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參戰老兵這個群體裡,有一個被稱為「養龜大王」的老兵叫孔慶

2020-12-12 天下老兵網

時間剛進入七月下旬,孔慶就從廣州回到了老家湛江遂溪,準備在那裡待上一段足夠多的時間。馬上就到八一了,眼看著幾位烈士的父母需要慰問,一年一次的八一聚會也需要抓緊時間籌備和安排。兩件事,兩件都離不開孔慶在那裡撐場子當主心骨,特別是慰問烈士父母那件事兒,那可是必須去完成、去做好的事兒,是大事兒。

雖然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湛江,籍貫也隸屬於湛江市,可孔慶搬來廣州也多少有些年頭了。幾年來,孔慶的時間線就沿襲著這樣的模式,廣州——湛江兩頭跑,兩頭都想、也兩邊都牽掛。平常時候呆在廣州,但凡有上個什麼事了,或是有什麼事情需要處理和出面解決時,孔慶就會急慌慌地趕回遂溪,有意無意在那裡呆上一陣兒。

孔慶同時擁有著幾種身份,已退休的企業領導、參戰老兵、養龜大王。

在許多人的眼裡,孔慶這個「養龜大王」可是實打實、沒有一點摻假和水分。

而在一些同行的評價中,孔慶「養龜大王」的帽子也是戴得周周正正、有模有樣。

孔慶的龜廠一般都會建在樓房的頂層,這樣的設計所能夠帶來的好處就是:節省資源,不佔用大量耕地,並且投入也會相應減少。當然還有一個好處,龜池裡的水對樓頂有降溫、保溫的作用,可謂一舉幾得。

孔慶不僅龜養得好,做人也做得十分厚道,特別是對於參戰老兵群體、戰友之間的事情十分熱心。但凡遇上戰友們有上個難題、或搞個什麼活動時,孔慶不但積極參與、幫助,而且還會出錢出力。

孔慶做生意很有一套,當然,做領導也是做得十分出色。

孔慶一直說,他是從農村走出來的窮娃子,小的時候,因為家裡的條件不好,兄弟姊妹又多,導致生活十分艱苦。「餓肚子餓得怕了。」他這樣自嘲。「要是不好好努力掙錢的話,我怕自己重走以前餓肚子的老路。」

