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為了人類的健康:昆明高新區矢志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紀實

2020-12-14 中國高新網

  冬去春來,都靜峰碧。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新一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昆明國家高新區成為繼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哈爾濱利民經開區、中山高新區、北京大興區、蘭州高新區之後,全國第六家、雲南唯一的生物醫藥板塊園區。此前不久,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發布報告,昆明國家高新區入圍2019年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0強榜單,是雲南唯一進入該榜單的園區。為此,雲南省委、昆明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分別作出重要批示,為昆明國家高新區加快發展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進一步指明方向,提出更高要求。

  昆明國家高新區西區

  昆明國家高新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的雲南省首個國家級高新區,由位於昆明主城西北的西區(規劃面積5平方公裡,定位為總部研發基地)和位於呈貢新城的東區(規劃面積105.3平方公裡,定位為高科技產業新城)兩個片區組成。園區目前已經形成生物醫藥大健康、金屬新材料、IT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2019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41.8億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是重中之重,園區對其有著深刻的理解、理性的選擇和篤定的堅持,經過數代人的不懈努力,打造成為了雲南最重要的醫藥研發和生產聚集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

  讓我們一起走進波瀾壯闊的時代與歷史,去感受那些引領雲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與行進的昆明高新步履。

  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賦予昆明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的發展動能

  雲南素有「生物資源王國」和「生物物質基因庫」之美譽,是我國生物資源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中藥、民族藥等天然藥用資源豐富。據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雲南藥用植物種類佔全國的55.4%,中藥資源品種有6559種,佔全國的51.4%,民族藥資源有2000多種,民間驗方有10000多個,其中三七、燈盞花、天麻等道地藥材的生產在全國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35大類、43個劑型、5000多個品種的中成藥需要使用雲南的道地藥材。

  作為雲南省會和中心城市,昆明位於全球物種資源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亞洲生物多樣性核心區中央,以「天然生物保育苑」享譽中外,自古以來就是醫藥資源的優質生產基地和貿易集散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資源基礎雄厚。昆明聚集了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一批國家級重點研究機構,並與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及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雲南中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農科院、雲南省藥物研究所等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醫療機構共同構成中藥(民族藥)和生物技術藥物領域實力較為突出的科技創新體系,醫藥研發實力西南領先。

  雲南、昆明豐富的生物醫藥資源和突出的醫藥科研實力,得天獨厚、他處難覓,為昆明國家高新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提供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和發展環境。

  一切為了人類的健康,就是昆明國家高新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初心使命

  藥理即事理、藥性即人性,醫藥的技術衍進和倫理延續,可以救人於水火併永遠被歷史銘記,這是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宗旨,也是一個旗幟性、方向性、原則性的大問題。雲南、昆明生物醫藥發展的倫理與實踐,不僅僅是商業價值、產業價值的評估和顯現,它的肌理中還包含關懷人類疾苦和持續研究鬥爭的精神。在昆明國家高新區,周恩來總理和「人民科學家」顧方舟的一段對話被廣為傳頌,詮釋了這個醫道哲學。

  昆明國家高新區重點駐區企業—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建於1958年,集醫學科學研究和生物製品研製生產為一體。建所之始,肩負的使命就是研製脊髓灰質炎疫苗,造福中國兒童的健康幸福。以「糖丸爺爺」顧方舟為代表的老一輩創業者,開啟了生物所致力於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的篇章。研究所具有悠久的生物製品生產歷史,是我國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研製生產基地。

  1955年,一種從未大規模流行的疾病—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痺症),在國內爆發並迅速在多座城市蔓延。當時的中國醫學界對它幾乎一無所知,一時間,全國聞之恐慌。顧方舟臨危受命研究疫苗,1960年,在面臨物資緊缺、蘇聯專家撤走、交通困難等環境條件下,住在滇池附近山洞裡的顧方舟和同事們花費了9個月時間,建成了昆明生物研究所,並建立疫苗生產線,成功研製生產出脊髓灰質炎液體活疫苗。為確定安全性,顧方舟和同事先是在自己身上做試驗,完成了安全性測試,後來又在自己孩子身上進行試驗,證明疫苗阻斷疾病傳播的能力。

