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亞麟:父母為什麼要催你生孩子?父親去世後我突然明白了

2021-01-19 騰訊網

01

父母為什麼要催你生孩子?

看到高亞麟在一檔節目中的談話,說:

「在《百年孤獨》裡邊,有大概這樣的意思的表述,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中間的一道紗簾,就是因為父母在,我們看不到歸途,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

他算的時間和我們算的時間,不一樣,因為他們看得見死神,所以你是他的心頭大患。

我記得我年輕的時候,二三十歲,那時候父母老說,你也不要孩子也不急,我說急什麼,著什麼急。

直到很多年前,我父親突然去世,我就突然明白,時間哪是永恆的,父母不是可以天天跟你在一起的,我終於明白,父母催你的意思是什麼,是因為他著急,他怕他來不及,不是怕你來不及。」

是啊,父母是怕他們來不及。

其實還有另一種可能,父母也曾年輕過,或許我們目前有的一切想法,他們也有過,在二三十歲這個階段,並不認為這種想法有什麼錯。

但等到中年以後,對生命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明白了沒有孩子的缺憾,以及生命的不完整性。

所以父母也是怕,等我們到中年以後,想法突然轉變了,但因為年齡、時間和精力問題,導致自己也來不及了。

就像父母講過的很多道理,因為我們沒到那個年齡,也沒有那麼豐富的閱歷,更沒有對生命的深刻認識,表示不理解、不贊同,等到年齡理解也晚了。

也就是說,父母怕我們將來後悔,才要催著我們現在做一些不情願的決定。

畢竟,生命不是永恆的,時光是沒法兒重來的,總有一天,我們會經歷父母經歷過的階段。

儘管我們生活中,也有些自己的難處,父母不能完全理解,但父母年輕時的生活又沒有他們的難處嗎?從意義上來講,都是一樣的,他們也只是想幫我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的大方向。

要麼年輕時吃苦,要麼年老時吃苦,你覺得哪個更苦?一定是後者,年老時的苦才是真的苦。

客觀來說,父母就算再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也不代表他們的一切想法都是對的,我們也該有自己的人生,還有生孩子也不應該是為父母生,圖他們高興了。

因為責任都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承擔的,也等同於選擇了另一種人生,父母最多能幫襯著點罷了。

所以在這裡也只是想說,如果你遲早要走這條路,或者在你的打算內,只是想等兩年,那麼趕早不趕晚,趁現在的年齡、身體和精力都來得及。

時間一秒一秒流逝,年齡一年一年增長,壓在你肩膀上的擔子只會是越來越重的,你所要承受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的。

要踏著生命的節拍,在什麼樣的年齡就做什麼樣的事情。

人生就是一環扣著一環,一步錯步步錯,一步晚步步晚,很多事情的發生和安排都是有道理的,背後都有著特定的規律和軌跡。

02

人是不是一定要生孩子?

其實你應該能意識到,生不生孩子,只是你人生中的一種選擇,生了孩子,便意味著你從此開始了另一種人生。

無論哪種選擇,都是有代價的;無論哪種人生,都不是完美的。

但在這裡想提醒你的,做選擇的時候,不能只看自己可以得到什麼,也要看自己需要忍受什麼。能忍受某種選擇或人生,背後的缺失部分、壓力部分,你才能堅持走到最後,僅能看到自己享受的部分,可忍受不了享受對應的難過,長久不了。

到最後也一定會陷入無盡的悔恨和迷茫的深淵中。

至於人為什麼要生孩子,有這樣一種美好的說法:

「生孩子就是帶他來看看這美麗的世界,和父母共同來這美麗的世界中走一遭,一起生活、一起成長、感受人生。」

有個順序,很多人都給顛反了,不是我們選擇了孩子,而是孩子選擇了我們,所以不是孩子要謝謝我們,而是我們要謝謝孩子。

感謝他的到來,從此使我們多了一份美好的牽掛,也從此完整了我們的生命和生活。

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真正有意義的美好來源於付出和欣賞,看著一個小生命一天天長大,不要求他給我們養老,也不要求他給我們爭臉。

