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縣水利和漁業局立足當下,提前謀劃,利用冬修水利最佳期,通過系列化措施,有效提升山洪災害防禦能力。一是監測先行,完善預警系統。完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對7個國家雨量站的傳輸設備進行升級,完成東大河水文測站應急監測建設和超標準洪水應急監測機構建設,全縣五座中型水庫配置「四增配、千裡眼」,加裝一套雷達水位計和升級傳輸設備,完成21座遙測站超短波單通道改造,以期達到對水利設施的水位和雨量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數位化、信息化精準預警預報、科學調度。二是檢查跟進,強化隱患整治。聯合鎮鄉、相關部門開展安全大檢查,在自查基礎上全面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反饋限時整改。全面做好監測設施維修保養,對全縣154個水雨情遙測站,413個水位告警站點進行特別檢查,保障水雨情、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等設備的正常運行。下達2050萬元用於水毀工程修復,完成33座存在安全隱患的山塘滲漏治理。完成6.73億元水旱災害三年行動計劃編制。三是預警到位,提升防禦能力。完成22個重要村落的山洪災害調查研究與評價,通過內業調查、現場調查、危險區等級劃分及預警指標分析、防禦清單填報、測站管理及調查成果匯總等工作內容,實現山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的完善補充,並根據新形勢需求更新升級縣級山洪平臺。同時修訂完善水旱災害等各類防災預案體系,完成縣級超強洪水預案的編制,修改和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