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是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提出的理念之一,且「綠色辦奧」位居「四個辦奧」理念之首。受綠色理念的影響,冬奧會所有新建場館都採用了高標準的綠色設計和施工工藝。
「北京賽區和延慶賽區落實可持續發展最大的特點是,在規劃和建設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冬奧會賽後的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副主任丁建明說。實踐表明,北京冬奧會的綠色理念給變革中的奧林匹克提供了「中國方案」。
時值北京冬奧會申奧成功五周年、比賽場館全面竣工之際,記者實地探訪了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部分場館,近距離感受綠色冬奧。
(文丨本報記者 張勝傑)
最環保!
製冰技術,碳排放幾乎為零
作為北京冬奧會新建場館中的標誌性建築,國家速滑館因為場館外立面由3000多塊曲面玻璃拼接而成,營造出22條高低盤旋、環繞飄舞的絲帶,好像速度滑冰運動員高速滑進時在冰面上留下的軌跡,象徵著「速度」「激情」,因此它有了另外一個浪漫的名字——「冰絲帶」。
▲正在建設中的冰絲帶
除建築「設計範兒」十足外,該場館在節能環保方面也進行了大膽嘗試。
提起冰絲帶最大的亮點,「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製冷的冰面,也是全球首個採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接蒸發製冷的冬奧速滑場館。」國家速滑館製冰工程專項設計負責人馬進自豪地告訴記者。
冰絲帶擁有亞洲最大的全冰面設計,冰面面積達1.2萬平方米。「它採用分模塊控制單元,可以將冰面劃分為若干區域,根據不同項目分區域、分標準進行製冰。」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宋家峰說,「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充分考慮賽後利用,適應多種群眾性健身需求。賽後,場館可同時開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冰壺等所有冰上運動。」
「這一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環保的製冰技術,碳排放趨近於零,同時也是最先進的製冰技術,它可使整個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馬進說,「這樣製冷,不僅比傳統方式效能提升近30%,而且製冷非常均勻,不會出現各部位溫度不一樣的情況。」
除高效、環保地製冰外,該場館還能通過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把製冷產生的廢熱,用於除溼、冰面維護、場館生活熱水等。「在全冰面模式下,每年僅製冷部分就能節省200多萬度電。」馬進說,相當於減少近3900輛汽車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
最綠色!
高效利用太陽能、空氣能等清潔能源
「用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在張北柔性直流工程現場,這句頗具詩意的口號正成為現實。
該工程是世界上首個輸送大規模風電、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種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電網,把張家口地區的清潔能源輸送到北京,助力北京冬奧會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色電力全覆蓋。
據介紹,北京冬奧會將成為奧運歷史上第一屆全部使用綠色清潔電能的奧運會。就在今年6月,世界首條50萬伏張北柔性直流輸變電工程投用,來自張家口的風電、光伏電能等綠色清潔電能已正式進入北京。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部分場館年內即可利用綠電開展建設和運行,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將實現100%使用「綠電」。
除外供「綠電」外,記者還看到,場館敷設了大量光伏發電裝置,並使用了大量的LED光源等方式,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據了解,僅僅這一套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光伏發電能力就達300kW,系統效率設定為80%,預計光伏系統首年發電量42萬度。
由於冬奧會比賽是在冬季,場館也充分考慮了供暖問題。「出於節能考慮,我們將充分利用空氣源熱泵系統,同時,還將採用市政熱力和空氣源熱泵進行供暖。」宋家峰告訴記者。
最節能!
雪車雪橇賽道加蓋世界罕見遮陽棚
坐落於北京延慶的小海陀山中的延慶賽區是北京冬奧會建設難度最大的賽區,主要承擔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項目的比賽。
▲從空中俯瞰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宛如一條巨龍
雪車雪橇賽道依山而建,落差超過120米,由於賽道位於陽坡,如何有效避免陽光直射冰面,成為一大難題。烈日炎炎,記者置身於賽道上,卻感到絲絲涼意。「這條賽道是目前世界上首條整體加蓋遮陽棚的賽道,設計主要是出於低碳節能方面的考慮。」據北京北控京奧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長洲介紹,為減少這條高難度的賽道,建設者做出了許多創新性嘗試。
李長洲說,在規劃階段,建設團隊對賽道形狀、自然地形和「人工地形」進行了勘測和綜合考量,反覆論證建設遮陽棚的效果和可行性。考慮到加蓋頂棚可能會對冰面局部小環境產生影響,團隊還專門研發了「地形氣候保護系統」,對環保數據進行採集、評估。「研究證明,遮陽棚可以有效降低氣候因素對冰面的影響,從而最大限度降低賽道的能源損耗。」李長洲總結道,「這是延慶賽區最具挑戰的賽道,為綠色場館建設積累了經驗。」
北京冬奧組委總體策劃部可持續發展處處長劉新平說:「北京冬奧會可持續性管理體系是推進可持續性工作的重要平臺,2019年11月已獲得第三方認證,創造了多個『第一』:中國第一個獲得第三方認證的大型活動可持續性管理體系;奧林匹克歷史上第一個把『大型活動可持續性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社會責任指南』三個國際標準整合為一體的可持續性管理體系;第一個覆蓋奧運籌辦全領域、全範圍的可持續性管理體系……」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李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