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是一種勞動,加班更是勞動,旅遊屬於走動,健身算是運動,那麼好了,五一勞動節放假又是怎麼個意思?
意思很明顯,大家都是勞動者,平日裡工作辛苦,放個假休息一下,有毛病嗎?
毛病當然沒有,可是這個勞動節,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外出不被鼓勵,約會遭人嫌棄,整整五天假期,在家幹點兒什麼好呢?
我有一個主意:如果勞動節的初衷是鼓勵勞動、讚美勞動而不是逃避勞動,值此破天荒五天長假(最早七天,後來三天,不長不短地放上五天,這還是頭一遭),何不乾脆回歸到勞動節的字面意思,用幹活兒來歡度五一?至於幹什麼活兒,只要想幹,不愁沒有,比如洗洗涮涮、擦擦抹抹,統稱——家務勞動。
說起來,這個五一,我其實就是這麼過來的。
放假第一天,豔陽高照,可謂天公作美,特別適合把地磚、地板徹底拖上一遍。所謂徹底,就是床底下、柜子下面等犄角旮旯通通不放過,桌子椅子能挪開的儘量挪開的那種。所謂適合,主要鑑於陰天烏蒙蒙的看不清楚,擦得效果如何無從判斷,充其量只能算是「盲拖」而已。
在拖地之前,首先要把所有家具,特別是那些有一整個平面可供積灰的先擦好再說,比如電視櫃、床頭櫃、五鬥櫥、茶几、書桌、餐邊櫃以及鋼琴等等等等。此外還有歐式家具的各種線條,前後左右的邊邊角角,都得揩拭一遍。
接下來就是所有亮晶晶透明或反光的東西,陽臺移門、幾扇玻璃窗、三面合計不下十平米的鏡子、微波爐和烤箱的玻璃門、電視屏幕和電腦屏幕等等,都要逐一擦過。除了屏幕之外,要說工具,最好用的非報紙莫屬。噴點兒水,帶著幾分潮氣,玻璃擦得鋥光瓦亮,那叫一個乾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把幹家務、搞衛生的訣竅總結得如此到位,孔夫子實在是太有生活了!你想,你細想,要想把地板擦得能照出人影,那就必須配備吸水性強、不掉毛、無水痕的好拖布;要想把廚房櫥櫃的臺面恢復成「出廠設置」,又怎麼可以不藉助強效去汙?
於是,任何關於掃除神器的推薦,都會讓我興致勃勃。
其他譬如什麼搞清潔的小妙招啦,幹家務的小絕活啦,做收納的小貼士啦,我都求「賢」若渴。
經過長期修煉,以我多年來「灑掃庭除」積累的家務經驗和老辣眼光,評判一戶人家的衛生水準,主要看幾個地方:
一是淋浴房。龍頭花灑是否鏽跡斑斑?瓷磚上是否布滿黴點?玻璃拉門是否全是水漬?
二是廚房。爐灶上面是否殘留著上禮拜的油渣、上個月的蔥花?爐灶對面瓷磚上油光可鑑的,是否是陳年的包漿?石英石臺面和油煙機的觸摸鍵,摸起來是否如絲般順滑?
三是開關面板。白色面板的側邊是否已全是黑泥?
四是踢腳線。手指一抹,是否全是灰垢?
以上四處,我們家自然是下過功夫的。但如果讓您誤以為所有活兒都是我一個人幹的,那我鄭重道歉:
家務勞動就像疫情防控,是日積月累的持久戰,是零打碎敲的遊擊戰,是多工種密切配合的協同戰,怎麼可能一人包攬?
比如廚房攻堅戰往往就由老媽親自掛帥、一力承擔;整理換季的衣服、被褥,洗衣服,洗床單,曬被子,給陽臺上的一眾綠植培土、澆水、施肥,給貓咪洗澡,給魚缸換水,這些都由老婆一手包辦。
就連自大班第一學期結束後便一直放假在家的兒子也有任務:「毛毛,把床和沙發上的毛毛好好滾一滾!」
這行話不是業內人士還真聽不懂。此項工作主要針對家裡那隻正鋪天蓋地掉毛的英短藍貓「小乖」,隔三差五就得拿粘毛器反覆滾上幾遍,不連續換上幾卷,還真弄不乾淨。
吃飯了,吃飯了,先吃完再弄吧!
別打擾我,讓我把最後一塊玻璃擦完(或把最後一個房間拖完,或把最後一隻馬桶刷完,或把最後一坨貓屎鏟完)。
每逢幹活幹得興起,難免會剎不住車。
之所以剎不住車,主要是「狄德羅效應」在作祟——就像華美的睡袍一旦披上就立馬嫌棄家具破舊、地毯粗劣一樣,某個局部搞乾淨了,再看其他地方也往往會怎麼瞅怎麼不順眼。於是由點帶面,由此及彼,規模不斷擴大,原本的日常小保潔很快就變成了周末大掃除。
這些都是年輕氣盛時常犯的毛病,如今年屆不惑,早已不再畢其功於一役地發動轟轟烈烈的掃除,把活兒均勻分配給365天豈不更好?何必將細水長流的家務勞動搞得大張旗鼓、興師動眾?
就像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假期,我用在整理打掃的時間將近十個鐘頭,但因為沉得住氣,慢得下來,沒有一天感到腰酸背痛、體力不支。
「沒有情人的情人節,多少會有落寞的感覺」,在我看來,沒有勞動的勞動節,就如同沒有情人的情人節一樣彆扭,一樣無趣。
這裡面暗含著一句靈魂拷問:
不勞動,你也好意思歡度五一?
韓冷
2020年5月6日
歡迎點擊瀏覽相關文章:
那些電視,串起了我的童年和青春︱一段暴露年齡的回憶
我們曾經那樣聯絡︱70/80後親歷的通訊發展史
我們曾經那樣消費︱私人帳簿裡的時代變遷
一個985本科班的風雲20年:1998-2018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我們到了什麼年紀?
「玉女派」的興衰與歷代掌門人盤點
昨晚,我又做了那個失業的噩夢
這是一面鏡子,透過我的文字
也許可以照見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