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
——俄羅斯的靈魂
文 ︱王國欽
每當人們說起俄羅斯,必將會講到聖彼得堡,人們都在說凡是沒有來過彼得堡的人,都不算來過俄羅斯。如果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是它的心臟,那麼彼得堡就是它的靈魂。
聖彼得堡位于波羅的海,芬蘭灣東段的涅瓦河三角洲,是俄羅斯通向歐洲的窗口。現有人口700萬。全市由40多個島嶼組成,各個島嶼之間由560座橋把它們連接起來。
涅瓦河靜靜流淌,60條小河及90條運河把彼得堡結成美麗的水上之城。人們稱它為「北方威尼斯」是十分妥切的。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文化旅遊中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上最受群眾歡迎的城市中排名第八。
彼得大帝於1703在涅瓦河口的查亞茨島上建立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它曾作為俄羅斯沙皇時代的首都長達三百多年,談到聖彼得堡就不能不提彼得大帝,許多人都把彼得堡的城市名字與彼得大帝聯繫在一起。大多數人認為是為了紀念這位沙皇的偉大功績,而以彼得命名為這座城市的名字,事實真是這樣嗎?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
彼得大帝一手設計並規劃建築起這座城市,這個城市命名是根據聖經中二位聖賢之一,耶穌的弟子聖徒彼得而命名的。這與彼得大帝名字相同,純屬一種巧合。
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羅曼諾夫——彼得大帝,十歲登基,十年後,他成長為身高二米,胸懷大志的英俊君主。
為了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彼得一世決定打開大門,去了解西歐。1697年-1698年間,彼得大帝到西歐作了一次長途考察旅行。彼得大帝化名米哈伊洛夫,以一名下士的身份隨團出發微服私訪。他勤奮努力,不怕艱苦,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他曾在東印度公司荷蘭船場作船舶木工,也曾在英國皇家造船廠工作過,還在普魯士學習過槍炮製造技術。
這位下士,從歐洲回來,銳意改革,他深知沒有強大海軍,就不會有強大的俄羅斯。他下決心打開海上通道,以強大的海軍威懾歐洲。他決心為俄羅斯打開出海口,使俄羅斯成為名副其實的強國。
當年,俄羅斯首都是莫斯科,苦於沒有出海口,彼得大帝瞄準波羅地海,這裡是唯一的出海通道,於1700年發起了北方戰爭,經過幾年的苦戰,從瑞典人手中奪取了這塊土地,並著手設計規劃,建設了彼得堡。彼得堡建成後,經歷了300多年的歷史,其中易名多次。1712年,聖彼得堡成為俄國首都。
1914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戰後,將聖彼得堡更名為「彼得格勒」,1917年列寧發起了蘇維埃革命,領導工人武裝,推翻了臨時政府,創建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1924年,列寧逝世,為紀念列寧在這裡領導的十月革命,將彼得堡改名為列寧格勒。
1991年,蘇聯解體,原來的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相繼獨立,列寧格勒又更名為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今天成為俄羅斯第二大城市,以其具有明顯特點的建築風格和偉大的俄羅斯文化的繼承,使它聞名全球。
聖·彼得堡有1000多個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蹟,包括500多座宮殿,100多座園林,32座聞名的紀念碑。彼得堡老城區整體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彼得保羅要塞,彼得大帝夏宮,彼得大帝冬宮,斯莫爾尼宮,喀山大教堂,伊薩·基輔大教堂等建築,高雅華貴,多姿多彩。
冬宮,過去的俄國沙皇的皇宮,它始建於1754年,經過八年至1762年完工。冬宮共有1050個房間,1886扇門。冬宮外牆為綠色,配上白色屋頂,非常和諧美麗。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把冬宮收為國有。冬宮,艾爾米塔什,艾爾米塔什劇院合併列為博物館,合稱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它內部收藏文物280萬件,僅油畫就有15000件。全館分為六個展廳,包括:原始文化廳,古希臘廳,羅馬文化廳,東方民族文化廳,古錢文化廳,及歐洲藝術文化廳。
