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相對論的矛盾之處?

2021-01-11 未知的科學界

如何解釋相對論的矛盾之處?

詭異相對論

我在回答相對論或者量子論的時候,總是會給相對論和量子論起上這個「詭異」的和「荒誕」的名號;其實,我不是在調侃,我是在陳述事實。

因為對於人類日常理解自然界客觀事物的感官感覺和經驗來說,這兩個理論的確是詭異和荒誕的;但是這兩個形容詞,僅僅對大家的感官感知負責,而在理論上和實踐中,相對論和量子論是現代科學的兩大支柱,整個人類現代科技的發展成就,以及將來可預見未來數百年的發展前景,都將由這兩者共同支撐,絕無意外。

矛盾的相對論

1919年,有一位記者曾經訪問英國天文學家阿瑟·愛丁頓,他是不是真的就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能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人之一。愛丁頓認真地想了片刻,然後回答說:「我正在想誰是第三個人呢。」

在頭條的問答中,雖然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我覺得這個數字仍不會有多大的增長。

相對論的問題並不在於它涉及許多微分方程、洛倫茲變換和其他複雜的數學,而是在於它不是憑直覺所能完全搞懂的。

相對論的實質在於,空間和時間不是絕對的,而是既相對於觀察者,又相對於被觀察者;物體(包括人類本身)移動得越快,這種效果就越明顯。我們越是努力(加快我們的速度),我們的模樣(客觀感覺)就越會失真。

相對論的實證

狹義相對論中有大家耳熟能詳的E=mc2,這個等式的意思是: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這個等式意味著,物質本身包含著極其大量──超出你想像的能量。我還是那句老話,懷疑狹義相對論的人裡面,肯定沒有日本人。他們都是最有力以及最堅定的證人,因為他們經歷過那種知識就是力量的最完美的闡釋!

那麼廣義相對論呢,廣義相對論揭示了宇宙最大的一個奧秘之處——引力的本質。愛因斯坦給予了人類進入星辰大海的燈塔,而驗證燈塔存在的最大證據,就是引力波的預言。

美國作為人類科技之光的存在,當然義無反顧投身其中,LIGO耗費5.6億美刀,總計16年漫長的等待,終於檢測到宇宙中最優美的兩段跳動音符:

