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竹
編輯 / 王德芙
出品 / 汽車之心
12 月 8 日,第二屆百度 Apollo 生態大會在廣州舉行,這次大會發布了一系列重磅消息。
比如百度基於純視覺的 L4 無人駕駛方案要下放到乘用車上進行量產。
比如小度車載要在未來 3 年衝 1 億臺的裝車量。
與這個大會幾乎同期,百度還在北京發布了一則消息。
相對來說,這條消息容易被人忽略:
12 月 4 日,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向百度頒發了首批 5 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
但對 Robotaxi 賽道來說,這條消息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這是北京第一次公開允許主駕駛位沒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在開放道路上進行測試。
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真正無人化的,既沒有司機、也沒有安全員的 Robotaxi,距上路載客不遠了。
過去,業內人士對 Robotaxi 最大的質疑是是商業效率——原本有人駕駛的車輛上,一輛車配一個司機。
現在無人駕駛了,一輛車配一個安全員,人員並沒有減少。
所以「無人車」在商業模式上被質疑「算不過來帳」。
而隨著無人化車輛真正合法上路,Robotaxi 商業化的問題將要有解了。
拿下北京主駕無人牌照
要過最嚴駕考
目前全國發出主駕無人測試牌照的地區只有 2 個:一個是北京,一個是長沙。
長沙在今年 9 月 15 日發出了全國第一張主駕無人測試牌照,拿牌的也是百度(主體是湖南阿波羅智行)。
這次 12 月 4 日,北京發放 5 張主駕無人測試牌照,百度悉數拿下。
那要拿到主駕無人的測試牌照,需要經歷哪些流程呢?
在 8 日舉行的 Apollo 生態大會上,百度官方分享了北京無人化牌照申請的一些細節:
首先,申請無人化牌照的車輛,需要拿到北京T3級別的自動駕駛牌照;此後,車輛需要再經過 5 個大類,22 個項目的考試,這些項目主要是一些自動駕駛的典型困難場景,包括無保護左轉、近距離加塞、掉頭、鬼探頭等等;車輛需要在每個單項考試中連續通過 40 次,中間不允許失敗。最後,無人化車輛還需要完成至少 3 萬公裡的路測。百度自動駕駛技術部總經理,也是 Robotaxi 業務的負責人王雲鵬在生態大會上講到,北京的主駕無人測試牌照,可以說要經過史上最嚴駕考。
實際上,在此之前,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要求一向都是以極其嚴苛著稱。
比如 2019 年 7 月,北京當時發放了一批 T4 級別自動駕駛測試牌照。
當時 T4 牌照考試就被稱為「史上最難」。
當時的考試項目,比如:
自動駕駛車輛能夠應對含有信號燈的 5 方向以上異形交叉路口;能夠處理連續彎道、急轉彎道、隧道,以及帶有雨篦子、電纜井蓋、鐵板的不同路面;能識別車道信號燈、方向指示信號燈、閃光警告信號燈等信號燈;能夠處理限高、限款設施,能夠處理帶有側方停車場和街景遮擋的場景。在非常嚴苛的要求下,北京對自動駕駛的開放程度又是很高的。
比如當前北京在城區開放的自動駕駛測試道長度是全國最長的。
2019 年,在京開展自動駕駛測試的公司數量是最多的,同時這些公司在京積累的測試裡程也是最多的。
有業內人士認為,正是北京這種嚴苛的基礎上又有序開放的自動駕駛政策,對全國其他地域的自動駕駛政策制定很有參考意義。
因為它兼顧了「保障安全」和「鼓勵創新」。
這意味著,北京在針對全無人駕駛車輛上的政策突破,可能加速其他地域無人化政策的制定。
開闢北京、長沙、滄州
Robotaxi來得比大多數人想像的都快
縱觀今年行業的發展,即使在疫情影響下,Robotaxi 服務正飛快地來到我們身邊:
今年 4 月,百度宣布在長沙全面開放 Robotaxi 打車服務;8 月,百度在滄州開放 Apollo Go 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隨後在 10 月,百度在北京向公眾開放 Apollo Go 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旋即 Apollo Go 被熱心的北京市民和各界人士「打到爆單」;這個月初,上海市嘉定區政府也和百度籤訂了戰略合作,這個合作的一部分是百度將在上海嘉定落地規模化的 Robotaxi 服務;2 月 8 日,百度還與廣州市黃埔區官宣落地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 MaaS 服務平臺,將落地包括 Robotaxi 在內的多支自動駕駛車隊。從目前的進度來看,明年至少在北京、上海、廣州、長沙、滄州這 5 個城市,大家應該都能打到開放的 Robotaxi 了。
實際開放城市的數量,只會比這個更多。
根據百度最新披露的數據,Apollo Go已接待乘客超過 21 萬名。
這個數據較今年早些時候百度公布的「安全載客 10 萬人次」已經翻了一倍。
12 月 8 日,百度對 Robotaxi 服務還提出了未來 3 年的目標:
將 Apollo Go 擴大至30 個城市,部署 3000 輛車,服務 3000 萬名乘客。
上述的部分是關於供給端的擴張。
在乘客需求端,百度還將和首汽約車合作。
後者將成為國內率先開放自動駕駛服務的網約車平臺,幫助 Robotaxi 服務觸達更多有需求的乘客。
今日,首汽約車也在北京正式上線百度自動駕駛服務。
Apollo Go,百度 Robotaxi 的打法
從 2013 年開始自動駕駛研發,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投入了 7 年。
而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另一位老大哥 Waymo,從 2009 年開始,已經投入了超過 10 年。
雖然兩者都是奔赴完全無人駕駛,但兩者的策略各有不同。
Waymo 很早就否定了量產輔助駕駛這條路線,所以近 10 年來,除了其在鳳凰城開放的打車服務收費之外,Waymo 幾乎完全沒有來自外部的收入。
而百度在發布Apollo自動駕駛平臺之後,開啟了「攀登珠峰,沿途下蛋」的模式。
今天百度 Apollo 的自動駕駛業務中,已經有幾大成熟的產品線:
自主泊車解決方案 AVP,2020 年 9 月發布,第一款車型 2021 年上市;領航輔助駕駛系統 ANP,2020 年 12 月發布;高精度地圖,目前已經在多款量產車上前裝搭載,合作車企包括蔚來、威馬、長城、廣汽等等;Robotaxi 服務 Apollo Go,已經在 3 個城市開放運營,國內唯一開放多城運營的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這幾個產品線中,AVP 和 ANP 都是源於 L4 級無人駕駛技術降維衍生的量產方案。
高精度地圖則是同時服務於輔助駕駛和無人駕駛系統。
隨著高精地圖、AVP 和 ANP 的量產,這些技術上車後,將為 L4 級無人駕駛帶來用戶反饋和真實數據,這些數據反饋反向又將幫助 L4 級無人駕駛進一步提升。
而在 Robotaxi 這條線上,在多城運營的基礎上,無人駕駛車輛需要不斷提升載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當前在自動駕駛車輛上,一位安全員的成本可以達到 10 萬元級別/年,這部分成本幾乎是運營成本中比例最高的單項。
在拿掉安全員的路上,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路上,百度剛剛拿到了北京主駕無人的測試牌照,這是百度 Apollo 面向 Robotaxi 商業化邁出的關鍵一步。
汽車之心·行家說預告
12 月 17 日周四 20:00 - 21:00,星雲互聯聯合創始人&副總裁王易之將帶來主題分享:《V2X 智能網聯生態的編織著——面向智能駕駛和交通新基建的探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