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樓想加電梯,1、2樓不同意,提出2個要求,大家都沉默了

2020-12-23 大話企業

文:繆禾

根據國家的最新規劃,到2025年,建成2000多年的舊住宅區改造任務將基本完成。棚改退出,舊改來臨,讓老小區的居民看到了「舊貌換新」的轉變。當然,除了水、電、道路、綠化、停車位等基礎改造外,一些小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老樓上增加電梯等。國家對此的態度也非常明確,即「鼓勵條件允許的小區增加電梯」,並給予財政支持。

可以說,老舊小區加裝了電梯之後,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雖然不拆遷了,但老舊小區換新裝,業主們也該高興才對吧?新問題的出現,讓不少住戶幾家歡喜幾家愁。在舊改項目中,人們對電梯加裝一事尤為關注,因為電梯的添加直接影響到整個樓的房產價值格局的變化。頂樓業主自然是很高興了,加裝電梯後,就再也不用爬樓梯了,老房子也可以享受電梯房的高級待遇了,加上自己房子的其他突出優勢,未來的升值潛力可想而知;

而一樓業主就很不開心了,因為是否加裝電梯對他們來說無所謂,自己根本用不到不說,還會影響到居住舒適度,特別是對整棟樓的房價升值帶來影響,一樓比起5-6樓,升值潛力大大縮水。所以不同意,不表態成為了許多小區一樓業主的共同態度。一個朋友小李最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19年前,小李買了一座二線城市二環內的多層住宅頂樓,19年前,小李剛畢業,面臨著結婚生子等大事,所以買房成了一座不得不跨越的大山。

所以小李只好到處周轉借錢,最終也是不夠買一套好房,無奈選擇了一套6層的頂樓房,19年前,電梯房還沒有普及,只有豪華酒店才配置電梯,民用商品房住宅90%以上是多層建築。六樓的優勢很明顯:大面積贈送,房子產權面積50平米,實際套內可使用面積達到120平米;還可以享受從高處看美景的體驗。頂層較低的價格意味著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沒有電梯,只能爬樓梯進出,這對於年輕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爬樓梯就非常困難了。

頂樓還面臨著冬冷夏熱和漏水的風險。這兩大缺點中,防水隔熱還可以自行解決,但前者卻成為了一個根本缺陷。既然生活的不舒服,為什麼不賣了呢?問題再次出現,在市場上對於頂層的多層住宅也不受歡迎,因為其明顯的缺點限制,所以在商品房銷售市場的價格不能上調。如果小李想賣房子,售價需要大幅降低。比如,4樓或5樓同一套公寓的價格是100萬,6樓的價格可能會降至80萬到90萬才行。

這種得不償失的行為,小李自然不願意做,於是靜等拆遷。然而,根據住建部的安排,棚改政策將逐步結束,城市將不再進行大規模的拆遷建設,今後的存量房產開始修補工程,也就是我們稱之為「舊改」的策略。不過,這也給了頂樓居民很大的希望,因為在舊改政策中,就包括加裝電梯在內的內容。如果電梯安裝成功,勢必給五、六樓的房屋帶來很大的升值空間。

結果不出所料:一樓和二樓的住戶持100%反對態度,因為他們覺得電梯安裝後,自己根本用不到,這會影響整體建築質量,給自己的房子帶來折舊風險。只有5樓的住戶同意6樓的住戶,支持電梯的加裝。3樓和4樓的居民意見不明確。他們想加裝電梯,但又不願意承擔過高的安裝費用和後期的維護費用。

一層的居民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如果支持加裝電梯,五層和六層的居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居住在一樓和二樓的居民不需要花費任何電梯安裝費用和後期維護費用;

一、二層業主提出增設電梯後需要維持整棟樓原來的價值不變化,給5樓和6樓帶來的升值溢價空間,需要根據市場價值進行核算,溢價升值部分的50%要給一樓和二樓作為加裝電梯帶來的影響補償。3樓和4樓買房時本來價格就較高,所以房子升值溢價值不做分享。最終,五樓和六樓安靜了。

