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說,中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白皮書指出,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白皮書說,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中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努力推動本國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與各國一道尋求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新道路。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為維護世界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優先發展非化石能源
白皮書說,開發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主要途徑。中國把非化石能源放在能源發展優先位置,大力推進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動太陽能多元化利用。全面協調推進風電開發。推進水電綠色發展。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電力利用率顯著提升,2019年全國平均風電利用率達96%、光伏發電利用率達98%、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達96%。
白皮書還顯示,加強能源儲運調峰體系建設。統籌發展煤電油氣多種能源輸運方式,構建互聯互通輸配網絡,打造穩定可靠的儲運調峰體系,提升應急保障能力。
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白皮書介紹,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能源,2012年以來原煤年產量保持在34.1億至39.7億噸。努力保持原油生產穩定,2012年以來原油年產量保持在1.9億至2.1億噸。天然氣產量明顯提升,從2012年的1106億立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1762億立方米。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累計發電裝機容量20.1億千瓦,2019年發電量7.5萬億千瓦時,較2012年分別增長75%、50%。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2019年底,在運在建核電裝機容量6593萬千瓦,居世界第二,在建核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
支持農村及貧困地區能源發展
白皮書說,加快完善農村能源基礎設施。實施全面解決無電人口問題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底全面解決了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中國高度重視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著力補齊農村電網發展短板。實施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平原農村地區機井通電和貧困村通動力電專項工程。2018年起,重點推進深度貧困地區和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攻堅。加快天然氣支線管網和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管網覆蓋範圍。
白皮書表示,精準實施能源扶貧工程。中國合理開發利用貧困地區能源資源,積極推進貧困地區重大能源項目建設,提升貧困地區自身「造血」能力,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
能源節約和消費結構優化成效顯著
白皮書說,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12年以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24.4%,相當於減少能源消費12.7億噸標準煤。2012年至2019年,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
白皮書表示,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加快轉變。初步核算,2019年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57.7%,比2012年降低10.8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為23.4%,比2012年提高8.9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15.3%,比2012年提高5.6個百分點,已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的目標。
記者 劉羊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