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在一個正經歷全球變暖的世界裡,蝴蝶用翅膀吸收或反射太陽熱量的能力可能決定了它們的種族延續。
日前發表的一項英國研究呼籲花園、公園和農場設置更多陰涼、涼爽的場所。
研究人員說,雖然所有的蝴蝶都是外溫動物,這意味著它們不能自己產生熱量,但它們調節溫度的能力差異很大。
研究發現,那些需要努力來調節體溫的物種通常依靠陰暗的「小氣候」來躲避太陽的熱量以生存。
劍橋大學動物學系的首席作者Andrew Bladon說,這些蝴蝶「可能會遭受氣候變化和棲息地喪失的最大傷害」。
研究人員說,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它們賴以生存的較冷環境已經減少,導致了英國三分之二的蝴蝶種群數量下降。
他們說,極端天氣事件和氣候變化導致的溫度波動加劇了這種情況。
為了測量不同的蝴蝶是如何應對溫度變化的,研究人員從29個物種中採集了4000個野生標本,從2009年4月到9月,到2018年5月到9月,在英國的幾個地點進行月度調查。
他們記錄了每隻蝴蝶的行為,然後,如果他們能用網逮住它,就用一個0.25毫米厚的微型溫度計測量它的體溫。
研究發現,較大的淺色蝴蝶,比如大型的白色或硫磺色蝴蝶,更擅長調節溫度,因為它們可以調整翅膀的角度,將太陽的熱量反射走或反射到它們的身體上,以獲得合適的溫度。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物種的種群要麼穩定,要麼不斷增長。
但對於翅膀較小或色彩更豐富的蝴蝶,他們發現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尤其是那些利用陰涼降溫的「熱專家」。
根據發表在《動物生態學雜誌》上的研究,這些物種,比如小銅蝴蝶,在過去的40年裡遭受了更急劇的數量下降。
Bladon說景觀必須變得更加多樣化,以保護一系列的蝴蝶物種。
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即使是在花園的草坪上,草地也可以長得更長——這些地方將為許多種類的蝴蝶提供涼爽陰涼的地方。」
「我們還需要保護那些打破農場景觀單調的特色,比如灌木籬牆、溝渠和小塊林地。」
包括蝴蝶在內的昆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傳粉者——根據聯合國的數據,全球75%的主要糧食作物依靠動物傳粉。因此,氣候變化對蝴蝶的影響不僅關乎蝴蝶,與全世界的糧食生產也緊密相關。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news.cgtn.com/news/2020-09-24/Key-to-butterfly-climate-survival-may-be-color-coded-U34AOlQHK0/index.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