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直鬧得沸沸揚揚的CBA巨額罰單事件並沒有就此作罷,CBA公司與各俱樂部、贊助商李寧各有各有的想法,一直無法達成共識。之前一直傳的核減2000萬預算更是直接提升到5600萬。
據網上知情人微博爆料
多位CBA俱樂部老總認為,真正應該為贊助商李寧權益受損負主要責任的是CBA公司高管,而不是球員和教練。
有一位直言不諱的CBA俱樂部總經理呼籲,CBA董事會應該通過法律途徑來向相關高管進行索賠,讓其為自己的不職業行為買單。
據悉,在一番討價還價後,一向對中國籃球格外寬仁的李寧公司同意有些輕微的違規舉動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最終要求核減CBA贊助經費5600萬元。
這對CBA可不是好消息,本就因為疫情原因,多渠道的收入來源銳減,贊助商李寧每年給的巨額贊助費本是救命稻草,奈何自身不給力,不但管理層自己犯下低級錯誤,就連約束旗下的俱樂部和球員都做不到,一再傷了贊助商的心,無奈之下李寧做了如此決策。
而俱樂部和球員這邊也是站在CBA公司的對立面,認為之前看撞球衣事件的相關領導應該負主要責任,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俱樂部和球員損害贊助商的理由,從之前網上曝出李寧提供的球員違規資料可以看出,球員和教練幾乎是肆無忌憚地穿著競品裝備在各種場合,這一點毋庸置疑,而對於贊助商權益的維護,到底應該怎樣去執行,則需要球員、俱樂部和CBA公司擰成一股繩,達成共識,往同一方向發展,而不是讓明文規定只是一張白紙。
相信了解CBA的朋友都清楚,聯賽的發展一直都比較坎坷,之前的欠薪事件更是屢見不鮮。現在姚明上臺之後,可以說球員和俱樂部的好日子還沒過多久,就已經冒出各種各樣的事件,相信姚明也清楚地意識到,想要改革,不是簡單的改改制度,必須做成真正的職業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