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的橋梁這麼多,這座才是萬裡長江第一橋,你知道是哪座嗎?

2020-12-14 肖祝傑崎旅遊

長江上的橋梁這麼多,這座才是萬裡長江第一橋,你知道是哪座嗎?萬裡長江萬裡長,奔流到海不復回,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把中國分成南北地區,長江上數不勝數的大橋連接南北,長江的天塹變成了通道, 長江這麼多大橋中,哪座橋是萬裡長江第一橋? 是南京長江大橋嗎? 還是武漢長江大橋? 你知道嗎?

南京長江大橋是南京的象徵建築,接受過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家元首和高級官員參觀, 大橋長4589米,1959年開始建設,1969年竣工交付使用, 武漢長江大橋是武漢的象徵建築,比南京長江大橋早幾年建成,是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是萬裡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於1955年9月開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開通, 橋全長1670米,上層是公路橋,雙向四車道,下層是雙線鐵路橋,兩排列車可以同時對摺,兩邊有人行道,遊人可以邊走邊看橋的風景。

武漢長江大橋始於漢陽龜山,停於武昌蛇山,武漢長江大橋將武漢三鎮一體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道」,武漢長江大橋在中國南北交通的溝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長江大橋建成後,使武漢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鐵路樞紐,為了連接武漢三鎮,第一次提出建設武漢長江大橋的是湖廣總督張之洞,但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執行, 之後,從清末到民國時代總共提出了4次計劃, 中途廢除了, 新中國成立後,這座大橋建成了, 大橋的圖案被選為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

