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近日新增4例本地確診
受內地疫情影響,已經「清零」許久的澳門近日爆疫,澳門當局關閉了多項公共設施,港府亦叫停澳門的「回港易」計劃。
自疫情之始,澳門的各項防疫措施堪稱楷模,但是在高傳染性的變種病毒面前仍防不勝防。
今次內地疫情以南京為源頭,波及17個省份,已有144個地區被劃為中高風險區。而香港由於尚未與內地通關,因此暫未受到影響。
不過,今次澳門爆疫對香港而言都有不少啟示。
澳門與內地恢復流通已經數月,期間雖然內地偶有確診發生,但情況可接受,而此次內地疫情涉及變種病毒Delta具有高傳染性,澳門本地居民亦不幸「中招」。
聯想到疫情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臺灣,同樣也是一直疫情控制得當,然後一朝爆發。
由此可見,香港雖已取得近兩月的本地「清零」,但遠沒有到可以沾沾自喜的時候。
從「清零」到爆疫,往往不過是數日的事情,因此政府及市民仍須打起十二分的警覺,嚴守各類防疫措施。
由於8月初萬眾期待的消費券已經發放,勢必帶給本地防疫不少壓力,不少商場已經人滿為患,相信本周末會達至高峰。
人群聚集向來是防疫的大忌,加之近日颱風天氣悶熱難當,難免有人疏於戴好口罩。
眼下每日仍有不少港人以「回港易」返港,對於潛在的播疫風險,港府不可小覷,除了對返港人士進行追蹤檢測,也應要求人流較大的商場設置同一時段入場人數的限制,避免在消費券帶動下過多市民湧入,無法保證有效的社交距離。
此外,政府前日宣布將放寬針對海外返港人士的檢疫措施,似乎也有些操之過急。
現在變種病毒肆虐全球,香港輸入案例從未斷絕。
尤其是,此前香港本地隔離酒店已經多次爆疫,雖然港府將在隔離酒店染疫的本地人士列為輸入個案,但這並不能掩飾強制檢疫流程中的漏洞。
如今放寬強檢政策,勢必將吸引不少人返港,現有的強檢流程是否已經檢討此前存在的漏洞,並作出相應的完善仍未可知。
澳門與內地此次疫情帶給香港的另一重啟示是,未來有限度的流通或許會是香港與內地、澳門以及其他地區來往的常態。
香港除了繼續積極「谷針」,創造充分的通關條件外,也應該思考,當像澳門一樣與內地恢復通關後,如何確保不會相互播疫?
此次澳門出現4例本地個案後便立刻展開全民核酸檢測,而從未開展全民核酸檢測的香港,未來是否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