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六字神咒王經

2021-03-05 常志

佛說六字神咒王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爾時有一外道旃陀羅女。專行眾惡符書厭禱。或事山神樹神樹下鬼神。日月五星南鬥北辰。一切魍魎雜魔邪魅。惑尊者阿難及諸善人。如是等恆河沙數

即時如來因見阿難恍惚。憐愍一切故。為說此六字神咒王經。先佛所說我今亦說。即說咒曰

安陀隸 槃陀隸 迦羅知 趐由知 帝闍波帝 頻頭波帝 陀頭隸 陀究帝隸 陀究摩帝 修摩帝 安陀羅 槃陀羅 檀陀羅 提兜羅 阿那延陀 曼陀波帝 阿那 阿那夜 摩頭 摩波帝 迦羅吒 翅由羅 浮登伽彌 帝闍波帝 頻頭摩帝 阿羅婆 伽婆帝 毗吒 毗提膩 至吒 毗提膩 悉波呵

若有為某甲作惡咒詛。若作已若當作。若天若龍。若夜叉若羅剎。若餓鬼若鳩[目*杲]茶。若富多那若毗舍闍。若阿波摩羅若憂波摩羅。若吉遮若佉傴陀。若毗陀羅若半毗陀羅。若沙門若婆羅門。若剎利若毗舍若首陀。若摩登伽女若栴陀羅若栴陀羅女。若奴若婢。若男若女。若外道若尼幹。若外道出家男女。如是等種種悉能咒詛[示*厭]蠱。我今以此六字神咒王經。若天上作天上滅之。若天下作天下滅之。若雲漢中作雲漢中滅之。若虛空中作虛空中滅之。若地上作地上滅之。若地下作地下滅之。若八表外作八表外滅之。若六合內作六合內滅之。若隨風飄中作隨風飄中滅之。若四海大水邊作四海大水邊滅之。若江河邊作江河邊滅之。若淮濟邊作淮濟邊滅之。若陂溏邊作陂溏邊滅之。若雜水邊作雜水邊滅之。若大山邊作大山邊滅之。若五嶽邊作五嶽邊滅之。若五嶽中作五嶽中滅之。若坑谷邊作坑谷邊滅之。若坑谷中作坑谷中滅之。若茂林邊作茂林邊滅之。若茂林中作茂林中滅之。若樹木邊作樹木邊滅之。若樹下根中作樹下根中滅之。若大道徑邊作大道徑邊滅之。若大道徑中作大道徑中滅之。若小四交道邊作小四交道邊滅之。若城外門作城外門滅之。若城內作城內滅之。若宮外門作宮外門滅之。若宮內作宮內滅之。若婆羅門作悉皆滅之。若冢墓邊作冢墓邊滅之。若冢墓中作冢墓中滅之。若垣牆邊作垣牆邊滅之。若家舍宅中作家舍宅中滅之。若屋宕作屋宕滅之。若柱邊作柱邊滅之。若柱趺下作柱趺下滅之。若坋土邊作坋土邊滅之。若坋土中作坋土中滅之。若井邊作井邊滅之。若井中作井中滅之。若碓磨邊作碓磨邊滅之。若爐窖邊作爐窖邊滅之。若爐窖中作爐窖中滅之。若火邊作火邊滅之。若火中作火中滅之。若廁溷邊作廁溷邊滅之。若廁溷便中作廁溷便中滅之。若車乘具邊作車乘具邊滅之。若車乘具中作車乘具中滅之。若鞍馬服飾邊作鞍馬服飾邊滅之。若床敷邊作床敷邊滅之。若床敷中作床敷寂滅之。若衣被氈褥邊作衣被氈褥邊滅之。若靴帽中作靴帽中滅之。若雜器中作雜器中滅之。若飲食中作飲食中滅之。若側近人作者悉皆滅之。若夜作夜滅之。若晝作晝滅之。晝夜常作悉皆滅之。此咒能斷帝釋咒道。能斷梵天咒道。能斷四天大王咒道。及與一切所有邪鬼咒方道術悉皆能斷。若有為某甲作惡咒詛。及與毒藥悉皆滅之。若佉傴陀若毗陀羅。若吉遮若富多那所為悉皆滅之

眾惡都盡眾善補處。願此咒常吉。以此真實章句。使某甲書安夜安晝夜常安。得受百歲得見百秋。何以故世間最上無過於佛。天尊所上眾神仰奉。若有行惡咒道。若作已作若當作。若中作若成就若未成就悉皆滅之。及與一切眾毒能害人者。此六字神咒王經皆消滅之。即說咒曰