被愛,縱然令人心向陽光,但更值得人享受,且有意義的,是愛人的過程、付出的過程。

03

認識一對夫妻,因為他們家庭情況特殊,大寶一直由夫妻兩個人帶大,真的很辛苦,包括妻子也是這麼說,但她從來沒有抱怨什麼。

就像經常能從她口中聽到的一句話,說:

「自己養孩子是很辛苦,但同樣的,我也沒有錯過這一過程中,孩子成長過程中,任何美好瞬間。」

現在他們夫妻倆又打算生二胎了,算是稀裡糊塗的,後來等妻子懷上了二胎,丈夫才突然找到生二胎的答案,他說:「我們夫妻倆想再享受一次,那為愛無私付出的過程。」

因為大寶已經大了,時間流逝太快,那些美好的瞬間都還沒有享受夠。

是啊,生養孩子是不容易,意味著一份厚重的責任,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也不計其數。但養孩子的過程,又真的只有辛苦嗎?

絕對不是,比起那些辛苦,我們得到的更多是歡樂、開心和幸福。為孩子的撒嬌感到幸福,為孩子的賣萌搞怪而歡樂,又為孩子的分享而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感。

再沒有什麼幸福,能比較或代替這種幸福感,很平凡,卻也璀璨奪目。

最重要的是有了孩子後,我們也從此多了一份牽掛,無論身在何方,都被這種美好所滿足,同時我們的生活也因為一個孩子的到來,變得豐富和完整起來。

總之,總有一些溫暖,能治癒你內心一切傷痛,總有一些幸福,能讓你覺得不虛此行。

當然了,生孩子不是一件小事,理智做選擇,考慮條件和生活的同時,最重要的是你生孩子的心,是單純的。

--END--

相關焦點

  •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是什麼意思 含義解釋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含義和出處  《我家那閨女》這檔節目一經開播就備受網友歡迎,熱度也非常的高,尤其是焦俊豔加入節目後,更是把「父母催婚」這一話題推上了高潮,焦俊豔是一個很有自己主見的女生,她覺得女生一不定非得結婚,也不一定非得生孩子,老了就跟朋友一起住養老院也挺好。
  • 你憑什麼逢年過節催他人結婚生子,你自己活明白了嗎
    網友一 今天我媽(繼母)也催我趕緊結婚生子,女人要有一個家怎麼怎麼樣,她跟我爸的的婚姻都不幸福,我親媽的婚姻也不幸福,實在是沒有心思找對象
  • 高亞麟和時瑋的愛情
    時瑋和高亞麟談戀愛後,便向父母透露自己男友是《家有兒女》中扮演劉星父親的那一個。於是,時瑋父母等到電視劇播出時,便打開電視機想看看準女婿長什麼樣,沒想到畫面裡正是劉星親爸來看劉星那場戲。兩位老人家瞬間急了,打電話給女兒訓斥道:你火速給我回家,有事和你談。
  • 「國民老爸」高亞麟:48歲再現神演技,娶小11歲嬌妻至今無兒無女
    韋一航的一聲「爸」令韋江卸下了父親的堅強,掩面痛哭。他是多麼珍惜與兒子相處的每一天,寧可犧牲自己的健康也要傾盡所有給兒子治病,他最聽不得那個「死」字啊! 成長於藝術家庭的高亞麟,高中畢業後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編導系,但是沒考上,於是他就參軍入伍,在1991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空政話劇團。
  • 郭富城母親去世:人到中年,最怕和父母說再見
