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lvis雷
編輯/ 葛 思文
電競有望入奧嗎?來看看國際奧組委主席怎麼說
「我們要把體育運動推向年輕人。」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我們不能再期望他們自動找上門來,而應該主動地去貼近他們。」
在意識到奧運會正在失去他們的受眾之後,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近日的發言中對電子競技進行了一番評價。他謹慎地表示:國際奧委會可以考慮那些「反映現實中體育運動」的電子遊戲,但除此之外,很多遊戲中「無謂的暴力和殺戮與奧林匹克價值觀相悖」。
此外他還進一步表示,「如果有選手在虛擬世界中進行足球或其他體育項目的競技,我們對此很感興趣,也希望這些選手能傳達真正的體育精神。如果電競項目的愛好者們會因此願意在現實中參與真正的體育運動,我們會感到更加欣慰。」這似乎在暗示,體育電競遊戲會是入奧首選。
不過,關於電子競技能否被即將到來的賽事所接納,巴赫表示他們還在觀望整個產業的發展:「做出這一決定為時尚早,因為電競產業還在自我塑造的過程中。這是個成功的產業,但其組織性還遠遠不足。」他特別指出了電子競技缺乏組織紀律性這樣一個問題。
雖然言語之中頗多謹慎之處,但對於身為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巴赫而言,願意公開談論電競入奧的可能性,並且對潛在項目進行了一番評價,已經說明奧運會正在考慮接納電子競技的可能性了。
全運會真的會向電競打開大門嗎?
近日,巴赫還參與了中國的第十三屆全運會的開幕式。2017是一個體育小年,對於國內體育圈來說最大的事應該就是全運會了。8月27日晚,全運會的開幕式在天津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舉行,吉祥物「津娃」和機器人「優友」共同點燃主火炬塔的一刻,標誌了這場賽事的正式啟動。
「全運惠民,健康中國」是本屆全運會的口號,其中無不透露著主辦方「全民全運」理念。其中,本屆全運會首次共了19個群眾比賽項目,包括航空航海模型、圍棋、象棋等,共計會有8022名群眾選手參與其中,成為了全運會改革的一大亮點。
不過,年輕人最為關注的體育項目——電子競技,還沒能在這次躋身全運會的舞臺。
早在2003年,電競就已經被宣布成為第99項正式體育項目(08年改為第78項),因此,從體育項目的身份上來說,電競進軍全運並不存在先天性問題。事實上,去年亞奧理事會宣布電競正式成為了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正式項目,亞運會的舞臺可以容納電競的身影,全運會自然也不是不可以。
「群眾喜聞樂見,參與度高,覆蓋面廣」是納入全運會競技項目基本要求,從這項要求來說,電子競技項目全部都符合。
事實上,從參與人數來看,電子競技已經擁有足夠的實力來叫板傳統體育了。移動端遊戲《王者榮耀》僅國內註冊用戶數量突破了2億,其中女性用戶佔了一半;另一款全球化更好的客戶端遊戲《英雄聯盟》月活躍用戶在去年就已經達到了1億;根據Newzoo和企鵝智酷的兩份統計報告,2017年世界電競觀眾達到3.85億,中國電競用戶達到2.2億,未來兩年內預計還會再增長1億。
在圈哥看來,被衛報稱為「Sports 2.0」的電子競技項目正在擁有堪比足球、籃球這種傳統體育大項的用戶基礎,同時這批用戶的平均年紀較輕,代表了中國體育乃至世界體育的未來。因此,儘管本屆全運會沒能成功入選,但這或許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事實上,全運會本身也一直在進行著改革,起初開辦時,全運會的意義更多的在於「為國家的奧運戰略鍛鍊新人、選拔人才」,而如今,伴隨著取消金牌榜和獎牌榜、增設19個群眾比賽項目、部分項目打破省區市界限等種種措施,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全民全運」的新趨勢已經頗為顯著。
與此同時,儘管天津全運會的主辦方運用了多種方式來增加全運會的可看性,但是和奧運會一樣,隨著傳統體育用戶的年齡和數量在不斷老化和下降,如何在保持其社會效益的同時,通過成功的市場化運作和商業開發來取得經濟效益,並成功續上年輕一代的參與和關注,成為了擺在組織者面前的一個必須跨越的鴻溝。
事實上,當全運會一屆屆地開始強調群眾參與時,電子競技其實就是最好的範例之一。從《英雄聯盟》到《王者榮耀》,電競遊戲從把我們的碎片化時間轉化為參與時間開始,逐漸地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
根據企鵝智酷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約2.2億的電競用戶中有90%的人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77.6%的人認同電競是一項新興體育運動,54%的人每次觀看電競賽事超過1小時。在還沒有針對不同遊戲做參與時長統計的情況下,都能毫不誇張地說,在一定程度上電子競技扮演了年輕一代當中社交貨幣的作用,自然也具備提升全運會關注度的能力。
是電競走向全運,還是全運走向電競?
事實上,儘管最終本屆全運會沒有帶上電競,但組委會也並非沒有開始進行試水。
2017年4月,體總發布關於開展「我要上全運」活動和賽事通知,要求在2017全年廣泛組織全民健身體育活動和賽事,進一步激發老百姓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和賽事的熱情。
7月,由天津市體育局和天津市商務委員會支持,天津市電子體育競技運動協會和天津市百貨商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我要上全運」2017天津電子競技錦標賽正式開幕。據悉,比賽共設置《英雄聯盟》、《王者榮耀》和《FIFAONLINE 3》三個項目,其中前兩者是MOBA遊戲,第三個是日前收到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欣賞的SPG體育模擬類遊戲。整個比賽將緊挨全運會的周期進行,總獎金超過30000元。
當然,電競也並非毫無問題,最飽受爭議的問題在於,電競是否能夠「有效增強人民體質」呢?
毛澤東主席最先提出「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這也是全運會乃至國家級體育賽事的立身宗旨之一。儘管電競行業認為,成為一個優秀的選手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身體鍛鍊,否則他難以適應大量的訓練和比賽的體力需求,但從目前來看,這個量的差距很難用來說服主流觀念。
儘管目前來看,電競仍舊很難逾越「增強人民體質」的鴻溝,但時代對於人民體質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改變,就像在古代我們靠的是腳和體力走路,如今我們靠的是汽車和駕駛技術,對於體育概念的要求是否也會在未來發生改變呢?
傳統體育如今面臨了關注度下降等諸多問題時,必須積極地思考自身出路,或者順應時代的需求接納電競。思考和改變需要時間和決心,電競或許不會很快進入傳統體育盛會的舞臺上來,但這或許是時代的必然。
也許未來某天,「走,全運會開黑去」將不再是一句戲言。
點擊下面藍色字,獲取更多資訊
英雄聯盟如何改變了世界
對待《王者榮耀》,不是只有封殺和捧殺這兩種態度
電競教育的一個誤區、兩種打法與三個方向
大吉大利,晚上吃雞!《絕地求生》會成為下一個電競商業引擎嗎?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生態圈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