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黑臭水體絕跡,廣州「3-4-5」治水路線發威
金羊網 作者: 2020-03-18
廣州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歸功於一直以來實施的「『3-4-5』治水路線」,當前將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效,讓河湧「長制...
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兵
通訊員 趙雪峰
圖/採訪對象供圖
進入2020年以來,廣州治水工作頻傳捷報。2月份,廣州白雲區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狀態。
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明表示,廣州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歸功於一直以來實施的「『3-4-5』治水路線」,當前將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效,讓河湧「長制久清」。
治理後的白雲區石井河引來大量白鷺
治水成果:「3-4-5」治水路線清晰有效
目前,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鴉崗等9個國家考核斷面穩定消除劣Ⅴ類水,流溪河流域劣Ⅴ類一級支流數量由46條減至16條。
2019年廣州市統計局民調結果顯示,「建設美麗宜居花城」各項工作中,成效最為顯著的是「黑臭河湧治理」。車陂湧、雙崗湧、景泰湧、土華湧、曉港湖整治,入選了全國治水典型案例;東山湖、海珠湖、珠江、蕉門河等一段段靚麗的碧道,呈現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場景。
這一系列成功的治水實踐,得益於「3-4-5」治水路線。「3」即執行「源頭減汙,源頭截汙、源頭雨汙分流」的「3項原則」,「4」即推進「洗樓、洗井、洗管、洗河」的「4洗清源行動」,「5」即堅持「控源、截汙、清淤、補水、管理」的「5條技術路線」。
廣州白雲區石井河實景圖
李明認為,廣州形成的「3-4-5」治水路線清晰有效,抓住了治水工作的三項重點。
其一是治理方向。「問題在水體,根源在岸上」的治理方向,從源頭實現了入河汙染物的減排。市河長辦平臺建立起汙染源交督辦治理機制,聯合工信、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部門一道,整治「散亂汙」場所,控制汙染源頭。2019年,廣州清理整頓「散亂汙」場所3.9萬個,拆除涉河違建370萬平方米,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7.3平方公裡,整治畜禽養殖場戶2856個。
其二是治理重點。完善汙水收集處理系統,是治理黑臭水體的關鍵。2016年以來,廣州新(擴)建城鎮汙水處理廠25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71萬噸/日,至2020年底還將新增汙水處理廠5座,全市汙水處理規模達到770萬噸/日,還新建汙水管網10067公裡,是「十二五」期間建設總和的7.6倍。此外,還重點加強城中村、農村的汙水治理。
其三是治理機制。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擔任市第一總河長、市總河長;再以流域為大作戰單元,創新設置9大流域市級河長,以全市19660個標準基礎網格為小作戰單元,配齊網格員、網格長,形成嚴密的治水網絡體系。廣州市城市排水公司的建立,將公共排水設施交由專業化隊伍實施統一管理養護;同時,「智慧水務」系統通過網際網路手段增強響應能力,「網際網路+河長制」全面落地開花。
當前重點:全力鞏固提升整治成效
李明表示,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當前黑臭河湧治理的重點,已經由「努力消除黑臭」,轉變為「全力鞏固提升整治成效」。
目前,廣州黑臭河湧主湧已基本完成治理,但部分黑臭河湧的支湧及邊溝邊渠的治理進度仍較為滯後,水質汙染情況較嚴重,因此造成在雨季主湧水質難以保持。支湧和邊溝邊渠將是當前治理重點,尤其是要抓好合流渠箱(既蓋板河)的治理。今年,廣州將率先完成一批對中心城區黑臭河湧水質影響較大合流渠箱的清汙分流工程。
同時,還將加快涉河違建拆除、村級工業園區整治、「散亂汙」場所清退關停等工作;全面整治農業汙染,嚴防畜禽禁養區畜禽養殖「死灰復燃」,做好水產養殖汙染防治工作,確保農藥化肥年使用量逐年遞減。
白雲區江高截洪渠連同其支流筷子河經過整治,煥然一新
2020年,廣州將新建5座汙水處理廠,新增汙水處理能力96萬噸/日,新增1000公裡以上汙水管網,完成第三批44個城中村截汙納管工程。根據《廣州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廣州將統籌推進「廠、網、河」一體化管理,確保汙水管網運行水位正常;進一步對問題排水口進行整治,確保無汙水直排河湧。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生活汙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6%,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平均濃度達到110毫克/升。
避免反覆:黑臭河湧實行動態評估
廣大市民比較擔心的一點就是,河湧水質狀況可能存在反覆。對此,李明透露,廣州要建立並落實黑臭河湧的動態評估機制,加快實現黑臭水體「長制久清」。
對已整治達標的黑臭河湧水質不夠穩定的問題,廣州建立了動態評估機制。對黑臭河湧開展全覆蓋式巡查,發現影響河湧水質穩定的問題,形成清單進行重點督辦,相關區必須倒排工期、加緊整治。
廣州還將定期評估各區整改落實進展,對評估發現整改進展滯後、水質仍不穩定的河湧進行通報,全面推進以評促穩,督促各區鞏固治理成效。
編輯: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