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黑臭水體絕跡,廣州「3-4-5」治水路線發威

2021-01-09 金羊網

讓黑臭水體絕跡,廣州「3-4-5」治水路線發威

金羊網  作者:  2020-03-18

廣州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歸功於一直以來實施的「『3-4-5』治水路線」,當前將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效,讓河湧「長制...

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兵

通訊員 趙雪峰

圖/採訪對象供圖

進入2020年以來,廣州治水工作頻傳捷報。2月份,廣州白雲區被列入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狀態。

廣州市水務局副局長李明表示,廣州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歸功於一直以來實施的「『3-4-5』治水路線」,當前將鞏固黑臭水體的治理成效,讓河湧「長制久清」。

治理後的白雲區石井河引來大量白鷺

治水成果:「3-4-5」治水路線清晰有效

目前,廣州納入國家監管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鴉崗等9個國家考核斷面穩定消除劣Ⅴ類水,流溪河流域劣Ⅴ類一級支流數量由46條減至16條。

2019年廣州市統計局民調結果顯示,「建設美麗宜居花城」各項工作中,成效最為顯著的是「黑臭河湧治理」。車陂湧、雙崗湧、景泰湧、土華湧、曉港湖整治,入選了全國治水典型案例;東山湖、海珠湖、珠江、蕉門河等一段段靚麗的碧道,呈現出「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場景。

這一系列成功的治水實踐,得益於「3-4-5」治水路線。「3」即執行「源頭減汙,源頭截汙、源頭雨汙分流」的「3項原則」,「4」即推進「洗樓、洗井、洗管、洗河」的「4洗清源行動」,「5」即堅持「控源、截汙、清淤、補水、管理」的「5條技術路線」。

廣州白雲區石井河實景圖

李明認為,廣州形成的「3-4-5」治水路線清晰有效,抓住了治水工作的三項重點。

其一是治理方向。「問題在水體,根源在岸上」的治理方向,從源頭實現了入河汙染物的減排。市河長辦平臺建立起汙染源交督辦治理機制,聯合工信、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等部門一道,整治「散亂汙」場所,控制汙染源頭。2019年,廣州清理整頓「散亂汙」場所3.9萬個,拆除涉河違建370萬平方米,整治提升「村級工業園」7.3平方公裡,整治畜禽養殖場戶2856個。

其二是治理重點。完善汙水收集處理系統,是治理黑臭水體的關鍵。2016年以來,廣州新(擴)建城鎮汙水處理廠25座,新增汙水處理能力171萬噸/日,至2020年底還將新增汙水處理廠5座,全市汙水處理規模達到770萬噸/日,還新建汙水管網10067公裡,是「十二五」期間建設總和的7.6倍。此外,還重點加強城中村、農村的汙水治理。

其三是治理機制。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擔任市第一總河長、市總河長;再以流域為大作戰單元,創新設置9大流域市級河長,以全市19660個標準基礎網格為小作戰單元,配齊網格員、網格長,形成嚴密的治水網絡體系。廣州市城市排水公司的建立,將公共排水設施交由專業化隊伍實施統一管理養護;同時,「智慧水務」系統通過網際網路手段增強響應能力,「網際網路+河長制」全面落地開花。

當前重點:全力鞏固提升整治成效

李明表示,黑臭水體治理「首戰告捷」,當前黑臭河湧治理的重點,已經由「努力消除黑臭」,轉變為「全力鞏固提升整治成效」。

目前,廣州黑臭河湧主湧已基本完成治理,但部分黑臭河湧的支湧及邊溝邊渠的治理進度仍較為滯後,水質汙染情況較嚴重,因此造成在雨季主湧水質難以保持。支湧和邊溝邊渠將是當前治理重點,尤其是要抓好合流渠箱(既蓋板河)的治理。今年,廣州將率先完成一批對中心城區黑臭河湧水質影響較大合流渠箱的清汙分流工程。

同時,還將加快涉河違建拆除、村級工業園區整治、「散亂汙」場所清退關停等工作;全面整治農業汙染,嚴防畜禽禁養區畜禽養殖「死灰復燃」,做好水產養殖汙染防治工作,確保農藥化肥年使用量逐年遞減。

白雲區江高截洪渠連同其支流筷子河經過整治,煥然一新

2020年,廣州將新建5座汙水處理廠,新增汙水處理能力96萬噸/日,新增1000公裡以上汙水管網,完成第三批44個城中村截汙納管工程。根據《廣州市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廣州將統籌推進「廠、網、河」一體化管理,確保汙水管網運行水位正常;進一步對問題排水口進行整治,確保無汙水直排河湧。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城市生活汙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6%,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平均濃度達到110毫克/升。

