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單挑 看點
【單挑】
平安單挑元兇,平安拋了本命物外,就是一敵三。元兇作為地頭蛇,守著地利。平安就剩下個人和了。而寧姚等人拖月而走,則是影響蠻荒的天時。目前,暫時沒有人能對寧姚幾人做出幹預。
一手正宗雷局。身為劍修,隨了齊先生,通五雷正法後,遂通雷局。五雷正法是縫衣結果,在長城裡愈發醇熟。在夜航船上,以及陸沉這裡忽悠的別人認不出來這是平安偷師。真要學,還得回頭上龍虎山好好看書。(正好可以帶上張山峰一起學嘛)
(劉羨陽好啊,把賒月拖住了。荷花庵主早就死在周密肚子裡了,新妝對著阿良,還有誰能管的了他們?麻溜走為上冊)
雖然,自己夢想拐輪明月回家的夢想破滅了。可是平安開山的夢想依舊在。
【心魔】
元兇,試圖召喚出平安的心魔來打心理戰。讓平安再難一鼓作氣的開山。打架,不僅僅需要武力,也需要腦子。
與其說是心魔,不如換個詞「愧疚」
出來齊先生,沈溫城隍爺都在意料之中。齊先生對平安的期望很大,起碼平安是自己這麼要求自己的。自己一言一行,都不希望會讓作古的齊先生失望。畢竟,自己早已不是泥瓶巷裡的單純少年,處處算計人心。平安行端坐正,有自信自己沒讓齊先生失望。
會出來沈溫城隍,是對應著自碎文膽一事。當年沈溫城隍見平安一片赤子丹心,雙眸清澈,便將重寶印章託付平安,更以文膽相贈。後平安因私而無法讓顧璨認錯改錯,而無奈自碎文膽。元兇幻化出的心魔,就希望平安對城隍沈溫生出愧疚惶恐之情。可,書簡湖已過無數年。金色小人回歸後,他陳平安就在後來的歲月裡跨過了這條「山溪」。
老實說,幻化出阮秀,或多或少有些意外。可,也在情理中。情,不僅僅是男女情愛,也有對師兄及敬重之人的情義。以情攻擊重情的平安,上策。
陳平安對阮秀更多的是,虧欠。阮秀明知平安對寧姚情深意重,依舊痴心不改。而後發展到平安不在時,落魄山都有了米裕等人,仍舊是阮秀出頭,揍水神、令泓下走江。如此好姑娘,是平安配不上她。
陳平安深知,自己有愧於阮秀。無法回應,亦不給絲毫希望。他把自己的生生世世許給了寧姚,拿什麼許給阮秀?只能迴避。
在古情劇裡,女生為了讓心儀的男子一生一世的記住自己,總會為男子擋劍。而阮秀對平安的這份人性,也成了崔瀺算計她的問心局。人性月面,平安早已學過該如何面對。
之所以沒有寧姚,很簡單。寧姚完全信任陳平安。「捻芯看著寧姚,突然笑道:「你好像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傷心。」
寧姚說道:「因為我相信他。」(727章)」也是,寧姚要出來,這也就真麻煩了。那意味著陳平安對寧姚的感情,有缺陷。安寧全心全意的深愛著,信任著彼此,故而元兇無法藉此來針對平安。
【獅子鳴】
以情為劍,傷平安本心。以情磨劍,平安請春風隨之作獅子鳴。平安被問心仍無愧,人心獨坐,凝燈火為一劍,大放光明。
【出言便作獅子鳴,不似野牛論生滅。】(簡言之,要麼說出真理,要麼閉嘴)這句出自北宋高道張伯端的《彩珠歌》。其思想深受佛家影響,主張「三教合一」。(源自度娘)
而平安本就深受齊先生與姚老頭的影響,真的信佛(陳靈均為證)。再儒釋兩道影響之下,更著道袍,蘊陸沉一身道法,實則又是一個三教合一。當然,主流還是儒家與佛家的融合。
