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桃江濱,有片守信之地;
巍巍古塔下,那是世界橙鄉。
在這個人信物豐的千年古邑,有這麼一群追夢人----橙鄉小語人。「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習近平主席2020年新年賀詞讓我們萬分篤定。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撬起來。」我要說,給我一個團隊,我可以實現任何一個夢想。當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建立起來以後,成長就是必然,成功亦不可阻擋。「要想走得遠,就得一群人。」我們就是擁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責任感,共同的期許和追求的志同道合的一群人。
懷揣著同一個「夢」,從各個學校挑選出的10名老師組成了我們橙鄉小語團隊。「橙鄉小語」,它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名稱,它代表的將是一種全新的研修學習方式。我們的理念將在這裡碰撞,我們的精彩將在這裡演繹,我們的夢想將在這裡追逐,「橙鄉小語」一定會成為老師破繭成蝶的舞臺,美麗自己,美麗別人。「風好正是揚帆時」,我們將從這裡起航……
黃詩春,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小學高級教師,現任信豐縣教體局黨委委員、教研室主任,兼小學語文、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市第三批、第四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市第七批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榮獲「贛州市模範教師」「江西省優秀教研員」「贛州市優秀校長」等榮譽稱號。
他熱衷小學語文教研事業,先後主持省級立項課題3個,其中《改進小學語文評價方式的實踐研究》列入全省重點立項課題,並成功結題。撰寫的《以評促學,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方式》《讓採芹文化行走起來》《志趣課堂生態與教學模式建構》等多篇論文獲國家級獎。他積極發揮教研員的示範引領作用,經常帶領教研員深入教學一線,片區教研、網絡教研、校本教研紮實有效,全縣教研氛圍濃厚,推動全縣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教育箴言:教育就是培養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
黃名偉,中共黨員,中小學高級教師,現任信豐縣第一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江西省第一批小學語文骨幹教師;贛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合作導師;江西省第三期中小學「名校長」培養對象;信豐縣第一屆、第二屆「名校長」;先後榮獲江西省基礎教育「十大傑出校長」「江西省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多年來,他致力於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立足課堂教學改革,勇於創新,大膽實踐,形成了基於問題的「五步教學法」獨特教學風格,參加市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榮獲一等獎,被聘為贛州市中小學優秀教師「送教下鄉」講師團成員,多次應邀上示範課和作專題講座,主持並參與了多個省級課題研究,撰寫的《情境教學讓語文課堂煥發活力》、《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學探究》等多篇論文發表於《教育家》《江西教育》《教師博覽》《教育藝術》等國家、省級刊物;積極搭建與青年教師共成長平臺,指導多名青年教師參賽獲獎,成長成才。
教育箴言:蹲下身子,用心守護,靜待花開!
張金英,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工會主席,信豐縣第二屆小學語文學科名師,贛州市第六批小學語文骨幹教師,贛州市第七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曾獲「江西省優秀少先隊輔導員」「贛州市十佳少先隊輔導員」「信豐縣優秀教師」「信豐縣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執教的《七律 長徵》在全國中小學「學科德育精品德育課程」展示徵集展示活動中獲得部級優質課,指導青年教師付春美在江西省第四屆班主任「育人風採」展示活動中獲得省一等獎;主持市級課題《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展教學策略研究》並結題;參與省級學生用書《課程導報》一年級、五年級、六年級語文編撰工作。
教育箴言:愛在左,責任在右。生命之路,陪著孩子們走一程,無論他是孤單寂寞抑或是躊躇滿志。
盧春林,中小學高級教師,現任信豐縣第四小學副校長;贛州市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撰寫的《體驗讓作文變得更美好》在《新課程》發表,教學案例《寫出春節的情趣》在《小學作文輔導》發表,主持並參與兩項市級課題研究,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級《導學案課時練》,在《語文報》《少年智力開發報》等發表課文解析等600餘篇;致力於簡約靈動生成的語文課堂實踐與研究,倡導讀寫結合在課堂中落地,欣賞每個學生,以兒童的視角來建構課堂。
教育箴言:每個人都有最美的時刻。
夏春健,中共黨員,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信豐縣第七小學教務處副主任;信豐縣第六批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信豐縣第二批小學語文學科名師、信豐縣首批教師培訓專家團隊成員,曾獲信豐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少先隊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教學質量標兵」等榮譽稱號,多次獲得信豐縣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一等獎,在贛州市小學語文教師古詩文優質課競賽中獲一等獎,在贛州市首屆班主任育人風採大賽中獲二等獎。