可行嗎?顯然,這是不可行的,但它確實指出了一樓和二樓的居民不同意增加電梯的原因。他們認為電梯的增加會改變整棟樓的價值模式,使一樓和二樓的房子更不值錢。事實也的確如此。在18到20年前賣房子,3 - 4層的房子是最貴的,因為樓層不高不低,採光通風順暢,接下來是一樓和二樓,一樓有一個大院子贈送,樓間距也可以保證採光效果,最便宜的就是6樓的房子。

因為樓層高,還處在頂層,所以房子最便宜,即便是這樣買房人依然不願意買頂樓,所以開發商又贈送露臺、又贈送閣樓,甚至「偷」面積送給頂樓,為了把這房子順利銷售出去。可以看出20年前的頂層是多麼尷尬。如果加了電梯呢?頂層所有的缺點都消失了,只剩下比一到五層更多的優勢,面積大,總價低,還有電梯,所以未來六層會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房產市場認為,解決問題是前進的階梯。問題和尷尬並不可怕。關鍵是要正視它們帶來的結果,並給出恰當的解決方案,從而實現雙贏。高層住宅樓的溢價補償給低層住宅或許不可取,但是可以吸取很多小區的成功經驗,如適度增加底層居民的福利,比如添加一間適用的房子給一樓居民,或者增加一個小花園給一樓居民等等;對二層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免除其電梯費用承擔等;也許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實現電梯的安裝。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王先生兩次約談1-2樓裝電梯未果,2樓提解決方案,3樓沉默了
    在逐個業主家裡敲門詢問意見後,王先生發現,3-6樓沒有反對意見,1-2樓業主明確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如下:第一,就老房子而言,後加的電梯結構肯定沒有原有結構堅固,電梯安裝有補貼,後期的維護費怎麼分攤是個問題。
  • 老樓改造加電梯,一樓二樓不同意怎麼辦?
    1、一樓同意裝電梯,擋光、噪音、衛生等都能忍受。 但一分鐘也不坐電梯,也要出安裝費,以後還要出維修費,這合理嗎? 如果你根本沒上公交車,走在路上,有人收你坐公交車的費用,你交嗎?
  • 關於老小區加裝電梯的問題,這次一樓提出兩個方案,而六樓不同意
    另外就是加了電梯,一樓出行方便的優點就消失了,加上本身採光通風效果不佳,導致頂樓的房子升值,而二樓的房子則會貶值。面對自己的利益,也不是別人說一句為了大家好,方便大家上下,可以妥協的事情。於是,如今一層與高層的住戶矛盾逐漸激化,高層又非常想增加電梯,所以對一層住戶提出了一個方案。
  • 加裝電梯本該高興,一二樓卻不同意,為何老樓加裝電梯這麼難?
    大家好,我是暢談裝修,關注我即可了解更多關於裝修的那些事! 老樓改造加電梯,一樓和二樓不同意是正常的,因為換成是你住在一樓或二樓,你同樣也是不同意的,不要說你肯定會同意的話,因為那是你站著說話不腰疼,等到你的切身利益受到影響時,相信你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這就是現狀。
  • 柳州一小區舊樓欲加裝電梯,一戶不同意被擱置!八旬老人爬樓不便...
    柳州一小區舊樓欲加裝電梯,一戶不同意被擱置! 「因腿腳不靈便,從賓館走到小區,再爬上6樓,起碼得花1個多鐘頭時間。」
  • 南寧一小區電梯從14樓墜落到負2樓,5樓以下電梯門全部變形
    雖然之後經過維修曾短暫地恢復過運行  不過很快又「罷工」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就在1月5日下午2點多  停運電梯的井內突然出現了爆炸般的巨響  有業主趕緊跑出來查看發現  此時  單元樓1樓、負1樓和負2樓
  • 舊樓加裝電梯困難重重?這4棟樓歷時2年終於要圓「電梯夢」了!
    舊樓電梯加裝會遇到不少困難。此個項目則更有甚之:由於這四棟樓宇臨江,為保持景觀帶的美觀,區規劃部門要求業主以四個電梯為一個單位進行報建,並統一做成規模一致的觀光電梯。牽涉的住戶數大,需要統一的民意基數就更大了。持續了一年多,好不容易在2019年9月公示出電梯規劃。
