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安
每逢雙十一,網上都會有很多吐槽的視頻和言論,網友們會接二連三的「現身說法」,告訴大家某類產品有多雞肋,提醒人們不要再交智商稅。說起智商稅,其實就是花冤枉錢買到了雞肋產品。而這個世界上,最應該被稱為「智商稅」的產品,被公認為是彩票。
大家應該都有過一夜暴富的幻想,而要想一夜暴富,最簡單也是最難的方法就是買彩票。一張2元錢的彩票,投入成本很低,基本上人人都買得起。但是一旦中獎就將會是巨額回報,人生也將會變得完全不一樣,堪稱「逆天改命」。而這,其實也是國人那麼熱衷於彩票行業的原因。
時至今日,已經33歲的中國彩票創下了很大的輝煌。據悉,其總銷售額已經超過4萬億元,這可是2萬億個2元錢堆積起來的。由此可見,中國彩民數量究竟有多麼的龐大。據北師大調查顯示,早在2012年,中國彩民數量就達到了至少2.17億人,預計已經超過3億人。
33年的時間裡,確實有很多人都有過「彩票是智商稅」的懷疑,還有說它是窮人稅,這其中不乏一些老彩民。但儘管如此,大家還是熱衷於買彩票,期待自己也能中大獎。用彩民的話來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當然,國人也沒有那麼傻,不會懷揣著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幻想去付出。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些類似於「某某先生買彩票中獎500萬」、「某某某開出2億元超級大獎」和「某位大媽因買彩票,一夜之間成億萬富翁」的新聞報導。成功的案例在面前擺著,彩民自然更加心動。
而在500萬和上億大獎的誘惑面前,人們紛紛化身為數學家,絞盡腦汁的研究彩票的規律。是的,不少人都認為彩票有規律可循,尤其是當知道了美國一位女士七年內連續中了4此頭獎之後。據悉,這位女士分別中了540萬美元、200萬美元、300萬美元和1000萬美元,共計2000多萬美元。但是彩票真的有規律嗎?難道這不是運氣嗎?
按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話來說,世間萬物都有規律,彩票也不會例外,但彩票的規律一定極其複雜,複雜到好像沒有規律一樣。白巖松還直言彩票很假,話裡話外都是勸大家不要沉迷。
事實上,雖然不知道人們還相不相信彩票,但數據卻明確表明,國內越來越多的彩民選擇離開彩票市場,從而彩票銷售額大幅下降。我國財政部曾公布具體數據,今年的1-9月,國內彩票銷售額才剛剛達到2306.81億元,暴跌851.28億元。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今年彩票停售49天的緣故,但事實上,去年的彩票銷售人就已經減少了將近900億元。彩票銷售額持續下滑,似乎印證了彩票是個「智商稅」的說法。與此同時,人們還稱這是「彩民的覺醒」。不過,彩票究竟是不是智商稅,還有待商榷,但它確實有三大「內幕」。
中獎率
一直以來,大家都只知道彩票的中獎率低,卻不清楚究竟有多低。這麼說吧,大樂透的頭獎中獎概率是2142萬分之一,雙色球的頭獎中獎概率是1772萬分之一。而一般的中獎率,則稍微好一些。比如雙色球,整體中獎率是5.44%。當然,獎金不可能是500萬。
規律
前面提到白巖松說彩票有規律可循,但因為太複雜,所以就像沒有規律一樣。而實際上,更多人的看法是「沒規律,靠運氣」。如果去買彩票,你可能會在門口看到一張紙,這是一張趨勢圖。老彩民總是根據這張紙研究,希望找出規律。但與其說它是趨勢圖,不如說是「魚鉤」,專門拿來「釣」彩民對彩票的忠誠度。
彩票資金
彩票有很多類型,有全國性樂透數字型、競猜型、視頻型、即開型和基諾型。這些彩票獎金的提取比例,平均下來是60.4%,而剩下的就用於公益和彩票發行費開支。看起來,好像還算透明,畢竟還會為慈善事業做貢獻,但彩民對彩票卻越來越「不耐煩」了。
大多數彩民對彩票的信任度愈發下降,原因就在於彩票「黑幕」。之前,福彩中心的貪汙案被報導出來,涉案人員包括三位主任、幾個副主任和其他工作人員,涉案資金十分龐大。基於此,人們愈發覺得彩票行業有貓膩。
據悉,彩民有三個疑惑:為什麼要延遲開獎1.5小時?為什麼每年的彩票發行費都那麼高昂?戴頭套的中獎人身份究竟是工作人員還是彩民?關於這三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