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漳州的遊泳館可以恢復開放啦~
市體育局最新發布
《市遊泳館(池)和封閉式公共體育場所
安全有序恢復開放指導意見》
「
100平方米的人員密度控制在30人以下
每條泳道同時遊泳人員不能超過4人
水療區和泡池區2平方米/人
......
」
具體還有哪些要求
來看完整公告
漳州市體育局關於
做好遊泳館(池)和密閉式公共體育場所
安全有序恢復開放指導意見
各縣(市、區)、開發區(投資區、高新區)文體旅局(社會事業管理局、發展局),局機關各科室,直屬各單位:
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體育健身服務,指導全市遊泳館(池)和密閉式公共體育場所科學精準防控,安全有序開放,更好地滿足群眾體育健身需求,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堅持依規開放
1.落實防控要求。認真貫徹《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明電〔2020〕14號)、《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關於印發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防控技術指南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139號)和《漳州市體育場所進一步有序恢復開放工作指南》(漳體〔2020〕46號,以下簡稱《工作指南》)要求。
2.符合開放要求。結合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實際情況,按照「風險可控、有序推進、分批實施」、屬地政府統一安排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在滿足安全生產要求的條件下,逐步安全有序推進對社會公眾開放的人工室內外遊泳池(場、館)和密閉式公共體育場所恢復開放。年長體弱者及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等易感人群建議暫不去公共體育場所鍛鍊。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皮膚病等疾病者禁止進入遊泳場所遊泳。
3.做好復工準備。遊泳館(池)和密閉式公共體育場所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應按照以下條件進行復工準備:
一是取得營業執照、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經營行政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二是主動承諾並嚴格落實防控主體責任;三是制定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四是配備足夠的防控物資;五是加強員工防護;六是嚴格控制人員流量;七是嚴格實施入場檢測和信息登記;八是落實各項衛生措施;九是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4.實行報備管理。經營場所業主單位在具備開放條件和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基礎上,按照屬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防控工作統一安排,向所在地體育行政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報備,報備資料參照《工作指南》報備資料,報備確認後方可開放,同時要納入所在地聯防聯控機制管理。
二、落實防控措施
5.科學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的封閉公共體育場所、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在密閉公共體育場所工作的工作人員、保安員、保潔員等人員要佩戴口罩。
6.加強通風消毒。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健身器械、凳椅、扶手、垃圾箱、門把手、燈控開關、衣帽架等健身群眾容易接觸的設施和物體,辦公管理房、保安亭、衛生間、淋浴間等公共場所要落實日常清潔、消毒等衛生措施。辦公區、鍛鍊場所、出入口應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垃圾桶,做好日常消毒處理。
7.強化場所管控。體育場地要實行分區域、分項目有序開放,設置體溫檢測點和開放一個出入口,實行「八閩健康碼」實名入場。嚴格控制人員密度,可活動區域每100平方米的人員密度應控制在30人以下,分散式鍛鍊。遊泳場所每條泳道同時遊泳人員不能超過4人,水療區和泡池區按2平方米/人控制最高人數,溼(幹)蒸房人員間距需不小於1.5米。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體育活動,減少參加聚集性體育活動的人員,場內發現有密集情況應及時勸導疏散。
8.加強人員管理。工作人員和健身人員實行「八閩健康碼」實名核驗+體溫測量管理,不得扎堆聊天、集中就餐。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健身人員健康狀況、身份證、聯繫方式及進出場時間等信息登記,對拒絕接受體溫檢測、「八閩健康碼」不符合要求以及體溫異常者,謝絕入場。
9.加強營業管控。按照相關技術指南,在落實防控措施前提下,經營單位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實行分時段、分區域開放。指導鍛鍊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10.健全應急處置措施。要運用宣傳欄、語音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向健身群眾宣傳疫情防控和防護要求,加強疫情輿情引導。制定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預案,定期組織開展應急演練,讓工作人員熟練掌握操作規程,隨時做好異常情況應急處置。健全疫情防控應急聯動機制,加強與屬地相關部門的聯動,對拒不配合體溫檢測者拒絕進入,對不聽勸導、違反國家疫情防控要求規定的人員,聯合當地防控和公安等部門及時處置。
三、加強組織領導
11.落實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各地行業主管部門要落實屬地主管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對體育場所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提升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各項措施要求。
12.落實經營單位責任。各經營單位要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健全防控工作責任制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防控措施。
13.加強安全管理。要加強健身人員安全和健康管理,確保健身群眾人身安全。要建立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制度,每日對工作人員健康狀況進行登記,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就醫。
14.開展經常性指導監督。各縣(市、區)、開發區(投資區、高新區)行業主管部門要對恢復開放後的遊泳場所開展經常性的指導服務和監督檢查,確保防控責任落實到位。對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遊泳場所,要及時督促整改;對整改效果不好的要果斷關停,並從嚴處罰。
漳州市體育局
2020年5月9日
來源:漳州市體育局、漳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