  1961年春,周恩來總理訪問緬甸途中路過昆明,視察生物所疫苗生產基地,時任副所長的顧方舟向周總理報告:「總理,我們的疫苗如果生產出來,給全國7歲以下的孩子服用,就可以消滅掉脊髓灰質炎!」周總理認真地問道:「是嗎?」「是的!」顧方舟拍著胸脯道,「我們有信心!」周總理開心地笑了,打趣道:「這麼一來,你們不就失業了嗎?」顧方舟說道:「不會呀!這個病消滅了,我們還要研究別的病!」周總理拍了拍他的肩膀,讚許道:「好!要有這個志氣!」

  代代傳承、時時銘記,無聲勝有聲。攻克人類疾病,保障人類健康,就是昆明國家高新區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初心使命、精神內涵、價值所在。

   廿八載櫛風沐雨,孕育出昆明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百花齊放

  經過28年發展,昆明國家高新區已經聚集昆明全市80%的規模以上製藥企業,產業規模佔全省總量的一半,形成了聚焦生物醫藥產業高端領域,著重發展天然藥物,做大做強生物製藥、化學藥和醫療器械,培育壯大健康產品及服務為延伸的「1+3+N」產業發展格局,全面成為雲南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主陣地。

  以昆藥集團、中國醫科院醫學生物所、植物藥業、德國拜耳藥業、香港積大藥業、沃森生物、龍津藥業、昆明中藥廠、雲南貝泰妮、國藥集團雲南醫療器械、華大基因、博奧生物、達安醫學檢驗、舜喜生物、新生命幹細胞等生物醫藥產業世界500強、全國100強、省內龍頭企業277家共同匯聚昆明國家高新區,帶動整個產業朝著規模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其中,生物製造類企業85家,生物資源開發類企業105家,流通類企業76家,基因科技類企業11家。園區已成為雲南省規模最大、最重要的生物醫藥研發與生產物流聚集區。此外,高新區西區已聚集了昆藥集團、積大製藥、雲南白藥電子商務、拜耳滇虹藥業、昆明貝克諾頓、沃森生物、昊邦醫藥集團等一批知名生物企業總部,生物醫藥企業總部經濟聚集優勢凸顯。

  園區建有國家級、省市級企業技術、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創新型企業及創新型試點企業等60餘家。與中央駐滇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實驗動物中心、公共實驗中心、中試生產中心等基礎支持體系,其中包括3個院士工作站、4個國家級技術中心、4個國家地方工程技術中心、1個國家企業工程實驗室、32個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雲南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園區生物醫藥大健康科研創新平臺完善。近10年來, 承擔了100 餘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取得了10餘項重大科技獎勵,多項科技成果轉化成績突出,為生物醫藥產業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依託沃森生物、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等企業和科研機構,提速發展單抗、新型疫苗和重組蛋白等生物製藥產品;依託舜喜生物、新生命幹細胞等企業,積極推進基因治療、腫瘤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技術的突破及產品推廣;依託華大基因、新基因格等企業開展基因檢測與臨床、基因預防保健、第三方醫學檢測等醫療服務;依託積大製藥、拜耳滇虹等企業加快研製開發抗腫瘤藥物、心血管藥物、糖尿病等化學藥。在生物醫藥科技創新領域,園區已成為雲南省當之無愧的引領區。2019年,昆明國家高新區企業累計獲得省、市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38個,累計獲得項目資金3.43億元,園區規模以上企業R&D經費投入達7.03億元,科技服務業增加值15%。

  近年來,昆明國家高新區共申報中藥、化學藥註冊36項,其中獲得生產批件2項;申報疫苗註冊27項,其中獲得生產批件9項。目前,在研項目超過150項,其中新藥在研項目120項,包括臨床前預研究20項,臨床前研究54項,臨床研究46項。「三七」「三七種子種苗」兩個標準獲得國際化標準組織(ISO)立項,為雲南中藥走出國門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建設了全國最大的植物化合物庫。疫苗研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13價肺炎結合疫苗、宮頸癌(HPV)疫苗等新型疫苗,以及赫賽汀(注射用曲妥珠)、類克(注射用英夫利西)等單抗藥物研發進度處於國內前列。2015年,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手足口病(EV71)疫苗兩個全球第一的疫苗首創產品的問世,也標誌著新型疫苗研發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邁進。

