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4日通報確診新增6萬7400例,不僅再創單日新高,也是八天來第四度出現新高紀錄,至少41州疫情比過去兩周嚴重;加州單日新增確診14日以1萬1126例破該州紀錄,而且七天確診增幅達3.3%,住院率也創新高。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5日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至少1350萬4553例、死亡58萬2743人;美國確診至少349萬5537例、死亡13萬7357人。
德州一名男子戴著口罩14日指引民眾在初選中投票。(美聯社)
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報導,美國單日新增確診自7日打破6萬例紀錄後,已兩度寫新高,14日再突破6萬7400例;而7月14日的新增病例較一個月前、即6月14日的1萬9800例,多出至少三倍。
南部疫情激增,佛州已成為新的重災區;該州上周末24小時內通報1萬5299新病例,這是疫情加劇以來,最高的單日新增確診數,此前紀錄為紐約4月14日創下的1萬1571例。
佛州已增設檢測站,提供必要物資,並在全州部署醫療人員,連協助龍捲風等天災救災的佛州急難管理局也投入支援抗疫。
佛州急難管理局長莫斯科維茨(Jared Moskowitz)形容,「救災是短跑,應對疫情是馬拉松」;他並指出,這是佛州史上最大任務,且因為錯誤資訊和政治因素而變得複雜。
加州單日新增確診14日再創新高,七天確診增幅3.3%,14日確診增幅47.2%;加州迄今累計至少34萬7634人確診、死亡7227人。
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13日已下令所有酒吧與餐廳關閉,電影院和博物館暫停室內活動。
奧克拉荷馬州州長史提特(Kevin Stitt)15日宣布染疫,成為全美首位確診的州長;該州新增病例過去一周已增加26%,迄今累計至少2萬2813確診、死亡432人。
華爾街日報(WSJ)分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報導,奧克拉荷馬州成為七日平均新增病例高於過去兩周平均的46州之一,這種情況在7月初僅44州,6月初時才21州。
另外,紐約時報(NYT)分析自家資料庫數據則顯示,目前全美41州的疫情比過去兩周嚴重,各地州長、市長紛紛努力遏止疫情擴散,限制集會規模並為最壞情況做準備。
衛生福利部發言人卡普託(Michael Caputo)證實,今後全美各地醫院的新冠病毒患者統計資料,將不再呈送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改為送交川普政府指定單位存檔;紐約時報報導,從15日起,全美醫院就不能再向CDC通報疫情統計。
紐時分析,川普政府這項動作引發衛生專家質疑,擔心疫情資料將遭到政治手段處理,甚至對社會大眾隱匿,導致疫情數據無法公開透明。
紐時指出,全美醫院彙報染疫病患統計的通報流程更改,公布於衛福部官網一處較少受到注意的文件專區。
經過調整之後,醫院的每日疫情統計,包括染疫患者住院人數、醫院病床使用狀況、人工呼吸器使用狀況及其他疫情相關訊息,將不再呈交CDC,而是送到衛福部的資料庫存檔。
報導指出,衛福部資料庫並不對外公開,衛生主管官員、醫學專家以及公共衛生研究專家今後如果要推出疫情發展或研議重大決策,將無法像過去一樣從CDC公布的疫情統計取得資訊。
衛福部發言人卡普託對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聲明中指出,醫院疫情彙整通報確時將有架構改變,「速度更快、設備更齊全的資料庫新系統,是我們國家戰勝新冠病毒所需要的,CDC是衛福部旗下一環,將持續參與跨部會疫情因應任務,只是他們不再掌控這些資料。」
卡普託在聲明中表示,CDC的老舊系統,在過去可以順利監測全美各地醫院的狀況,「但在今天已經不再適用。」
獨立醫學研究組織「凱瑟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全球健康部主任凱茲(Jen Kates)指出,長期以來,有關公共衛生的各種統計資料,向來都是呈報給CDC,川普政府這項改變引發的疑慮,除了醫學研究人員無法取得訊息之外,也包括媒體記者、社會大眾都不再能夠得到疫情相關訊息。
凱茲指出,這些彙報資料是否會受到保護,資訊是否保持透明,是否讓外界能夠取得,都有待進一步釐清,「CDC在整個過程中,又將扮演如何角色?」
當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設法掌控住新冠危機之際,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卻已失控;川普總統下達了一堆行政命令,誓言全國各校必須在秋季學期重開,但政府並未制定如何安全重啟校園的詳細計畫,而是將責任推給州和地方政府,也導致疫情繼續失控。
華盛頓郵報報導,川普吹噓美國的病毒檢測居世界領先地位,但他卻拒絕制定全國性檢測計畫,許多社區檢測可能需要一周以上才有結果,根本無法延緩疫情傳播速度;隨著全國各地病例激增,今秋和今冬恐怕爆發更多疫情,但川普迄今有關終結新冠疫情「最明確的計畫」,卻是揣測病毒會「就這樣消失」,疫苗會「很快很快」準備好。
報導指出,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衛生指南未被執行、缺乏全國整合戰略,面對疫情爆發,主管機構解決方案漏洞百出;爾灣加州大學免疫學家梅薩歐迪(Ilhem Messaoudi)將目前缺乏全國性抗疫計畫的現況,比喻為「一趟拼命繞路的病態旅程,漫無目的也沒有地圖可查」,從州長、學區到地方醫院負責人全都「陷入泥潭」並「來回打轉」。
「這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災難。」梅薩歐迪說,「川普政府處理整個疫情的方式就是:訊息相互矛盾、全憑下意識反應、缺乏整合的計畫、不斷破壞CDC並攻擊科學。」
儘管教育部長蓓西‧狄弗斯(Betsy DeVos)和川普口徑一致,堅持全美學生今秋都要回到學校上課;但她12日被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問到如何才能安全重啟校園時,數度結結巴巴地表示,政府會把更這些艱難的決定交給州和地方領導人來負責,「我們是行動大國,我們的教育領袖會努力工作並釐清這一點。」
在德州一所學校老師正在清潔教室,為復課作準備。(美聯社)
前柯林頓政府及小布希政府時代國家安全委員會生物防禦和健康安全辦公室主管、流行病學家伯納德(Kenneth Bernard)說:「聯邦政府將這些計畫外包給各州和地區,他們藉口說每個地區需求不同,其實是手中並沒有制定任何因應方案;政府只想以它的基本盤和投票人群為訴求對象,毫不合情理。」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奧斯特霍爾姆(Michael Osterholm)說:「舉凡成功管理疫情的國家,都有政府強力領導。儘管所有公共衛生議題都是地方性的,但聯邦政府的指引卻事關重大。」
測試和聯繫追蹤是任何有效因應疫情國家的兩大關鍵,這也是主管機關努力掙扎的另一個領域;專家說,美國目前每天需進行約500萬次測試,但目前日均測試率約60萬;全國各地許多人發現自己要等七天以上才能獲知測試結果,根本難以抵抗疫情爆發和遏制病毒傳播。
從川普的角度來看,似乎只對疫苗進度感興趣;幾位現任和前任政府官員說,政府在找尋疫苗和治療方法上押下大筆賭注,但專家警告,即使年底之前可能有疫苗,也無法保證疫苗有效,還得花上數月時間才能將送達大多數國人。
奧斯特霍爾姆說:「或許有人會辯稱,等拿到疫苗就好了。但問題是:在那之前,我們願不願意接受一切都運轉得亂七八糟的事實?」
·END·
美國心‧世界情
微信號:世界北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