什麼曲率飛船,什麼超光速航行,這才是起點好不好。

結語

請題主不要再站在牛頓經典宇宙的框架內,以扔手電啦,捅棍子之類的客觀感受來理解相對論了。相對論確實不是這樣玩的。

請相信科學,對相對論有疑問的,你問過日本人的感受了嗎。

相關焦點

  • 相對論誕生:愛因斯坦是如何創立狹義相對論的?(下)
    那麼,我們要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呢?很簡單,根據法拉第定律,變化的磁場會產生電場。這種慢,跟愛因斯坦的「智力發育比較慢」頗有些類似之處。18相對性原理好,回到正題。地面系和火車系對電磁感應的看法不一樣,但是都能給出正確結果。
  • 狹義相對論到底偉大在什麼地方?
    前面我寫了有關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相關文章,其中狹義相對論到底偉大再哪裡呢,今天談談這個問題。這就要從最開始的牛頓力學說起。所以這個速度值299792458m/s其實是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如此,光如何在水中或者其他介質中傳播,速度會低於這個值,這個千萬要理解到位。走出這個誤區我再繼續談光速不變到底要表達啥,其實就是要表達一種意思,某一個事物你任何時候去測量它,它的速度都是299792458m/s。
  • 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終極矛盾——黑洞奇點
    史瓦西半徑是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史瓦西解得到的一個半徑公式,用於計算光速不能逃逸的臨界半徑,科學家稱這個臨界半徑包裹的球形區域為黑洞。黑洞根據廣義相對論,當大重量恆星結束核聚變,中心會坍縮到史瓦西半徑以內而形成黑洞,根據英國物理學家彭羅斯和霍金證明的奇性定理,黑洞中心會產生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在奇點處時空終結,物理規律失效,這是一個預言中的奇異點,實際存不存在無從驗證,因為它永遠被黑洞視界包裹著,黑洞視界阻止了外界獲取內部的任何信息。
  • 通俗的解釋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底說的是什麼?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一個著名的物理理論,但人們對此知之甚少。相對論包含兩個不同的元素: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首先被介紹,後來被認為狹義相對論是更全面的廣義相對論的特例。廣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7年至1915年間發展起來的一種引力理論,1915年之後,許多人為驗證廣義相對論做出了貢獻。
  •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以及弦理論
    現代物理學有兩大基石,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那麼在這其中,量子力學是用來解釋微觀世界的理論。量子力學的法則支配著微觀世界的原子和基本粒子的行為,想知道電子光子等基本粒子如何運動,以及它們與什麼樣的力發生相互作用的話,就必須要用到量子力學。
  • 量子論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互矛盾這件事其實是還沒有定論,或者說,如果從純粹理論的角度上看,目前它們是有一部分融合了,有一部分科學家還在試圖用各種辦法把它們融合到一起,因此,現在就下定論說,兩者是相互矛盾的說法是不太合適的。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我們要先從兩個理論描述了什麼來進行入手。
  • 日食時的引力異現無法用相對論解釋
    目前看來,經典力學以及相對論的提出,推動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並且指引著人們繼續前進。然而也有一些研究成果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困擾,面對複雜的宇宙,我們的很多理論未必是完全正確的。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提出後,為人們解決的大量問題,很多獨特的現象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 相對論對水星「詭異行為」的解釋,讓愛因斯坦站上了物理學的巔峰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曾寫道:將牛頓萬有引力理論及其力的瞬時傳播與狹義相對論的要求相調和是有困難的,而愛因斯坦致力於解決這一困難導致了對他相對論的誕生——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發現。
  • 神打臉:如何解釋相互矛盾的諺語
    このように、世の中には矛盾することわざがあります。この矛盾をどのように解釈すればいいのでしょうか?你是否也曾經這麼想過:諺語「一而再,再而三」與「事不過三」豈不是矛盾了…?類似這種,世界上有很多相互矛盾的諺語。那麼該如何解釋這樣的矛盾呢?
  • 引力是如何產生的,人類能夠解釋引力嗎?
    愛因斯坦——相對論: 按照目前的主流物理理論來說,相對論是解釋引力最完美的理論,愛因斯坦用空間的扭曲,以及引力場的傳播,完美解釋了宇宙的所有引力。 在雙星系統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被完美驗證,引力可以用相對論完美解釋!
  • 狹義相對論到底是什麼意思,給大家一個具體的解釋,幾分鐘就明白
    愛因斯坦是一個我們都十分熟悉的著名科學家,可以說愛因斯坦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宇宙,將以往人類的宇宙科學全部的顛覆了過來,特別是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認知。所以了解狹義相對論是了解,我們現在這個世界科學技術的一個最主要的知識,因此美女小倩給大家一個具體的解釋一下,但是因為個人的知識水平有限,如果大家覺得美女小倩的解釋有偏差,希望能夠批評指正。
  • 新理論摒棄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Larry Silverberg和Jeffrey Eischen的理論甚至可能會取代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後者已經被用來解釋物理現象超過一個世紀,最突出的是空間和時間的扭曲。該理論基於這樣一個基本理念,即能量在空間和時間中不斷流動,永無止境,永不交叉。
  • 米尺收縮,時鐘變慢,為什麼相對論不講這些?
    錯誤的邏輯方向也會使人們感到疑惑,為什麼相對論中沒有提到時鐘究竟是如何變慢的,為什麼杆子的長度會收縮;人們也十分詫異,為什麼物理學家對同時取代許多其他理論的狹義相對論總是對其深信不疑。一如往常,當愛因斯坦解釋相對論與大多數理論的不同之處時,他自己是非常清楚的。
  • 宇宙膨脹超過光速,相對論無法解釋,愛因斯坦遇到了什麼困惑
    我們知道,根據狹義相對論,真空中的光速C是任何物體運動的極限值。但是事實上,廣義相對論中,光速也是任何物體運動的極限值。那麼既然如此,廣義相對論中的「廣」字體現在哪裡呢?廣義相對論在推導過程中使用了「等效原理」。
  • 宇宙的終極秘密~「狹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發現,自己的「光速不變原理」,與伽利略的「速度相加定理」有著巨大的矛盾,無法同時成立。  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愛因斯坦以光速不變原理為基礎原理,提出時間的流逝速度、物體與空間的長度(距離),會隨著觀測者所處的位置不同而變化。
  • 相對論+超光速→量子力學? - 返樸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相對論不僅自己是恪守律令的模範,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維護者的角色。那些不具備確定因果屬性的理論,幾乎都無法進入相對論時空這個堡壘。量子場論雖然藉助狄拉克方程提供的洛倫茲協變性,把大半個身子都已塞進相對論時空中,但那非因果概率的支撐腳,似乎始終都無法跨越相對論時空的門檻。
  • 是否存在與牛頓三大定律一致的相對論?
    比布萊恩(一位軟體工程師)在果殼上這樣回答:在相對論中,有一些與牛頓第一、第三定律類似的表述。但是在相對論中基本上不會使用力這個概念,所以牛頓第二定律與相對論沒有一致之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一致」並不是完全的等同,因為相對論並沒有與牛頓定律類似的一個公理框架。
  • 日食導致引力異常,相對論都無解,阿萊之謎,NASA隱瞞了什麼?
    可是,日食之時,出現的「引力異常」現象,就連現代人奉若神明的相對論都無法解釋,至今仍無定論。阿萊之謎,讓擁有先進科技的現代人,仿佛古人一樣手足無措起來……阿萊之謎,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法國人莫裡斯·阿萊提出的。這位出生於1911年的經濟學家,在天文、物理方面也頗有造詣。
  • 視覺的本質——超現實主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愛丁頓對相對論的「圖片證明」來自太陽附近恆星的照片,這些恆星的位置會發生輕微的變化。天文學提供的視覺證據與光線的心理圖像(其路線或路徑)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後者解釋了這些點移動的現象。這是電影《愛因斯坦與愛丁頓》中的一張劇照,展示了恆星在太陽附近位置的變化。
  • 通俗易懂講解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看完對世界的理解提升N個檔次
    相比起艱澀難懂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在 1905 年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其實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艱深,那麼狹義相對論究竟講的是什麼呢?今天我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帶大家了解一下!狹義相對論提出的背景1687 年,牛頓發表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標誌著經典力學的建立,牛頓經典力學在很長時間裡都成為了物理學家心中的聖經與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