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年紀輕輕,何故跑去南山寺念佛?

2021-02-17 彌陀本願海

上兩周和兩個小夥伴跑去南山寺打佛七(即連續念佛吃素七日,住在寺裡不得出山門)。因為不是假期,寺裡掛單的香客多是中老年人,年輕人很少,再去掉病人和義工,健康的青年人屈指可數。

廟裡好奇的阿姨大約分作兩派。

一派感嘆:「我要是年輕的時候有你們這麼精進,也不至於苦到今天。」或者「我女兒要是像你們一樣精進該有多好。」

另外一派喜歡問:「你們這麼年輕,怎麼就來南山寺了?」

是的,我們年紀輕輕活蹦亂跳,為何不好好上班賺錢,而來到南山寺念佛?

現在想想,我去之前和去之後的原因是截然不同的。

去之前,或者說決定要去時——完全是因為南山寺的名氣:中國救苦救難第一道場



絕症患者、精神病患者、各類重病者在打過佛七之後的好轉率達70%以上。甚至許多被醫院診斷判了「死刑」的患者也能在此得到療愈甚至康復。靠的僅僅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其他的傳說更是神乎其神。

就是聽了這樣和那樣的傳奇故事,我才下定決心去南山寺。

有好奇也有期待,也有點去玩玩的心態。

就像寂靜法師開示的:「如果沒有遇到問題,你們怎會坐在這裡?」

的確,我雖年輕,心中也有這樣那樣的疑問。我想來尋找答案。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對南山寺了解的加深,我越來越慶幸自己來了南山寺,來到這裡念佛。

因為,在這裡的每一天,都被所見所聞打動和刷新著,時時熱淚盈眶。

直至今日,我寫了這篇文章。實在因為南山寺有在外面塵世上學不到體驗不到的東西,有許多被忽視和遺忘的珍貴行為,值得年輕人親自去看一看,親身去體驗,你會更加明白人生之路上,哪些該做哪些該放下,更急需要去做的什麼。

體驗之後,相信你也會有所觸動。

正如寂靜法師所說的:「我們每天不只要會洗臉,更要學會洗心,心乾淨了,外部的一切就都乾淨了。」


洗心

第一堂人生課:包容、正信

我們去的時候,在南山寺掛單的人數不算多,加上義工大概有3200多人,聽說頂峰時期人數是上萬的。

整個寺院並不大,單看外表很難想像可容納如此之多的人。

我被深深地震撼!

3000人甚至上萬人,再加上每日來的廟裡燒香的絡繹不絕的遊客,全部免費吃免費住,甚至連所有的書本、佛像、經論、光碟也免費流通(有功德箱,想隨緣的也可以),靠的僅僅是人員不斷流動的義工團隊來疏導秩序,一切竟然有條不紊!

我以前上班的公司也有上千人,想到大家擠在公司食堂裡的樣子還歷歷在目:插隊、煩悶、急躁、亂鬨鬨的吵鬧。

但在這裡,兩三千人同時在齋堂用餐,飯堂上空迴蕩的只是碗筷輕微碰撞聲而已。

寂靜法師說:「我們要學會在司空見慣中去思考背後的原因,就是透過現象去看本質,佛法就在這些再平常不過的簡單現象之中。」

究其背後的原因,南山寺的秩序來源無非「信仰」二字:對佛法和解脫的相信。

僧團、義工、香客……無數個靈魂,各有各的想法,卻擁有同一個信念:來者即得解脫。

南山寺主持和僧眾的信仰,使得整間寺廟無限慈悲與包容;義工們的信仰,使他們無私付出;香客們的信仰,使他們放下自我、依教奉行。

料想,這世間要是存在同樣一間萬眾一心的大企業,必定是無堅不摧的。

也因此,南山寺是無堅不摧的。

2.第二堂人生課:眾生皆平等


進念佛堂念佛的信眾必須穿著海清,女眾需將頭髮束起。

每次繞佛大概在40-60分鐘左右,每日繞兩次,因此,隨身物品過多將會是非常辛苦的。每天,我都會精簡裝備,以期減少負擔。從自重大的皮包換成輕巧的布包,再到把錢取出來,把空錢包丟在寢室……