教育箴言:進德修業,博學篤行。
李永斌,中共黨員,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信豐縣第一小學信息中心主任;贛州市第七批小學語文骨幹教師,贛州市教學能手,榮獲贛州市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一等獎,參與了省級課題《志趣課堂生態與教學模式建構》的研究並順利結題。教學中,他善於關注文本特點,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讀一讀、比一比等發現語言規律,實現學語文到用語文的遷移。目前,他開通了個人公眾號「採芹讀寫」。
教育箴言:愛心澆灌,書香浸潤,生命如花綻放。
張香花,中小學一級教師,信豐縣第四小學教師;信豐縣第二屆小學語文科名師;主持並參與多項市、縣課題研究,現已結項,撰寫的論文《「新、奇、樂」助你上好語文課》在省級刊物《讀寫算》中發表;多次指導青年教師參加市、縣課改語文大賽中獲得一、二等獎;在贛州市第六屆中小學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成果展示活動中,擔任小學語文學科組網絡評委,是信豐縣統編教材培訓(巜六年級教材解讀》)主講;先後被評為「市優秀輔導員」「縣優秀班主任」。從教以來,她堅持以「人格魅力吸引人」"以活力課堂的打造人"「以愛的魔力激勵人」為個人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塑造自身。
教育箴言:用青春和汗水澆灌花朵、用愛心和真情培育棟梁,用忠誠和信念奉獻講臺。
湯睿穎,中小學一級教師,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語文教研員;贛州市第五批、第七批小學語文骨幹教師,信豐縣首批教師培訓專家團成員。教學中,她嘗試過「3+2」的預習方法,與學生一起對課文「品頭論足」;堅持「1+1」的讀詩課程,帶領每一屆學生「徜徉詩海」;倡導「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處處有生活」,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語言、用語言。在學校教研中,她倡導沙龍式主題教研,讓老師們在「活火分香」中碰撞出思維火花,引領青年教師成長。
教育箴言:點燃別人的心燈,自己心中要有一把火。
劉建華,中小學一級教師,現任信豐縣第三小學教導處副主任;贛州市第六批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市班主任專業技能「十佳全能」獎獲得者;信豐縣小學中段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在教育教學中遵循「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堅持用愛經營教育,注重從興趣教學入手,在教學中不斷地刻苦鑽研,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生動課堂;撰寫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淺談讓語文教學「以情動人」》先後在《教研周刊》《讀與寫》上發表;在名師工作室工作者,她堅持以「專業引領、同伴互助、交流研討」為宗旨,努力做課改的推進者,教研的探索者,教學的引領者。
教育箴言:一粒種子,一個未來。
張煥祥,中小學二級教師,現任信豐縣安西鎮中心小學信息中心主任;先後被評為「信豐縣優秀少先隊工作者」「贛州市優秀共青團員」「信豐縣優秀志願者」。教學中,他倡導「趣味語文」教學理念,形成了「趣、實、活、新」 的教學風格。他勤於實踐,善於總結,撰寫的《如何在基礎薄弱和偏遠山區農村學校有效開展現代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在農村小學語文的應用》、《藉助信息技術糾正小學生厭學心理》《全面解析快樂讀書吧》等8篇專業性論文在《江西教育》《中國教師》等刊物發表。
教育箴言:有教無類,誨人不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
教學視導是指特定教育專業人員,針對學校或教師之教學措施進行系統性的視察與輔導,以提升學校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果的過程。自2018學年起,我縣就組織縣教研員帶領專家團隊成員深入到每一所學校,尤其是村小進行教學視導。視導組通過參加集體備課、隨堂聽課、觀摩課間操、發放調查問卷、教師座談、學生座談等不同形式,深入課堂教學一線,掌握第一手信息。深入了解各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教學管理實際,及時總結亮點和經驗,發現問題和不足,同時,形成視導綜合報告,通過一定形式向學校反饋。各學校會針對視導組的意見與建議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反思,將及時調整管理導向,充分利用視導評估的槓桿作用,堅決糾正教學質量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和偏差,制定出具體改進措,給教師創造學習的機會;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語文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文無定法,教無捷徑,但要追求學之有效。願我們攜手同行,且聽且思,且思且寫,擇善而從,多一些詩意,少一些遺憾,走得遠一些,再遠一些……橙鄉小語引領各校通過創新教研方式,不斷提升教研品味,更好地服務於教師發展和教學質量提高。用主題化、專題化、系列化的教研活動來解決實際問題。創新方式、重心下移,切實發揮校本教研的提升效應。我縣的各學校都在探尋更適合自己的特色的校本教研、科研方式,並對 在校本研究中較為突出的在區域中進行推廣,發揮其輻射作用,不斷促使城鄉聯動、校際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強帶弱、整體提升,通過專業引領、校際會課、專題合作、專家會診、主題論壇、教學互訪等不同方式的多種主題的校本研究活動的開展。必將推進我縣校本研究的深入發展,形成「滾雪球」式的發展局面,由學科校本研究的「星星之火」,形成大面積的「燎原之勢」,從而加快校本研究的整體推進進程。彼此分享共同的智慧與創造,化解教育生活中的疑難與困惑,催生生命的夢想與未來。
