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拜登外交政策,至關重要的「對華三條」

2020-12-10 騰訊網

從雙邊角度看,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有可能比川普政府趨於緩和,但同時,也要看到,拜登要比川普更加重視盟友的地位和作用,將領導盟友重塑多邊領域的國際經貿規則。拜登新政府如果就位,首先要完成對川普政府遺產的清算,那麼短期內美國政府還難以制定完善的新政策,能否順利實施中產外交更是需要時間驗證。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北京時間11月8日凌晨,美國多家主流媒體宣布,拜登率先贏得270張以上選舉人票。過山車一般的美國總統大選徐徐落下帷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即將成為第46任美國總統。多國領導人在推特上祝賀拜登當選。不出意外的話,2個月後美國將進入拜登時代。

那麼,如果美國進入拜登時代,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走向,是會延續川普時期的「新冷戰」手法還是轉向對華緩和?在川普執政時期,很多外交政策分析人士對於美國政府政策走向總是用「高度不確定性」加以概括,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會更加穩定和有跡可循嗎?

拜登的外交政策關鍵詞是「中產」

如果用一個核心詞概括拜登的基本外交政策,那應該是「中產」。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在2020年3/4月號的《外交》雜誌上,拜登發表了一篇重量級的競選文章《拯救川普之後的美國外交政策》,明確提出了內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框架,對內恢復民主,對外實施「中產的外交政策」。

一般而言,重要政界人士在《外交》上刊發的文章預示了執政團隊的基本政策。例如, 1947年7月喬治·凱南發表於該刊的《蘇聯行為的根源》一文,就是冷戰宣言,建議美國政府以現實主義的姿態遏制蘇聯。川普政府在大選日投票前夕於國務院網站上公布了一份文件,對應的就是這篇當時署名「X」先生的文章。由此可見,凱南這篇文章在美蘇冷戰中的象徵意義和巨大的動員能力。

中國人更為熟悉的可能是1967年10月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發表在該刊的《越南之後的亞洲》一文。共和黨人尼克森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總的對華政策基調——「沒有孤立的遏制政策」,並強調讓擁有10億人口的中國隔離於國際社會是一件分外危險的事情,也是不可持續的。

這一政策主張被認為是尼克森打算改變美國對華政策的宣言,後來美國對華關係的發展似乎沿著尼克森的這篇文章基調往前走著,基辛格和尼克森很快於1971年訪華,中美於1979年1月正式建交。

拜登的對華政策將與川普時期有很大不同

從《外交》在美國對外關係領域的地位以及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看,拜登的對華政策也是明了的。

按照拜登在《拯救川普之後的美國外交政策》中的說法,拜登政府對華關係的基本主張可以概括為如下3條。第一,美國將與其他西方國家聯合起來,憑藉佔據全球GDP一半以上的分量,塑造從環境到勞動力、貿易、技術以及透明度的規則。第二,美國對華將採取強硬措施,不讓中國主導未來的技術和產業發展。第三,美國打算在氣候變化、防核擴散和全球衛生安全等「中美利益交匯的問題」上與中國合作。

顯然,這一政策主張與川普時期的對外政策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在第一條和第三條上。預計絕大多數西方國家將歡迎拜登的這兩項主張,即團結起來重塑西方的優勢地位,在若干關鍵問題上和中國合作。第一條預示著美國新政府將恢復多邊主義,但對華關係上具有一定的對抗性。第三條即進一步壯大中美利益交匯的領域。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但是,也不能忽視拜登新政府的第二條主張,即阻止中國崛起為技術和產業強國。因而,在評估美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時,既要從雙邊關係角度衡量,也要從多邊角度衡量。

從雙邊角度看,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有可能比川普政府趨於緩和,但同時,也要看到,拜登要比川普更加重視盟友的地位和作用,將領導盟友重塑多邊領域的國際經貿規則。

8月3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法國演講時指出:中美之間的分歧或者矛盾,不是權力之爭,不是地位之爭,也不是社會制度之爭,而是堅持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倡導合作共贏還是零和博弈。這才是目前中美關係面臨問題的本質。