  園區培育了「昆明」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品牌。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獲「中華老字號」稱號;雲南綠A生物工程生物有限公司「綠A」、滇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康王」、昆藥集團有限公司「昆明」「絡泰」「雲昆」「昆中藥」、雲南生物谷藥業有限公司「生物谷」、雲南龍潤藥業有限公司「龍潤」7個商標獲中國馳名商標;滇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康王」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列為全國重點保護商標,同時上榜「亞洲最具價值500強品牌」;昆藥集團血塞通軟膠囊,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的感冒疏風片、肥兒疳積顆粒,雲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的雲南紅藥膠囊,雲南龍潤藥業有限公司的生力膠囊被國家衛生部列入國家中藥保護品種;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中藥製劑被評選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一批雲藥知名產品。擁有三七系列、天麻系列、燈盞花系列、黃藤系列、丹參系列、血塞通系列等一批雲藥知名品牌和優勢產品。自主智慧財產權中藥有優勢,全市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藥(民族藥)獨家品種200餘個。其中昆明製藥是國內擁有青蒿素類單方、複方製劑品種最多、規格最全的生產企業,青蒿素類複方製劑已經在全球數十個國家申請並獲得專利保護,同時其自有品牌絡泰、天眩清、Artem等享譽國內外。產品在行業地位突出。以天然藥物為主的產品結構明顯,2017年園區天然藥物產業約佔本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近一半。銷售額過5000萬元的大品種有42個,其中中藥(民族藥)品種28個,「注射用燈盞花素」已成為全國燈盞花系列藥品中年銷售額最大的品種。

  昆藥集團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昆藥集團蒿甲醚系列產品因青蒿素登上諾獎舞臺而備受關注,獲「具成長力產品品牌」。繼屠呦呦團隊發現青蒿素的神奇功效以來,昆藥率先成立了中試車間,取得了蒿甲醚原料和蒿甲醚注射液兩個國家一類新藥的註冊,成全球最大的抗瘧藥原料藥生產基地,全球品種最全的抗瘧藥品供應商。昆藥蒿甲醚原料藥及其製劑已獲得49個國家的發明、84個國家的註冊,已連續10多年位居中國藥品單一製劑出口首位。目前,昆藥集團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團隊合作的青蒿系列(抗瘧藥)新適應症開發—雙氫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項目進入臨床二期,若臨床取得成功,將填補該疾病有效治療領域空白,為人類治療免疫性疾病作出重大貢獻。

  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業從事疫苗、血液製品等生物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的現代生物製藥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排名行業前3名,擁有重組人乳頭瘤病毒(HPV)宮頸癌疫苗和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兩大引領性產品。

  貝泰妮集團

  貝泰妮集團藉助於雲南天然植物王國的優勢,堅持以植物為本,定位於皮膚健康網際網路+的大健康產業集團。公司旗下護膚品牌「薇諾娜」運用多項專利技術,以符合美國、歐盟化妝品要求的GMPC標準進行生產,產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得到消費者及皮膚學專業人士的廣泛認可。薇諾娜目前為雲南省電商銷量第一、位列國產功能性護膚品第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英明指揮下,全國軍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形成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取得永載史冊、舉世矚目的抗疫成績。危難時刻顯身手、關鍵時刻現價值。園區廣大生物醫藥企業也在疫情發生期間,利用自身生產、倉儲、物流、銷售終端等鏈條體系優勢,在效率上形成一個快速反應的機制,生物醫藥板塊大顯神威,從疫情一開始就為各級政府部門、醫院及老百姓提供了強大的藥品和防疫物資的保障性供應。昆藥集團、昊邦醫藥、同豐醫藥等為代表的省、市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倉庫和疫情捐贈物資儲備單位,更是當擔起防控疫情火線上的運輸兵、特殊時期的逆行者,成為一線防疫醫療機構的堅強後盾,全力保障全省醫藥市場供應,為百姓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撐;以華大基因、沃森生物、中國醫科院醫學生物所等為代表研發性機構和企業則結合自身優勢,動員科研工作者開展疫情科研攻關,加快推進抗疫產品研發、應用、生產等,努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雲南植物藥業則取得了雲南省首張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註冊證》,成為雲南省首家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當下,全國各地正在開展快速檢測、臨床診治、疫苗研發等科技攻關「競賽」,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企業加快研發。而昆明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無疑是雲南、昆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力軍,這場疫情也將推動各方重新審視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價值。科技戰「疫」,生物醫藥企業功不可沒;經濟修復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更是不可限量。