每天都在幫自己取掉多餘的包裝、累贅,去蕪存菁。

到最後,我發現,我們每天真正需求的東西就那麼一點點,是我們自己在外面裝飾了太多的華麗和面子。


再反觀大眾,放眼望去,都是一樣的:同樣的衣服,同樣的髮型,同樣的輕裝上陣。

不管你在外面是叱吒風雲還是畏畏縮縮。是富豪還是乞丐。

來到這裡,都是一樣——眾生平等。

吃的一樣、住的一樣、念一樣的佛。

沒有尊卑、更沒有高下。

一個年輕人,你要是看過了這個場面,你會長長的舒一口氣。

如果你在社會中,有時感覺壓力大、喘不過氣,在這裡,你會放鬆下來。

因為,在這裡,你的欲望很少。


越來越簡單

3.第三堂人生課:惡面菩薩


為了容納更多信眾,念佛堂的坐墊之間是沒有空隙的,腿部可挪動的空間不大,若長時間坐念,對臀部和腿部的考驗極大。因此每排兩端的坐墊是相對舒適的。

有次進念佛堂,趁護堂義工不注意,我自行跑到第一個坐墊,因為人多,她也沒來得及說什麼。

繞念結束後,我又如法炮製,她拽住我的衣袖兇巴巴的說:「你要自己走是吧,那以後你都自己走好了。」

我感到難堪,一生氣還是按自己的性子走。其結局是,繞念結束後必須站在護堂後方走進坐入區方能坐下,所以不得已的,我又比旁人多繞了幾圈才得以坐下,位置甚至不如之前的。

起初,我心中記恨護堂義工身為學佛人,一臉惡相。

轉念一想,換做是我,又當如何。

信眾每日早課是4點-5點,他們3點多就得起床來做準備,每日晚課結束在8點,他們又要留下打掃衛生,整理坐墊。期間,要幾個小時幾個小時的陪伴我們念佛。甚至我們在吃飯期間,他們也在齋堂維護秩序,因此,他們是非常辛苦的。

念佛堂幾千人,性格迥異也維持的的井然有序,就是源於他們的付出和耐心。

有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進念佛堂,他們會特地關照:「老菩薩,您方便繞念嗎?」

若是沒有強大的信念和極度慈悲的胸懷,這份工作是堅持不久的。而且他們是義工,大多是沒有收入的(短期義工沒有津貼)。

僅僅因為一次不快的接觸,就否定一個人的全部付出

在從前,我就常常這麼幹。源於心胸的自私和狹隘。

也許有些時候,就是需要這種兇巴巴的面孔,才能夠點醒我們。

4.第四堂人生課:世間最甘美的飯


如果你非常專心的念佛號一個上午,中午吃到南山寺第一口飯時,你會感覺特別的滿足。

念佛是非常消耗體力的,南山寺的飯菜是少油少鹽的素菜,但吃上去非常的甘美。

南山寺的齋菜免費,但是要求大眾珍惜福報,吃多少盛多少,不能剩下更不能倒掉。

甚至有義工會站在放碗筷的盆前,將信眾碗裡的剩飯全部吃掉。

但大多數香客還是會吃的滴米不剩。

廚房面積不大,但是每天早晨要產出幾千隻包子饅頭,中午晚上要燒幾千碗飯,幾萬碗菜,供給量是驚人的。

這一切,靠的也是義工。

在齋堂組的義工群裡,甚至有滿頭白髮的老人。

他們做著最辛苦的差事,卻擁有最樸素的笑容

記得在感恩晚會上,齋堂組義工們被師傅請到臺上向大眾問詢,師傅表揚齋堂組的付出,義工們靦腆的笑了。這種笑容特別的接地氣,看在眼裡,心裡就感覺有什麼東西融化了,特別的溫暖也特別舒心