    前一天,他們還有說有笑地說要交換衣服,沒想到第二天就出事了,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爸爸和哥哥相繼離世後,郭富城格外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他還有兩個姐姐,無論他再忙,都會抽空和親人相聚。我覺得是親人,當我們人到中年時,意味著父母已經步入老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已經慢慢地會看兒女臉色了,他們不是怕我們,他們只是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兒女會嫌棄他們。比如我爸媽,他們每頓飯要做什麼菜,都會問過我,我說你們自己拿主意吧,他們說怕你不喜歡吃。
  • 父親去世後當了城隍神……
    我排了一個半小時的隊後,取上了火車票,返回賓館。 一進賓館的大門,服務臺上的服務員小姐就問:「請問,你是XXX房間的嗎?」 「是呀,有什麼事嗎?」 「你們誰叫LN?」 「我就是。」我以為服務臺催我們結帳呢,就走到櫃檯前。
  • 《父母愛情》身體一直很好的張桂英為何突然去世了?原著給了答案
    《父母愛情》是由劉靜編劇,孔笙執導、實力派演員郭濤、梅婷、劉琳、任帥、劉天池等主演的家庭情感大劇,以上世紀五十年代直至新世紀之初時代滄桑巨變下「我的父母」的愛情為主線,演繹了幾個家庭兩代中國人的平凡平淡生活中的相親相愛與真善美。
  • 14歲男孩剛為母親辦完葬禮,兩周後父親又突然去世
    7月2日,14歲美國男孩艾賽亞在母親的葬禮上和父親抱頭痛哭,兩周後,他的父親也被新冠病毒奪去了生命。 7月22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導了這起悲劇。艾賽亞的母親麗塔·馬奎斯不久前因新冠去世,7月2日,她的丈夫卡洛斯帶著兩個兒子為她舉行葬禮,誰知葬禮剛結束,卡洛斯就確診新冠被送入醫院。
  • 父母說找個男生照顧你,女兒反駁:我只看到了我媽一直在照顧我爸
    二、父母說找個男生來照顧你,女兒反駁:我只看到了你一直在照顧我爸又快到年底了,家裡沒結婚的都開始被催婚,在我家要說哪個會被催婚,那不用想都是堂姐的。堂姐今年塊30歲了,嬸嬸在她26歲的時候就開始給她介紹男孩子,但一直也沒有介紹成功。
  • 去年冬至父親去世,緬懷父親,我的處女作《期待》是寫父親的
    去年冬至父親去世,緬懷父親,我的處女作《期待》是寫父親的,那年我18歲…… 這篇文章發表在河南純文學雜誌《時代青年》上,當時的主編王幅明親自給我寫信說文章寫得特別好,或許是幸運吧,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
  • 去年冬至父親去世,緬懷父親,我的處女作《期待》寫的就是父親
    去年冬至父親去世,緬懷父親,我的處女作《期待》是寫父親的,那年我18歲……這篇文章發表在河南純文學雜誌《時代青年》上,當時的主編王幅明親自給我寫信說文章寫得特別好,或許是幸運吧,從此開始了文學創作。期待突然發現,日子就這樣一連串、一連串地消逝,快得令人心驚。到潔白的梔子花開放時已是初夏,而我的心情卻一天一天地憂鬱起來,因為高考快來臨了。晚飯後的一天,和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地坐在書桌旁,可是莫名的煩惱無名的悵惘卻充塞心間也不知到底是為什麼。
  • 女人都知道生孩子很痛,明明也很害怕,卻還是要生.
    剖宮產後的我在病床上躺了差不多一星期,側邊胯和腰背都躺得紅腫了,翻身困難,下地後更是不會走路,腳似乎不會自由邁步一樣。每次我們聊到生孩子的那些經歷時,還沒生孩子的女性都會表示害怕,我身邊卻沒有哪個女性真的選擇不生孩子。
  • 生活不易,為什麼家人還在催著我們生孩子?
    #沒錢要生孩子嗎父母接濟給了兩萬塊錢先讓他們生活,阿宋找了份新工作,因為從頭開始,工資一個月只有7000塊錢,妻子的公司在疫情期間沒撐下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現在兩個人在上海過著緊巴巴的生活,壓力很大。妻子經常會跟阿宋念叨,要是年前不來上海就好了,我們現在肯定過得比現在好。
