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經濟學當然是目前熱門專業之一,並且收分也不低。但是請注意,你所要報考的經濟學專業可能和你想像中的經濟學或許會相差巨大!!!
18歲的高中生們處在一個天馬行空的年齡,看了宮鬥劇就對清史感興趣或者看了盜墓筆記就對考古感興趣,看到經濟學就直接將學經濟學等同於成為有錢人!以及在父母親戚甚至沒上大學之前的我眼裡,學經濟的要麼是縱橫捭闔的商界巨子金融大鱷,要麼是指點江山的政界精英學界領袖,總之學的就是權錢之術最後要麼有權要麼有錢。
是的,我並不否認股神巴菲特是經濟學碩士,但是我也請大家想一想,巴菲特已經80歲高齡了,在他20幾歲時候學的經濟學和我們現在學的經濟學相差甚大,他那時候學的經濟學包含了現在很多經濟學科的細小分支,而現在我們所說的經濟學專業,就僅僅真的是經濟學而已。
經濟學並不會交給你像炒股投資等實際的賺錢知識與方法,更多的是讓你用數學的知識去分析現在的市場是怎麼樣的,以及未來如何讓財富最大化的分配到每個人的手裡。眾人對經濟學的誤解,就像生物學的不會養雞養鴨,也不能給豬看病,學編程的不會修電腦一樣。就像你不能讓中醫給你動手術,讓西醫給你撿中藥一樣。你想學炒股,可以讀會計專業;你想學投資,可以直接報投資學。但經濟學只是數學的搬磚工!
在我們學校商學院,財政金融學院和經濟學院這三個大院中,經濟學院永遠處在鄙視鏈的最底端。商學院和財政金融學院對於誰才是老大永遠沒有定論,但是三個院包括我們經院自己都一致表示經濟學院的屌絲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即便從學術水平上講我們經濟學院的專業排名還是全國第一比他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
說白了,還是因為經院窮。其它學院總有土豪校友贊助,老師也多是千百萬身家高富帥白富美,辦活動用的費用是以萬做單位的,我們院反正是找不到什麼校友的身影,老師雖然也有闊氣的,但還是屌絲居多,辦個千八百的活動也沒人報銷,根本比不上會玩的有錢人。
別說現在了,古往今來,搞經濟學的也都是窮苦人居多(還是經濟學比較容易把人搞成窮苦人?)。高富帥經濟學家不是沒有,但也算是稀有品質,而且一般都得過得比較拼,所以死得早,比如凱恩斯這樣的天才人物。一般的經濟學家基本上都過著放進人堆裡就認不出來的普通屌絲生活,比如亞當斯密,雖說不是窮困潦倒但反正跟富裕是一點不沾邊。像馬克思就更明顯了,基本是靠純潔的革命友誼大過天的恩格斯包養才能過日子,不然怕是得窮死……
所以我們學經濟的大學四年基本是這樣度過的:別的院還沒開學的時候我們就在預習,別的院搞活動的時候我們在學習,別的院早就考完試放假回家的時候我們還在複習最後N門考試……我們私下覺得學院給我們的安排不光是出於學術考慮,同時也是出於財務考慮:還有比學習更省錢的活動嗎?
說到這裡,有人肯定要疑惑了,經濟這門學問的起源不就是管錢嗎,怎麼錢還成了問題了?
打幾個比方,你覺得是呆在寺裡面研究佛法的法師收的香火多,還是走出去應用佛法去給人做法事的賺的香火多?
的確,我們經濟學院也會學習金融、會計、商學的課程,商學院和財政金融學院也會學習經濟學。不過,雖然基礎的知識是類似的,再深入學下去,發展的方向就很不一樣了。相比之下,經院所學的內容更加「出世」,更加偏向理論化,是走學術道路,而其他學院則更偏向實際應用。打個比方吧,我們這一屆經濟學班大概八十多人,就有十幾個讀到博士的,其中還有五個女生,這樣高的比例,我是沒有在其它學院見到過的。
同樣是研究市場,商院可能琢磨的是如何讓市場上的一個公司利潤最大化,財金可能考慮的是如何投資那些公司讓自己的收益最大化,而經院研究的可能就是如何讓整個市場最有效率使得每個參與者不管買方賣方投資者經營者企業政府都能夠利益最大化。
那什麼人適合走理論經濟學道路呢?
1.愛數學
2.愛觀察經濟問題,愛思考經濟現象
3.想要為經濟學術研究做出自己的貢獻,想在學術界大展拳腳
4.愛歷史學
5.喜歡研究問題,能靜下心來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只為一個問題絞盡腦汁
如果上述條件都符合那我建議你來讀讀試試看,可能不至於後悔,至少我們班30個人,就兩個人是真的想從事經濟研究的…
就業的話,除了想致力於經濟研究走學術派的(讀研讀博當老師搞學術)外,去銀行的最多…
最後祝願2020年的考生在這個不平凡的年月裡都考上自己心中的專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