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相對論的矛盾之處?
詭異相對論
我在回答相對論或者量子論的時候,總是會給相對論和量子論起上這個「詭異」的和「荒誕」的名號;其實,我不是在調侃,我是在陳述事實。
因為對於人類日常理解自然界客觀事物的感官感覺和經驗來說,這兩個理論的確是詭異和荒誕的;但是這兩個形容詞,僅僅對大家的感官感知負責,而在理論上和實踐中,相對論和量子論是現代科學的兩大支柱,整個人類現代科技的發展成就,以及將來可預見未來數百年的發展前景,都將由這兩者共同支撐,絕無意外。
矛盾的相對論
1919年,有一位記者曾經訪問英國天文學家阿瑟·愛丁頓,他是不是真的就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能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人之一。愛丁頓認真地想了片刻,然後回答說:「我正在想誰是第三個人呢。」
在頭條的問答中,雖然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我覺得這個數字仍不會有多大的增長。
相對論的問題並不在於它涉及許多微分方程、洛倫茲變換和其他複雜的數學,而是在於它不是憑直覺所能完全搞懂的。
相對論的實質在於,空間和時間不是絕對的,而是既相對於觀察者,又相對於被觀察者;物體(包括人類本身)移動得越快,這種效果就越明顯。我們越是努力(加快我們的速度),我們的模樣(客觀感覺)就越會失真。
相對論的實證
狹義相對論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E=mc2,這個等式的意思是: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這個等式意味著,物質本身包含著極其大量──超出你想像的能量。我還是那句老話,懷疑狹義相對論的人裡面,肯定沒有日本人。他們都是最有力以及最堅定的證人,因為他們經歷過那種知識就是力量的最完美的闡釋!
那麼廣義相對論呢,廣義相對論揭示了宇宙最大的一個奧秘之處——引力的本質。愛因斯坦給予了人類進入星辰大海的燈塔,而驗證燈塔存在的最大證據,就是引力波的預言。
美國作為人類科技之光的存在,當然義無反顧投身其中,LIGO耗費5.6億美刀,總計16年漫長的等待,終於檢測到宇宙中最優美的兩段跳動音符:
什麼曲率飛船,什麼超光速航行,這才是起點好不好。
結語
請題主不要再站在牛頓經典宇宙的框架內,以扔手電啦,捅棍子之類的客觀感受來理解相對論了。相對論確實不是這樣玩的。
請相信科學,對相對論有疑問的,你問過日本人的感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