9月9日,王毅在出席中國—東協外長視頻會時又重述了上述論斷。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也指出: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

在當前複雜多變的時期,上述表述無疑十分重要。

拜登重振中產、打造美國新社會並不容易

在這場備受矚目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更加分裂的美國,因而拜登欲通過重振美國中產,打造一個更容易實現「美國夢」的新社會。但是,這一任務非常不容易。

2008年12月,拜登在歐巴馬總統競選成功後擔任副總統,當時即表示要重建美國的中產。雖然歐巴馬和拜登等人認識到了「美國病」的癥結,但是卻難以開出良方解決這個難題。

美國中低收入階層並不認為全球化創造了互利共贏的局面,最終低收入階層通過選票將川普推上總統寶座,釋放了一種聞所未聞的破壞力量。

與川普「美國優先」策略最大的不同在於,拜登認為要通過國內重塑民主、對外推進中產外交,重新領導世界。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那麼,拜登的這種戰略能否成功呢?在很大程度上,這將取決於美國和西方世界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拜登在《外交》中的文章說,美國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四分之一,美國和西方國家經濟總量超過全球一半。從數據來看,拜登的撰稿人用了世界銀行以及IMF的數據。如果換成美國戰略界人士,如已故戰略家布熱津斯基等人使用的美國農業部數據,那麼美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比重將很快跌破20%。

如果西方世界的經濟佔比持續下降,那麼領導世界是不可能的,重振中產也很渺茫。邏輯是這樣的,由於二戰後美國和西方佔據著全球經濟的七成以上,因而成了絕大多數國家的買家。其他國家只能通過賣給美國人東西獲得經濟增長,美元的地位和價值就突出了。因而,世界領導力的核心在於市場規模的大小。

中美未來競爭取決於中產及市場的規模

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

因而,中美在未來的競爭將取決於誰能夠持續壯大中產和擴大市場規模。按照世界銀行2020年5月發布的報告,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經濟總量在2017年已經超過美國。如果按照IMF的數據,那麼6年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拜登新政府如果就位,首先要完成對川普政府遺產的清算,那麼短期內美國政府還難以制定完善的新政策,能否順利實施中產外交更是需要時間驗證。

拜登在文中還強調:美國要想在未來與中國或其他任何國家的競爭中取勝,就必須增強其創新優勢。回顧美國的歷史,美國的創新依賴於兩種力量,一是政府,特別是安全領域的持續投入;二是市場的競爭,這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主要力量。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然而,自由主義式的市場力量也是今日美國貧富差距的最主要根源。拜登寄希望於創新,又要減少不平等,在美國現有制度體系下,這兩種目標事實上存在著很大的衝突。

還有一項不容易注意到的歷史事實是,在冷戰開啟之前,西方世界的主流國際關係思想其實是建立在中產基礎上的自由理想主義。例如,如今被譽為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理論奠基者的漢斯·摩根索,其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在批判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中產外交的基礎上。

70多年後,拜登再度使用「中產外交政策」,是否預示著對權力政治的揚棄,特別是對導致冷戰的現實主義的漠視呢?顯然,答案不會這麼簡單。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拜登的外交政策及其對華政策,至少將偏離這幾年來甚囂塵上的「新冷戰」政策,進入一個新的軌道。

