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來QFII密集調研11家公司,融資客斥資逾10億元加倉4隻龍頭股!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趙子強見習記者任世碧

據證監會網站顯示,2021年以來,已有12家境外機構提交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申請。此外,自去年11月1日QFII、RQFII新規正式實施以來,2020年最後兩個月,提交申請的外資機構數量分別達到39家、24家。中金公司預計,在未來5年-10年,外資年均淨流入A股的規模預計在2000億元-4000億元人民幣左右。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A股市場已經開啟了春季攻勢,開年以來A股市場走勢強勁。預計隨著經濟的復甦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的回升,春季攻勢還會進一步深化。由此看來,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淨流入超過300億元,顯示出大量外資不斷湧入A股搶籌,這將會為A股市場提供增量資金,且資金多數都屬於中長期的資金有利於提升機構投資者的市值佔比,從而讓A股市場近一步進入到機構投資者時代。機構投資者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業績優良的好股票將會不斷的受到市場資金追捧,尤其是QFII重點調研的績優龍頭股更容易吸引資金的關注。」

可以看到,QFII在此期間調研積極性仍較高,業績穩定增長的績優龍頭股備受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1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共有11家上市公司獲QFII機構密集調研。具體來看,華陽集團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機構家數居首,達到4家,立昂微、雲南白藥緊隨其後,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機構家數也均為3家,諾德股份、科順股份、天融信等3家公司期間也均受到2家QFII機構的調研。另外,洲明科技、陽光電源、震有科技、楚江新材、石基信息等5家公司也獲得QFII機構的關注。

行業角度方面,上述1月份以來獲QFII調研的11隻個股主要扎堆在電子、計算機等兩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3隻、2隻。

「外資被譽為聰明資金,長期受價值投資薰陶,投資策略也非常成熟,在A股市場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因此備受QFII積極調研的標的及行業一定程度上會成為市場接下來的風向標,受到資金的關注。」私募排排網研究員葉遠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近期QFII積極調研的電子行業來看,5G引發的手機換代潮、國產替代加速推進以及智能應用在生活中的佔比不斷提升,電子行業在未來較長周期內有望保持持續景氣,從年報數據來看,電子行業年報數據表現出色,在經過前期較長一點時間的調整修復之後,從較長時間尺度來看,已經進入到一個極具性價比的投資周期。計算機行業亦是如此,調整已經足夠充分,行業又極具發展空間,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有望成為工業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助力計算機產業加速發展。」

良好的業績穩定增長或是節後QFII頻繁調研的重要動力。在上述1月份以來被QFII調研的11家公司中,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共有6家,佔比逾五成。年報業績預告方面,上述11家公司中,截至1月14日收盤,已有3家公司率先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科順股份、立昂微均預計2020年全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為150%、23.45%。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述月內獲QFII調研的11隻個股股價出現分化,陽光電源、雲南白藥、諾德股份、科順股份等4隻個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月內累計漲幅均在1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融資客也開始入場加倉QFII調研品種。統計顯示,上述1月份以來獲QFII調研的11隻個股中,共有4隻個股期間處於融資淨買入狀態,陽光電源、雲南白藥、諾德股份等3隻個股均受到1億元以上融資客的追捧,石基信息也實現融資淨買入,這4隻個股合計吸金10.45億元,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對於後市布局情況,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包括券商、保險、養老金、外資和公募基金等機構的規模提升、影響力加大,加上近期機構資金表現出的風格趨同和抱團態勢,近年來專業性更強的機構投資收益率整體超過了散戶投資者,與此同時機構關注板塊品種還形成虹吸效應,並進一步放大了這些抱團品種的收益水平。這種市場環境下,適度關注跟蹤包括QFII在內的機構關注和布局的方向,近期QFII調研品種主要集中在科技、消費和經濟復甦幾個主題方向,而這些也是中國推動經濟轉型和消費升級背景下,機會相對突出的行業板塊,值得投資者重點研究。」

表:1月份以來獲QFII密集調研的公司一覽

制表:任世碧

(編輯於德良策劃吳珊)