避免反覆:黑臭河湧實行動態評估

廣大市民比較擔心的一點就是,河湧水質狀況可能存在反覆。對此,李明透露,廣州要建立並落實黑臭河湧的動態評估機制,加快實現黑臭水體「長制久清」。

對已整治達標的黑臭河湧水質不夠穩定的問題,廣州建立了動態評估機制。對黑臭河湧開展全覆蓋式巡查,發現影響河湧水質穩定的問題,形成清單進行重點督辦,相關區必須倒排工期、加緊整治。

廣州還將定期評估各區整改落實進展,對評估發現整改進展滯後、水質仍不穩定的河湧進行通報,全面推進以評促穩,督促各區鞏固治理成效。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從黑臭水體到「魚翔淺底」的蛻變
    全流域治理:建設涵養山清水秀的良好自然生態2016年,內江市中心城區共識別出11條黑臭水體,其中重度黑臭4條。內江位於長江重要一級支流——沱江下遊中段,是涵養沱江水源的重要板塊,也是沱江水汙染防治的重點區域,治理黑臭水體至關重要。形勢嚴峻,任務艱巨。
  • 督察整改看成效(32)|福州全面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實施「一體化...
    冬季的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臺嶼河畔,樹木綠意蔥蘢,兩岸步道上不少市民、遊人在享受暖陽的同時,也感受著治水成果帶來的獲得感。2017年4月24日至5月24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下沉福州督察時發現,城區汙水管網建設、生活汙水直排問題突岀,導致內河黑臭嚴重。
  • 東區街道紀工委以專項監督為抓手 靠前監督 助力黑臭水體整治
    整治前整治後11月以來,東區街道紀工委以專項監督為抓手,深入調研東區黑臭水體整治和圍河拆遷工作進展。為做好黑臭水體整治中央督導迎檢工作,東區街道紀工委派出督察組連續3天實地走訪重點河湧,發現白石湧、羊角湧、白沙灣工業明渠等河湧河段存在河段長缺勤、雨水口堵塞、汙水直排等突出問題。街道紀工委迅速向街道河長辦及有關負責人反饋走訪情況,建議街道城建農局協調有關執法部門落實監管職責,針對走訪發現問題進行核實整改。
  • 「亮劍」黑臭水體,如何「斬草除根」?
    2020年是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考核年,按照考核要求,我市列入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監管平臺的中心組團15條黑臭水體90%要消除黑臭。黑臭水體如何治標亦治本?何時可以明顯見成效?9月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專題詢問會,專題詢問我市中心組團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工作。中山日報、中山網、中山電視臺等媒體現場進行直播,引發了超過50萬人次在線圍觀。
  •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北投集團:打造黑臭水體治理「心圩江樣板」 2020-12-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案例分享:斷頭浜 暗涵整治 生態修復
    本期針對黑臭水體整治關鍵技術中的斷頭浜及暗涵整治技術和生態修復技術進行經驗介紹,選取的四個案例分別是泰州市港城花苑內河、宣南中溝黑臭水體整治項目、蘇州市曹家灣黑臭水體整治項目、南京市清水塘黑臭水體整治項目、揚州市老沙河黑臭水體整治項目。
  • 貴州最難治理的黑臭水體被攻克 ! 遵義蝦子河從「黑」變「清」
    今年1月,遵義蝦子河黑臭水體治理正式通過國家住建部門驗收,實現「長制久清」,這也標誌著我省納入國家督察系統的49個黑臭水體全面治理完成。日前,記者來到蝦子河幹流岸邊,但見清清細流緩緩流淌、交匯一體,匯入湘江。眼前之景,印證著蝦子河的治理已取得明顯實效。  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數量激增,城市建成區河道管理保護新老問題交織,是導致我國城市普遍存在黑臭水體的主要原因。
  • 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空氣品質連續7年排名全國...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淡紫色的九品香水蓮輕臥在池水間,潺潺清水奔湧入河,野鴨、白鷺等禽鳥隨意棲息……4年過去了,廣東省深圳市補齊了近40年的水環境歷史欠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空氣品質綜合指數也已連續7年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位列前十,穩定達到歐盟標準。
  • 獻上這份廣州治水成績單——打造幸福河湖永不止步
    ,13個國省考斷面全面達標;廣州市入選首批國家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黑臭河湧治理」獲評市民認為建設美麗宜居花城中成效最為顯著工作。廣州市順利通過省住建廳、生態環境廳聯合開展的黑臭水體治理專項排查,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100%。《廣州市抓源頭 補短板 保生態 強機制 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治水經驗被住建部專刊採用報中辦國辦。
  • 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合肥——昔日黑臭水體變人居環境範例
    安徽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合肥——昔日黑臭水體變人居環境範例 2020-10-24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輝煌「十三五」|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輝煌「十三五」|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2020-10-20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力整治黑臭水體 加快打通「瓶頸路」