佉智 佉住 佉毗智 緘壽 緘壽 多智 婆智

若有為某甲作惡咒詛。若作已若當作。若天若龍。若夜叉若羅剎。及與一切能作惡咒詛悉皆滅之。若佉傴陀若毗陀羅若富多那所為悉皆滅之。眾惡都盡眾善補處。願此咒常吉。以此真實章句。使某甲晝安夜安晝夜常安。得受百歲得見百秋。何以故世間最妙無過於法。天人所欽眾魔奉受離欲無著。即說咒曰

佉智 佉住 佉毗智 緘壽 緘壽 多智婆智

何以故。世間最貴無過於僧。良善福田賢聖所敬眾善守護。即說咒曰

佉智 佉住 佉毗智 緘壽 緘壽 多智 婆智 兜帝 阿彌帝 阿周帝

若有為某甲作惡咒詛。若和合毒藥。若真若偽所作非法。若前身若今身。行業眾惡一切重罪。皆悉滅之。即說咒曰

摩烋波 烏摩陀 蓰陀禰 佉傴他 波提 蓰陀禰 頻頭摩提 至帝 至多提婆 蓰陀禰 阿渒 旃陀渒 悉波訶

若有人誦持六字神咒王經。假令咒枯樹可得還生枝葉。何況咒人身。使某甲得受百歲得見百秋。諸佛所說阿難所傳。若人讀誦通利悉皆自護。眾惡遠身恆與善居。若咒他者能除彼人眾苦惡患。誦者斷五辛至心鮮潔然後乃能行之。諸難兇禍無有遺餘吉無不利。即說咒曰

呵呵遮利 呵呵那彌 呵呵浮丘陀摩提 呵呵浮丘陀 尼劬沙 呵呵尼呵 陀佉傴陀 尼毗沙 佉傴陀 伊禰 彌禰 陀弊 陀陀弊 悉波呵

南無佛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法。南無比丘僧。禮彼大士。然後說是神咒。願此咒常吉。觀世音觀照我身觀世音觀照我身憐愍我故。即說咒曰

烏呵尼 無呵尼 阿陀 尼阿陀 毗阿陀 闍毗尼 耽毗尼 安陀隸 那陀隸 斯鼻提 安陀 羅婆斯 薩陸豆 率吒婆羅 豆率吒 貿耽闍波 夜耽波 夜無呵夜 尼波羅 夜耶波某 羅提 槃某遮提 盧婁至吒 般陀斯 至吒般陀斯 悉波呵

此咒能護一切厄難。鮮淨光明解脫無垢觀照一切濟度眾難迷荒惡魔。現世護身。師子狂象虎狼猿猴。及諸毒獸慾害人者皆悉被縛。我今為某甲及共行伴。一切咒力所向之處願無不吉。即說咒曰

知[酉*益]利 知利 收利 摩登耆 旃陀利 羅叉羅叉 羅耶 悉波呵

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必願此咒令大吉。善用此咒法。當用之日洗浴鮮潔淨除垢穢。不得行淫不食五辛飲酒。啖肉以白疊綖手提其綖。誦咒七遍一遍一結。若有官事被言。若有鬥諍。若有咒詛。及一切眾惡悉皆滅之。咒訖此綖系著其人淨衣帶中。事過之後。請佛及僧燒眾名香。即就靜坐讀大乘經設供齋會任力有無報佛慈恩主自解願永絕八難善願從心即說咒曰

[酉*益]豆摩帝 耶舍波帝 波沙 無婆帝 烏受波帝 鬱多羅尼 阿叉 夜波帝 阿[少/兔]羶 帝目視 婆羅婆某帝婆羅婆只豆 悉波呵

南無當來過去現在常住三世無量諸佛。文殊師利普賢彌勒首楞嚴三昧。請佛觀世音消伏毒害。虛空藏寶幢孔雀陀羅尼六字章句。堅意菩薩不汙菩薩。各稱一切得道賢聖。歸依如是菩薩摩訶薩眾。如前三稱三寶。然後說此大神陀羅尼咒。即說咒曰

迦羅尼 摩帝毗 怒多尼 伽帝婆羅 毗耶舍 首羅 婆隸 陀[少/兔]提 散陀婆提 鬱多羅尼 舍陀某佉 舍陀娑羅毗舍 羶陀 迦梨舍 婆薩那 婆伽帝 究舍羅 婆娑尼 阿[少/兔]散帝 毗散帝 知帝 阿知帝 湯那伽帝 阿湯那伽帝 阿婆娑利 舍婆羅禰目隸 牟羅牟羅 婆陀禰 舍尼 婆羅陸 須梨婆帝 殊帝 婆羅陸 須毗摩隸 庵摩隸