開通以來,武漢長江大橋經過60多年風雨滄桑,大橋經過7次大洪水、77次輪船相撞考驗,平安無事, 每天的車通行量超過10萬輛,必須每隔10年進行一次橋的維護, 現在武漢新建了很多長江大橋,減輕了這座大橋的壓力,大橋的壽命延長到了150年。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萬裡長江第一橋建設始末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大橋,素有「萬裡長江第一橋」的美譽。這年9月,毛澤東在北平主持召開了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會議通過了建造武漢長江大橋的議案,將改寫萬裡長江無橋的歷史。是年末,中央人民政府電邀李文驥、茅以升等橋梁專家赴京,共商建橋事宜。  根據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鐵道部成立了大橋專家組,委任茅以升為專家組組長兼總設計師,派遣大批工程技術人員赴漢勘測、鑽探,進行初步設計。
  • 4座詹天佑獎、2座魯班獎、1座國際橋梁"諾貝爾獎"!"四川橋"這樣...
    這是記者在採訪時最大的疑問。汪洋的回答言簡意賅:「因為它最經濟。」有多經濟?經測算,相比其他類型的相同橋梁,四川合江長江公路大橋要節省建安費約9000萬元。要知道,合江縣謀建這座渡改橋的時候,還是烏蒙山區的貧困縣,一年財政收入僅4億元左右。
  • 五峰山長江大橋創七項世界紀錄 這座高鐵橋「高」在何處
    「五峰山長江大橋橋位地形符合修建懸索橋的條件,但是規劃預留了60多年,一直沒有能力和足夠的技術把握去付諸實施。」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副總工程師、五峰山長江大橋總設計師徐恭義說,這次在五峰山建設我國第一座鐵路懸索橋,鐵路各方面對前期工作進行了周密考量和慎重評估,懸索橋的跨度是根據水文地質和河道地形等條件決定的。
  • 中國唯一的「橋都」,橋梁數多達4500座,還創下多個世界之最
    中國唯一的「橋都」,橋梁數多達4500座,還創下多個世界之最,俗稱「水生萬物」, 水是生命之源,綿延不絕,生生不息, 自古以來,水在人類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人類逐水而居,創造了無數古老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比如世界聞名的兩條河文明,神秘的尼羅河文明,還有我們熟悉的長江黃河文明,
  • 5年建成11座長江大橋 湖北建橋增幅全國第一
    【閱讀提要】十三五建成長江大橋數量全國第一,湖北的長江上平均每隔26.525公裡就有一座大橋……亮眼數據彰顯實力,5年來,湖北的長江大橋不僅建得多,而且顏值高,內涵更豐富,許多橋進入世界橋梁殿堂。這些橋,方便群眾出行,激活商貿往來,成為推動湖北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交通「硬支撐」。  滾滾長江橫貫荊楚,道道彩虹妙手繪就。
  • 長江源頭第一橋
    橋頭的水泥柱上「長江源頭第一橋」七個紅色大字,看著格外醒目。我請作家王宗仁在這裡給我照了一張像。文友馬力是第一次來青藏線,他問:「這就是長江源頭第一橋嗎?」「當然!」我回答他,「從位置上講,它是建於萬裡長江源頭的第一橋;從時間上講,1954年它就初具通車功能了,比1957年通車的武漢長江大橋和1968年至1969 年通車的南京長江大橋都要早。
  • 「橋都」武漢即將上新,帶你看看青山長江大橋有多厲害?
    武漢的11座長江大橋中,武漢長江大橋與武漢長江二橋是按先後順序命名的,其他的橋大多以橋址小範圍地域命名,唯獨青山長江大橋的「青山」二字,取自武漢市青山區,是武漢市第一座以城市行政區的名字來命名的橋梁。比如老大哥武漢長江大橋是沉穩的工業灰,鸚鵡洲橋是時尚的國際橘,楊泗港橋是靚麗的金秋黃……與單色橋不同的是,青山長江大橋由藍白兩種顏色組成,放眼望去,長江武漢段上的橋已聚齊9種色彩,恰似多座彩虹臥波,精彩紛呈、氣勢磅礴。
  • 武漢長江大橋上為什麼會有軍人和武警站崗執勤?
    1955年10月15日,經過建設大軍2年零1個月的艱苦奮戰,萬裡長江上的第一座大型橋梁——武漢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社論《偉大的理想實現了》,向全國人民宣告了這條讓人心情澎湃的消息。 武漢長江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北岸引橋303米,南岸引橋211米。
  • 聽說帶女朋友來武漢這幾座橋,她會變得很溫柔
    武漢,不僅是江城,也是橋都。在武漢,僅在長江上的橋就有11座(含在建),漢江以及其他水域上大大小小的橋也有百餘座。武漢的第一座橋就是咱們的地標——長江大橋,通車以來已經有62年,素有「萬裡長江第一橋」的美譽。
  • 武漢最爭氣的長江大橋,在長江之上最為顯眼,有兩項為世界第一
    ,武漢市區的黃鶴樓,東湖風景區,武大華頭,萬裡長江第一橋,長漢路步行街都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有這樣一個城市,有細緻的湯、豆皮、排骨藕湯、蒸對蝦等食品。目前,除長江一校單雙號限行制以外,武漢市從2018年1月1日開始不受任何限制,免費通過其他大橋,長江大橋的建築風格和通行要求各不相同,例如,由國家領導人李先念指名形成的長江二橋,結束了只連接三座橋的歷史,構成了武昌中心與漢口中心的交叉線,是武昌中心與漢口中心距離最短的一條,但是,武漢長江上的第三座大橋——白沙大橋,在建成後的前十年裡,已經修建了二十四次,但它是武漢南面第三環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 你知道嘉陵江、漢江與長江幹流的交匯處,分別是哪座城市嗎?
