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家裡有個肖戰的「小黑粉」,我也不會這麼關注肖戰這個年輕人。為了孩子的三觀教育,這2個多月在網上搜羅和考古各種關於肖戰的採訪、視頻、還有來自不同角度的人對肖戰的討論,我都快把自己考古成肖戰粉了。
但無論我如何考古,對於我而言,肖戰也是一個離我很遠的陌生人,我只是自以為熟悉網絡上的肖戰、看過一部他的電視劇、買過一本《人物》的雜誌、買過一份數字專輯而已。但至少我看的不只是肖戰的顏,還看他的思想和觀點,人物雜誌的採訪內容非常詳細,我看了幾遍,並認真地做了標註。
我想即使是再忠實的粉絲,可能也就比我多買了幾本雜誌、多看了幾部劇、或者是去參加過他線下的活動。但,無論你們以為自己多麼了解肖戰,其實也就只是把一些肖戰工作中的片段反覆觀看而已,你們覺得他的這些片段佔據了你們生活的重心,但是對於肖戰而言,那只是他生活的29個年頭裡,非常少非常少的一個部分。
有些粉絲希望自己的愛豆被全世界人知道,所以不停地安利,但其實這只是你們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對於肖戰,他其實是一個低調的人,不喜歡炫耀。看綜藝《我們的歌》裡,他是一個被人當眾誇獎、被那麼多人當眾喊名字,會臉紅、會不好意思的大男孩。肖戰的好友臧洪娜觀察到:在某種程度上,肖戰常常在熱鬧的聚會裡顯得有點無所適從,他其實是一個喜歡獨處和有自己空間的人,不喜歡被眾人圍觀。可是他卻無奈的一次又一次的被動的被人捧到公眾面前。儘管,對此他有著清醒的認知,「就算是一個公司的老總,他有他的甲方。社會關係中,肯定是一環牽制著一環,沒有誰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有些粉絲喜歡看到肖戰在各個榜單拿到好成績,喜歡肖戰走上紅毯,走上領獎臺,但是這也只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對於肖戰,慶餘年的導演孫皓曾評價說:「比如紅毯和光環,他愛的還是表演,這不是一個愛上「副產品」的人。」所以,對肖戰來說,那些榜單、獎盃、甚至代言,其實都是副產品,有我就接著,沒有也無所謂,唯獨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就像100分,作品是1,副產品是後面的零,如果沒有作品,後面再有多少零,也是零。
有些粉絲心疼肖戰工作辛苦,那也是你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對於肖戰,無論是拍戲還是設計師,都是工作,熬夜可以接受、加班也沒有問題,這些都是個人的選擇,他不會因此而痛苦。唯一讓他痛苦或者崩潰的事情就是:「為什麼做的沒有別人好?」
有些粉絲心疼他老被人質疑、批評、嘲諷,其實這些都是粉絲自己無法接受質疑、批評和嘲諷,並不代表肖戰。對於肖戰,他成為藝人前,曾做過設計師,開過工作室,作為乙方,什麼質疑、批評、嘲諷沒有接受過?當時他開工作室,為了拉客戶辦會員卡,完全可以做到低姿態:端茶倒水,為客戶服務。做設計,客戶不停地改需求,他就得不停地改設計。真正在職場上打拼過的人,根本不怕質疑、批評和嘲諷。甲方和乙方的工作磨練,讓肖戰有了一份職業感,這一份職業感會讓娛樂圈的人覺得有些古板。和他合作過的演員楊紫就調侃說,在片場沒辦法和肖戰開玩笑,說一個,他就會當真。那是因為,肖戰覺得娛樂圈就是職場,他必須認真對待。
我在甲方工作過十幾年,後來轉為乙方,我了解肖戰的職業精神,我也認可肖戰的這種職業精神,但是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娛樂圈,這種職業精神,有點吃虧。會讓人覺得他不太像娛樂圈的人。
有句話說:找一個愛你的人很容易,但找一個懂你的人很難。作為一個人成年人,我至少了解肖戰的無奈,他無法選擇喜歡他的人,喜歡他的人喜歡的原因五花八門:他的顏、他的笑、他的暖、他在劇中的角色、他在綜藝的表現、他的聲音、他的歌、他的紅……這些喜歡他的人,各有各的喜歡的方式,但是真正懂他的人卻不多。
我是衷心的希望,粉絲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定義肖戰,而是站在肖戰的角度,多了解他。喜歡和愛,不是靠口號喊出來的,而是真的發至內心,理解他,接受他,無論他是不是頂流、是不是第一名;哪怕他被人質疑、批評、詆毀。
網上除了粉絲的誇讚,還有一些貶損,而對肖戰貶損最多的,無非是認為肖戰沒有引導好自己的粉絲。可就我看到的,肖戰在很多公開場合、採訪中都給粉絲做了很好的引導。比如:粉絲首先要過好自己的生活;比如: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平和地對待一些不好的事情,大家不要那麼易燃易爆炸;比如:一味的單純和魯莽的話,其實是不太合適的,複雜是指考慮事情要周全;比如:不要捧殺等等。只是有些粉絲沒有做好而已。
粉絲群體是一個複雜的群體,性別、年齡層次、受教育程度、每一個人的個性,都千差萬別,偶像的引導,有些人能夠聽進去,有些人面對面傳授也是對牛彈琴。
拿這個來貶損肖戰的,我相信大多數人並沒有去認真了解過肖戰,如果你看過肖戰的綜藝、採訪、活動視頻,你會發現他是一個很自律的人,說話舉止都比較謹慎,對於粉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言傳身教的榜樣。只是,有些粉絲喜歡的太過於表面,並沒有真正地去了解和學習肖戰身上的閃光點。
其實每個明星的粉絲群體裡都有少部分不理智粉,這個從明星接二連三的維權申明就能看得出來。總不能因此讓這些偶像們專門成立一個粉絲德育教育中心,開展粉絲教育工作吧?而且,即使這樣,就能保證每個學生乖乖聽話嗎?大家都上過學,你們都看看,是不是老師教育出來的學生都能如老師所願,整齊劃一的品學兼優呢?
