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洛陽:9張老照片,紀念正在逐漸消失的那個老洛陽

2020-12-12 贏牟左史

洛陽,別稱洛邑、洛京,位於河南西部,是四大古都之一,還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70年代洛陽,這些老照片真實再現了這座古都的過去。圖為70年代的洛陽火車站三站臺五道。

70年代的剛建成的洛陽植物園。洛陽植物園位於洛陽市澗區南昌路與長江路叉點。原為隋代皇家園林「西苑」的舊址。洛陽植物園後來更名為西苑公園。

70年代的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一拖生產的農用小型拖拉機,當時的洛陽人把它們叫做「蹦蹦車」。

70年代的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工人們正在製造拖拉機零件。五十年代末期,一拖廠生產的東方紅-54型拖拉機,開始正式投放市場。

70年代的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工人們開著新下線的拖拉機駛出製造車間。

70年代的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工人們正在製造拖拉機的零件。

70年代的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新下線的履帶式拖拉機。看這輛拖拉機,如同一輛小坦克一樣氣勢十足,不得不感嘆那個時代產品的質量真是沒得說。

70年代的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工人食堂內,師傅們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70年代的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工人食堂內為工人們準備的飯菜,看上去量大而豐盛。

相關焦點

  • 老照片:80年代的河南洛陽,這是老洛陽最淳樸的年代
    洛陽,別稱洛邑、洛京,位於河南西部。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歷史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是四大古都之一。這是一組80年代的洛陽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洛陽這座老城的舊時光。圖為80年代洛陽火車站,站前廣場上花團錦簇,綠化非常好。
  • 洛陽,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如今,在洛玻原址上已經重新規劃正在復原九州池遺址,老玻璃廠的建築,洛陽人再也見不到了。而附近商戶的生意也沒有了往年的紅火,銷售額、人流量都在逐年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人們記憶裡熱鬧的上海市場步行街正在逐漸消息,這裡該何去何從?
  • 懷舊70年代的老照片(6)
    上個世紀70年代,眾多攝影家,拍攝了珍貴的中國風光人文照片,而今,我們編選10張每輯解讀,再憶那難忘的時光,並向原作者致以誠摯的謝意!9、1978年的廣州,由Gedawei拍攝,街頭上的一位小菜販,將帶著兩隻筐的自行車停在路口,給一位背著人造革包的女子稱著菜。10、1973年的林州,由哈裡森.福爾曼拍攝,照片拍攝的是林州紅旗渠的施工場景,那個舉世無雙的工程,幾乎全為人力完成,見證了那個年代中國人的豪情壯志!
  • 老照片:70、80、90年代吃在中國
    吃在中國在網上找了些零零散散的老照片,關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吃在中國,供大家欣賞。這些照片大多是外國人拍攝的,其中很多是馬格南圖片社珍藏。 70年代 · 吃在中國
  • 全國城市誰最「年輕」,洛陽刷新排位......
    這張老照片門口的兩座石獅,是不是看著很眼熟? 這是100年的青年宮。現在洛陽人在民俗博物館看老洛陽人的生活印記。現在的牡丹廣場是正在建設中的地鐵一號線牡丹廣場站。也有很多「曾外鄉人」愛上洛陽,落戶洛陽我們期待洛陽每天的變化我們更加熱愛腳下這片朝陽升騰的熱土!
  • 假如洛陽從地圖消失,世界竟會變成這樣!
    洛陽似乎是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
  • 外國人拍攝的70年代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男子推著一輛自行車,自行車後座綁著一個竹筐,他的孩子坐在裡面。在七十年代自行車絕對是一件奢侈品,是當時的「豪車」。
  • 外國人拍攝的70年代中國老照片:想不到70年代的人們是這樣子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 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男子推著一輛自行車,自行車後座綁著一個竹筐,他的孩子坐在裡面。在七十年代自行車絕對是一件奢侈品,是當時的「豪車」。
  • 盛一碗老洛陽滷麵,滿滿都是家的味道!