  昆中藥加足馬力生產疫情防控相關藥品

  二十八載篳路藍縷、二十八載櫛風沐雨、二十八載奮勇前行,昆明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國際化、專業化、現代化、特色化、高端化的目標定位越發清晰而明確。通過園區引領、帶動和輻射作用,將為雲南和昆明生物醫藥產業的高歌猛進及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新思路,積累更多新經驗,開拓更多新領域。

  而今邁步從頭越,昆明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勇攀新的高峰

  一切過往、皆為序章。昆明國家高新區絕不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將繼續搶抓機遇,積極主動作為,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為核心,以(基於雲南特色藥用植物資源的現代中藥、民族藥、天然藥物等)雲南特色植物藥和新型疫苗為主攻方向,以醫美健康產品、人體再生醫學、精準醫學服務為培育重點,以生物藥、化學藥為重要補充,抓重點、補短板、佔高地、舉旗幟,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加速全要素整合和全產業鏈創新,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向高端化、集群化、服務化發展,構建高科技引領、先進位造主導、高技術服務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力爭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以天然藥物為核心的,世界級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打通創新鏈:完善研發載體集聚創新資源,提高產學研合作效率。選準技術突破主攻方向。依託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在生物疫苗技術、天然藥物的提取分離及活性研究等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更多自主智慧財產權。加強國內外生物醫藥研發資源協作。通過機制創新、重點聚焦、政策引導和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研發創新資源和產業發展資源集聚,促進新藥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快生物醫藥創新研發載體建設。構建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創新研發載體建設,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融合。完善研發成果轉化與孵化機制。加速科技成果本地轉化,增強行業綜合競爭力和發展後勁。

  突破產品鏈:重點開發新劑型與新產品,提升產品競爭力和層次。加強藥用植物規範化種植和天然藥物生產標準化建設。充分發揮科技的支撐與引領作用,推進中藥材規範化與規模化種植,提升中藥材加工水平。開發重點領域新產品。基於資源優勢,以天然藥物為核心,生物製藥和化學藥為支撐,開發新產品。提升優勢產品品牌價值。引導和扶持優勢企業實施品牌戰略,把實施名牌帶動戰略和區域品牌構建結合起來,通過品牌建設形成更多優勢龍頭企業,打造具有雲南、昆明地方特色的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

  優化生產鏈:推進綠色製造、智能製造新模式,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增強企業綠色生產能力。全面實施並嚴格執行新版GMP,完善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循環化改造,打造現代綠色製藥產業鏈,逐步培養資源利用率高、汙染排放少、經濟效益高的綠色企業。大力推動生物醫藥企業節能降耗。推進生物醫藥行業淘汰落後工藝和產能,開發和推廣健康生物醫藥產業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完善能源使用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機制,提高能源配置效率。提升生物醫藥企業智能製造能力。推進信息化、數位化技術向製藥企業全面滲透,實施智能製造企業示範工程,提升生物醫藥企業生產自動化、管理現代化能力。

  完善配套鏈:補齊CMO、CRO等短板環節,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完善CMO、CRO、CSO等外包服務體系。積極推進生物醫藥研發外包(CRO)等高端環節和業態,激活生物醫藥研發創新資源。加強生物醫藥物流配套。加強醫藥物流配送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醫藥流通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力度。以項目為載體,以雲南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為依託,發揮省市政策疊加優勢,引資與引智相結合,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等形式,多途徑引進人才,構築堅實的智力支撐。

  到2022年,加快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加快優勢產能釋放,加大中藥(民族藥)新藥品種研發力度,豐富延長生物資源產品線,著力提高生物醫藥的研發及產業化能力,強化天然藥物研發在全國的競爭優勢。以特色疫苗、幹細胞及基因工程、人體組織再生醫學為重點領域,實施生命科學產業「13455」行動計劃,推動高新區生命科學產業專業化聚集、園區化承載、集群化發展,打造西南地區生命科學產業新高地。力爭昆明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工業增加值突破11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350億元、銷售收入突破650億元,在全國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綜合排名進入前38名。到2025年,通過持續攻關,力爭在疫苗技術、天然藥物的提取分離及活性研究等關鍵技術領域形成新的突破,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參與天然藥物國際標準的制定,引領行業發展,掌握行業發展的國際話語權,國際地位持續鞏固。