如果你在社會的虛情假意中感到疲倦,這裡不但可以打動你的胃,更能夠打動你的心。


樸素的魅力

5.第五堂人生課:大師父笑了


在南山寺,主持仁煥法師被大家親切的稱呼為:大師父。

每天上午8點都有法師開示,課堂非常精彩,這是每天裡我最喜歡的時刻,會聽到許多精妙絕倫的比喻,深入淺出,講的人人都能聽懂。

仁煥法師不經常在,所以當看到這天上午由仁煥法師開示時,大家都非常激動,掌聲經久不息。

大師父見到這個情形,不由自主的笑了。

大家鼓的更帶勁了。

這種互動非常微妙。好像一下子就拉近了距離,仿佛他不是什麼大德高僧,就是鄰家一位老大爺而已。

第二次見到大師父笑,是恰逢大師父從臺階上下來,很多信眾提前聽說大師父會來,早已等在那裡。大多是有極重的病苦的人——高位截癱的兒童、坐輪椅的老人、剃了光頭抱著包著往生被(瀕死)寶寶的母親,大家大多一片愁容。

大師父款款的走下臺階,大眾撲通一下跪成一片,幾位重病的家屬不由哭出聲。

大師父走到信眾前面,莞爾一笑。

看到師父的笑,我也心悅誠服跪了下去。

這是一個無比慈悲也無比釋懷的笑。看到他的笑容我忽然覺得充滿了信心,似乎一切苦難都是幻像而已。

他的笑正如他的開示:「一切困難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做人就要簡簡單單、快快樂樂。把一切都簡單化,你們同意嗎?

6.第六堂人生課:珍惜


在一個下著迷濛的細雨的清晨,我站在廟沿下,恰巧看到一對父子路過。

兩個人都穿著海清,應該都是來念佛的,兒子倒著走在前面,比父親高出一頭,拉著老父親的雙手,父親腿腳不方便,蹣跚的挪著細步。

雨不大,兩個人走的非常緩慢,父親吃力但眼神堅定,兒子耐心而體貼。

很難描述那種感動:是父親的蒼老堅毅、還是兒子的虔誠孝順,或者兩者都有。

我心中不禁祈禱:請保佑我的父母身體健康,我願用更多的時間去陪伴他們……

還有那位抱著瀕死寶寶的母親,撲通一聲跪在師父面前,人生最大的無奈和痛苦也不過至此了吧。

師父問:「寶寶是什麼病?」

「腦瘤。」母親應該曾無數次在重複這句話,但這次的回答依舊使她心如刀絞,像個孩子一樣在師傅面前委屈的哇哇大哭。

許多人跟著落淚。

看著襁褓中通紅的小臉和緊閉的雙眼,我的心中也特別不是滋味。

還有許許多多動人的瞬間。

這一切都使我認識到,我能夠活著長到現在是多麼珍貴的事,還有,父母愛兒女之心是多麼的深刻和雋永


珍愛生命中的一切

7.第七堂人生課:無常的問候


生命關懷是南山寺特別的一隅。


多是被醫院判了「死刑」的重病人,別無選擇了,才跑來求一份好的去處——願往西方極樂世界。

生命關懷的義工和師父非常的辛苦,可以說是看盡人間百態、生死離別。每次一旦有人往生(去世),他們需在床前連續助念24小時的佛號。

有次和小夥伴去生命關懷念佛堂念佛,看到佛桌上放置的往生冊上謄錄的信息,心裡極度震驚。

不止有七八十歲的,還有兩歲、三歲的,甚至二十九歲、三十三歲的……

有癌症的,也有意外去世的。

來到這裡,你會發現,死亡其實並不遙遠,死神不會因為你還年輕,就忽略你

人生走的再成功,命不長,又有什麼意思呢。

8.第八堂人生課:積極、正面的面對人生


許多人認為念佛是消極的,神神叨叨的。

對此,開始我也有抱有許多的疑問。一句翻來覆去的「南無阿彌陀佛」有什麼好念的。

在實實在在的念過十天之後,我發現自己心底微妙的轉變:不斷去檢視自己的過去的行為,願望未來,好好的、乾乾淨淨的做個好人

在社會上久了,善惡的界限有時其實並不明顯,因為有些事,大家都在做,我不照做,好像就吃虧了。

但錯就是錯。

來到這裡,你會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錯了、跑偏了。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必定得惡果。

