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能三年擲700多億「重倉」廣州

2020-12-14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近日,廣州公布2020年上半年經濟數據。有人機械地盯著GDP增速排名,簡單下斷。唱衰廣州的聲音因此再次響起。

猶記得2018年一季度,廣州GDP增速以4.3%的成績,墊底全國省會城市。此數據一出,輿論一片譁然。豈料整年過去後,廣州GDP強勢反彈,依然穩坐四大一線城市之位。2019年,廣州再接再勵,GDP同比增長6.8%。

進入2020年,憑一張「期中考」成績單,就能說廣州在「衰退」嗎?廣州的韌勁究竟表現在哪裡?支撐廣州前進的力量又在哪裡?

風物長宜放眼量!復盤商界大佬姚振華近年來的投資軌跡,再結合幾個相關的經濟指標,或許就不會以一時得失來論斷廣州的未來。

人口淨流入,廣州吸附能力強大

商界大佬也在不斷加碼「重倉」

城市的吸引力,普通民眾是用腳來投票的。而商界大佬則是用資本來表態。

過去三年來,廣州每年以40多萬人,總計126.24萬人的淨流入,顯示出其強大的吸附能力。

同樣在這過去的三年,被地產大咖王石公然稱為「野蠻人」的姚振華,在不斷減持萬科股份的同時,也在不斷加碼「重倉」廣州,資金總額至少755.67億元。

從寶萬之爭中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到今年一季度降至第七位,總部設在深圳的寶能集團的姚振華,實力大增後,為何屢次選擇廣州?

走不進商界大佬的世界,但不妨礙我們復盤大佬的棋局。

寶萬之爭後踏上廣州「徵途」

建大灣區投資總部

2017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7年4月,從寶萬之爭的旋渦裡脫身的姚振華,背著1150億元身家,踏上了廣州的徵途。

首站,廣州黃埔。

不差錢的姚老闆,先是註冊成立項目公司,拿下廣州國際體育演藝中心經營權,然後高調地與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籤訂重大產業項目合作協議,宣布建設寶能集團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總部、寶能知識城建設價值創新小鎮(Valued Innovation Park, VIP)、體育文化總部及一系列實體經濟項目,全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當年9月,他在廣州落下的第一顆棋子,就是總用地面積4.6萬平方米,投資總額30億元的寶能大灣區投資總部項目。

進軍汽車產業

安營紮寨進廣州黃埔、廣州開發區

坐鎮廣州黃埔、廣州開發區後,過去三年來,姚振華一次又一次地選擇了廣州成為他的「圍場」。但他「涉獵」的範圍不再局限於其起家的保險、房地產、金融行業。

2017年12月,寶能斥資66.3億元,收購奇瑞汽車持有的51%觀致汽車股份,獲得汽車生產資質,正式進軍汽車領域。

這年年底,總投資300億元的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也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動工,成為姚振華在該區域的第三輪投資。該產業園首期規劃產能50萬輛汽車,整車和零部件製造達產產值超1000億元。

今年5月28日,距離寶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不遠處的廣州寶能智造中心,在廣州中新知識城(下稱「知識城」)破土。該項目總投資210億元,包括年產能30萬輛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商業綜合體、高端科研辦公樓、五星級酒店等,目的是要打造成新興產業高地及商貿中心、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而此前3個月,寶能動力電池項目和汽車研究院項目也已在知識城開工建設。

姚老闆選中這片區域作為基地自有其道理。作為廣州汽車產業集群中東部集群的代表,黃埔不僅擁有廣汽本田、本田中國、廣日專用車等整車企業,還擁有諸多端零部件生產公司和汽車認證檢測機構等。2017年,汽車產業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就已接近20%,與電子信息、化工產業共同構築起該區域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優越的港口條件也為汽車產業的進出口提供了便利條件。像附近的新沙港,是中國南部最大的整車進口口岸,也是中國商品車滾裝運輸進口的第三大港口,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滾裝船。

在廣州的最南面,寶萬之爭時的「老熟人」——恆大集團,進軍新能源汽車的動靜搞得更大。

去年6月11日,恆大投資1600億在廣州南沙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包括未來年產100萬輛整車的生產基地、50GWH生產規模的動力電池超級工廠和可配套100萬輛整車的電機和電控系統生產基地。