  • 過年回家面對父母催婚,我該閉嘴還是該頂嘴?
    那麼,過年回家面對父母的催婚,我該閉嘴還是battle?今天為大家選擇了第三條路——不要讓媽媽搞定我,而是要搞定媽媽。記住,要先發制人,不要逆來順受。而你不光毫無進展,看起來還漫不經心,你說說,他們能不著急嗎?明白有些事情真的改變不了那麼,知道了父母催婚動機,能不能改變催婚這件事呢?很遺憾地告訴你:不能。這是為什麼呢?
  • 人為什麼要結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又被爸媽催婚了。作為他們眼中再不嫁就沒人要的「老姑娘」,我很誠懇的問他們:「人為什麼要結婚呢?」我媽說:「你不結婚,怎麼生小孩,將來怎麼辦,等我們老了有誰能照顧你啊。」電影《剩者為王》裡,職場女性盛如曦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人為什麼要結婚啊,不結婚又不會被判刑。盛如曦三十多歲還是單身,她的父母朋友沒有一個不催她的,可是她沒有遇到自己真心想嫁的人怎麼結婚呢?
  • 李健:父親去世前對我說的4個字,讓我一直慚愧了12年
    後來在整理家裡的來信時,看到那些來自父母的滿篇喜悅與自豪,讓他羞愧難當,一時竟然淚流滿面,心想自己怎能為難善良的父母,一定要堅持到畢業。但已經足夠努力和懂事的李健,卻在父親去世多年後,仍有一件事情無法釋懷,對父親心懷愧疚。
  • 父親突然患癌症去世,我一直走不出來怎麼辦?
    「我從來都沒有想過我爸會得癌症去世,我一直覺得爸爸60歲不上,應該還能陪我們至少還有十幾年。這次太突然了,一檢查出來就是晚期,一點機會都不給。如果我爸要是老死的,我可能就不會這麼的難過,或者說他能活到70歲,我也不會這麼的難過,我爸累了一輩子什麼福也沒享到。
  • 李子柒爆屏的那道菜,央視刷屏的A4紙: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他曾在節目中談到過,父母對他的愛深刻至極:"我覺得做父母是無期徒刑……"母親去世後,費玉清很長一段時間都鬱鬱寡歡,足不出戶。父親去世,費玉清卻因在內地做節目,沒能見到父親最後一面,這成了他最大的遺憾。他在信裡寫道:"這麼多年來,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我一直快步向前,卻也忽略了欣賞沿途的風景;當父母親都去世後,我頓失了人生的歸屬,沒有了他們的關注與分享,絢麗的舞臺讓我感到更孤獨,掌聲也填補不了我的失落,去到任何演出的地點都讓我觸景傷情;我知道是我該停下來的時候了
  • 李宗盛一首歌,唱哭了多少人啊:我真的以為你會等我
    01今天開篇就講「死亡」問題,是因為這兩天,《我家那閨女》裡,高亞麟的一段話,刷爆了朋友圈,刷爆了微博,也刷爆了我的心。他說:「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到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死神。」為什麼呢?他解釋道:「因為父母在,比如說你今年30,你不會做(結婚),哪怕你60,也不會想。
  • 「媽,當年是被我爸綁架了嗎?」父母顏值差距大:生孩子像摸獎
    一、父母親顏值差距太大,孩子顏值忽高忽低小嵐一家搬進新家的時候,很多陳年的舊物都被翻出來了,還有一疊父母年輕時候的老照片。現在父母都步入中年了,早就沒了當年的意氣風發。母親的頭髮都白了一些,父親的大肚子也是一年比一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