  醫藥與生物科技的發展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縮影。以基因編輯、免疫治療為代表的前沿生物技術迅猛發展以及以生物設計為核心的合成生物醫藥學,打開了從非生命化學物質向生命物質轉化的大門,創造著種種新的「調控生命」的模式。大數據驅動的新藥研發正在顛覆傳統、細胞免疫治療實現歷史性突破、基因編輯從科學走向技術,還有被生物學家承包的諾貝爾盛宴……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的發展不但極大的豐富了我們對生命真相的認知,同時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人們點亮了一盞盞明燈。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映照下,昆明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板塊國家新型工業化創新示範基地的加持,將引導其生物醫藥大健康及與之相關的產業鏈成為未來經濟高質量發展最重要、最持久的主線。昆明國家高新區整個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猶如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猶如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猶如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必將擁抱更加美好的未來!
        (以上圖片均勻由昆明高新區提供)

(責任編輯:賈法泉)

相關焦點

  • 昆明高新區:2022年生物醫藥產業 總產值力爭突破350億元
    據悉,生物醫藥·昆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於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核心區,是雲南規模最大、最重要的醫藥研發與生產物流聚集區。園區地理位置優異、交通運輸便利、基礎設施齊全,並與中央駐滇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實驗動物中心、公共實驗中心、中試生產中心等基礎支持體系,生物醫藥產業化條件十分優異。
  • 泰州醫藥高新區:致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 園區動態...
    作為泰州醫藥高新區產業強區、創新發展的主陣地,醫藥園區認真貫徹落實高新區黨工委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全市重點開發園區高質量項目建設「三比一提升」行動為指引,按照高新區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圍繞中國醫藥城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1+4」實施方案及行動計劃,強勢主攻項目招引建設,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矢志加速產業化進程
  • 打造中國健康之都 昆明市生物醫藥產業上海推介會舉行
    他介紹了昆明市發展大健康、生物醫藥產業的五大優勢:一是生態條件優沃,昆明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為發展生物醫藥、低緯度高原康體、高端養生養老等大健康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二是資源稟賦獨特,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龐大的少數民族基因資源,多彩的民族藥物、醫學資源,為昆明發展生物醫藥、保健品行業等提供了獨一無二的資源基礎;
  • 昆明大健康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馳而不息 一張藍圖繪到底  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歷史的指南針,為具有豐富生物資源和大健康產業集聚優勢的昆明,帶來了重大發展契機。
  • 2020「淨月論壇」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長春舉行
    人民網長春1月3日電 (王海躍)3日下午,2020「淨月論壇」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專場論壇在長春淨月潭益田喜來登酒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精英、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洽談項目、共議發展、尋求合作。
  • 2020「淨月論壇」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專場論壇盛大啟幕
    1月3日,2020「淨月論壇」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發展專場論壇盛大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精英、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洽談項目、共議發展、尋求合作,新年的聚光燈再次對準長春、聚焦淨月。吉林省科技廳副廳長劉多,長春市副市長王海英,長春市人民政府外事辦主任齊國華,淨月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趙心銳,長春市民政局副局長周玉國,長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雲義等相關領導參加本次活動。
  • 泰州醫藥高新區開展「產業強市·央地合作」生物醫藥產業專題對接...
    10月20-23日,泰州市委常委、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小兵率隊赴北京、上海等地開展「產業強市·央地合作」生物醫藥及新型醫療器械產業專題對接活動,拜訪了北京大學醫學部、中國醫科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以及華潤醫藥等,圍繞深化醫藥高新區與高校院所和央企戰略合作、實現共贏發展進行了溝通交流。
  • 生物醫藥大咖齊聚揚州 共話生物醫藥產業未來發展
    11月27日上午,2020中國揚州生物醫藥論壇開幕,醫藥界專家學者雲集揚州明月湖畔,共話產業未來、共敘合作情誼、共商發展大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鍇竑出席活動並致辭。
  • 揚州高新區:生物健康產業 撐起「半壁江山」
