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貴州省宣布最後9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我國所有貧困縣「清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扶貧工作捷報頻傳,脫貧事業穩步推進這次各地摘掉貧困縣「帽子」後,沒有敲鑼打鼓聲勢浩大的慶祝儀式,不少奮戰在一線的扶貧幹部表示,消息公告的那一刻,最直觀的感受是微信朋友圈刷屏,工作群裡「大拇指滿天飛」除了欣慰,他們心中五味雜陳
有的地方體恤幹部辛苦,安排了輪休,而大家基本只幹了一件事:回家看看短暫調整後,他們仍將堅守崗位,繼續提高脫貧的成色和質量
消除絕對貧困不是終點,而是新奮鬥新生活的起點為這種清醒認識以及永遠在路上的勤勉點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後面的路還很長,要做的事還很多,更好的日子也還在後頭
不少扶貧幹部認為,貧困縣雖然「清零」了,但脫貧成果還需鞏固與夯實一方面,脫貧群眾可能未「站穩腳跟」,新的返貧致貧風險不容忽視;另一方面,城鄉差距區域差距需嚴肅對待,相對貧困問題仍要著力攻堅
如何求解這些問題?唯有接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具體來看,至少可從三方面加強
首先是盤活用好扶貧資產產業扶貧不是造一片基地,建一些圈舍就完了,關鍵要找準特色和定位,在產銷對接利益聯結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在經營中不斷喚醒鄉村沉睡的資源
其次,要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扶上馬送一程,最終還得自己走這需要村支兩委將本土致富帶頭人和產業工人培養起來,打造一支「永不離開」的工作隊
最後,還要不斷消除精神貧困頑疾在已脫貧群眾中,仍有部分內生動力不足如何啃下這塊「硬骨頭」,長遠來看,仍要靠教育提升人口素質改變思想觀念,人們才有動力也有能力,真正遠離貧困的困擾
來源: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