只看自己,莫論他人。



外界的一切只是自己內心的鏡像而已


9.最後一堂人生課:訴說的鐘


寺廟每晚都會撞鐘,108下,伴隨著唱誦的經文,信眾會一下接一下的跪拜下去。

在離開寺廟前的最後一晚,我才因緣和合以得以體驗一下,但因為去的晚,只能站在鐘樓的臺階上,沒有上到頂部。

鐘聲每敲一下, 大眾便跪下去禮拜。

寂靜法師說:佛教為什麼講究儀式,舉例來說,跪下去,你心裡會感覺莊嚴感覺虔誠,但是站著的時候並沒有。所以才有這樣那樣的儀式,只是一種方式、一種途徑,去喚醒你的內心而已……


廣東的這個季節已是初夏,風裡的誦經聲伴隨著初夏特有的青澀,即便莊嚴的廟堂,也染上了一絲浪漫。

鐘樓下方是地藏菩薩殿,殿內殿外跪滿了無數懺悔和誦《地藏經》的人。

看著眾人虔誠的臉,我仿佛看到地藏菩薩翻著功過簿頻頻的點著頭。

鐘聲每次響起,洪亮的音波顫抖在耳邊,我便感覺自己身上有些陳舊的東西被震落了,又有些新的芽頭重新生出。


寂靜法師在書上說: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萬事萬物都在跟我們說話,都在對我們說法,都在告訴我們有關生命的真相。而我們是不是能夠聽到,就看我們是不是真的有『心』人。


此次南山寺之行,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有些體驗,卻足夠回味和受用一生。

誰說年輕之人不該去念佛?

要我說,年輕之時,更需去趟南山寺,打個佛七,仔細體味個中微妙,才能不枉此生。


不枉此生

文/河童_芃(簡書作者)
原文連結:http://www.jianshu.com/p/82d36206188a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標註「簡書作者」。

....

分享到朋友圈,法布施功德無量!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敬請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消災增福
•敬請常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利益冥陽