    揚州高新區。資料圖片揚州網訊 (通訊員 殷榮彬 記者 陳雲飛) 生物健康產業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產業「藍海」。記者昨從揚州高新區獲悉,今年1-11月份,園區生物健康產業全線「飄紅」,9家規上生物健康企業全部實現正增長,開票銷售超42億元,生物健康產業開票銷售增幅達51.9%,佔園區規上企業開票總額的47.3%,成為不折不扣的「半壁江山」,也擔當起高新區穩增長的「主引擎」。成績的背後是高新區加速集聚、決勝未來的戰略布局。
  • 關注丨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圈再添主力軍!
    關注丨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圈再添主力軍!項目名片● 位置:成都高新區前沿醫學中心9 號樓8-10樓● 佔地面積 :4500 平米● 總投資:預計1.2 億元人民幣成都高新區長期以來高度重視生命科學產業發展
  • 系統化支撐 多維度發力 西安高新區打造全球知名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重要論斷,指明人民健康事業發展的重大意義。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各國提升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注度,紛紛提出各種發展規劃與目標。 11月3日,在2020年陝西省「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西安高新區領導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高新區醫藥產業規劃和發展情況,描繪出一幅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發展藍圖。
  • 邁勝質子醫療產業化項目籤約落地崑山高新區,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地標!
    5月12日上午,崑山市政府與邁勝醫療集團籤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共建高端醫療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邁勝質子醫療產業化項目籤約落地崑山高新區,旨在培育發展千億級高端醫療裝備先進位造業集群,孵化育成百億級區域質子醫療創新型服務業集群,進一步提升蘇州、崑山生物醫藥醫療健康產業國際競爭力。
  • 乘著「二次創業」東風 揚州高新區搶佔生物健康產業前沿
    揚州高新區1-11月份生物健康產業全線「飄紅」,9家規上生物健康企業全部實現正增長,開票銷售超42億元,生物健康產業開票銷售增幅達51.9%,佔園區規上企業開票總額47.3%,成為不折不扣的「半壁江山」產業,也擔當起高新區穩增長的
  • 支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徐英淦)近日,濟南市市場監管局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處發布《關於2020年度濟南市促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獎補資金擬支持項目名單的公示》。從項目名單看,濟南德宜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冠龍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山東見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一個項目,分別為過敏原阻隔噴劑第二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項目、CeraFix骨水泥第三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項目、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核酸定量檢測試劑盒(PCR-螢光探針法)第三類醫療器械臨床試驗項目。
  • 做強醫療器械、生物醫藥 蘇州高新區按下「一號產業」加速鍵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緊跟蘇州「一號產業」發展的步伐,大力推進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在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東南大學醫療器械研究院、蘇州協同創新醫用機器人研究院、國仟創新醫療科技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的引領下,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正乘風破浪、銳意而行。
  • 江寧高新區力推生物醫藥新政,發放「創新券」
    7月16日,在南京江寧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服務鏈建設大會上,江寧高新區打出提升營商環境新舉措:成立醫藥科技研發服務聯盟,推動企業「抱團」發展,同時發放「創新券」,減免園區企業使用聯盟成員單位服務產生的相關費用。細緻暖心的舉措在生物醫藥行業引發關注,當天14個生物醫藥產業項目集中簽約。
  • 江寧高新區:砥礪奮進結碩果 矢志發展譜新篇
    原標題:江寧高新區:砥礪奮進結碩果 矢志發展譜新篇   天印山外,秦淮河畔。
  • 成都高新區:培育生物醫藥新高地(高新區看創新③)
    成都高新區供圖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在全國各地異軍突起,備受矚目。在全國的生物醫藥版圖中,地處西部的成都高新區不可小覷。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區位列第三。今年1—9月,生物產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近200億元,同比增長約13%,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 合肥高新區:生命健康產業蓬勃發展 抗疫戰中多家企業立功勞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有的企業加班加點,生產幹擾素等疫情防控所急需的物資;有的企業建立檢測平臺,擔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第三方責任;有的企業加快研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助力疫情阻擊戰;有 的企業開展新冠病毒疫苗等新藥研發,希望徹底遏制新冠肺炎的侵擾……作為省生物醫藥與高端醫療器械集聚發展基地所在地,合肥高新區近年來在生命健康產業領域發展迅速
  • 昆明高新區擬將東區建設為產城融合發展科技新城。
    昆明高新區擬將東區建設為產城融合發展科技新城。 「今年,高新區聚焦園區主責主業,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