而此章此劍,更對應第606章《出言便作獅子鳴》。「曹晴朗也會心一笑,跟著輕聲續上後文:「垢不染,光自明,無法不從心裡生,出言便作獅子鳴。」(606章)」
在長城孤守時積攢的無數憤懣心意,只待這一劍開山。
【圍剿】
一開始,阿良左右,這是明面上的,主攻。結果到現在反而愈發像佯攻。牽制住蠻荒部分高階戰力。
馮雪濤狼狽遠遁,蠻荒天幹未嘗沒有貓戲鼠的意思。馮雪濤釣蠻荒天幹十人,姜尚真引浩然年輕九人來一場反圍剿。誰成誰敗,未來如何便在此戰。
當時文廟開會,陸家老祖說浩然年輕人應當多組團歷練。之後,就有阿良拽馮雪濤入蠻荒贖罪,而後,便有了如今的浩然年輕九人入蠻荒作戰。這個坑在這裡,就算埋了一半。
【出劍】
老大劍仙可以對白澤出劍。因為立場不同。
老大劍仙為人族,白澤站妖族。立場相對,便是敵人。白澤敕令蠻荒大妖從沉睡中醒來,與人族問劍。以解託月山之圍。
天外鬥牛。這四個字,分量太大。
鬥牛二星宿,屬於北方玄武。
目前在天外的,有遠古神靈。(不知道劍主現在算在老劍條哪兒,還是算天外。)
小鎮曾有牌匾,「氣沖斗牛」,說的是兵家。與兵家初祖有糾葛的斬龍人雖在蠻荒,卻不在天外。寧姚哪怕得了「衝」、「鬥」二字,卻早早厭棄那把佩劍,自然不是她。
第八百六十三章 舊黃曆 看點
老大劍仙再出劍,風雪魏晉得傳承
老大劍仙作為後手王牌,他的沉寂應了那句老話,天機不可洩露。人族不知妖族在長城下留了後手,妖族亦不知老大劍仙仍有殘魂。畢竟是打了萬年的老對手,心有靈犀。
萬年之前,陳清都,龍君,觀照三人問劍託月山三人都已經死過一次。陳清都以元神繼續活了下來,合道劍氣長城,萬年之後,老大劍仙一劍開天,聚城飛升時被蠻荒大妖圍攻。老大劍仙的元神只得再次與劍氣長城融合。龍君越境被其一劍斬殺,而今神靈復甦再次以無敵之姿一劍斬殺。
魏晉在城頭練劍,一來可以殺妖,二來可以繼續和蠻荒天下爭一爭那些遠古劍意。魏晉在老大劍仙的點撥後終於得到宗垣劍意認可。魏晉大道破開仙人境瓶頸應該指日可待了。
2.五至高十二高位
五至高:天庭共主,持劍者,披甲者,火神,水神。
十二高位:楊老頭(青童天君),獨目者(五彩天下,寧姚斬殺),行刑者(劍氣長城,陳清都斬殺),迴響者,寤寐者,無言者(心聲者),復刻者(想像者,鑄造者),雷部主神(劉羨陽單手託腮,就那麼遙遙看著一尊職掌雷部諸司的高位神靈,將那許渾連體魄帶神魂,一併五雷轟頂。),風部主神(眼前這位封姨,是司風之神,準確說來,是之一。雖然這位封姨,在萬年之前,未曾順勢補缺躋身十二高位神靈,),月宮主神(月宮種),還剩下兩個位置,猜測其一大有可能是雨師。
3.阮邛悔棒打鴛鴦
阮邛對於秀秀飛升天外內心自然不舍,都說父親疼女兒,阮邛早就知道秀秀的身世,但在他眼裡只是一個貪吃的小姑娘,是對妻子的虧欠寄託,而非冷漠疏離的火神。一句「如果當初沒有攔著他倆,現在會不會好點?」讓秀黨不禁再起。如果當時阮邛沒有攔著秀秀和陳平安,那麼秀秀就會人性吃了神性,到時候在崔瀺和齊靜春的棋盤裡飛升天外的應該就是李柳了。
但如陳平安回阮秀,阮秀回劉羨陽那般,「不能做此想」。人間,畢竟沒有如果。
4.阿良左右被圍攻, 陳平安開山摘月。
浩然蠻荒後浪起,陳清都問劍白澤。