相關焦點

  • 在珠海市金灣區,有一個叫「老曾」的參戰老兵(下)
    一直以來,但凡國內有什麼重大疫情、災難和不幸發生時,老曾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帶頭捐款、捐物,十分堅定地與祖國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共度難關。在老曾的倡議和推動下,金灣區率先成立了一支由退役軍人、參戰老兵組成的服務志願隊,為珠海市志願者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氣息。
  • 武安參戰老兵戰「疫」忙!
    ,自願堅守一線,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退役老兵」。 大北莊村支部副書記 梁玉華:我們村臘月三十晚上開了會,初一就開始不拜年、不串門,從喇叭上和微信群裡就向村民廣播宣傳了,參戰老兵積極報名,對我們疫情防控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 漯河市優秀志願服務項目:關愛老兵及烈士家屬志願服務項目
    抗戰老兵是一個被遺忘許久的群體。人們常說「他們在衛國的戰場上歸來,卻終生未能凱旋」。現在全國各地都有民間力量關愛,緬懷這些風燭殘年的抗戰老兵。而漯河市星火志願團就是這股民間力量之一,因為老兵而聚首,因為老兵而行動。
  • 陳小霞|一個老兵
    一個老兵曾華慶,一個默默無聞的退伍老兵,在人群中總是容易讓人忽略的那種,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那麼的聽話。對,他就是聽話,聽黨的話,聽領導的話,每次有什麼任務,或是有什麼安排,他都絕對服從。從來不會討價還價。他的家庭經濟收入不高,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老農民,因為沒有什麼特長,他每天起早貪黑的幹活,也改善不了多少他的處境。
  • 周志敏深入白鶴街道走訪慰問參戰老兵及優撫對象
    紅網祁東分站7月31日訊(通訊員 李勝男)31日上午,縣委副書記周志敏前往白鶴街道白鶴、唐家等村(居)委會走訪慰問參戰老兵及困難優撫對象,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周志敏先後走訪慰問了抗美援朝老兵肖家建和對越還擊戰老兵周光榮。
  • ——一位參戰老兵永不消逝的記憶
    ——一位參戰老兵永不消逝的記憶■張燕燕 程少彬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70年前的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派出原四野第38、39、40、42、50軍,與第20兵團的66軍並肩,這六支王牌部隊入朝,打響了赴朝作戰的開門紅第一槍。70年前的此刻,新中國已過周歲,剛剛走出解放戰爭硝煙的戰士們本可卸甲歸田,過上「上孝父母、下養子女」的和平生活。
  • 河北省武安市:戰鬥力不減,7名參戰老兵堅守「疫」線
    在河北省武安市大北莊村,有7名身著軍裝、佩戴軍功章的參戰老兵,每天在村口站崗執勤。從大年初三開始,他們不分晝夜或在村口防控檢查點,對過往車輛和司機做登記、測體溫;或走村入戶進行消毒消殺。雖然天氣寒冷,但他們依然戰鬥力十足,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責任和擔當。
  • 被雪藏的抗日老兵
    然而,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老兵們的生活現狀:由於長期被歧視、社會地位低下,這些老兵的子女大多沒有機會受到良好教育,他們往往對父親有成見,甚至心懷怨恨。許多老兵身有殘疾,收入微薄。這些當年的民族英雄普遍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陳允瑞-曾駕駛飛機在日本人頭頂上扔過炸彈陳允瑞,93歲,貴州人。
  • 太康縣參戰老兵王繼燦患重病 119團一炮連退役老兵獻愛心
    河南省太康縣毛莊鎮劉化匠村回族退役老兵王繼燦,身患腦血栓後遺症後,無法語言交流,生活不能自理,家中生活困難。曾在雲南邊防部隊40師119團一炮連服役的王繼燦的戰友們得知後,紛紛踴躍捐款,奉獻愛心,僅幾天時間就捐款25400元(注 :截止元月6日共捐款25700元)。
  • 華夏保險廣東分公司赴抗戰老兵關愛中心慰問民族英雄
    10月20日上午,恰逢抗戰勝利75周年及「九九」重陽節之際,華夏保險廣東分公司志願者來到廣州抗戰老兵關愛中心慰問居住在這裡的抗戰英雄,為老兵們送去濃濃的節日祝福和溫情的問候。  老兵們在得知華夏保險志願者到訪慰問的消息後,早早就守候在會議室裡,殷切期盼著志願者的到來。