而從姚振華在南沙的布局來看,他看重的可能是南沙自貿區跨境進出口汽車的便利。早在2018年,寶能汽車進出口有限公司就註冊成立了。

作為廣州第一支柱產業的汽車業,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復工復產後,其韌勁和爆發力也不可小覷。包括新開工的寶能動力電池、廣汽年產20萬輛產能擴建等項目,目前廣州汽車業共有15個建設項目正在建設或開建,近一半將在2021年完工。

統計部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州汽車製造業投資增長37.1%。新能源汽車也在加快產出,產量增速高達79.8%。

商界兩大佬的加持,再加上廣汽蔚來、小鵬汽車、睿馳智能等公司的發力,勢必給廣州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帶來超大馬力的動能。

砸15個億接盤萬達地塊

向廣州大健康產業進軍

除把廣州作為進軍新能源汽車的其中一個全國基地外,醫療大健康產業,也成為姚振華布局廣州的新盤算。2020年3月,原計劃投資13.4億元,去年下半年就要動工的廣州萬達國際醫院的地塊,被人以15.47億元接盤了。接盤俠正是寶能,接手的項目同樣位於廣州黃埔,為長嶺居嶺福車輛段YH-A3-8地塊。

再來看今年4月寶能與廣州開發區籤訂的「四中心一基金」大單。其中,寶能已計劃好在長嶺居片區布局國際醫療中心項目,這個項目將建成國際醫院床位數達2100個,高端護理康養單元約3000套。

根據此次籤約,寶能還將在廣州開發區搭建首期總規模達100億元的生物安全產業發展基金。

近幾年來,廣州,特別是黃埔,正著力把生物製藥產業發展成千億產業集群。身居此中,自然對此不會陌生。因此,出手成立內地首隻生物安全發展基金,也算是應有之義了。

不過,這並不是姚振華首次在廣州出手大健康產業。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和人才的廣州,相信同樣會被姚振華所看中。只是,他這塊領域的「處女作」,放到了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廣州增城。因為,增城之短板反成為他的市場機會。

去年10月12日,國內首家由保險公司直接全資設立的醫院——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在增城區開始試運營。今年3月24日,該院還被納入廣州市社會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據了解,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聘請的名譽院長汪建平教授,是我國著名胃腸外科專家,也是中山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首任院長。

作為首家「旗艦式」醫院,姚振華將從增城出發,從這裡邁出了前海人壽打造「保險+醫療+養老」的「大壽險」產業的第一步。目前,這家分為四期建設的醫院,開業運營的只是第一期而已。

大佬對廣州的信心

立項投資總額至少755.67億元

從2017年至今三年來,姚振華已經和準備布局在廣州的資金總額至少755.67億元。

回看廣州官方統計數據會發現,豈止是姚振華看好廣州呢?民間投資是一個極好的觀察城市吸引力的風向標。近幾年來,廣州市的民間投資一直保持在2100億元的高位以上。特別是去年,更是大爆發——2019年,廣州全年民間投資2805.56億元,增長27.8%。

今年上半年,即使受到疫情影響,廣州製造業民間投資信心也在逐步恢復:從一季度同比下降19.6%轉為上半年同比增長9.6%,比一季度提高29.2個百分點,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6.3%。

如果從回報來看,上半年,廣州全市新興產業增加值2897.68億元,佔GDP比重為26.4%。在總體經濟受疫情影響負增長的情況下,IAB產業增加值增長2.5%,發揮了重要引擎作用。其中生物醫藥與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分別增長2.9%和4%。