此咒能除一切冥闇如來所持諸天敬愛。善神擁護梵天解悟。帝釋奉事護世營護。決了大聖仙賢受持和合。眾生解脫系縛。四天以下及人民眾斷絕煩惱降伏魔怨。化令外道摧惡就善。諍嫉論說憍慢之心。善無不慈增崇善根。超越法師不舍大眾。悅人學習守護經典。甚深法藏利益三寶。愍念一切眾生之類。莊嚴眾義有如是利。名無盡藏此陀羅尼句非護能護。若復有人能讀誦者。得三十三無疑畏難。用此咒法清晨早起洗手漱口燒香禮拜三遍讀誦。所行之處言語談論。一切向處無常不勝。眾人貴敬見者歡喜。怨家降伏有如是利益。一心奉持此陀羅尼章句者也

佛說六字神咒王經

相關焦點

  • 密教部——佛說六字神咒王經
    佛說六字神咒王經  失譯人名今附梁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
  • 佛說六字咒王經
    佛說六字咒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爾時有一外道栴陀羅女。厭惑尊者阿難即時如來見阿難恍惚。為說六字咒王經。先佛所說我今亦說。我今以此六字咒王經。若上向作上向滅之。若下向作下向滅之。若地上作地上滅之。若壁著作壁著滅之。若柱邊作柱邊滅之。若城內作城內滅之。若城門中作城門中滅之。若宮內作宮內滅之。若宮門中作宮門中滅之。若道中作道中滅之。若四徼道中作四徼道中滅之。若婆羅門作悉皆滅之。若水中作水中滅之。若水邊作水邊滅之。若河邊作河邊滅之。若家中作家中滅之。若樹邊作樹邊滅之。若樹根下作樹根下滅之。若火中作火中滅之。
  • 密教部——佛說六字咒王經
    佛說六字咒王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爾時有一外道栴陀羅女。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辨偽
    千餘年來,魚目混珠的結果,竟也蒙蔽、誤導了漢、藏兩地乃至歐美的教徒與學者,如今歐美人士一聽到佛教就認為是喇嘛教,不知道真正的佛教教義;顯示藏傳佛教一方面耽誤了學人的慧命,另方面也破壞了正法的流布。  這段話中,已分明顯示偽造此經者並不知「無餘涅槃中無人、無我、無他、無壽命」,顯然未知涅槃也。由此可見是未斷我見之凡夫所偽造。  (二)、此「經」中雲,乃若聖位菩薩(除蓋障),仍須持誦六字大明,乃是荒唐之言,絕不可信。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觀自在菩薩福德無量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說明:本經殊勝之處,一是六字大明咒,二是七十七俱胝如來同說準提咒,三是「時觀自在菩薩,告大自在天子言
  • 大孔雀王神咒法門 (一)
    《大孔雀王神咒》、《大孔雀王雜神咒》各一卷。之後姚秦時期法師鳩摩羅什翻譯出《大金色孔雀王咒經》,南北朝時梁朝僧伽婆羅翻譯《佛說孔雀王咒經》二卷,至唐朝時期,義靜法師翻譯《佛說大孔雀咒王經》三卷,不空法師翻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三卷。共六部經典,五位法師翻譯此法門經典。以下在《乾隆大藏經》中可以找到以下六個譯本。[第 302 部] 佛說大孔雀咒王經唐三藏法師義淨.
  •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具有不可思議功德!
    專家證實「在漢人、藏族人、回鶻人和蒙古人那裡,這部經(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頗受人們喜愛。今存世的寫本為數極多,而且還有大量的刻本傳世,在眾多的回鶻文佛教文獻中,沒有那一部經典可與之相提並論。……其存世的寫本、刻本至多,昭示了古代人對此經的偏愛。」
  • 佛說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
    佛說一切法功德莊嚴王經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闌鐸迦池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五百人俱。菩薩摩訶薩千二百人,皆得陀羅尼辯才無滯,獲無染智遊無礙境,善權方便攝引眾生,觀察世間心行平等,饒益慈悲意樂純淨,於諸佛所甚深妙法悉能諮問。
  • 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利益~《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四)
    我當於彼佛前涕淚悲泣。時彼如來應正等覺言。善男子汝去勿應悲泣。善男子汝往到彼。見蓮華上如來應正等覺在於彼處。彼佛知是六字大明陀羅尼。善男子我當辭離寶上如來所。往詣蓮華上如來佛剎。到已頂禮佛足合掌在前。唯願世尊與我六字大明陀羅尼。彼真言王一切本母憶念其名罪垢消除疾證菩提。為於此故我今疲睏。我往無數世界而不能得。今回來於此處  是時蓮華上如來。即說此六字大明陀羅尼功德言。
  • 佛母準提神咒