末學微信:dlf788,歡迎共同交流學習。

歡迎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瀏覽我們每期的放生匯報及照片

相關焦點

  • 柳林南山寺
    南山寺9月20日,筆者去了呂梁市柳林縣南山寺風景區,留下深刻的印象。
  • 年紀輕輕的我們為何對生活沒有了熱情
    年紀輕輕的我們為何對生活沒有了動力?可能是因為每天過著單一乏味的機械生活讓你感覺不到新鮮感;可能是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讓你感覺到了疲憊,只想好好地休息一場;可能是某次糟糕的經歷讓你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動力。
  • 尼採:我年紀輕輕正在死去
    這是來自尼採詩歌《致憂鬱》的詩句:那不祥的話語:「我的問候就是告別,我的到來就是消逝,我年紀輕輕正在死去。」這讓我再一次又觸動關於生死大事的考慮。於是,向死而生的人,有的人活著就是一種信仰,一種有價值的存在,如此這樣的人,都被喜歡珍惜,我們活著就是為了有價值的存在,有肉體有靈魂有感情的存在。正如尼採說「我年紀輕輕正在死去」的人註定就是來人世間充數的,而且如今這樣的人越來越多。當把生存都寄希望且依附別人的生活方式成為現在很多年輕人的選擇的時候,我感到後背發涼,如此這樣的人,到底為什麼而存在?生是為何?又是誰的負累?
  • 【念佛的好處】念佛鬼神退散(二)
    念佛要念到什麼時候?念到往生,對。念到阿彌陀佛現前迎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對不對?對。所以不要放棄,不要念佛三五年,就改修其它的法門了,這樣就放棄了;不要念佛三五年就不念佛了,這樣就放棄了。阿彌陀佛絕對不會放棄你,你不要放棄自己,知不知道?信願師父!您後天回去,我們也要回去了,我們也不要在南宣寺念佛共修了。你不是為我修的,你是為你自己修的,對不對?我回去你要不要回去?要?如果要就慘了。
  • 如何念佛起到作用 仁煥法師
    --摘錄釋仁煥法師開示錄如何來打一個美好殊勝的佛七丨廣獻法師開示仁煥法師丨恭敬什麼就擁有什麼念佛能消宿業,為什麼還要懺悔業障呢?超度必須靠佛 如何超度佛法重在實踐 仁煥法師定業難轉,發心通天地 改變自己就能改變大千仁煥法師:南山寺的正能量
  • 蓮池大師: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念佛者會得到鬼神的敬畏!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常念彌陀譯白話文)【念佛鬼敬 】【原文】海昌村民某,有老媼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陰府報應甚悉,家人環而聽之。某在眾中忽攝心念佛。媼謂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問何故,曰:「汝心念阿彌陀佛故。」
  • 年紀輕輕,就會大有作為,堪稱年少有為的四大星座
    我們都會有自己成功的時刻,有的人年少便大有作為,有的人在中年以後才會大有作為,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星座在年紀輕輕就會大有作為,堪稱年少有為。金牛座金牛座是個特別有追求有理想的星座,從小就很沉著冷靜,性格很溫和,遇到事情的時候,不急躁,不盲目衝動,做事情很有分寸,也很有條理,而且不論做什麼決定,都能深思熟慮,並且金牛座也很有魄力,一旦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一定會認真負責,堅持到底,不放棄,不退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所以金牛座是個很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人,年紀輕輕就會大有作為
  • 年紀輕輕,身體怎麼歪了呢?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年紀輕輕,身體怎麼歪了呢?脊柱側彎及其康復訓練詳解亞當測試 (Adam test),這是自測是否脊柱側彎最好、最簡單的方式,我們可以試著測試看看。請患者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合十向前彎,檢查者從後方檢視患者的背部是否有不對稱的突起,較高的凸起即為側彎的凸側。(右邊背部較左邊高,凸側即為右邊)
  • 年紀輕輕,生活方式卻像老年人的星座
    年紀輕輕,生活方式卻像老年人的星座 巨蟹座 就算巨蟹年紀很輕,人生觀愛情觀,還是能夠看出有點沉穩的,冒險刺激什麼的就算了,平淡是種幸福,巨蟹不需要經歷太多,很早就知道了。