拿沒有引導粉絲來貶損肖戰的,其實大多都是跟風的,並不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家女兒就有這個偏見,我和她溝通了幾次,當她覺得她沒有理由的時候,就會耍賴:我不管,反正我就是這麼想的。我只能理解她,因為她也把肖戰當成了他偶像的競爭對手,她也討厭肖戰的某些狂熱粉絲(因為她覺得自己是耽美圈的,唉,儘管她連AO3是啥都不知道)。我家女兒上網時間不多,周末偶爾瀏覽一下,接受的信息很片面,然後就用很片面的認知去貶損一個她根本不認識的人,作為老媽的我,有引導和教育的義務和責任啊。所以,我還在不斷努力中。
至於詆毀肖戰的帖子,其實我也看了不少,因為我家女兒也相信。你看,未成年人的思維是很碎片化的,他們不會去全面的思考背後的邏輯。作為一個有獨立思維的成年人,我覺得沒有人會相信的那些所謂的黑料。宣傳那些黑料的,無非是一些想用明星隱私來引流的自媒體,或者把肖戰作為自己愛豆競爭對手的小粉絲。為什麼我不相信?你想想看,無論是什麼爆裂風車、還是什麼午夜南瓜,肖戰對他們而已就是一個在現實生活裡沒有交集的陌生人,那些黑料請問是從哪裡來的?無非是P圖、網絡文字的斷章取義而已。
如果是肖戰的同學、同事、朋友、親戚的爆料,可信度還高一些。只是網上幾個不敢實名制的陌生網友,壓根也不認識肖戰的人,憑著網絡上的隻言片語,拼湊臆想出來的黑料,居然也有人信,而且這些人居然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忠實的粉絲,我也是佩服。不過看到近期CNNIC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調查》中顯示,全國6.5億網民,80%的網民是大專以下文憑,其中小學、初中學歷佔了60%,這麼一算,那幾十萬人真的是滄海一粟,不足掛齒。
演員肖戰和歌手肖戰是什麼樣子?我想大多數人通過作品可以了解,每個人評價不一,有褒有貶很正常。粉絲要清楚的一點是:肖戰是一個年輕的演員和歌手,他也並不是天才,只是一個踏踏實實的年青人。無論是演技、還是歌技,尚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你可以喜歡,但不要吹捧,但也無需過謙,看到讚美,內心竊喜或表達謝意就行,看到批評,也要感激別人願意花時間去關注你的偶像。時刻要牢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看一些和肖戰合作過的人,在採訪中都稱讚他是一個謙虛、有禮貌的人。所以,希望你們也能成為他這樣的年輕人。
生活中真實的肖戰是什麼樣的?作為網友,我們都不了解。我們每一個人生活中並不只有一面,比如拿我自己來說:同事眼中的我、上級眼中的我、下屬眼中的我、父母眼中的我、女兒眼中的我、愛人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可能都太一樣,每一個和我在現實生活中有交集的人,單獨拿一個評價出來,都不是完整的我。即使綜合所有人的評價,也不能是100%的我,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潛在的、未知的自己,尚待開發。
所以,要想真的去了解肖戰,可能需要去採訪他身邊的很多人:父母、同學、老師、同事、隊友、合作的演員……,這些和他相處過的人才有發言權。而不是從不認識的匿名網友的口中去了解他。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不要只通過某些渠道去了解他,多聽聽、多看看不同人的看法。
網上很多人會經常說到人設?什麼是人設?父母說你孝順、朋友說你仗義、同學說你溫暖、對手說你冷酷、同事說你果斷。這都是不同的人給這個人的不同的定義,不能因為同學說他溫暖,到了對手那裡變得冷酷,你就說:明明大家都說他是一個溫暖的人,怎麼現在變這麼冷酷,這個人人設塌了。
一不小心,又說了這麼多。看來疫情期間,我們的傾述欲都很強,畢竟現實生活中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煩惱,比如我的煩惱就是怎麼樣讓我的孩子拋開偏見,學會用辯證思維看待人和事。但我知道,這需要一段時間。
離開網絡,回到現實,看看屋內寫作業的女兒,再看看窗外,你會發現,現實生活中肖戰離我們其實很遠,離開手機、電腦、電視,他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所以我們誰又了解真正的肖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