    今天的「國泰民安國慶面」系列美食節目「美味家鄉面,濃濃中國情」第四期,就來說一說咱們的老洛陽滷麵。洛陽的飲食歷史史悠久,品種繁多。也有普通好吃的老洛陽滷麵、漿麵條等等,到了洛陽一定不要錯過這些好吃的。
  • 日本「撞臉」的城市,名字讀音撞上中國洛陽,老被人誤會是洛陽
    在日本就有這麼一座城市,和中國的古城洛陽「撞臉」,就連名字都是差不多的,名字讀音撞上中國洛陽,老被人誤會是洛陽。去過日本的中國遊客不得不感嘆:「日本京都,洛陽的影,長安的風。」沒錯,這座「撞臉」中國洛陽的城市就是京都。
  • 洛陽才子他鄉老,二十首洛陽詩
    老君山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菩薩蠻·洛陽城裡風光好》韋莊>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洛陽城邊風起沙,徵衫歲歲負年華《歸洛道中》陳與義洛陽城邊風起沙,徵衫歲歲負年華。
  • 老照片:70年代的天津,承載著老一代津門人永遠的回憶
    這是一組70年代天津的老照片,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40多年前的老津門的模樣。圖為70年代的天津老城廂東門附近,德配天地牌坊前的街景。 70年代的天津新開路糧店門前。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們,一定都記得當年手拿糧票到糧店排隊購糧的情景。
  • 你們只記得網紅長安,卻忘了神都洛陽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新周刊(ID: new-weekly)作者:曹徙南在上世紀90年代取消慢車之前,如果你恰好從洛陽坐綠皮火車沿隴海鐵路一路向東,在白馬寺站經停片刻,只需再往前走上一會兒,極目南望,在平整廣袤的農田上,會有一方土丘稍稍隆起。
  • 東關,老洛陽城第一關
    也許為了紀念一條扁擔挑兩條龍的這段經歷,趙弘殷兩個兒子分別就取名匡胤和匡義。當然,白馬寺鎮有個扁擔趙村,傳說就更為直白了。  夾馬營東邊,依林校的小路,謂林北巷,不遠處即原洛一高、現洛陽一中一帶,便是明福王朱常洵創建的護國迎恩寺故址。公元1641年元月,洛陽被李自成攻克。福王趁天黑化裝逃到此寺,被農民軍抓獲處決。也因雙龍之故,正月十三到十六耍龍燈,是東關一帶的傳統。
  • 「民國老照片」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段歷史(30多張)
    ,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山西臨汾老照片,1939年民國初期的小孩子的老照片民國初期的小孩子的老照片民國初期的小孩子的老照片山西臨汾窯洞生活老照片,1939年。山西舊影老照片,1930年代末河南洛陽老照片,1934年。河南洛陽老照片,1934年。河南洛陽老照片,1934年。河南洛陽老照片,1934年。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洛陽,唐東都洛陽,洛陽牡丹甲天下
    2017年4月10日一期文峰塔片區(70畝)建成開放以來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洛陽玻璃廠位於西工區,洛玻始建於1956年,是建國初期中央在西工區投資建設的兩個大型工廠(玻璃廠、棉紡織廠)之一,也是 "洛陽浮法"的誕生地。
  • 益陽故事:70年代的益陽老照片
    毛選是當時人手必備的「紅寶書」,文革的十餘年間,《毛主席語錄》和《毛澤東選集》是中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男女老少都要背誦其中段落,學習毛澤東思想成為那個時代的標誌。No. 191976年9月,安化縣數萬群眾遊行,慶祝華國鋒成為黨和政府的最高領導人。
  • 馬市街: 紅色基因百年老街(洛陽路名故事)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當時,洛陽城設有三大市場。宮城門外有金市,是王公貴族的專用市場;建春門外有東市,是牛馬交易市場;城南有糧市。  北魏時期,洛陽城內有小市、大市、四通市三個商業區,其中小市是農產品和牲畜的交易市場。《洛陽伽藍記》載,小市位於城東,「出建春門外一裡餘,至東石橋……橋南有魏朝時馬市」。
  • 這些老洛陽人的習俗您知道嗎?
    您知道老洛陽人在這天都吃啥喝啥幹啥嗎?別急,咱們先從端午節的來源說起。端午節的醞釀期在周代,形成於漢、晉之間,起源與古人的歲時禁忌和迷信有很大關係。周朝的民俗觀念中,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這是因為陰曆五月正當仲夏,暑熱即至,毒蟲滋生,易犯疾病。
  • 「老照片」:80年代的老照片,主角是黑白電視機!你肯定見過!
    歡迎來到【歷史8點半】的旗下欄目——【老照片】!今天,小編收集了在80年代改革變化中,一組非常珍貴的老照片!分享給老少爺們!那張排球女將的照片,你看看照片裡的是誰!1980年,雲南楚雄的村民掰手腕。1981年,剛剛建立了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這個未來的市中心經常有耕牛在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