信豐縣第一小學紮實推進書香校園建設,精選了一至六年級閱讀書目,建設了廊道開放書吧,每周開設了一節閱讀課,任課老師按導讀課、推進課、分享課、延讀課四種課型每月帶領學生精讀一本書,引導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濃厚了校園閱讀氛圍,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生活需要儀式,才能感受幸福!教研也需要儀式,才能迸發活力!信豐縣陳毅希望學校教研沙龍是非正式的會議,圓桌、綠蘿、花茶、咖啡、音樂……莊重嚴肅的多媒體教室瞬間變成了溫馨幽雅的會客廳。在輕鬆的氣氛下,大家圍繞著一個課例,一個主題,暢所欲言,在不經意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產生創意和經典。
信豐縣第四小學的主題教研以教學中的問題或困惑為研究內容,每個教研組確立一個教研主題進行研究,圍繞主題選擇主備單元中的重點內容先進行理論探究,然後開展評課議課案例分析,得出結論,提升了教研效益。如該校針對學生閱讀速度較慢的現象,開展了「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的方法」主題教研,通過示範課《什麼比獵豹的速度更快》和《淺談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的方法》的專題講座,總結出了一些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的方法:以課本為例,在學生閱讀時,要提醒學生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儘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更不要回讀;藉助關鍵詞句讀;帶著問題讀。也提出了一些訓練提高學生閱讀速度的方法,如:計時閱讀訓練、閃現式訓練法、意義閱讀法。
信豐縣安西鎮中心小學、鐵石口鎮中心小學開展全鎮村小聯片教研,有力推進了校際之間的教學交流,破解了村小教師少、教研氛圍不濃的困境,加速了教師專業成長,為紮實開展教學教研、提升教學質量開闢新的路徑。
通過創新教研方式,提升橙鄉小語人的職業境界,優化了廣大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充分發揮教研的正能量,營造和諧、智慧、高效的教研文化,努力形成一方教研特色。
一位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的發展、專業技能的提高和專業情感的健全三個主要方面,教師的專業成長主要是在教學工作中進行的。如何促使這三方面的成長?組織各種競賽活動,給廣大教師搭建成長平臺無疑是一條好的途徑。
為深刻把握部編版教材,信豐縣舉行了部編版教材教學競賽,增強了老師們對部編教材的使用與理解:目標更加精準了,語用意識加強了,更加注重創設情境了。課堂教學真正體現了真實、紮實、實效。
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石, 讀書完善教師知識結構,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師必須廣泛閱讀,博覽群書、兼收並蓄,才能支撐起教師所必須的通識性知識,才能建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以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與經典為友,是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的重要途徑。與經典為友,就是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它可以給教師以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品位的人文修養和藝術美感,形成飽有學識的智者氣質。為此,每一學年我縣都會開展「讀書分享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在語文教學中要適時引入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學語文、用語文,最後愛上語文。
為弘揚中華詩詞文化,加強誦讀經典詩詞力度,信豐縣舉辦了首屆少年詩詞大會,為全縣愛好詩詞的學生搭建了一個難得的交流展示舞臺,全方位展現了我縣小學生良好的詩詞積澱和綜合素養。通過比賽,學生讀詩詞、背詩詞、賽詩詞,展示詩詞魅力,營造濃厚的詩詞學習氛圍,讓更多的學生、家庭乃至全社會關注詩詞、誦讀詩詞,讓中華詩詞源遠流長。
你來自大山,帶來泥土芳香。我來自江畔,帶來清波碧浪。帶著家長的期盼,我們走進育人的殿堂。這裡是夢想花開的地方,「語」我同行花正香。我們的團隊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我們的團隊勵志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為最有潛力的語言小巨人。我們用最精湛的課堂引領這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在語言文字的長河中漫遊。漫漫從教路,我們把專家引領和潛心研修雙管齊下,打造成為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語文教研團隊。我們牢記初心教書育人,用心用愛引領我們的孩子,讓他們享受語言文字的快樂。沐浴著和煦的陽光,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橙鄉小語團隊會越走越遠,走出屬於自己的教育路,結出屬於自己的累累碩果。
策劃:信豐編創部
編輯:李永斌、張煥祥
文字:張金英
初審:李 偉
審定:餘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