文 | 鍾飛騰(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柯銳 校對:李銘

相關焦點

  • 拜登接受專訪,首談三條對華政策方向!
    之後弗裡德曼就其對華態度問題,總結了拜登對他所敘的三個外交方向:第一、拜登不會立刻取消川普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增收的25%關稅;第二、拜登不會廢除與中國籤署的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並且還將就智慧財產權等問題,繼續施壓;第三、拜登將聯合一切盟友,一起對付我們!
  • 關於美國對華政策走向 聽聽曾陪同拜登出訪中國的他怎麼說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文/劉品然)美國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主席丹尼爾·拉塞爾近日接受《參考消息》記者專訪時,分別對川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予以評價和展望。川普對華政策缺乏實質成果《參考消息》:川普的總統任期即將結束,您如何評價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拉塞爾:說來話長,川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是否是真正的戰略?這個問題可以有多種解讀。
  • 長串炮轟後大談「接觸」,彭斯「美對華政策演講」釋放什麼信號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 李萌 李雪 於金翠 趙覺珵 楊升】當地時間24日上午,美國副總統彭斯在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就美對華政策議題發表重要講話,全面抨擊中國的貿易、香港、臺灣、宗教等政策,並再次強調美國已改變過去數十年的對華政策,從此將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
  • 難以想像,剛剛當選就傳出危險信號,拜登「對華三條」引爆輿論
    隨著拜登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許多人開始紛紛做出猜測,面對當前美國面臨的疫情以及國際形勢,拜登會採取哪些措施,其對華政策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呢?對此,拜登曾經明確指出,美國當前應該首先解決的是自身存在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疫情問題。
  • 對華政策不斷調整,美國加大封鎖力度,真想採取軍事行動挑釁了?
    中國綜合實力的發展使得美國調整了對華政策近年來,美國不斷調整對外政策,內容涵蓋了經濟到軍事乃至外交等多個方面,但是無論美國如何調整,並如何對外做出各種解釋,都難以掩飾背後的真實目的——扼殺中國的發展。而在美國眾多的政策調整中,關於外交方面和軍事方面的新政策最吸引人注意,因為眾多的對華政策調整中,這兩個方向針對意味最為明顯。美國一直強調「重返亞太」的政策除軍事外,美國在對華的外交政策的改變也值得注意。從前些年的口誅筆伐到今年的抹黑甩鍋,再到對國內輿論的引導,無不透露出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的收緊趨勢。
  • 解析宏遠的關鍵球戰術,打法簡單卻效益最高,一人的走位至關重要
    解析宏遠的關鍵球戰術,打法簡單卻效益最高,一人的走位至關重要 「在籃球的賽場上,優秀球隊之間比拼的不僅僅是球員的技術和體力
  • 陳徵:拜登對華政策的六個不變和兩個變化
    2019年9月,坎貝爾和蘇利文聯名在《外交事務》雜誌發表《沒有災難的競爭》一文,為美國對華政策定調。他們指出美對華「接觸」政策已經結束,但不應就此切入「冷戰」模式,中美可以共存。今年7月2日,拜登團隊重要人物拉特納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中美對峙並不是冷戰,而是新情況》的署名文章。強調中美之間正在出現新的競爭,但不是冷戰重演。
  • 趙柯:轉變中的歐洲對華政策
    國際戰略研究院「一國兩制」與國家統一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趙柯作《轉變中的歐洲對華政策:從以商促變到新接觸主義》的發言。 近年來,歐洲的對華政策發生了很大轉變。趙珂認為,概括歐洲對華政策,以前的歐洲對華政策更多是以商促變;現在更多是一種所謂「新接觸主義」,一方面是繼續接觸,另一方面是不脫鉤。 趙柯表示,儘管在美國影響下,歐洲的戰略自主性比較有限,但中國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塑中歐關係的能力。
