相的我恍然頓悟!
    根本原因在於,教練會根據隊員的技術水平和掌握程度,因材施教,比如,某些小隊員迎前擊球不夠,有經驗的教練會刻意地把下旋球發的短一些、微微高一點,用多球「引導」著隊員去調整動作。反觀發球機,缺乏這樣的「人性化」。
  • 全自動桌球發球機
    發明背景:  我從小對機械、電器就有濃厚的興趣,上小學時就和同學們一起玩航模、無線電,自己做彈射式航模飛機、半導體收音機。八歲開始打桌球並進入邯鄲市業餘體校進行訓練。1966年取得邯鄲市和邯鄲地區少年桌球比賽單打第一名。經常參加省級桌球比賽並進入河北省隊集訓。為了實現父親的遺願,沒有留在省隊而去大學讀書了。也正是因為我酷愛桌球運動並堅持讀書的原因,為將來的發明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和朋友在威海陽光酒店打球第一次見到美國發明的桌球發球機,很驚喜,購買了一臺。
  • 遊弋桌球指導之發球機如何選用
    遊弋桌球指導系列眾所周知,發球機是桌球輔助訓練的工具之一,可是有很多球友比較頭疼,到底是用好還是不用好,外面的說法琳琅滿目,有的說用好,有的說不用好,那麼到底用還是不用,我們來做一些具體分析吧首選,我們要明白髮球機的原理,發球機是通過機械的方式控制球的旋轉,速度,力量,方向。落點等。好處是可以根據需求者的目的來進行有針對性的發球,壞處是出球機械化,和真正的桌球相差甚遠,對於實戰意義來講,作用並不大,單就這一方面我不推薦使用發球機進行訓練。
  • 桌球發球機
    結構接近真實的球拍,角度、距離均可自由調節,真實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對打器兩面套膠的性能不同,使用者可以通過不同套膠的訓練,提高對各類套膠,特別是長膠等怪膠的適應能力。缺點結構簡單,價格卻不低,性價比不高;常規的發球機,立足點為多球訓練,無需擔心上臺率,只關注動作即可,長期使用有助於鞏固動作定型。
  • 龐勃特創始人曲晨耕:把桌球訓練完全數位化
    2019年底,一家基於人工智慧及機器人技術的整體智能桌球教練解決方案的公司誕生。在成立前,公司創始團隊探討可行性花了一年的時間,團隊反覆討論的就是產品到底是否具備市場空間。「多球訓練在初學者和業餘愛好者的訓練中尤為重要。初學者大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訓練時間在進行多球訓練,業餘選手大約也要花費將近一半的時間進行多球訓練。專業運動員,每天也要進行至少一個小時的多球訓練。
  • 龐伯特發球機器人——全球首臺人工智慧機器人桌球發球機
    我想這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施拉格屬於大器晚成的球員,儘管他在5、6歲便開始打桌球,但他並不像大部分的運動員那樣,從小就以成為運動員的目標來接受專業訓練,他都是一邊訓練一邊讀書,後來18歲從計算機技術學校畢業後,他便入伍了,成為了軍隊體育俱樂部的一名成員。
  • 深度分析:業餘桌球愛好者在比賽中技戰術的運用
    桌球的樂趣就在於在比賽中經常出現以弱勝強的事情,把技戰術的重要性體現的淋漓盡致。只要打球都想獲勝,贏了才有意思,輸贏是打桌球的一部分,所以追求勝利無可厚非。有時候戰術思想對一場比賽的勝負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但是,大多數業餘桌球愛好者都是隨性的隨心所欲的打球,他們只憑感覺,或者也有模糊的不成熟的簡單的技戰術,也不在乎輸贏,也很快樂,其實這樣也挺好。
  • 山西運城快樂桌球趙教練 講解桌球發球機的原理以及訓練時的使用方法
    ↑ 點擊上方藍字「袁義興桌球」關注我們山西運城快樂桌球趙教練談桌球講解桌球發球機的原理及訓練時的使用方法想找趙教練探討桌球技術,可加微信號:13466905338這個發球機簡單的給大家先介紹一下,發球機一共有三類,這是在下面放著的一類;還有是直接可以掛在這個案子上的,這是一類;還有一類就是放在直接放在桌子上的
  • 解析:桌球發球機的一些維護問題及功能講解
    >★★★★★奧奇發球機 產地:廣東中山 (附圖)-07B功能簡介:三種模式:隨機、固定、自編模式九個落點:(有九個相應的按鍵)弧度::三種模式:隨機、固定、自編模式九個落點:(有九個相應的按鍵控制)弧度:(長短球)可以直接在操作盒上控制(便捷、實用)
  • 一個人如何提高桌球水平,正確使用發球機能讓你進步神速
