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日本利用庚子賠款,成立東方文化事業總委員會,組織北平學人,編纂大型古籍提要目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此書是繼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後又一提要目錄鉅著。但直到二戰結束,該書仍未殺青定稿。一九三五年後,北京人文科學研究所曾陸續將提要稿本列印後分送給日本東方文化學院京都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的前身),在分送了一萬零八十餘種提要後便告中止。上世界七十年代,臺灣出版人王雲五將日本所藏列印稿以《續修四庫全書提要》之名出版,世人才一睹該書面貌。由於兩岸揆隔,此書大陸學人多未能及時見到。此書大陸曾有翻印本,用紙裝幀較之臺版多有不同。《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底稿則仍留存大陸。解放後這部分書稿入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一九九三年,中科院圖書館羅琳等整理出版了《提要》的經部標點本,分上、下兩冊,共二百四十餘萬字。一九九六年,齊魯書社出版《提要》影印本,其底本即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所藏稿本二百一十九函,其中末十二函得自《續修四庫全書部目提要》檔案。影印本收入提要稿三萬三千餘篇,內容近兩千萬字。吳格教授申請教育部課題,擬將齊魯書社影印本施以新式標點,整理出版。目前叢書部已由中華書局、國家圖書館出版社聯合出版。
在羅琳等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吳格等整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叢書部》之前,已經有部分提要稿經過整理,收入作者文集單獨印行。王亮在其博士論文《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研究》中提及如下幾種:
單獨成書的有:
吳承仕《檢齋讀書提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06月。
黃壽祺《易學群書平議》,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06月。
胡玉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禮類》,(《續四庫提要三種》),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單篇文章的有:
趙萬裡《明人文集題記》,冀淑英整理,《文史》2000年3、4期,2001年1、2期。
趙萬裡《靜安先生遺著選跋》,冀淑英整理,《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頁289-328。
羅繼祖《後書鈔閣讀書記》,《中華文史論叢》1979-1982年各期。
柯劭忞《續四庫提要之一——易緯略義提要》,《遠東》第一期頁53,1947年11月
王重民《巴黎敦煌殘卷敘錄》 北平圖書館民國30年(1941)鉛印本。
孫楷第《跋明孟稱舜編柳枝集》《跋曲品》《跋新傳奇品》(收入《滄州集》),中華書局1965年。《跋警富新書》(收入《滄州後集》),中華書局,1985年。
吳承仕《檢齋讀書提要》,為《吳檢齋遺書》中的一種。此書收入吳承仕在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間所撰提要稿六十三篇。其中有六十二篇見於臺灣所印行的《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僅《十架齋養新錄》提要據吳承仕手稿。此書整理主要為吳承仕手稿及經吳承仕、餘嘉錫、黃壽祺校改的列印稿。此書經黃壽祺、張善文整理,由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教授審閱。此書後又收入《尚秉和易學存稿》第四冊附錄,題《檢齋讀易提要》。
黃壽祺《易學群書平議》七卷,其書前有尚秉和、陳遵統序及自敘,時間皆署民國三十六年。黃氏自敘雲「執贄於河北名儒行唐尚節之先生之門,昕夕請益十有餘年,所讀易注殆數百種。初未嘗有所札記,戊寅以旋,自維年齒漸長,人事日繁,不有札錄,則所讀之書幾何不為過眼之煙雲。爰仿古人別錄之法,凡讀一書迄,即撰提要一篇,十年之間,凡成稿一百三十有四篇。繕稿既迄,釐為七卷,名之曰易學群書平議。非敢議論前賢,聊輯見聞以備省覽,且以志家學與師承,示不敢忘雲爾」,自序所言無一語及《續修四庫提要》事。此書收錄一三四篇,其中書內《三墳》等九十三篇,在羅琳等整理《續修提要經部》中皆題尚秉和撰。此書後又收入《尚秉和易學存稿》第四冊附錄。其中卷一四篇曾發表於《周易研究》1988年第一期。