縱觀過去三年,風波過後曾對外自稱知識分子,「幹的都是踏踏實實的事」的姚振華,似乎也在務實的廣州,「踏實」地走出了自己的節奏。

廣州,正在成為姚振華和那些不斷湧進來的新興產業「聰明資金」的「造夢之城」。

出品:南都大灣區工作室

採寫:南都記者 黃海珊 實習生 王詩琪

相關焦點

  • 牛人重倉|三七互娛28.8億收購廣州三七網絡 增厚業績、綁定高管...
    三七互娛是「牛人重倉」股,是機構的寵兒。三季報數據顯示,北上資金持股量超過1.5億股,140隻基金合計持股也超過1.5億股。另外,股東還包括社保和券商集合理財計劃。近期該股頻頻放量,12月8日換手率達到了5.52%,成交金額高達24.3億元。三七互娛發生了什麼事?
  • 寶能被曝資金缺口達600億
    寶能地產近日遭停工傳聞纏身,多家媒體發文稱寶能地產多個項目停工。寶能為此曾極力自證資金實力,破解質疑。然而,央視財經記者近日對寶能多個項目所在地的探訪再次證明了寶能資金鍊不甚樂觀。此外,寶能地產近三年的營業收入一路下滑,從財務層面體現出了寶能地產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 猛擲8.7億?廣州恆大4外援+3歸化,這陣容太瘋狂了
    而全新陣容的廣州恆大卻是整裝待發準備接下來的亞冠比賽,與亞洲最頂級的俱樂部一教高下。我們也知道自從2015年廣州恆大得到了亞冠冠軍之後,其後四年,都沒能再染指而今年廣州恆大的實力卻積蓄到了一種嚇人的地步:4外援+3歸化的恐怖陣容上線。
  •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是廣發聚瑞,憑藉獨到的投資眼光,重倉立訊精密三年,區間股價漲幅超過5倍,用業績詮釋實力。作為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的精英,費逸在投資中採用GARP策略,即平衡增長與估值,看重公司的成長性,堅守價值投資。值得一提的是,這隻產品還有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領銜的團隊助陣,其業績表現值得期待。
  • 中國南北造地標,中信證券豪擲45億要在深圳蓋樓
    記者 | 滿樂1在北京地標性建築「中國尊」竣工兩年後,中信證券又豪擲45億要在深圳蓋樓。5月7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通過了中信金融中心項目工程建設的議案。45億略高於2020年一季度中信證券40.76億的淨利潤。在與廣州證券並表後,中信證券當期淨利潤還同比出現了4.28%的下降,也就是說45億差不多就是中信證券一個季度的營收水平。至於為何要與子公司合資蓋樓,源於2014年。
  • 摩洛哥國王豪擲5億在巴黎買豪宅!王妃失蹤三年,絕美容顏太可惜
    摩洛哥王室最近也是出了不少奇葩的事情,大名鼎鼎的薩爾瑪王妃已經失蹤三年多了,當初就是這個王妃,讓國王穆罕默德六世修改了一夫多妻的制度,只娶王妃一人。就如童話故事般美好,這個被譽為是最美王妃的薩爾瑪,到現在都無人知曉她的蹤影。
  •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溫州日報甌網...
    廣發基金費逸:重倉立訊精密三年 用業績詮釋實力 2020/12/10 17:32 來源:中國日報 瀏覽:313
  • 紫金礦業擬向700名員工推1億股股票激勵 上期員工持股計劃持股三年...
    公司擬向包括董事、高管等700名員工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不超過1億股,佔目前公司總股本的0.39%。首批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每股4.95元,以向激勵對象非公開發行公司股票的方式實施。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這是紫金礦業時隔三年後再次向公司部分優秀員工派出「大禮包」。2017年6月份,紫金礦業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曾以3.11元/股的價格參與公司46.35億元的定增,共計認購40170萬元。
  • 牛人重倉|劉格菘、馮明遠均持有超700萬股,這隻集成電路股牛在哪裡?
    牛人重倉|劉格菘、馮明遠均持有超700萬股,這隻集成電路股牛在哪裡?這些參與晶片和集成電路的社會資本到底能不能賺到錢還難說,但服務集成電路產業的企業賺到了錢卻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每經記者 唐宗全    每經編輯 何劍嶺
  • 觀致月銷不足700輛 寶能產能規劃已達135萬 姚振華為何「激進」造車?
    原標題:觀致月銷不足700輛,寶能產能規劃已達135萬,姚振華為何「激進」造車?   觀致汽車銷量低迷,並未影響寶能汽車在產能、渠道方面的激進擴張。
  • 牛人重倉:外資機構、南向資金、明星基金經理重倉持有 中遠海能靠...
    原標題:牛人重倉|外資機構、南向資金、明星基金經理重倉持有,中遠海能靠業績吸引關注?  本期《牛人重倉》聊這隻機構重倉股——中遠海能。