劇情到這,已經是四線並進了,阿良左右問劍蠻荒天下,這一戰老大兩個月也沒見收尾跡象。陳平安一行人入蠻荒,摧城,拔河,開山,摘月緩緩鋪開。蠻荒天下的年輕一代圍攻飛升境青秘,姜尚真帶領浩然天下年輕一輩救援,這是集齊了兩座天下年輕一代十人和候補十人的陣容了,屬於後浪之爭。白澤返回蠻荒,想重新讓蠻荒天下有一批不對世道失望的人(妖),陳清都一絲元神將問劍這位蠻荒天下的先生。
如此,在蠻荒天下已經四線同行了,對於故事的推進總管應該要做取捨了。
陳平安越成為那個一,劉材就越會站在平安身前。一在籠中,對峙也能來的更遲一些。
附:(總管的筆誤:老秀才一腳踩踏一座山嶽。前文是用本命字鎮壓的。
比如老秀才最著名的三次出手之一,就是以本命字將一整座中土大型五嶽,鎮壓得大半陷入地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出天外)
第八百六十一章 開山;第八百六十二章 後手 看點
【磨劍】
曾記,在816章陳平安愁過,手頭缺少斬龍臺來磨礪自己的籠中雀和井中月。不過這次磨礪的,是夜遊。瞌睡的來了個枕頭,託月山需要以水磨功夫開山,陳平安正好拿來打磨老劍條。託月山要消磨的,是陳平安內心的那一口少年熱血執著。而誰又能執著開山萬次呢?陳平安他,趕時間。
讓平安出劍以消散神性,讓天穹之上的周密吃飽。託月山一舉兩得,神族再臨之時,就是妖族復興之日。老觀主一口一個「周密」,被道祖道破天機,是對道祖大道的一種消磨。畢竟自己出身妖族,咋也得做點兒不疼不癢的貢獻。
「尤其是成為劍修之後,一下子多出了籠中雀和井中月這兩把本命飛劍,所以陳平安如今所需斬龍臺,註定分量不輕。一想到此事所需神仙錢,陳平安就覺得心驚膽戰。而且斬龍臺,一向是有價無市的重寶,除了劍修拿來煉劍,事半功倍,練氣士還有諸多妙用,擁有此物的仙家修士,幾乎都不願意出售。錢沒有可以借,斬龍臺誰肯借?(816章)」
【時間】
託月山敢以元兇一人守山,賭的就是仨字,「沒時間」。只要無限吸收託月山附近大妖的修為骨血,託月山便可再次恢復,是一種貨真價實的打不死。只要託月山拖的起,總能熬到有人回來改變戰局。比如——白澤。代價不計,反正只有活下來的大妖,才有發言權。蠻荒天下,一貫如此。
五劍仙奔赴託月山,三山符支撐的時間本就有限。託月山試圖拖住五劍仙,來攻擊陳平安露出來的後方——劍氣長城。蠻荒試圖營造腹背受敵的效果,逼陳平安無功而返,乃至因體力不支而墜落光陰長河中成為山市裡的孤魂野鬼。大妖動歪心思,也很毒辣。
「最後陳平安與崔東山請教了書上一道符籙,位於倒數第三頁,名為三山符,修士心中起念,隨意記起曾經走過的三座山頭,以觀想之術,造就出三座山市,修士就可以極快遠遊。此符最大的特點,是持符者的體魄,必須熬得住光陰長河的衝洗,體魄不夠堅韌,就會消磨魂魄,折損陽壽,一旦境界不夠,強行遠遊,就會血肉消融,形銷骨立,淪為一處山市中的孤魂野鬼,而且又因為是被拘押在光陰長河的某處渡口當中,神仙都難救。(761章)」
【周旋】
陸沉當年為了旱澇保收,找過陳平安、劉羨陽、宋集薪等人做生意。只為了更接近小鎮可能是那個一的人。早日得夢醒。
正如陸沉所言,無論是怎樣的答案,都會讓他夢醒。陸沉委屈,可神性平安他也委屈啊。他都出不來,跟陸沉說啥,還憑白被埋怨不理這位「小道」。陸沉越試圖靠近那個一,便越當局者迷。陳平安為了擺脫陸沉對自己的影響所付出的努力,便在此時此刻展現出來。
