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紅日,大幹正當時
近日,中建八局多個基礎設施工程
「組團」完成一系列重要節點
以實際行動踐行完美履約承諾
紹興二環北路鋼箱梁合攏成功
6月3日晚11點,紹興二環北路智慧快速路跨中興大道的最後一片鋼箱梁順利吊裝,實現該路段橋面主體結構合攏,標誌著項目全線首聯鋼箱梁順利貫通。
鋼箱梁全長180米,總重量達3052.59噸,從5月23日開始集中架設,經過12夜、100多個小時不眠不休的連續奮戰,提前5天完成了該路段鋼箱梁吊裝任務。
效果圖
項目簡介:紹興二環北路智慧快速路項目全長約11.6千米,主線按城市快速路兼顧一級公路標準設計,是杭州亞運會配套工程,浙江省首例裝配化施工工程,是實現「十五分鐘上高速」、推進「融杭聯甬接滬」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實施載體。
徐州地鐵3號線03標段二襯全線洞通
徐州地鐵3號線項目03標段採取了增加二襯作業臺車、「大幹一百天」等措施,提前5天完成了「530洞通」節點,為3號線按期通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效果圖
項目簡介:徐州城市軌道交通地鐵3號線土建03標主要工程為一站兩區間,其中科技廣場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車站外包長度467.9米,是徐州市最長地下車站。
北京廣渠路東延下穿北運河隧道完工
作為北京首個以大規模明挖方式下穿河道的工程,廣渠路東延項目團隊攻堅克難,比預定工期提前2天完成全長240米的下穿北運河隧道,全力保障廣渠路東延年底通車。
效果圖
項目簡介:廣渠路東延道路是繼京哈高速、京通快速路後,連接北京中心城區和城市副中心的第三條重要的快速通道。項目涵蓋地上道路、地下隧道、綜合管廊等建設內容,其中地下部分下穿北運河,總長度達220米,是北京市最長的穿河隧道,被譽為「首都第一難」。
成都西一線道路項目全線竣工通車
作為空港新城環狀「主動脈」的一部分,成都東部新區西一線道路工程項目全線竣工通車,為成都「東進」戰略極核——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的加速崛起按下快進鍵。
效果圖
項目簡介:成都市東部新區西一線道路項目北起北一線,南止公園大道,全線長3.6公裡,寬45米。建設標準為城市主幹路,主線雙向6車道。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電力工程、通信工程、綠化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等。
廣西大浦路五分部黎欽鐵路橋貫通
隨著最後一片長30米、重100噸的預製箱梁穩落在橋臺支座上,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五分部項目黎欽鐵路分離式立體交叉橋提前9天順利貫通。
效果圖
項目簡介:廣西大浦高速公路五分部位於欽州市、靈山縣境內,全長17.1公裡,線路設計時速120千米每小時,包括大橋八座,特大橋一座,其中平陸運河特大橋是廣西在建同類型橋梁最大跨度,也是中建八局承建的連續剛構橋中「第一跨」。
廣西大浦路六分部主線橋梁架設完成
隨著龍塘水庫大橋左幅0-2邊跨中梁順利落成,大塘至浦北高速公路六分部主線橋梁全部架設完成,靈山縣舊州至那隆段主線全幅貫通。六分部成為全線橋梁第一個架設完成的項目部。
效果圖
項目簡介:大浦高速公路六分部項目主線全長18.489千米,那隆連接線長4.55公裡,全線路設計時速120千米每小時,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項目將大力促進北部灣經濟區發展,進一步完善廣西高速公路網絡。
蘇州金雞湖隧道完成鋪蓋施工
蘇州金雞湖隧道主體工程三標段項目完成7-A基坑交通疏解臨時鋪蓋施工,提前20天完成節點任務。
效果圖
項目簡介:蘇州金雞湖隧道是國內首條穿越5A級湖泊景區的公軌共建超長明挖法隧道,連接中新大道東西過湖主通道,西起星海街,全長約6.04公裡,其中主線長約5.4公裡,雙向6車道規模,中建八局承建其主體工程三標段。
敦白鐵路古洞河大橋順利合龍
敦白鐵路近日攻克兩個節點,項目團隊以零安全事故、零質量事故、提前完成施工節點的成績順利完成古洞河大橋(80+80m)T構的合龍,在全線率先完成簡支箱梁架設任務。
效果圖
項目簡介:敦化至白河鐵路工程站前工程(不含白河地區相關工程)DBSG-2標段,位於吉林省東部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境內,中建八局承建標段全長32.69千米,是長春通往長白山景區的快速旅遊通道。
天津地鐵4號線民航大學站主體結構封頂
天津地鐵4號線項目民航大學站順利實現主體結構封頂,為推動兩側區間雙線貫通奠定了基礎。
民航大學站效果圖
項目簡介:天津地鐵4號線南段工程土建施工第4合同段包含外環路站、民航學院站兩個站臺的主體及其附屬結構的施工,均屬於地鐵標準站明挖施工,其中民航大學站為地下二層島式車站。
G105國道項目主線通車
6月1日,G105國道項目舉行主線通車儀式,標誌著佛山及中山市民翹首以盼的跨線橋正式貫通。
效果圖
項目簡介:國道G105線順德桂南路口立交改造工程位於佛山市順德區中心城區南部,是順德「南大門」之一,通車後將加速順德與中山地區之間的交通連接和物流運輸,不斷強化順德與灣區城市的有機銜接和融合,為兩地經濟快速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原標題:《火力全開!中建八局基礎設施項目「組團」完成一大撥重大節點》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