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賽季是勇士被釘在恥辱柱上的一年,他們在總決賽中輸給了騎士,成為NBA歷史上第一支3比1領先卻被翻盤的球隊。不過那也是他們創造歷史的一年,他們在常規賽取得了73勝9負的戰績,打破了公牛隊此前創下的紀錄,同時,他們還在西部決賽在1比3落後的局面逆轉雷霆隊,這些都不應該被遺忘。
杜蘭特的進攻一向很穩定,關鍵時刻又有「死神降臨」時刻,進攻無弱點,身邊又有全明星球員維斯布魯克,有他們在雷霆隊怎麼會連輸三場呢?在我看來是出色的球員+團隊籃球戰勝了英雄主義,當年的雷霆隊靠著杜蘭特和威少兩位天賦出眾的球員在常規賽拿到了西部第三的戰績,但是到了季後賽就會衍生出許多問題。
一、容易被針對
雷霆當年的陣容除了杜威二少,還有亞當斯、伊巴卡、坎特、羅伯森。雷霆的進攻火力很猛,但是完全是杜蘭特和威少發起的,對手一是賭杜威二少的單打效率,二是賭他們出球後其他人的支配球能力。亞當斯直到今年仍然沒有開發出自主進攻能力,坎特在防守端是大漏洞,羅伯森只有防守沒有三分,伊巴卡為了拉開空間很多時候被迫拉到外線做定點投手,這樣效果能好嗎?
所以勇士的方式就變得相對簡單了,嚴防杜蘭特和威少,迫使他們出球或者讓他們高難度單打,這樣越打到後面對勇士越有好處,高難度的單打會大量消耗杜威二少的體能,單打效率越來越低,後面三場比賽,雷霆隊上半場,甚至到第三節結束時都是領先的,但是最後總是被翻盤,原因就在這裡。
二、體能問題
如上述所說,雷霆隊的進攻完全靠杜威二少發起,其他人得不了分讓他們陷入單打模式,體能消耗巨大。此外,主教練多諾萬用人時非常謹慎,有的比賽甚至只用6到7人輪換,面對無球跑動非常多的勇士隊,雷霆隊必須無限換防,這是非常累的,使用的輪換又少,球員經常體力透支。
對比之下,科爾的用人大膽了許多,除了第六場比賽讓格林、湯普森和庫裡的上場時間超過40分鐘,其餘比賽他們都得到了不錯的休息時間。季後賽的強度是非常大的,哪怕是一兩分鐘的休息時間,球員也能冷靜一下避免打球上頭,還得到喘口氣調整的時間,休息是很重要的。
但是多諾萬太過謹慎了,或者說無人可用了,只能死操主力球員,杜蘭特的體能一直是個問題,讓他一直留在場上防守,進攻端又各種高難度的單打艱難得分,他的體力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第六場的時候。關鍵的第六場比賽,雷霆隊在第三節結束時還領先8分,但是到了第四節,體力充沛的勇士隊開始發威,湯普森個人單節砍下19分,而杜蘭特體力透支得分效率低下,7投1中只拿到4分,威少則是7中2拿到8分,兩人加起來還沒有湯普森一個人高。
季後賽是七場比賽定勝負,雷霆隊「亡命式」的打法讓他們取得了3比1的領先,但是他們沒能快速解決問題,系列賽打得越久他們越疲憊,在攻防兩端都跟不上勇士的節奏。
三、威少效率低下
那輪系列賽,威少前面4場的表現都很不錯,但是後面三場真的是災難級別的。其實杜蘭特後面三場只有第七場效率高,但是跟威少相比,他還算可以了。來看看威少那三場的數據:第五場,得到31分7板8助,28投11中,三分8投3中;第六場,28分9板11助 27投10中,三分5投0中;第七場:19分7板13助,21投7中,三分6中2。
威少效率低還瘋狂出手,以至於後來被一些人罵他「防住了杜蘭特」,他打球容易上頭,經常高難度出手,讓一旁的杜蘭特急得直跺腳,後來有報導稱杜蘭特離開雷霆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威少,兄弟倆的感情破裂。
英雄主義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進攻全靠杜威二少讓球隊進攻容易被限制,杜威二少只能單打艱難拿分,消耗過大導致體力透支問題,導致兩人越到關鍵時刻效率越低,最終導致球隊被大比分逆轉。相比之下,勇士隊球經過多人傳導,最終傳到終結能力強的球員手裡得分,除了水花兄弟和追夢格林,其他球員也都參與進來,防不勝防。總的來說,是精緻的團隊籃球戰勝了英雄主義。
那些說科爾全靠明星球員打球的說法並不準確,不管是戰術調整,還是用人策略,他很有自己的一套,請給他的體系和戰術一個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