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無論到哪家餐館就餐,環境都非常好」「餐廳環境很乾淨,每次外出就餐都很開心」「到哪家餐館消費都看得到『淨餐館』相關規章制度上牆,餐館衛生乾淨,吃著放心」.這是連日來,記者在普洱主城區隨機採訪,市民對普洱市啟動「淨餐館」專項行動以來的心聲。「淨餐館」是我省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之一,我市職能部門如何推進該項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餐飲服務業持有怎樣的態度?市民反響如何?帶著以上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職能部門:抓責任落實 促措施到位
在普洱市市場監管局,記者了解到,該局作為「淨餐館」專項行動的牽頭單位,在雲南省召開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後迅速響應,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全面啟動「淨餐館」專項行動,圍繞周邊環境整潔、就餐場所乾淨、後廚合規達標、倉儲整齊安全、餐飲用具潔淨、從業人員健康、配送過程規範「七個達標」,突出「明廚亮灶」創建、洗手設施配套、消毒措施落實等重點指標,全面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要求,對具有良好基礎的餐飲服務單位立即規範達標,對存在差距的餐飲服務單位進行整改達標,對基礎相對薄弱的餐飲服務單位進行全面提升改造。
在「淨餐館」專項行動中,市市場監管局建立了分級掛聯機制,即領導掛聯縣(區)、縣(區)領導掛聯片區、監管人員網絡化管理的機制,層層落實責任。結合考核標準印製《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檢查整改表》,監管人員對標對表對餐飲單位進行逐項排查,消單式整改,不達標一項整改一項,對不整改或整改不達標的給予停業處理。壓實縣(區)屬地管理責任。各縣(區)積極行動,全面開展餐飲服務單位整治,思茅區對城區所有餐飲服務單位開展拉網式排查,逐一對照標準督促整改;加大宣傳力度,以約談、印製宣傳冊、集中培訓、監督檢查等方式督促餐飲經營者主動進行整改;壓實企業主體責任。以發放《告知書》、籤訂《承諾書》、約談等形式,明確餐飲服務單位在開展「淨餐館」專項行動中的責任;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餐飲服務提供者、市場開辦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指導和督促其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強化人員培訓、改善經營條件、規範操作行為、培養衛生習慣等,切實壓實餐飲服務提供者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紅黑榜」機制,對衛生良好、規範經營的單位上「紅榜」予以表揚;對衛生髒亂差、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單位上「黑榜」,並給予警告、責令整改或立案查處。
除了制度上保障,在「淨餐館」行動中監管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開展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中,我市提出對餐飲服務單位環境衛生進行『分級分類』監管,制定不同的規範標準、考評標準。」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何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優點體現在哪些方面?」
「為了避免一刀切和機械執法,針對不同規模的經營主體,市場監管部門在工作中分類施策、靶向治理,按照中型、小型及攤販,實施不同的『分級分類』規範和考核標準,因時因地因對象分步推進。2020年9月底前實現了中型以上餐館全面達標,無證餐飲全面取締;10月至11月實現了城區和重點區域小型餐館和餐飲類攤販全面達標,鄉(鎮)小型餐館和餐飲類攤販全面改善。在2020年集中整治的基礎上,2021年,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嚴格按照『不達標就整改,不整改就停業』的要求,繼續分級分類推進餐飲服務環境衛生全改善行動,依法加強管理,督促餐飲企業在整改中切實改善環境衛生,實現周邊環境整潔、就餐場所乾淨、後廚合規達標、倉儲整齊安全、餐飲用具潔淨、從業人員健康、配送過程規範『七個達標』。」該負責人說。