相關焦點

  • 今年以來兩融餘額增長逾630億元 融資客斥資逾300億元追捧電子等四...
    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截至1月14日,滬深兩市共910隻兩融標的股實現融資淨買入,其中,期間累計融資淨買入額超1億元的兩融標的股達到172隻,合計吸金637.48億元。中國平安、隆基股份、寧德時代、中信證券、中遠海控、航發動力、中興通訊等7隻兩融標的股期間累計融資淨買入額均在10億元以上,三一重工、東方財富、愛爾眼科、雅化集團、藍思科技等5隻個股期間累計融資淨買入額也均達到9億元以上。良好的年報業績預期向好或成融資客大量湧入布局的重要原因。
  • 機構預判2021年外資流入有望達3000億元 135家公司獲QFII密集調研
    隨著北上資金投資情緒持續回升,近期外資對A股的調研熱情積極性同樣較高,為明年「春季行情」做準備。《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後發現,四季度以來,滬深兩市共有135家公司獲QFII機構密集調研。其中,邁瑞醫療、廣聯達、海康威視、歌爾股份、新產業等5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居前,均超10家。
  • 上周62家公司獲調研 逾21億資金加倉14隻潛力股
    在此期間,機構調研熱情積極性高漲,年報業績超預期的績優龍頭股備受關注。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A股市場已經逐步重拾升勢,有望突破箱體的上沿,挑戰前期新高,跨年度行情也將穩步推進。目前,價值投資已經逐步深入人心,堅持價值投資抓住A股市場的機會,可選擇近期機構頻繁調研的績優龍頭股進行配置。」
  • 基金密集調研並加倉消費股
    摘要 【基金密集調研並加倉消費股】在底部盤整兩個月後,上周滬指再度站上3000點。隨著市場底部逐步抬升,看多的機構也逐漸增多。從進攻方向看,機構上周加倉了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和房地產板塊。
  • 二季度陽光私募持倉大揭秘:斥資逾180億元,現身266家公司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8月25日收盤,在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266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陽光私募的身影,合計持股市值達712.69億元。其中,二季度陽光私募新進持有82隻個股,本期繼續對47隻個股進行加倉操作,合計增持資金達185.44億元。
  • 2019年國際金價上漲18.4%凸顯長期價值 融資客月內斥資近9億元買入...
    2020年1月8日,國際金價最高一度上探1611.20美元/盎司,為2013年4月份以來首次站上1600美元大關,並刷新2013年3月份以來最高水平。事實上,隨著2019年年報披露期臨近,黃金板塊上市公司基本面進一步改善,年報業績預期向好的優質品種備受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月13日,11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19年年報業績預告,潮宏基、ST冠福、赤峰黃金等3家公司2019年全年業績均預喜。
  • A股資金面日報:主力資金連續11日淨流出機構搶籌9隻股
    31股獲北向資金加倉超億元統計顯示,11月23日共有848隻股持股量環比上一個交易日增加,以增持的股份數量和當日收盤價為基準進行測算,加倉股中,增持市值在億元以上的有31隻,增持市值最多的是貴州茅臺,最新持股量為1.02億股,環比增加1.00%,增持市值為18.02億元,其次是格力電器、中國中免,增持市值分別為7.01億元
  • 持股過大年 融資客都買了哪些「年貨」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月21日,兩融餘額累計增加372.27億元,同比增加3.65%。在今年1月以來的14個交易日裡,有11個交易日兩融餘額保持增長狀態,這顯示出融資客普遍認可持股過節。從融資客年前加倉申萬行業的比例看,節前對其他休閒服務行業加倉幅度最大。
  • 短訊:融資餘額增加27.53億元 融資客斥資逾21億元加倉三行業
    統計發現,截至12月17日,滬深兩市的兩融餘額達15919.9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53.73億元。其中,融資餘額達14702.54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7.53億元。從行業方面看,12月17日,在申萬一級的28個行業中,有14個行業被融資客淨買入,其中,有色金屬、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三行業淨買入金額均超5億元,合計淨買入額達21.13億元。