    嘉陵江、漢江與長江交匯處從航運角度來看,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的河流相對來說航運功能更為突出,其中主要就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多發展內河航運,而兩者之中又以長江最為突出。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流程長達6300千米,排名世界第三,不僅如此,長江還是一個巨大的水系,支流數量數以千計,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37條,長江幹流和這些支流組成了中國最大的內河航運網絡,再結合京杭大運河等人工運河,航運範圍更是廣大。在長江的支流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這四條支流的流域面積都超過了10萬平方千米,是長江的四大支流。
  • 寬48米 長江上最寬的一座橋 下個月在湖北武漢通車 橋都麼?
    武漢到北京、上海、廣州都是居中,也有長江、漢江黃金水道,還有多條高鐵、高速公路經過,是區域乃至華中、中國的交通、物流、航空、水運中心、樞紐之一,也是中國特大城市,新一線城市。武漢有多少座長江大橋呢,武漢號稱江城,和重慶一樣都是大城市,但是相比較重慶,武漢可能更符合橋都的概念,橋多,尤其大橋多。
  • 中國第一座跨海公鐵兩用橋,順利貫通,又是一座超級大橋
    我國的橋梁技術,一直以來受到世界的關注,但是最近,福建省內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成功地合龍了,這標誌著中國第一座跨海公鐵兩用橋順利貫通,過了一會兒,很多網民都很吃驚:這又是超級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始於長樂市松下鎮,終於平郯島,全長16.34公裡,已知是現在我國乃至世界上同一類型的大橋中跨度最長的跨海公鐵兩用大橋,這座橋建於2013年11月,經過近6年的施工建設,克服了許多危險,克服了道路的難關,終於最近穩定地將重473噸的合龍段鋼桁提升到設計位置,在聯合龍口的兩側正確連接了鋼桁節。
  • 武漢和重慶,誰才是真正的橋都?重慶橋多,但武漢是建橋之都
    武漢和重慶,到底誰才是橋都呢?之前,重慶被一個協會認定為唯一的橋都。重慶是一座山成,而且嘉陵江和長江在此相遇,形成了兩江四岸的城市格局。長江沿線,兩江四岸比較顯著的,一個是上海,黃浦江匯入長江。一個是武漢,漢江匯入長江。
  • 湖北將建一座大橋,計劃年底開工建設,將成武漢第12座長江大橋
    大家都知道,武漢是長江流經的一個城市,長江對武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武漢人,武漢就是曾經的長江五虎之一,因長江而昌盛一時。但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各個城市的經濟都在快速發展,像武漢這樣的大型城市,發展速度更是驚人的,但渡船過江的時代已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所以武漢的過江通道就一條條被建立起來了,武漢長江大橋就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立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素有「萬裡長江第一橋」美譽,此後武漢的過江通道建設就越來越多了。
  • 世界前500的大橋,中國佔80%,中國100萬座橋梁為誰而建?
    走在即將通車的長江大橋上,毛澤東問大橋局的負責人:「有蘇聯專家在這裡可以修這樣的橋,如果沒有可以修了嗎?」大橋局副局長楊在田回答:「可以修了。」「真的可以修了嗎?」他又追問了一句。「確實可以修了!」楊在田充滿信心地回答。
  • 南京長江五橋來了!!!
    依偎在長江下遊的南京,被江北一分為二 , 為通南北,長江上的跨江之橋,便應運而生。 ▲攝影 熊偉 這座高科技的「橋+隧道」,設計為雙向六車道,橋梁段設計時速100千米/小時,隧道段設計80千米/小時。
  • 這座橋,長度超百裡,被列入現代世界七大奇蹟
    1997年廣東虎門大橋通車,中國的第一座大跨徑現代懸索橋誕生。1999年,江陰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我國首座跨徑超千米的特大型鋼箱梁懸索橋梁,徵服了許多國際大獎的評審。江陰長江大橋中國橋梁人用一座座自主設計的大橋不斷刷新著各種記錄數據,從弱到強,自新自強,以令世人驚嘆的規模和速度邁向世界橋梁大國之列。
  • 四川修建的長江大橋,長1800米,是該地區第一座雙層兩用橋!
    中國建成的長江的發展來說,長江大橋很多,功能很多,但其實四川也有自己的長江大橋,只是它的長江大橋名氣很低,遠不如重慶武漢的長江大橋有名,所以人們往往忽略了這座長江大橋,不過四川建的長江大橋意義也很大,我就介紹一個四川要建的長江大橋,它在對於四川的發展上意義還是很大的。
  • 紅色記憶(57)|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境內連接漢陽區與武昌區的過江通道,位於長江水道之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也是武漢市重要的歷史標誌性建築之一,素有「萬裡長江第一橋」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