讓平安認命,寥寥幾字便將平安的兩位師兄的真實意圖再次展現在眾人面前。魏檗曾感慨,得是何等天降大任需要如此折磨陳平安。如今揭曉,我與我周旋久。神性「那個一」與人性本我平安苦苦周旋。以自身為囚籠,困神性自我如鳥雀,只為守護人間脆弱的美好。守護那不堪一擊的希望。
【拖月】
四人攜月而走,陳平安咋也得把自己嫂子的閨閣留下,不然以後劉羨陽必然跟自己鬧掰。所以,就成了拖走另一輪明月。平安曾嚮往自家福地拐個月亮的事兒算是涼了。
佳人攜月去,徒留相思。寧姚是第二次被平安送走,獨留平安。上一次,便是半座劍氣長城的飛升,而他,只是一團黑影。少年因她一句戲言,練拳百萬。一路涉水拔山,開山無數,只願你放心。
【開山】
劍靈姐姐還未出手,又怎會是結局。
穗山大神尚且擋不住臨時被賦予十境修士戰力的少年陳平安的一擊。更何況是磨劍幾十載的老劍條。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等著便是。
平安為了熬過劍氣長城上孤守的年月,把所有的壞情緒打包封裝,只為了不被這種絕對的無聊所逼瘋。就是陳平安自己密封了一個壞情緒沼氣池,其洩露後自燃的危機,大驪京城那群孩子最知曉深淺。
【後手】
平安對劍氣長城的存在與否無所謂,畢竟,戰爭已落幕,斯人已逝。活人要是自己記不住戰爭與先烈,做的再多不過是個面子工程。劍氣長城更像是一座衣冠冢,烈士碑。
元兇試圖以劍氣長城的留存影響平安的道心,奈何這早就被崔瀺和阿良玩兒剩下了。當年在棋墩山,陳平安出手時壓根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執意斬白蟒。
硬要圓的話,就是平安從老大劍仙劍斬龍君之時,就猜老爺子肯定還防著蠻荒,留了一手。陳平安敢單槍匹馬開山,開的肆無忌憚。背後的最大依仗,便是消逝的陳清都老爺子。在避暑行宮依仗老爺子的威信,在託月山依仗老爺子的殘魂。忒精。
本來想說詐屍,後來重溫老大劍仙離去時的段落,才發現本章不過是對684章段落的一種收尾。老大劍仙魂飛魄散,融入腳下的半段殘城。幾次劍氣長城遭遇真正的大劫難,都是老大劍仙出手,方才度過一劫。也希望老爺子能踏踏實實安眠。
「言語之間,老大劍仙就已經魂飛魄散,真正融入雙方腳下那半段劍氣長城,世間再無陳清都。(684章)」
老人已逝,仍守護著不省心的兒女們。
縱容著一名叫陳平安的兔崽子可勁兒造孽。
老祖宗,顯靈了。
一劍落而天地靜,何人敢忘君。
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持劍者 看點
【結帳】
劍氣長城的劍修,少有不喜飲酒的。未曾一醉,的確是一種可惜。卻也是一種對飲酒之地、對飲之人的不夠信任,亦或者是情緒未到崩潰處。齊廷濟希望陸芝一醉,便是希望陸芝能在某時有一種徹底放鬆的狀態,讓陸芝能夠信任龍象劍宗,能夠信任他。張弛有度才能更好的修行。
齊廷濟想著未來宗門發展,陸芝頭疼不已,還是酒好喝。這是開誠布公。陸芝攪了酒鋪掌柜的生意,以小暑錢補償掌柜。雖然在蠻荒天下,卻不為此天下的隨意廝殺所動搖。齊廷濟替阿良結了酒錢,夠不夠先不說。阿良靠口碑與人緣,給酒泉宗拉來了幾位貴客。以前阿良說,自己出門喝酒從不欠錢,總有人為之付帳,這也算阿良沒撒謊了。遲早有人為之付帳,更讓來訪者知道,敵國他鄉,亦有好風景。