  • 年紀輕輕的總打哈欠是怎麼回事?
    更多的腦缺氧是血管硬化使然,但34歲的女性不至於此,她最大的可能是頸椎病問題,導致了供血不足,這是這個年紀女性常見的,她們大多缺少運動,靜坐低頭的時間多,頸椎病是通病,與此同時,因為缺少運動,心肌力量不足,不能把血充足地打到各個器官,其中就包括大腦,就算大腦的血管不硬化,暢通無阻,但是心臟不能把血供上去,照樣因為缺氧而犯困。對於這種人,一個是藉助補氣藥提高心肌能力,再一個就是運動。
  • LPL賽事沒品圖:年紀輕輕看什麼iG
    18183首頁 玩加電競 LPL賽事沒品圖:年紀輕輕看什麼iG LPL賽事沒品圖:年紀輕輕看什麼iG 來源:網絡 作者
  • 這個名字「元神洩掉」,怪不得年紀輕輕的小夥如此體虛|陳泓畯
    文/陳泓畯(jùn)這個名字「元神洩掉」,怪不得年紀輕輕的小夥如此體虛!前兩天遊泳。接著我們都一起上岸了。晚上一起吃宵夜。問了阿嬌全名。才知道,他叫阿澆。澆水的澆。他全名 X培澆。我們全場笑。這是一個能讓人歡快的名字。他現在的職業是當足球教練。我問:你大學打鐵?他說:不是,大學學物流。我說:你真厲害,不是體育生,卻搶了體育生的飯碗。
  • 大勢至菩薩教我們念佛啦~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超日月光佛告訴我們,如何叫做念呢?如果我們不去如諸佛憶念我們一樣去憶念佛,那肯定是不會有感應的了。就像現實中,你正好想著一個人,那個人也正好想著你,你們可能就會有感應到,那個人要發信息來,電話來,或者你剛讓給他信息電話,那個人就提前感應到了。特別是家庭的母子、父子之間,很常見。比方年青人談戀愛時。
  • 年紀輕輕就長白髮,是怎麼回事?
    年齡大了,頭髮變白是正常生理現象,可是,明明年紀不算大,頭髮還是明顯變白了,這是什麼情況?有人說,頭髮突然變白,可能是身體缺乏營養,及時補充營養,或許頭髮就能黑回來,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頭髮變白的原因。頭髮變白,是人體缺乏什麼營養元素?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缺乏,會讓白髮生成。
  • 何以念佛持咒能治大病
    若治病三界最上法念一佛名或咒音如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嗡 阿R 巴扎 吶地嗡嘛呢叭咪吽如是等等**********但念一句莫生雜念**********何故如此言言是念念是******若人生病獨居宴坐若能入深山住是最好處束身莫亂行**********更要束口當自己啞巴不出一言**********更要束自己心莫生念想**********而念佛念咒一法
  • 金醫健康|年紀輕輕就腦梗了,什麼原因?
    金醫健康|年紀輕輕就腦梗了,什麼原因?其實我們在造影時就發現了問題,原來是頸動脈夾層。小夥的頸動脈夾層不僅使頸內動脈重度狹窄,夾層內形成的血栓受衝擊脫落順血流到達顱內栓塞了大血管,導致了腦梗,我們取出了栓子,血管再通,但由於夾層導致血管重度狹窄,顱內的血流灌注並不理想,所以我們在夾層處放置了一枚支架,不僅撐開的狹窄的血管改善了顱內的血流,還堵塞了夾層動脈瘤的破口,防止夾層內栓子再次脫落。複查造影發現小夥顱內的血流灌註明顯改善。
  • 淨土法門:疾病與念佛
    念佛了,還會生病,這是自然的,就像念佛了,我們還會餓、還會冷一樣。佛來娑婆示現,也示現生老病死,他不是把這裡變成不會生病的地方,而是要告訴我們生老病死的真相,讓我們看清輪迴的本質,然後念佛離開娑婆,往生成佛。我們會在這裡出生,就是有病苦的共業,像北俱蘆洲的人就不會生病,每個人都能健康活到1000歲。
  • 一家三姐妹年紀輕輕都出家,兩個住持
    平時應多聞思,以念佛為要,不要去管這些境界相。要做到老實念佛,老實修行,不求神通,境界相與生死沒有一點關係。一人出家已經很了不起,但全家三姐妹都出家了,不僅在當今時代,就是從古以來也是十分罕見的!今天我受託採訪我們的主人公——妙樂法師,就是這三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她年紀不大(20多歲)卻已經是廣東中山市三角鎮普賢寺住持!
  • 28歲年輕姑娘股骨頭壞死,年紀輕輕就要面臨髖關節置換,以後年紀大...
    28歲的吳女士(化名)年紀輕輕就要面臨髖關節置換,以後年紀大了怎麼辦?患上慢性腎炎後又查出股骨頭壞死兩年前,吳女士剛結婚沒多久的她在一次單位體檢中,發現尿蛋白有3個+。到當地醫院檢查後,被確診為慢性腎炎。醫生根據她的病情開了藥,讓她回去後定期吃藥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