    持誦準提神咒的殊勝功德:(一)佛在祗園會上,因哀憐眾生易墮三途而說。至心持誦,能使短命眾生,福壽無量,令現世得無量福,凡有所求無不稱遂,如「如意珠」,一切隨心,功效很大。(二)誦此陀羅尼,滿九十萬遍,無量劫所造十惡,四重、五無間罪,悉皆消滅,所生之處,常遇諸佛菩薩。
  • 大福、大智、大力的準提佛母神咒
    佛陀在給孤獨園,入準提三摩地,說過去七億佛所說之準提陀羅尼,故約過去佛之所說,謂之七俱胝,七億佛之多來到虛空中住。約陀羅尼之主,謂之「準提」,是為蓮華部之母(諸佛有部母與部主之別),負責賦於蓮華部諸尊功德之德,故名佛母。遍知院:又稱佛母院,表諸佛遍知之德和諸佛能生之德,表示般若一切智的遍知院,有佛眼佛母、大勇猛菩薩、準提觀音佛母等聖尊7位,位於遍知院的準提佛母有「般若一切智」的意涵。
  • 《佛說八吉祥經》《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
    弟子/信女 ( )恭請 xxx佛菩薩做主護持,現在要念誦佛說八吉祥經、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法界眾生若要共修,請在屋外聆聽,不可入內幹擾。
  • 修準提法持誦準提神咒的殊勝功德
    持誦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之功德。(此咒是觀音菩薩微妙本心):若誦此咒,隨所住處,有無量諸佛菩薩,天龍八部集會,又具無量三昧法門。誦持之人,七代種族,皆得解脫。是人日日得具六波羅蜜圓滿功德,得無盡辯才、清淨智聚。準提神咒的意義:南無:皈命敬從。能度苦惱。颯多喃:位證無上第一的開士。指準提菩薩。
  • 準提神咒及其殊勝功德
    ,而說準提神咒。(二)誦此陀羅尼,滿九十萬遍,無量劫所造十惡,四重、五無間罪,悉皆消滅,所生之處,常遇諸佛菩薩。豐饒財寶。常得出家。(三)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誦持之者,其家無有災橫、病苦之所惱苦,諸有所作,無不諧偶,所說言語,人皆信受。(四)此陀羅尼,有大勢力,至心誦持,必當自證,能令枯樹生華,何況世間果報?若常誦持,水、火、刀兵、怨家、毒藥皆不能害。
  • 簡體《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紅竹修訂版)
    備註:《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各印刷版本中出入較為,以下版本取自本門法本,與網絡流傳版本多有字句不同,並將匯入《佛說八陽神咒經》中記載的八佛土及八佛名號
  • 《佛說卻溫神咒經》《佛說避瘟經》《南無佛說秘瘟經》《佛說斷溫經》
    《佛說卻溫神咒經》:(說明):1、本經收於《卍續藏》第三冊,三八八下。全一卷。2、譯者不詳,或謂系唐代不空所譯。又作《卻溫神咒經》。3、卻,退卻避除之意;溫,指瘟疫毒氣。本經明示退卻毒害、消殃之法。【原經】: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四部弟子大眾俱會。
  • 【13337部藏書】佛藏部分一 大藏經 一
    ├─(4.62) 佛說俱利伽羅大龍勝外道伏陀羅尼經--.txt├─(4.63) 佛說俱枳羅陀羅尼經-宋-法賢.txt├─(4.64) 佛說六字咒王經--.txt├─(4.65) 佛說六字神咒王經--.txt├─(4.66) 佛說出生一切如來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經-宋-法護.txt├─(4.67) 佛說出生無邊門陀羅尼儀軌-唐-不空
  • 佛說大金剛神咒
    佛說大金剛神咒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伶仃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講金剛經,金剛佛
  • ​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
    來詣佛所右繞三匝。頂禮佛足合掌向佛。而白佛言唯願世尊。為利益眾生故。說陀羅尼神咒。令諸人天普得安樂。佛言善哉善哉大梵天王。汝能愍念一切眾生。問此利益之事。汝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演說。此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能與一切眾生最勝安樂。不為一切夜叉羅剎。及癲癎病餓鬼塞揵陀鬼。諸鬼神等作諸惱害。亦不為寒熱等病之所侵損。所在之處恆常得勝不為鬥戰怨仇之所侵害能摧他敵。厭蠱咒詛不能為害。先業之罪悉得消滅。
  •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
    柔軟者少,剛強者多。布施者少,慳貪者多。信實者少,虛妄者多。被使世俗淺薄,官法荼毒,賊役煩重,百姓窮苦,取求難得。良由信邪倒見,獲如是苦。唯願世尊,為諸邪見眾生,說其正見之法,令得悟解,免於眾苦。 佛言:善哉善哉!無礙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