    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調研白石湧黑臭水體整治情況。本報記者 繆曉劍 攝本報訊   「黑臭水體治理怎麼做到長制久清?」「『瓶頸路』建設怎麼既保證速度又保證質量?」12月30日上午,市住建局舉行2020政務交流活動,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白石湧、黃邊坑湧黑臭水體整治和翠灣路「瓶頸路」打通項目現場實地調研,並舉行座談會,了解我市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和「瓶頸路」建設情況。
  • 潞州區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接近尾聲
    黑臭水體綜合治理項目是我市為打贏藍天碧水保衛戰,提升城市品位、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而實施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施工建設,日前,該工程已接近尾聲。在湛上村至暴馬村河道沿岸的黑臭水體綜合治理工程第三標段現場,記者看到,整治後的河道水清岸綠,岸邊還增加了綠化、涼亭、驛站等供市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不少市民正在這裡休閒健身。「過去這裡髒亂差,河道氣味特別難聞,臭氣衝天,經過改造,這裡環境特別優美,散步時特別舒心。」正在河邊散步的市民感嘆著這裡的變化,幸福感滿滿。
  • 高質量如期完成黑臭水體治理攻堅任務
    12月15日,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駐湛省(全國)人大代表開展集中視察並召開座談會,圍繞城區黑臭水體整治、湛江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湛江市「十四五」規劃編制、湛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民生項目推進情況、湛江市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情況等熱點重點問題,通過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實地考察等方式「
  • 鋁汙泥生物填料對黑臭水體的脫氮除磷效果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現場小試模擬研究了鋁汙泥生物填料、聚丙烯纖維生物填料以及二者分別與狐尾藻組合在黑臭河道水體中的治理效果。關鍵詞:鋁汙泥;狐尾藻;脫氮;除磷;黑臭水體近年來,由於工業廢水以及生活汙水大量排入河道,河道水體黑臭現象日漸加重,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和居民身體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淨化黑臭河道水體已成為城市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1,2,3]。
  • 內江堅決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工作紀實
    2016年,內江城市建成區共識別出11條黑臭水體。形勢嚴峻,任務艱巨,在困難面前,要如何探索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經驗,努力走出一條內江治理新路子,內江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以包穀灣黑臭水體、太子湖黑臭水體為例,二者均屬於湖庫型水體,它們與一般河流類黑臭水體相比,存在水位深、底部淤泥沉積厚等不利因素,用傳統施工機械根本無法有效開展清淤工作。市住建局牽頭組織相關部門通過現場走訪、水質檢測、指標對比等方法,最終達成共識,強化技術支撐才是解決「一湖一庫」黑臭水體治理的有效方法。
  • 攻堅克難,確保本月底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
    按照全市11月30日要全面完成黑臭水體治理的總體目標,眼下正是衝刺階段。楓溪港(五裡墩派出所--迎新路跨楓溪港橋)黑臭水體整治是蘆淞區今年最後一個未完成的項目,目前區住建局與施工方正在全力以赴、攻堅克難,確保這個月25日完成總體目標任務。
  • 廣州城市更新:讓碧水成為城市名片
    為治理黑臭水體,廣州在亞運會前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九龍治水」工作,時至今日,廣州治水仍在持續。如今,廣州正站在城市更新的高度治理水的問題。羊城晚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廣州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龔海傑,看看廣州如何以城市更新思維,將水打造成為城市名片。
  • 「長制久清」蕪湖繁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果
    為了確保十三五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出成效,全面加快消除農村黑臭水體,不斷改善農村水環境質量,蕪湖市繁昌區生態環境分局從源頭管控、工程治理兩方面入手,積極落實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大力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汙水處理、
  • 湖南省黑臭水體生態治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湘潭成立
    紅網時刻湘潭10月21日訊(記者 劉放明 通訊員 葉小玲)10月21日上午,湖南省黑臭水體生態治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省黑臭水體研究中心」)在湘潭成立。該中心將主要從事黑臭水生態治理、汙泥與典型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以及典型固體廢棄物再生建材的性能改進和二次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