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約奧運會第9個比賽日之後,英國金牌數追上中國,排名第二。截至目前,中國隊收穫了17枚金牌,暫列奧運獎牌榜的第三名。本屆奧運中,關於中國人金牌觀更寬容的說法不絕於媒體。前兩天,就連《衛報》也發文報導,「重新審視」了中國的獎牌觀。】
但是在不到兩周後,中國的體育迷不得不接受本屆奧運會不太可能獲得所期望的結果。
中國一直奮力試圖複製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所取得的輝煌。到第十天比賽結束的時候,儘管中國運動員在跳水和舉重這些項目上都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功,其在金牌榜上卻僅僅排在第三位。
這意味著中國不僅落後於美國,還排在英國隊的後面。
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在其英文「推特」帳戶上發布了這一令人「難以接受」的排名的圖片,並在旁邊配文稱:「你在跟我開玩笑吧?從來沒有超過中國的國家馬上就要超過我們了。」
新華社的推特帳戶貼出了金牌榜,並稱獎牌數被英國趕超
中國的網民則對中國代表團在巴西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混合著冷靜與「酸葡萄」心理的情緒。
一名體育迷在微博上說「我們獲得多少枚金牌不重要,只要所有運動員都能平安回國就好。」
中國隊整體表現不盡如人意,也令該國官方媒體改變了報導本屆奧運會的基調,從一曲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桑巴,變成了一首令人沉思的波薩諾瓦。
北京大學的體育專家何文義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隨著中國「從一個落後的國家轉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人民不再需要利用體育實力作為一種增強民族自信心的手段」。這位學者說「對於中國人民來說,奧運會上的一枚金牌已經不像從前那樣閃耀了。」
中國隊在奧運會上表現離災難尚遠。該國的416名選手仍有一些引人注目、震驚世界的表現。
在裡約奧運會女子雙人3米板比賽中未能戰勝中國選手吳敏霞/施廷懋組合,從而摘得銀牌的義大利跳水運動員塔尼亞·卡尼奧託說:「我們甚至沒想過金牌,金牌是屬於中國的。」
吳敏霞/施廷懋跳水比賽瞬間
一家體育網站的體育新聞記者馬克·德雷爾說,不應當過度誇大中國隊表現令人失望的程度。他說:「他們的表現的確不如預期,但是並不能算是糟糕。當下,他們可能不得不將預期調整為25枚金牌。但是即使不是35枚,這個成績仍然說得過去。」
德雷爾承認中國隊目前遭遇的「困境」正在國內引發一些焦慮和失望的情緒——儘管官方媒體的說法正相反。
但是,他認為中國隊獲得的金牌數量少於預期恰恰反映了中國體育的一個良性的趨勢,因為這表明體育運動正在經歷著某種轉變,結束了從前國營體育機制「製造奧運冠軍」的歷史。這些「製造出」的奧運冠軍的確為國家贏得了金牌,但卻缺乏鮮明的個性,而且很難激發體育迷的熱情。
北京體育大學的體育專家毛志雄贊同「不得金牌就意味著什麼都沒得到」的金牌狂熱正在退去熱度。中國政府正在對國家實力未必一定要由其贏得的金牌數量反映出來的觀點持越來越「開放和輕鬆」的態度。
毛志雄說:「我們仍然需要利用體育實力作為一種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彰顯國家力量的手段。但是我們正在變得越來越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