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主持人大賽新聞賽道的半決賽精彩上演,9位選手集體走出去,帶來誠意滿滿的好故事。這一期每個故事都成了催淚彈,賺足了觀眾的眼淚,而其中劉仲萌帶來的身患阿爾茨海默病老兵的故事更是讓很多人哭岔氣。意外的是,劉仲萌最後只獲得了95.706分,在所有選手中排名第7,遺憾告別舞臺。
劉仲萌選題感人,語言質樸流暢,感情平和真誠,在所有的選手中如同一股清流,帶給人不一樣的溫暖和感動。然而他差了一點運氣,第一個出場太吃虧,專業評審和大眾評分集體打分偏低,劉仲萌被淘汰也讓很多人意難平。
面對「走出去」的實戰考核,劉仲萌選擇採訪老兵蔡步洲,陪伴著86歲的老人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蔡老,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忘記了日常瑣事和今夕何年,卻清晰地記得一個數字「1952」,因為那年戰場上的記憶是他全部的信念所在。記者出身的劉仲萌把視角聚焦到一個老兵身上,通過蔡老的故事讓大家銘記歷史,走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這個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
劉仲萌展現了記者紮實的功底,整體發揮亮點十足:其一,整個選題角度很特別,體現新聞人的社會責任感,通過身患阿爾茲海默症老兵的故事讓人深刻體驗信念的力量;其二,整個新聞表達很溫暖,沒有過多的煽情和渲染,理性的陳述事實更戳人心;其三,無論鏡頭還是語言都很平實,開頭設計感強,採訪更見真功夫,整體顯示出一名具有六年記者經歷的新聞人的綜合素質。
劉仲萌有溫度、有態度、有情感的表達得到觀眾們的一致認可,但沒能引發評審們的情感共鳴。17位專業評審只打出了95.633分,其中秦新民、陳臨春打出了最低的94分,丁勇、馬勇、魯健、鞠萍4人打出了94.5的低分。400位大眾評審的打分也偏低,給出了9位選手中最低的95.814分,劉仲萌最後只獲得95.706分,遺憾止步舞臺。
與評審對其「不感冒」的反應不同,很多人直言被劉仲萌講述的故事感動:有網友表示自己作為一個大男人哭得像個孩子;也有人表示快哭岔過去了。劉仲萌的故事為什麼沒有獲得高分?最大的原因是出場順序!本場比賽劉仲萌第一個出場,出場順序上吃了虧,評審的打分過於保守和嚴格,一向公平的大眾評審也打出了讓人看不懂的低分,劉仲萌被壓分明顯。
以劉仲萌的整體實力,不一定進前三,但晉級6強絕對沒問題。對於劉仲萌的出局,很多人很生氣,大家質疑打分的偏向性太明顯的同時,也為這個年輕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雖然被淘汰,但劉仲萌已經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大家希望在更鮮活的採訪現場看到他,有人直言要追他的早間新聞節目。
主持人大賽的舞臺上,29歲的劉仲萌讓我們看到了新聞人應有的態度,兩次出場都晉級也讓他成為一匹黑馬。第一賽段,劉仲一登場就展現媒體人的責任感,通過「抗癌藥」「毒跑道」「老舊公房裝馬桶」等新聞講述讓人了解新聞背後的事實,客觀理性又直指人心。第二賽段劉仲萌主持的《感動中國》驚豔全場,「安全落地」四個字讓觀眾深深折服,而最後的頒獎詞同樣圈粉無數。
康輝曾誇讚劉仲萌:「我今天看到一個年輕的新聞人,特別有感觸,我感覺對未來特別有希望!」同樣地,觀眾也在劉仲萌身上體會到一個年輕新聞人態度、溫度和責任感。
告別主持人大賽的舞臺,劉仲萌的離別感言同樣讓人點讚,他表示:真實、冷靜、平等、不搶戲、接近真相、用心去聽、尊重現場,是我工作之初師父教給我的……我沒有把比賽當成比賽,而是如平時採訪一樣,告訴大家我感受到了什麼。六月份參加比賽,仿佛做了一場夢,這場夢的味道好比「中藥」,苦澀中努力找甜,但是收穫無比之大。
舞臺上的劉仲萌,帶著對新聞的敬畏態度,從事實出發,不過於表現自己,用平淡的語言還原真相,反而更能給人情感上的共鳴。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劉仲萌卻非要靠聲音、靠硬實力。相信很多人看了第一期節目就非常欣賞劉仲萌,除了紮實的功底外,我們更多地感受到他對這份職業的熱愛,用心且真實。雖然沒能晉級總決賽,但劉仲萌已經完全證明自己,相信優秀的人一定會發光,一定會越走越遠。年輕就是資本,期待劉仲萌的完美蛻變。走下舞臺,繼續綻放。中國需要這樣有溫度的媒體人,祝福劉仲萌。
你們覺得劉仲萌被淘汰遺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