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微信公眾號 維城】剛剛過去的周三,堪稱奧地利新冠歷程中最糟糕的一天,不僅新增感染人數又一次破千,同時現存感染人數也達到了新高,達到了9207人,這是奧地利截止目前最高的數字,可以說,奧地利在昨天創了兩個新高!
在過去的7天裡,平均每天新增825個感染,498名Covid 19名患者必須在醫院接受治療,其中101名在重症監護病房。周一至周二,還有四人死於Covid-19,這使死亡人數增加到822人。看看下圖裡這兩個高高的峰值,奧地利毫無疑問出現了第二波疫情,甚至比第一波更糟!
儘管活躍感染者的人數達到創紀錄水平,但是衛生部依舊在想辦法安慰大家,畢竟控制措施需要至少兩周才能看出來效果,目前的感染者是幾星期前的反映,在採取了一些措施後,未來的感染人數將逐步下降!
其實不僅是奧地利情況堪憂,讓我們看看身邊的小夥伴,也一個又一個陷入了第二波疫情浪潮,奧地利早已不再是歐洲抗疫標兵,難怪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奧地利人關上了大門。
在過去24小時內,奧地利增加的一千多例感染者中有535人來自維也納,而就在周三下午,前自由黨黨魁Strache參加了周日市政府大選前的最後一次機會的拉票活動,地點在Favoriten的Viktor-Adler-Markt,現場可以看到很多人聚集,還不戴口罩,小編不得不說,為了選舉,政治人物和他的支持者真是拼了!
Strache的新聞發言人克裡斯蒂安·霍巴特(Christian Hbart)表示,現場的確來了很多的支持者,大約有800人,但是他們在現場分發了口罩,Strache在發言時繼續表達了其反對疫情控制措施的立場,希望推動全民公決!在疫情下還敢有數百人聚集,小編真是無話可說!
破產失業接踵而至!
毫無疑問,新冠疫情會對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但是政府認為政府的社會和經濟政策大大緩解了危機」,社會事務部長魯道夫·安斯喬伯說:「我們的目標是,新冠危機不會演變成社會危機。」總體而言,事實表明,這場危機導致公共開支大幅度增加,但同時收入減少,Wifo主席巴德爾特指出,正如我們所面對的那樣,一年之內國民赤字的崩潰是「一次性的」,國債將從70%增長到近85%,增長了近15個百分點,無論是2021年還是2022年,政府支出都將無法減少。
IHS主管馬丁·科徹(Martin Kocher)表示,這場危機對勞動力市場具有最大影響。關於這一點,安舒伯談到自1950年代以來最大的就業下降,IHS的主席科赫爾(Kocher)根據研究結果指出,即使在2024年,失業水平也將高於危機之前。目前的預測顯示,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七。也就是說,就業市場至少需要5年才能完全恢復。
研究表明,在危機期間,收入的最低五分之一甚至通過緩解措施增加了收入(增加0.7%),而由於大流行而失業的高收入者遭受的收入損失最大(減少了大約4%)。Badelt強調,當前數據僅包括員工,因此無法提供詳細視圖。高失業率數字也會對社會保障產生影響,預計社會保障將蒙受損失。兩位專家一致認為,奧地利到底如何度過危機取決於危機將持續多久。Kocher說,如果事情在2021年走上坡路,那麼奧地利的情況將會很好,如果花費更長的時間,情況將非常危急。科切爾補充說:「我認為奧地利的反應相對迅速和良好。」 在許多情況下,只有在以後才知道是否犯了錯誤。
目前有近五十萬奧地利人處於失業狀態,危機的高峰尚未結束,因為專家認為,破產的威脅可能比2008/2009年金融危機中的破產還要嚴重,而且可能持續更長時間。Agenda Austria機構負責人Franz Schellhorn表示:「你不能阻止破產的浪潮,只能拖延它,並設法緩解它,裁員也是如此。
新冠疫情使佔據奧地利經濟14%的旅遊業,零售和小型企業深受影響,經濟研究所所長克裡斯託夫·巴德爾特(Christoph Badelt)表示,不能排除50萬失業者。謝爾霍恩談到破產「海嘯」的可能性:「目前裁員潮已經到來。」
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新冠危機使失業的求職者增加了。willhaben的工作與職業主管Markus Zink解釋說:「在搜索過程中未獲得工作的比例已從大約30%顯著增加到40%。」女性在找工作時的失業率也顯著高於男性。可以假設,新冠危機是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大多數人正在尋找貿易和銷售部門的工作(約20%),行政和處理(18%)以及採購/物流/運輸(13%)也是受歡迎的行業,男女之間的差異也很明顯。超過60%的人正在尋找全職職位,其中男性的比例比女性(大約47%)高出近75%。兼職員工則相反,大約41%的女性正在尋找兼職,但只有不到18%的男性正在尋找兼職。
目前,許多公司,尤其是小型企業,仍在國家支持措施的幫助下實現收支平衡。但是,專家擔心這些措施不久就會生效,由此產生的破產浪潮可能比2008/2009年金融危機中的破產浪潮更糟,持續的時間更長。
可以想像,在援助過程中,即使沒有大流行也可能會陷入破產的公司也得到了支持,「但這就是迅速幹預所付出的代價,」克裡斯託夫·巴德爾特說。經濟研究所所長(WIFO)繼續說道:「最大的危險是長期失業的人數將迅速增長,一旦人們離開勞動力市場,其後果就很難被輕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