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著名博物館,它與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合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
葉卡捷琳娜宮坐落在彼得堡郊區——皇村。皇村是俄羅斯貴族及皇親國戚居住地。又因為有俄羅斯現代文學奠基人普希金曾經上學的學校,及他的故居,所以也稱皇村為「普希金城」。
夏宮是彼得大帝夏天的行宮,是他休閒之處。由於夏宮十分美麗,人們也稱它為「夏花園」。
夏宮的豪華勝於冬宮,周圍布滿園林,園內建立了200多個噴泉,2000多個噴柱,噴柱間布設了眾多雕像,每個雕像都凝聚了藝術大師的靈感。每個雕像用鎦金製造,豪華無比,萬口噴泉,噴出萬縷水花,陽光相映,金碧輝煌。
夏宮噴泉是建築師精心利用水位落差原理施實的,所以為了提高水位,建築師們把夏宮依地勢高低分別建成 「上花園」和「下花園」。夜間把水系引入上花園,利用水位差,白天在下花園便有萬泉噴洩的宏偉情景。
俄羅斯人信奉「東正教」。彼得堡市內布滿五光十色的大小教堂。其中伊薩·基輔教堂最為知名。這座教堂高102米,內部裝飾了黃金410公斤。這所教堂是法國設計師孟菲浪從1818年開始動工直至1858年竣工。設計師用了整整40年的心血,建成了這座不朽的傑作。該教堂宏偉壯觀,是美術,雕刻,建築為一體的充滿宗教文化和當代科技技術結合的偉大人類的智慧碩果。它與梵蒂岡聖· 彼得堡大教堂,倫敦聖·堡羅大教堂,佛羅倫斯聖母大教堂合稱世界四大教堂。它同時可容納12000人參加宗教活動。該教堂是俄羅斯人引以為豪的遺產。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全市有40多所高等院校,400多所科研機構,其中有著名的「國立· 聖彼得堡大學」。這所大學培育了俄羅斯最知名的科學家,政治家。俄羅斯現任的總統普京,就是畢業於此大學。另外還有「國立· 聖彼得堡科技大學」,「北極和南極研究所」,「永凍土研究所」,有聞名世界的「列賓美術學院」,「瓦崗諾娃芭蕾舞學院」,這裡培育了俄羅斯眾多藝術大師。
彼得堡是俄羅斯的文化名城,俄羅斯眾多文化名人都與彼得堡名字相聯。普希金、果戈裡、岡察洛夫、萊蒙託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庫普林都來自彼得堡。
芭蕾舞大師烏蘭諾娃、尼聿斯基、音樂家格林卡、柴可夫斯基、鮑羅丁,肖斯塔利維奇、科薩科夫都是這裡的驕傲。美術學院培育了偉大的畫家:列賓、蘇裡科夫、謝洛夫等大師流傳萬年。偉大的科學家,俄羅斯科學之父羅蒙諾索夫,化學元素周期律的發明者門捷列夫,生物學家巴普洛夫都在這裡生活工作過。
聖·彼得堡是一座英雄城市,它是偉大的十月革命發祥地,列寧領導的這場革命創造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前進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聖彼得堡這座城市被德國法西斯圍困了900天,其中64萬人死於飢餓和寒冬,21萬人死於德國的襲擊和炮擊。儘管如此,全城仍始終飄揚著鮮紅的蘇聯旗幟,不為強大敵人所屈服,最終戰勝了敵人,解放了自己。連西方報紙也稱讚它是「人類在經受不可思議的考驗中取得輝煌勝利的一個榜樣。」
聖彼得堡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旅遊名城,「白晝」奇觀更為人們稱道。
這裡每年定於六月二十三至六月二十七日為「白晝節」,這期間全市舉行盛大的狂歡活動。人們走上街頭,盡興地歌舞。各種藝術表演,舉行各類遊樂活動,十分熱鬧。這個季節彼得堡全天幾乎都是白天,最黑的是夜裡一點鐘,那時也可在街上看報紙,不用燈光照明。所以人稱「白晝」。
聖彼得堡「開橋」也是當地一特殊的風情。白天,貫穿全市的涅瓦河的橋上,車水馬龍,但是在夜間二點左右,沿河所以大橋騰空而起,以便各種遊艇,貨船沿河出海。人們都在這個時候聚集在涅瓦河岸,觀看這宏偉場面。隨大橋的逐步開啟,人們合拍歡呼跳躍,熱鬧非凡。
聖彼得堡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座美麗、宏偉、凝聚著俄羅斯人民智慧的城市。是俄羅斯文化、教育、藝術科研的中心。
俄羅斯人把它看成是俄羅斯第二首都,並引以為豪。
所以稱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靈魂」是最貼切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