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的葉楠大叔
圖:配圖網絡侵刪
導讀
董卿依然是董卿,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攜改版後的《朗讀者》歸來宣告:我仍然是央視一姐,C位是我的。
董卿在央視主持人中,是很長時間內的話題人物。
這裡不是借用一句俗語:人怕出名豬怕壯。所能完全包含的。
在葉楠近幾天寫董卿有關:張定宇和程琳夫妻節目的文字裡,評論區裡依然有網友留言論是非。
當下在願與不願之間,人們是躲不開自媒體的,在網友的責問裡,我也引用一則董卿在主持《朗讀者》節目中的金句:
人生不在於用腳步丈量萬水千山,而是用內心真正體會世間百態。
在這則依然令我感悟的話裡展開本文的餘下部分——
1,董卿兒子國籍的話題
時間老人才是最可怕的,一個人走在路上,背影卻會被保留。
2014年1月,董卿在央視主持人高光時刻,辭職去了美國南加州大學訪問進修。
時間到2016年後,人們知道了,噢,原來董卿是去美國生兒子去了。
作為公眾人物的董卿,兒子的國籍是美國,肯定的是一個有人議論的話題。
這裡不說董卿在後來就兒子國籍解讀的話題了。
說的是我個人的想法:憑心而論,董卿當時的選擇,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無論是為人父母為兒子求學,還是董卿在原生家庭成長歲月的解讀裡……
都是可以理解的選項。
作為公眾人物的子女入籍美國,董卿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的一個。
但依然要說的是——
2,董卿主持《開學第一課》
人生短暫,但誰都是在時間老人的注視之下。
2019年的9月1日,董卿在央視主持《開學第一課》後,網上對於董卿在《開學第一課》中,面對千千萬萬的中小學生,大談烈士的鮮血染紅了國旗,大談中小學生要愛國家、愛人民後,網絡上評論今天在這裡就不多寫了。
但在《開學第一課》這件事上,是與非分明,如同網友所說:一個美國國籍兒子的中國母親,怎麼能對中國中小學生說愛國。
在《開學第一課》那樣的節目裡言行一致、言為心聲是不二的選擇。
這裡也引用一段《朗讀者》節目裡的金句:
你用最不敬業的精神去演戲,結果世界上最單純的觀眾,用這麼炙熱的心情去觀看……——王千源
(在王千源上面這則話裡,我省略了一句……)
在這裡也用一句董卿的金句在此處呼應:
丈夫未可輕年少。
而此處的引用之意是:少年兒童當赤城而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於少年是每一個成年人一定要做到的。
2019年9月1日的《開學第一課》董卿是不應該那樣主持的。
3,董卿訪談張定宇時的落淚
在葉楠小文的評論區裡,有網友就董卿訪談張定宇時節目中的落淚評論短長。
對不起朋友,我在以前寫董卿的文字裡寫過:
董卿是我心中的國民女神,董卿是蕙質蘭心,知性、親和、博學……
直到此時此刻,董卿仍然是值得敬重的節目主持人。
但您說的對:那是你心目中的董卿……
董卿在訪談人民英雄張定宇節目中的落淚,一樣情同此心,那一刻與她兒子是美國籍無關。
不要說人民英雄張定宇的觸心疼的英雄事跡,就是電視上一個美國醫生哭泣著訴說在救治美國新冠肺炎病人的無助和悲傷時,我們一樣也會陪著流淚。
寫在後面
庚子年不止是多事之秋,從去冬今春,時下又是冬進春在望。
這個庚子年地球村同此涼熱,只有經歷過寒冷的冬夜、春寒料峭的春來猶在寒冷中的日子後,才能理解大年初三夜裡武漢三鎮市民的國歌聲,才能體會到身在海外的國人看到祖國的飛機的歡呼雀躍……
於千千萬萬的普通人來說,董卿是神一樣的存在,離我們很遠。
但她同時永遠的也是一個常人,一個愛兒子的媽媽。
願我們的腳步遍歷萬水千山後,永遠的保持用心體會世間百態。
—ENT—
感謝閱讀。溫暖的葉楠大叔,相信文字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