【搶水】
平安霸道抬高水脈,斷蠻荒天下水運,讓陸齊二人恍然間聯想到田間地頭搶水一事。算是陳平安重操舊業了,害得緋妃叫苦不迭。緋妃讓陳平安去託月山撒潑,怎知這的確是陳平安此行的終點站。
陳平安一出手,便是有始有終,不留後患。抬河水,滅水裔,銷亡魂。旁有陸沉為其餘四位劍仙隱匿氣息,這是陳平安少有的同道相爭之戰。既然對方是蠻荒王座妖族,又曾禍擾浩然,那就要被狠狠收拾一番,以當作對斐然的還禮。斐然做局讓陳平安中劍,蠻荒妖族又在浩然大肆擄掠屠殺,他隱官惡客登門,必送厚禮。
以道門法術撐羅天大醮,又讓體內的金色文膽小人現世超度被平安所消滅的妖族水裔。是平安自始至終對亡魂的敬重,不論所屬,入土為安。平安面前無小事。自然,也不會給諸如白瑩這類大妖以增長道行與附屬妖軍的機會。
【掛心】
陳平安以玄圃屍身與妖丹贈刑官,替其與文廟完成交易,可順利飛升青冥天下。寧姚說陳平安是勞碌命,沒毛病。劍氣長城劍修心裡那點兒念想,陳平安心裡都有帳簿。等把緋妃遛累了就放陸芝出手一擊(有種河邊遛魚即視感),卻還是引來了白澤,不幸只得罷手。陳平安最讓自己高興的事兒就是,能替身邊人謀劃安排。哪怕,是如陸芝、刑官之流的劍仙們。
老大劍仙的底線是,刑官不在戰場上出劍。刑官做到了。同時,還有受贈長命道友一事。於公於私,這都是陳平安贈妖的理由。
同是天涯淪落人,陸沉辜負龍女一番痴心,就想著對與龍女有緣的小蛇靈均身上做些補償。陸沉也曾說,山頂沒有兒女情長。前世緣斷前世,今生靈均還是不太想離開他家老爺的一畝三分地的。這是讓他心安之所,陸沉暫時不願強人所難。
【搬山】
都快回到落魄山了,還得出門廝殺。當然,陳二掌柜坐困殘城時,最大的心願就是端了託月山。跟劍靈姐姐說過,也跟自己的大師兄說過,他要搬山,請師兄,護道一程,代價不計。而後種種,崔瀺既已答應,那必然早為師弟做了謀劃布局。只是我們讀者從745章等到860章,等的好苦啊~
「陳平安眉眼飛揚,意氣風發,神色再不落魄,「想好了。老子要搬山。」
在昔年牢獄之中,陳平安曾經對一頭飛升境的化外天魔說了句真心話,我們要成為強者,要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做點捨我其誰的事情。
崔瀺笑眯眯道:「怎麼說?」
陳平安沉聲道:「當那劍侍也好,淪為劍鞘也罷,一劍過後跌境不休,都隨意了,我要問劍託月山。懇請師兄……護道一程?」
崔瀺點頭道:「很好。」(745章)」
我們總說,陳平安太謹慎,不風流。沒有鮮衣怒馬少年郎的灑脫。而劍挑託月山這事兒,可就是身為持劍者在蠻荒天下撒了個大潑。平安想做,劍主願意,那就可以搬山。有阿良左右為先鋒吸引主要戰力,斬龍人在暗做支持。更有平安一行5+1,正面拆祖師堂。更有姜賞真帶領浩然9位新星出戰,多點出擊,眼花繚亂。
這份人族還禮,很厚重。半點兒沒跟妖族客氣。不一口氣打斷妖族脊梁骨,便是再次養虎為患。更叫妖族知道,什麼叫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