數字是對成果最有力的證明。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淨餐館」行動中,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7673人,車輛 1370臺次,檢查餐飲戶36595戶,下發問題整改清單3732份,督促各餐飲服務單位開展餐飲場所大掃除活動523次,完善三防設施3200戶,實現餐飲明廚亮灶建設16881家,發放倡議書、告知書等6274份,張貼禁菸標識、光碟行動、公勺公筷和杜絕餐飲浪費等宣傳材料33034份。截至2020年12月,全市共有小型餐館9732戶,達標9565戶;學校食堂226戶,達標226戶;其他食堂211戶,達標211戶;餐飲類食品攤販Ⅰ類 849戶,達標849戶;重點區域(景區、車站、機場等)384戶,達標384戶,共取締或規範辦理證照645戶。
餐飲服務單位:顏值更靚了 生意更好了
「從事餐飲業,安全衛生應當放在第一位,我市推進『淨餐館』行動,我舉雙手支持,這是為餐飲行業定標準,嚴把衛生關口,有市場監管部門專業人員給我們把關,我們對衛生標準心裡就有底了。」普洱主城區牛寶貝火鍋店店長金海燕認為,做餐飲食品安全衛生必須首當其衝,這樣才能保證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還可增加客源。金海燕介紹說,我們店的員工都辦有健康證,進店工作要穿工作服,佩戴統一的帽子、口罩,餐具都是本店人員清洗,放入消毒櫃消殺後再取用,後廚及店內外地板每天用酒精、消毒粉等清洗兩次。菜品保證新鮮,蔬菜當天購買,肉品是總公司從四川空運來的。疫情期間,肉品都經過核酸檢測。
記者看到,牛寶貝火鍋店內地面及桌椅乾淨整潔,牆壁上張貼著「公筷公勺,文明就餐」等宣傳畫。「孩子愛吃牛肉,我家經常來牛寶貝火鍋店吃飯,這裡環境乾淨衛生。」談及該店的餐飲衛生情況,正在店裡就餐的市民周茜說。「就餐環境乾淨衛生,消費者才能放心消費,我們的生意才會更加紅火。」金海燕對記者說。
對「淨餐館」行動同樣持有積極支持態度的還有雅侎之星購物中心店的飛陽鐵板燒餐飲店。記者看到,該店地面乾淨、餐桌整潔,員工穿著統一的工作服、戴著帽子、口罩,員工健康證統一擺放在公示欄,每張餐桌上都擺著公勺公筷和「使用公筷公勺」「光碟行動」等宣傳牌。走進後廚,餐具潔淨擺放有序,員工使用的杯具也編了號碼擺放整齊。
店長李有花告訴記者,飛陽鐵板燒餐飲店對環境衛生條件、食材選取都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後廚地面乾淨、餐具整潔擺放,前廳地面、桌椅整齊、環境優雅。同時,針對生食、半熟品、熟食等進行分區存放,防止交叉汙染。「一直以來,市(區)市場監管部門都對餐飲行業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特別是『淨餐館』行動以來,他們還召集餐飲負責人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培訓和指導,對餐飲達標標準進行了講解,我們也嚴格按照要求來做。」李有花說,大家外出就餐,首選的就是乾淨衛生的就餐環境,我們必須給顧客提供健康放心的就餐環境,才能在餐飲行業長期發展下去。
以上只是我市開展「淨餐館」專項行動的一個縮影。在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的「淨餐館」專項行動中,全市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在市場監管部門指導、培訓、監督下,對標整改,著力強化主體責任,持續改善餐飲服務環境衛生條件,確保餐飲消費環境乾淨、舒心。
市民:進店放心了 吃得安心了
「『淨餐館』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一句空話,乾淨衛生的城市才能帶來安全健康的生活。」這是市民共同的認識。自我市「淨餐館」專項行動啟動以來,餐飲服務行業發生的變化,市民深有體會。
「我們商場自運營以來,每天都有專人負責對入駐的餐飲店的衛生進行檢查監督,看後廚是否油汙滿地、餐具是否清洗消毒乾淨、是否對地面下水道蓋板進行消殺,他們都能按照標準進行清理整治。特別是『淨餐館』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商場內的餐館都比以往更乾淨、衛生、整潔,也更加有利於商場對餐飲店的管理。」雅侎之星購物中心營運部負責人蘇聰說,疫情期間,進店測量體溫的同時,餐飲店還為顧客提供免洗手消毒液,對沒有戴口罩的顧客還會贈送口罩。
「外出用餐是否安全衛生,除了食物就是餐具。目前,餐飲店的餐具都是經過高溫消毒後再給顧客使用,店裡還推行公勺公筷,吃得更安心,這點應該給他們點個讚。」市民李苑說。
「餐館衛生事關民生,與千千萬萬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大意不得。現在開展的『淨餐館』專項行動非常好,餐飲店都有了統一的衛生標準,讓他們按標準來。而且現在可以直觀地看到後廚的環境衛生、菜品製作過程的餐飲店越來越多了,大家可以監督後廚衛生,我們進店消費也更放心,吃著也更安心。」退休大爺李世民說。(來源:普洱日報融媒記者 臧靈 張珂嘉 圖為普洱日報社資料圖 編輯:夏夢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