  • 真以為拜登能對華友好?放棄幻想!「美國優先」根源不會消失
    而且,拜登上臺後的對華政策也引起外界高度關注。日前,拜登就曾透露將會強調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對華野心也逐漸暴露。而近日伊朗核科學家被暗殺一事,似乎更加暴露出了拜登的亞洲野心。拜登對伊朗心思不簡單自暗殺行動曝光後,伊朗官方和新聞輿論都將兇手指向以色列特工組織,也與美國脫不了干係。
  • 令川普失望了,幾次三番對華出手後,自己人承認:中國至關重要
    尤其是在對華經貿問題上,川普幾次三番無視國際秩序和規則,肆意揮舞關稅「大棒」,挑起經貿摩擦,竭力打壓中國企業。川普的種種惡行,不僅給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帶來了嚴重困難,也讓許多美國企業蒙受了巨大損失。
  • 趙明昊:警惕美國對華政策的「俄羅斯化」
    然而,弔詭的是,今年的大選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可能又是最有限的,主要是因為美國兩黨在對華政策上的趨同性日益明顯。由此,我們需要適當擺脫大選帶來的視角框限,更加重視美國對華政策調整的一些深層次特徵和長期趨勢。無疑,從加大運用制裁手段、強化意識形態施壓、糾集國際聯合陣線等方面看,美國對華政策出現一定程度的「俄羅斯化」態勢,這值得引起警惕。
  • 周德宇:不是對華「接觸政策」失敗,而是全世界對美國的「接觸政策...
    無論是建立所謂的自由世界聯盟去對抗所謂的「中國暴政」,還是把裡根對蘇政策的名言「trust and verify」扭曲成對華政策的「distrust and verify」,都反映出蓬佩奧的講話目的是復活冷戰時期的話語體系,否認國與國之間存在正常的關係,只剩下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聯盟和對抗。
  • 外媒:歐盟對華政策,美國沒有否決權
    美國「政治」網站(歐洲版)1月9日文章,原題:力挺歐中投資協定歐盟與中國達成一項全面投資協定,招致一些批評聲。但此類批評在很大程度上是沒道理的。該協定將改善歐洲企業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開展業務的條件,為歐中創造就業機會,並為北京提供與歐洲合作的動力。
  • 對華政策「三步走」,拜登上臺將修復中美關係?川普計劃徹底落空
    近日,德國「時代」周刊網站發表的文章稱,美國當選總統拜登上任後,將會重啟對華關係,而這將分步驟進行。 川普時代的對華政策 在擔任美國總統的最後一個多月裡,川普準備對中國上演「末日瘋狂」。
  • 白俄羅斯即將對華全面免籤,俄羅斯免籤還會遠嗎?
    好吧,小編一激動,少看了一個字,還以為俄羅斯對華全面免籤呢!就在昨天(2017年9月25日),白俄羅斯體育與旅遊部副部長米哈伊爾•波爾特諾伊在明斯克舉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白俄羅斯將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籤入境,最長可停留30天。
  • 「澳被自己對華政策弄得焦頭爛額 與北京玩火結果可想而知」​
    「澳被自己的對華政策弄得焦頭爛額,選擇與北京玩火,其結果可想而知。」11月上旬已過,澳大利亞媒體熱炒的中國要採取的「澳七大類產品貿易禁令」沒有如期到來,但出口商們仍憂心忡忡,因為澳總理莫裡森還在聲稱「為國家利益將繼續按價值觀行事」。
  • 華住升級加盟商幫扶政策,傳遞共渡難關的決心
    在此背景下,華住不斷升級加盟商幫扶政策,傳遞出與加盟商共渡難關的決心。為了進一步緩解更多投資人在疫情下的不安情緒和矛盾心理,華住旗下的漢庭、星程、海友等多個品牌的負責人都走進了直播間,通過鏡頭面對面地與投資人們進行交流,為他們答疑解惑。
  • 疫情攻堅階段對中國下手 美對華政策歧視色彩越發明顯
    疫情攻堅階段對中國下手 美對華政策歧視色彩越發明顯 2020-02-20 17:02:20參與互動   疫情攻堅階段川普再對中國下手  美國對華政策歧視色彩越發明顯
  • 街籃手遊仙道影解析 仙道影全面解析
    街籃手遊仙道影全面解析  接下來就讓我們從價格,訓練營,技能三個方面來解析仙道影!  訓練營  全面強化跑動,對抗,來讓他成為籃板下的進攻型魔術師,也可以分一部分資源投入到突破,或者兩分上面去。因為無論是仙道影的跑動,對抗,中投等進攻數值,還是搶斷等進攻能力,都是SF中首屈一指的!  這次新版本的到來也迎來了訓練營的重置!加錯點的朋友們也不要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