    體育愛好者的各項日常體育活動也受此影響不能夠正常進行,相比之下桌球由於佔地面積小、參與人數少的優勢成為疫情之下最受歡迎,也最能堅持下去的體育鍛鍊項目。家裡只要有兩個人都會打桌球就可將這項體育運動進行下去。沒有正式的球檯也沒關係,書桌、茶几、兩個凳子都能成為臨時球檯,進行一場桌球友誼賽。甚至還有球友直接在地板上打球,也是其樂無窮。
  • 桌球愛好者的單球訓練方法,循序漸進從一點兩點到多點
    業餘桌球愛好者往往分成兩派,一派是基本不練球上來就喜歡打比賽,另一派是基本不打比賽就是喜歡練球。這兩派愛好者的桌球水平都很難穩步提高,往往會陷入一個瓶頸期幾年都無法寸進。桌球愛好者要想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必須保持一定的訓練時間和比賽強度,兩者有機結合才有利於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下面講一下桌球愛好者最有效的單球訓練方法:桌球愛好者在經歷最初多球訓練固定基本動作後,就可以進入到單球訓練之中。單球訓練是指用一個球打完整個回合。當球落地後,可以拿另外一個球繼續打,這樣省去了撿球的時間。
  • 業餘桌球愛好者超快速入門大法,一點不會到能打比賽僅用一個月
    專業桌球訓練有一套完整的體系,是沒有快速入門一說的。講究的是動作規範、基本功紮實。 做為業餘愛好者實現快速入門是完全可行的,下面我給初學者設計個訓練計劃表,使其在一個月時間內實現桌球水平的快速提高,甚至可以去打比賽。
  • 桌球發球機,你了解多少?
    >5:發球機、調好出廠參數之後、球還是出臺6:出球速度不快,力量不足問題解析:1:一般常見的卡球問題,基本上問題大致相同,通常由兩種問題導致:①發球機機身管道有雜物、及灰塵較多(解決方法:定時清潔保養)②有可能是使用的桌球較軟、及壞球導致卡球(解決方法:使用專用的發球機用球
  • 業餘桌球愛好者,平時也能打贏,怎麼比賽就打不贏?
    桌球作為一項國民運動深受我們的喜愛,並且這項運動在我國可謂是老少皆宜。不論是在校園還是老年人的公寓,桌球桌隨處可見。也因此,我國也有許許多多的桌球業餘愛好者,他們或許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在正規比賽上一展風採,但是平日裡的練習也是一點都沒有落下。
  • 全球首個桌球發球機龐伯特(Pong bot)機器人誕生
    近日,全球首臺人工智慧機器人桌球發球機龐伯特(Pong bot),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桌球學院誕生。這位發球機器人並不簡單,據體驗者介紹,一套訓練下來,「感覺仿佛在和一個真人交手,而且還是一個高手! 」
  • 【問答】桌球愛好者的單球訓練方法,一點兩點到多點都該怎麼練?
    桌球愛好者要想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一定離不開訓練,缺乏訓練的桌球是沒有進步空間的,只有手感越來熟練,對技術水平的提升沒有一點幫助
  • 桌球愛好者掌握基本功後如何才能打好比賽?練好這項是核心關鍵
    這場很多桌球基本功練得不錯的愛好者很灰心,明明對手基本功不如自己,動作也規範,可是就是打不過對方,真不知道自己苦練的桌球基本功有什麼用處。掌握基本功桌球愛好者之所以有這樣的苦惱是因為練習基本功和實戰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範疇。練習基本功時要求動作規範、發力順暢;實戰時則要求應變能力強,使用技術合理。
  •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業餘愛好者打桌球最重要的並不是技術
    桌球運動看似輕鬆無比,比賽雙方打得是只有2.8克40+的桌球。其實專業桌球運動員的運動量是非常大的,很多技術動作都必須要有出色的身體素質做支撐才能實現。很多優秀的球員都因為超負荷的訓練和比賽透支身體健康,受傷病困擾早早地退役了。
  • 桌球機器人挑戰奧運冠軍丁寧鄧亞萍,科幻電影情節如今走進現實
    桌球雖然被譽為我國「國球」,但一直以來在民間的普及度並不高,主要有以下四大痛點:①上手難度大,絕大多數球友還處於初級階段,很難體驗到桌球旋轉和高質量對抗帶來的快感。為了解決以上痛點,行業內出現了桌球發球機的輔助訓練產品,然而市面上絕大多數發球機與真人打過來的球區別很大,主要有以下兩大問題:①發球機使用摩擦輪轉動將桌球打出來,所以球過來的弧線比較硬,不像人打過來的那麼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