  • CF:老兵周年慶回歸,感嘆遊戲變化太大,很懷念以前的背景音樂
    近幾年來遊戲迎來了巔峰時期,短期內各種各樣的遊戲蜂擁而上,都在這個時候分得一杯羹。不過遊戲競爭也是很殘酷的,玩家對遊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遊戲必須要有吸引玩家的地方,而且還要有一個好的運營者,不然很容易被淘汰,作為最後一批90後的我,小時候玩過很多網路遊戲,也見過他們的興衰。
  • 戰場老兵:最危險與最可敬的人
    毫無疑問,在戰場上為國流血犧牲的老兵們,無疑是最可敬、最可愛的人。然而,一個常常令人苦惱的現象就是,當戰爭結束,那些經歷過戰爭磨洗的老兵們歸國之後,卻往往會成為一個社會最不穩定、最激進,同時也是最危險的群體。
  • 臺灣裡長一諾千金,替離世老兵尋找親人,赴臺老兵終回故土
    在臺灣省高雄市祥和裡,有一位叫劉德文的裡長。裡長類似於村書記一職,專門做的是跑腿工作。不過劉德文的跑腿工作比較特殊,他是將赴臺老兵的骨灰罈帶回大陸,完成老兵生前魂歸故裡落葉歸根的遺願。有人稱,劉德文就是現實世界中的靈魂擺渡人,在臺灣與大陸之間架起了一座通往故土的友誼之橋。
  • 志願軍入朝參戰,有沒有喀秋莎火箭炮?看看志願軍老兵怎麼說
    不過蘇軍士兵更喜歡稱之為喀秋莎火箭炮,這款武器也成為德軍的噩夢,不過之所以被國人知曉,更多的是因為在抗美援朝中,我軍也曾使用這樣的武器,實際上很多人懷疑,蘇聯是不是在抗美援朝時候,曾支援中國喀秋莎火箭炮,根據一些參加過志願軍的老兵提起
  • 守護老兵,初心永擎——龍牙戰術服裝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龍牙戰術物資被打包送往抗疫一線龍牙戰術服裝的責任與擔當不只體現在疫情期間,從2014年開始,龍牙戰術公開承諾,每賣出一件服裝,就會為鐵血老兵公益項目捐出一元錢。這些捐款源源不斷的化成愛心物資,由鐵血老兵公益項目在全國各地區的志願者,送達曾經為保家衛國作貢獻的參戰老兵手中。
  • 「烈士」突然回歸,驚動了萬歲軍,老兵:「書裡把我寫『死』了」
    眼前的老人一定是志願軍老兵。但是,老兵接下來說的話卻讓謝幹事嚇了一跳。老兵說:「書上把我給『寫死』了,我叫李玉安,就是松骨峰的那個『烈士』李玉安。」核實結果不到一個小時就出來了,眼前這位老兵正是335團1營3連副班長、代理排長李玉安。李淼生主任激動地說:「歡迎老前輩回家!」李淼生主任接著說:「太巧了,軍裡正在您原來的那個團開慶功大會,我陪您一起過去,讓大家見一見您這個老前輩!」
  • 百歲老兵精神矍鑠:喜壽之際放歌「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在傳統文化和習俗裡,百歲被稱為「期頤之年」。2021年1月16日,農曆庚子年臘月初四。這一天是抗戰老兵劉崇武100歲生日。這一天,老人房屋一側高大挺拔的的樹上,喜鵲叫喳喳;這一天,老兵的兒孫們架起爐灶殺年豬,親友們早早過來幫大忙,因為今天有喜客遠道而來;這一天,老人目光迥異,精神矍鑠!從上午就開始期待,期待可愛的晚輩們快快到來!
  • 八一獻禮——向為祖國奉獻一生無怨無悔的老兵致敬
    每一個老兵都是一段傳奇每一段記憶都是一次洗禮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每一場戰鬥的背後總有太多的無名英雄伴隨時光的流逝散落到歷史的角落曾經年少英勇的戰士,如今已過耄耋之年,老兵曾經的英勇無畏,老兵曾經的披荊斬棘,老兵曾經的浴血沙場,正隨著人們尋訪老兵的足跡,在鏡頭前蔓延……漳州市職業攝影協會為參戰老兵拍照,向老兵表達了由衷的敬意和問候。
  • 王德華:又一個傳奇隕落,老兵不死
    一個不屈服美國霸權的偉人倒下了,又一個傳奇隕落了。古巴革命領袖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去世,享年90歲。英特耐雄納爾家族的最後一位長老、切·格瓦拉的親密戰友、一位比肩開國領袖的戰士,安祥地離我們遠去。他成了故事,他成了傳奇。今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這位世界紅色浪潮的一個標誌性人物。
  • 日本網紅屆的「軍神」,戴著鋼盔擺pose拍照,被老兵遠距離擊斃!
    在抗日時期,中國湧現出了許多的抗日名將,其中薛嶽以長沙會戰,殲滅10餘萬日軍被稱為「抗日戰神」。那麼在日軍當中有沒有什麼「戰神」之類的軍人呢?有個被譽為「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不過被八路軍一炮給幹掉了,此外還有一個所謂的「軍神」飯冢國五郎,這個「軍神」值得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