胡玉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禮類稿》,收入吳格整理《續四庫提要三種》。《禮類稿》以齊魯書社影印本為底本整理,收入提要稿85篇,其中《周官學附周官辨非輯》一篇,有目無文,實收84篇。其中除《禮經箋》一篇外的83篇又見於《許廎學林》卷十二至卷十七。《許廎學林》此六卷中僅有六篇不見於齊魯書社影印本,即《周官學附周官辨非輯》、《九旗古義述跋》、《三禮通釋跋》、《檀弓辨誣跋》、《周官記周官說跋》、《周禮三家佚注跋》等六篇,《三禮通釋跋》、《周官記周官說跋》、《檀弓辨誣跋》三篇見於《許廎經籍題跋》,蓋後來喬川氏建議刪去者。餘三篇當為中科院藏稿所遺漏者。《許廎學林》印行於一九五八年,題「許廎遺書之一」。王欣夫在編輯此書時,將這些提要都改題為某某書跋,亦無一語及於《續修四庫提要》事。
趙萬裡所撰《明人文集題記》105篇及《靜安先生遺著選跋》,後收入《趙萬裡文集》第三卷。
除王亮在文中所舉諸篇外,還有數種未曾道及。
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本書1990年10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整理者為戴鴻森。本書整理者遵作者囑託釐為六卷,前三卷為小說,卷一文言,卷二、三白話;後三卷為戲曲,卷四為元,卷五六為明清,計收錄提要445篇,所依底本為作者自存油印打字本。[①]戴鴻森前言云「先生手稿今已不獲見,得見者為打字複印本。整理工作主要是將原稿尖點斷句增改為新式標點符號,校正列印本的訛字挩文和將雜散零篇分類編次成卷」。戴氏前言還說明,整理過程中對原文中的不少文句、觀點都有所修改。戴氏前言明言此稿為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而作。
周叔迦《釋家藝文提要》。本書2004年1月由北京古籍出版社,繁體直排。後又收入《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第五冊(2006年12月),簡體橫排。此書收入提要稿521篇,其底本為法源寺周叔迦自留增補底稿,此稿為周叔迦晚年所增刪。一九九一年印行的《周叔迦佛學論著集》下冊《釋典叢錄》收入提要稿184篇,正是從臺灣印本《續修四庫全書提要》中撮錄。後來在北京法源寺佛教圖書文物館發現周叔迦原稿,後由蘇晉仁、程恭讓等人整理,成《釋家藝文提要》七卷。[②]
劉時覺《四庫及續修四庫醫書總目》。本書2005年3月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本書為醫學專科提要目錄。收入《續修四庫提要》453篇,其中有朝鮮、日本人中醫著述21篇,歐美人西醫著述34篇。其底本一依齊魯書社影印本。劉時覺專意於醫學典籍的目錄學研究,有《中國醫籍續考》《浙江醫籍考》《宋元明清醫籍年表》《浙江醫人考》等著作行世。
尚秉和《易說評議》,張善文等整理,收入《尚秉和易學存稿》第四冊。本書2005年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此書收尚秉和提要稿210篇。又,常秉義整理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04月。
張壽林《續修四庫提要稿》(一至四冊),楊晉龍等校訂,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2009年12月。本書收錄張壽林撰四部提要稿1592篇,其中經部337則,史部584則,子部467則,集部204則。底本為齊魯書社影印本,並以王雲五本、中華書局整理本參校,改正了一些中華本誤署張名的篇目。
傅惜華《傅惜華古典戲曲提要箋證》,謝雍君整理,本書2010年8月由學苑出版社出版。本書收入《綴玉軒藏曲志》《碧蕖館藏曲志》《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戲曲類」提要稿,其中《綴玉軒藏曲志》《碧蕖館藏曲志》在一九三五至一九三六年曾在北平《戲劇叢刊》《北平晨報·國劇周刊》《大公報·劇壇》上登載。《綴玉軒藏曲志》二十四篇,為梅蘭芳藏南北曲善本所寫。《碧蕖館藏曲志》二十一篇,為傅藏明清傳奇善本所寫,其中有十九篇見於齊魯書社影印本《續四庫提要》稿。傅惜華撰《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戲曲類」提要稿收入447篇,底本依據齊魯書社影印本。
一九九二年四月出版的《傅振倫方志論著選》選錄四則提要,分別為《嘉靖新河縣志》《萬曆雄乘》《乾隆永平府志》《光緒昌平州志》,並冠以總名《續修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地理類方志之屬提要》。
二〇〇四年九月出版的《劉節文集》中收錄《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廿五則》,其底本為齊魯書社影印本。
此外《詩經文獻研讀》《楚辭文獻研讀》二書中也收錄了一部分《詩經》《楚辭》類的提要稿,編者有選擇、有刪削,並非完整的整理。其中《詩經》部分依據羅琳等整理本,《楚辭》部分依據齊魯書社影印本。