  • 頭號重倉股一度暴漲47%,創始人身家暴增400億...
    在線視頻會議軟體開發商Zoom今夜大漲一度大漲47%,其創始人身家也暴增400億,超越劉強東。押注Zoom為頭號重倉股的高瓴也在幾個小時內大賺60億。高瓴押注Zoom為頭號重倉股幾小時內大賺60億據高瓴13F報告,今年一季度,Zoom首次躍居高瓴資本的第一大重倉股。今年二季度,高瓴對Zoom繼續加倉。
  • 這一次,KKR準備了850億,重倉亞洲
    這一次,手握850億元,「華爾街收購之王」KKR決心重倉亞洲。管理規模首超1.5萬億,亞洲史上最大PE基金再增150億KKR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其資產管理規模已高達23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3萬億元),增長12%。這也是自KKR成立起,其資產管理規模首超1.5萬億元。
  • 一季度公募基金347隻「新基建」重倉股曝光!600多隻基金竟...
    一季度公募基金347隻「新基建」重倉股曝光!】不同於「鐵公基」傳統思路,新基建其本質是信息數位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用於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內涵更加豐富,涵蓋範圍更廣,更能體現數字經濟特徵,能夠更好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 高瓴狂賺2500% 武大學霸徹底火了:身家700個億
    截至記者發稿,藍月亮漲幅19%,最新市值為900億港元。武大學霸身家逼近700億港元藍月亮上市,最大的贏家無疑是創始人夫婦。公開資料顯示,藍月亮品牌創立於1992年的廣州,羅秋平為創始人。此次上市的公司主體為藍月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藍月亮),於2007年12月註冊成立。
  • 牛人重倉|基金牛人李彥最愛「鋰」 重倉持有的中國寶安業績有望起飛?
    今日《牛人重倉》欄目就談談這隻基金牛人李彥的重倉股——中國寶安。有意思的是,基金經理李彥的重倉股重點布局在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概念股,看來他是真的喜歡「鋰」!12月15日,中國寶安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寶控股擬與方振輝籤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持有的哈爾濱萬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鑫公司」)45%的股權轉讓給方振輝,交易總價款為3,375萬元。方振輝何許人也?方振輝為萬鑫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股權轉讓有什麼影響?
  • 牛人重倉|外資機構、南向資金、明星基金經理重倉持有,中遠海能靠...
    圖片來源:攝圖網今日(12月17日),中遠海能放量上漲,隨遠洋運輸板塊走強。此前5個交易日,中遠海能的北向資金持股量悄悄增加了334.71萬股,北向資金持股量佔流通A股增加0.12個百分點。本期《牛人重倉》聊這隻機構重倉股——中遠海能。
  • 南極電商股價單周下挫26%,匯添富旗下多隻基金長期重倉
    值得注意的是,南極電商2015年借殼上市以來,匯添富旗下多隻基金便重倉於此。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仍有匯添富成長焦點混合、匯添富藍籌穩健混合、匯添富外延增長主題股票等基金重倉南極電商,持股數量均在1000萬股以上。其中,匯添富成長焦點混合長期位居南極電商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列。
  • 匯安基金一哥戴傑光環迅速消退 重倉核心資產退步明顯
    來源:全球財說  2020年僅剩最後一月,雖然公募基金的年終狀元尚未出爐,但是今年排行榜前列的產品儼然多了個陌生的名字,比如目前狀元的頭兩號候選者廣發高端製造和農銀匯理工業4.0。  只一年光景,2019年叱吒年終業績風雲榜的多隻基金集體退步,大多降至排名中遊。
  • 高瓴豪擲158億,上位第二大股東
    12月20日,千億光伏巨頭隆基股份獲知名投資機構高瓴資本青睞,後者擬豪擲近160億元受讓股東李春安持有的公司6%股份。此次受讓完成後,高瓴資本將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今年以來,高瓴資本多次大手筆投資,使得其新能源布局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隆基股份是高瓴繼12月9日參與通威股份定增後的再一個光伏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