  • A股資金面日報:比亞迪、京東方A獲主力大幅加倉 北向資金淨流入78...
    北向資金:  A股反攻號角吹響?北向資金搶籌近80億 增持個股名單曝光  北向資金今日持續流入,全天合計淨買入78.6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27.09億元,深股通淨買入51.51億元。自11月以來,北向資金持續淨流入,不到兩個月已累計淨買入1008.34億元。越聲理財認為,這種大規模的掃貨,說明了北向資金對A股市場積極樂觀。
  • 食品飲料股8個交易日市值增逾2300億元 逾3成公司股價勇創年內新高
    原標題:食品飲料股8個交易日市值增逾2300億元 逾三成公司股價勇創年內新高 摘要 【食品飲料股8個交易日市值增逾2300億元 逾三成公司股價勇創年內新高】近期
  • 十年60倍科技龍頭遭大舉套現 基金剛加倉超200億
    得益於蘋果及消費電子產業鏈的成長,立訊精密上市以來業績持續高增長,營收從2010年的10.11億元暴增至去年底的625.16億元,淨利從1.16億元暴增至去年底的47.14億元,淨利增速平均值超過55%,且每年淨利正增長。業績快速增長之下,公司股價也持續飆升。
  • 245.4億元!775.3億元!1712.94億元!
    其中,今年以來,有8個月北上資金實現淨買入,4月份、6月份和11月份北上資金實現淨買入額均超過500億元,分別達到532.58億元、526.79億元和579.29億元,1月份、2月份、5月份和7月份北上資金成交淨買入額均在百億元以上,10月份基本持平淨買入金額為0.23億元。僅有3月份、8月份以及9月份,北上資金均呈現淨賣出的態勢。
  • 27股獲北向資金加倉超億元
    資金淨賣出39.68億元,其中,深股通淨賣出29.59億元,滬股通淨賣出10.09億元。板塊分布上,主板有19隻,中小板有4隻,創業板有4隻。   從機構動向看,北向資金增持市值居前個股,近一個月獲機構調研的有3隻;機構調研家數看,機構較為扎堆的是中科創達、
  • 北上資金連續12周淨買入,抄底海康加倉五糧液等一批個股,但栽在了...
    而在稍早10月底至本月上旬,北上資金一度連續14個交易日增持海康威視,持股數創4個多月新高,持股市值更是創半年來的新高。五糧液雙十一在天貓超市、蘇寧易購、酒仙網等電商平臺銷量均排第一。但北上資金雙十一當日減持了五糧液37萬股,但五糧液雙十一銷售數據公布後,北上資金又連續增持,買回了相當於賣出數量近10倍的股票,耗資4.23億元,成為本周北上資金淨買入第二多的個股。
  • 險資年內調研658家A股公司4082次
    臨近年末,險資2020年的調研全貌也日漸清晰。《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梳理,今年以來截至12月23日,險資合計調研了658家A股公司,合計調研頻次達4082次。但引人注意的是,險資對今年調研頻次最高的5隻個股卻「只看不買」。
  • 短期風險釋放接近尾聲 北上資金挖掘細分龍頭股
    3、《行動計劃》繪製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新藍圖 逾2億元大單布局4隻績優股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工業網際網路專項工作組2018年工作計劃》,提出到 2020 年底,初步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的總體目標,並在基礎設施能力提升、標識解析體系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核心技術標準突破、新模式新業態培育、產業生態融通發展
  • 軍工材料龍頭獲超百家機構調研機構最新盯上這些股(名單)
    近一周以來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0多隻,洽洽食品成為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周以來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0多隻。從調研機構類型來看,近一周證券公司調研相對最廣泛,調研33家公司,即逾9成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基金公司和陽光私募調研數量次之,分別調研26家和23家公司。洽洽食品成為近一周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數據顯示,合計有341家機構調研了該公司,包括79家基金公司、27家證券公司、50家私募、22家保險公司、28家海外機構等。
  • 兩大聰明資金加倉的低估值滯漲股是它們家電巨頭赫然在列
    節前兩大聰明資金現分歧18隻低估值滯漲股獲同時加倉連續4日淨賣出234億後,北上資金今日早盤先是開啟淨流入模式,但截至午盤,以滬深股通額度計算,9月25日早盤北上資金淨流出2.67億元,不過滬股通淨流出4.21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