上述各家新整理提要有4000多篇,佔現存提要稿的十分之一強。值得注意的是,吳承仕和孫楷第稿皆為後人整理,所依據的都有列印稿。這個列印稿當即日本京都收藏的列印稿為同時。可見這些列印稿除發回日本保存外,還曾分發給作者一份。此外,吳承仕、尚秉和、周叔迦、孫楷第、黃壽祺、傅惜華等人的提要稿,經過本人或他人修訂,其面目已與提要稿影印本之間有一定差異。此外,王亮在其論文中提及羅琳等整理本中已經收錄而不見於齊魯書社影印本的江瀚撰《詩經》類提要稿,《許廎學林》亦有六篇提要稿不見於影印本。可見在影印本之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提要稿缺失。將來以齊魯影印本為依據的新整理本,可將這些缺失稿件作為附錄一併收入。
附錄:
胡玉縉《許廎學林》,王大隆輯,中華書局,1958年07月
吳承仕《檢齋讀書提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06月
黃壽祺《易學群書平議》,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06月
孫楷第《戲曲小說書錄解題》,戴鴻森校,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胡玉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禮類》,(續四庫提要三種),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周叔迦《釋家藝文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01月
尚秉和《易說評議》,張善文等整理,《尚秉和易學存稿》第四冊,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5年月。又常秉義整理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04月
劉時覺《四庫及續修四庫醫書總目》,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年03月
張壽林《續修四庫提要稿》(一至四冊),楊晉龍校訂,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2009年12月
傅惜華《傅惜華古典戲曲提要箋證》,謝雍君整理,學苑出版社,2010年08月
趙萬裡《趙萬裡文集》第三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09月
馮承鈞《馮承鈞學術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06月
倫明《倫明全集》,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年02月
傅振倫《傅振倫方志論著選》513-557頁,杭州,浙江人美出版社,1992年04月
劉節《劉節文集》,《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廿五則》,2004年09月
邵炳軍主編《詩經文獻研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06月
羅建新、梁奇編《楚辭文獻研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06月
(2018年6月)
[①]本書後記云:「本書系孫楷第省錢所撰有關小說戲曲書錄提要的文章,所收文章都寫於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八年。現在本書能夠整理出版,首先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楊鐮同志,因存稿年久有遺失,承他費神複印,增葺成書。原底稿為油印打字本,無新式標點,斷句都是尖點,承人民文學出版社戴鴻森通志改為新式標點,校對錯譌字,使本書更為完善。」
[②]據書後作者孫輩題記云:「先祖父周叔迦先生在三十年代應東方文化會之邀請,為其撰寫《續修四庫全書總目》子部釋家類著述提要,最初只是就個人研究比較有心得的隨手撰寫,並無通盤計劃。積之日久,感到這種寫法有很多毛病,因之略作編排,重新補充,但終究有些問題。於是在晚年取出存稿,重加編整,增補修訂,共成七卷。未及完工而『文化大革命』興起,此稿遂行擱置。一九七一年先祖父逝世,後來在編輯其論文集時,此稿尚未發還,只得從臺灣影印本《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撮錄,但此本遠非全帙,切係初稿,因之漏失過多。在八十年代,忽發現此稿存於北京法源寺佛教圖書文物館,遂與蘇晉仁先生商議,約請程恭讓先生共同整理出版。至二〇〇二年,正預備著手,已約好王社榮同志代為清稿打字,而晉仁先生突然逝世。後經初步研究,只好由程教授通讀定稿。清稿過程中,又逢北京古籍出版社楊璐同志大力協助,代為籌劃出版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