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美是勇氣,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守護一方安寧;
有一種美是責任,扶危助困、為民解憂,情暖萬千百姓;
有一種美是信仰,勇於擔當、甘於奉獻,見證肝膽赤誠。
奔波於古都的街頭巷尾,守護著洛陽的萬家燈火,他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終牢記「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錚錚誓言,錘鍊鐵一般的理想信念、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鐵一般的紀律作風,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為洛陽人民的平安幸福生活築起一道銅牆鐵壁。
誓言無聲,大美無言。群眾在他們心中有多重,他們在群眾心中就有多美,或許這就是「最美」的詮釋。即日起,洛陽市公安局陸續推出洛陽公安「最美民警·輔警」候選人事跡展示,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唱響正氣歌,著力謳歌新時代人民警察職業精神,充分展現洛陽公安隊伍良好形象。
你會發現,他們的美,遠不止於此。
(通訊員 範進通)李琦,男,1985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2012年9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長安路派出所洛耐社區警務室輔警,連續兩年被授予年度「優秀社區輔警」榮譽稱號。
「有事找小李」
「叔叔阿姨別客氣,有事儘管說」這是長安路派出所洛耐社區警務室輔警李琦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參加工作8年以來,他沒偵破過轟轟烈烈的案件,卻是社區群眾眼中的好警察。
2019年初,正在值班的李琦突然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跑出去後看到社區一戶居民家中突發大火,著火部位就在廚房裡。李琦立即提起滅火器直衝居民家中,在連續使用了兩個滅火器後,火勢才得到了控制。事後才知道,距離著火點不到10米的屋子裡還有一位70餘歲癱瘓在床的老人,如果火勢繼續蔓延,後果不堪設想。
在救火過程中,李琦吸入濃煙,嗓子發炎好幾天。面對老人親屬的感謝,李琦說,「一句謝謝就夠了,如果那天我沒衝過去滅火,或許我會愧疚一輩子」。正是這件事,讓社區居民更加認可李琦,「小夥子不錯,臨危不亂有擔當」。
轄區群眾的大小事,李琦都不會推脫。居民家中有病人,他會幫忙送到醫院;老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他會抽空教會基本操作;誰家摩託丟了,他會主動幫忙尋找……李琦的工作態度和作風,贏得了轄區群眾的信任。「有事找小李」,成為轄區群眾經常說的話。
對於李琦來說,只有用心去幫助群眾解決問題,才能得到群眾信任,如果讓他重新選擇一份職業,他還會選擇紮根社區,甘願做一棵小草,增添一抹綠色。
汪遠飛,女,1985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2010年12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天津路派出所警務綜合室文職輔警,先後獲得「 全省公安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先進個人」「全市公安機關政治工作先進個人」「全市公安機關優秀通訊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用心講好警察故事的 「警營記者」
汪遠飛是天津路派出所警務綜合室文職輔警,主要負責派出所的新聞宣傳工作。參加工作近10年以來,她隨警作戰、為警而歌,不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哪裡有新聞現場,哪裡就有她的身影,用鏡頭和紙筆真實記錄展示一線民警打擊犯罪、為民服務的英勇事跡和感人故事。
在一次打擊賭博行動中,接到指令後,她二話沒說,拿上相機、筆記本就跟隨戰友們趕赴現場,記錄下了第一手資料。行動結束返回單位已近凌晨3點,在宿舍短暫休息後,她便到辦公室整理圖片撰寫稿件。最終,稿件被多家省、市級媒體發表,不僅樹立了公安機關重拳出擊、嚴打犯罪的良好形象,還震懾了犯罪,達到了普法的社會效果。汪遠飛深知宣傳時效重要性。白天,她採寫、拍攝;晚上,她加班加點編輯文稿、照片。為核准每一個細節,她深入一線挖掘採訪,反覆與辦案民警溝通確認,最終一篇篇生動、鮮活的警營故事躍然紙上、見諸報端。
公安新聞宣傳工作雖然沒有一線抓捕的驚心動魄,但誰又能了解,一篇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報導背後,汪遠飛隻身深入一線挖掘新聞線索素材的艱辛和白天採訪晚上編輯文稿的付出。
疫情期間,由於丈夫也在政法一線單位工作,兩人都需要參與抗疫執勤任務,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有一次,她將兩個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奔赴一線採寫稿件,用筆尖和鏡頭記錄了抗疫民警、輔警的忠誠擔當和無私奉獻,傳遞了警民同心合力戰疫情的強大信心。
工作以來,汪遠飛堅持勤做、勤跑、勤寫、勤思,默默無聞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耕耘,在各級媒體上稿近1000篇,其中省級、中央級300餘篇,連續多年在文職輔警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先後榮獲「 全省公安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先進個人」「全市公安機關優秀通訊員」等榮譽。
【編輯 趙萌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