  • 巴南這些老舊單元樓即將安裝新電梯,快來看看是不是你家!
    「我家住在5樓,每天上下樓,都是一件難事。每次買了菜,提著那麼重的東西,再加上身體不太好,走到3樓就得停下來休息。」很多老舊小區的老人都有這種煩惱。面對這類問題,大家內心最渴望的應該是自家樓房能安裝電梯。其實,現在咱們巴南區已經有相當多的老舊樓房住戶享受到了電梯,解決了上下樓難的問題。
  • 成都老樓加裝電梯 有人點讚有人愁
    「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小區能安裝電梯。我家住6樓,平時提菜回家確實比較困難,將來有了電梯會方便許多!」60歲的楊婆婆激動地說。4月13日,錦江區錦官驛街道合江亭社區都市公寓四棟一單元7層小樓加裝電梯項目終於開工了。據悉,這也是錦官驛街道自疫情以來首個復工加裝電梯的項目。
  • 老樓加裝電梯「私人訂製」 圓了廣州街坊電梯夢
    ,這樣下樓也就不需要用到以前放置的小板凳了。」 據了解,這幢樓幾乎每戶都有70歲以上的老人,黎啟芳的母親羅婆婆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00歲高齡的羅婆婆每天上下午都要下樓去散步,家住高層且沒有電梯,給羅婆婆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每次上下樓,都需要在2樓和5樓放置一個小板凳歇歇腳。 為解決老人上下樓難題,160號後座的黎啟芳和溫志斌2016年發起籌建加裝電梯,至今長達四年之久。
  • 沒有電梯的老樓,步梯上裝個「上樓神器」,老人上下樓太方便了!
    沒有電梯的老樓,步梯上裝個「上樓神器」,老人上下樓太方便了! 最近一個叫「上樓神器"的代步小電梯火了!可以說自從有了它,許多老年人上下樓方便多了。在全國各地,有許許多多沒有電梯的老樓,雖然說不是什麼高層,但是對於老人來說,住在高處的情況下,上下樓還是蠻累的。
  • 住房新規明確,四樓以上統一裝電梯,老年人受益很大,方便生活
    過去幾十年,國家在不斷的發展,各個城市都在競相努力,我國的城建水平大家也是有目共睹,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很多村裡居民也住上了小樓。不過,最最重要的是沒有電梯,對於住到5樓到8樓的住戶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不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如果是你,你會在炎熱的大夏天,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再提著菜一層一層的爬樓嗎,出了一身大汗,渾身疲憊,是不是連飯也不想做了?所以說,現在老房子的問題還是在於電梯。
  • 「舊樓」加裝電梯 住戶笑逐言開
    市區世貿花園小區於1999年建成,有55棟7至8樓的建築,沒有配套電梯,平時,樓上的老人經常不大敢下樓,擔心腿腳不麻利,上下樓太費力。像住在35棟樓層較高的這幾位老人,甚至不得不租住在樓下,三餐還經常得家人帶下來。
  • 17層電梯房幾樓最好科學 電梯房選擇幾樓較好
    17層電梯房幾樓最好科學可以住4層-8層比較好。1層-3層陰影和溼度比較大,空氣循環減緩,換氣受阻,汙染比較嚴重,而4層-8層在電梯出現故障的時候,上下樓會很方便,樹和水都是最好的過濾器,不讓塵土通過,不受汽車尾氣的影響,並且不讓人達到恐高的程度。阻擋的也少,房裡陽光也是很好。
  • 老樓加裝電梯方案有了規範要求:優先平層停靠,方便老人上下樓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不同條件改造制定適宜加裝電梯方案目前,本市加裝電梯完成了1273部,加梯速度處於全國前列。「隨著老樓加裝電梯數量的不斷增長,規範標準不統一的問題也開始凸顯。《導則》在條文說明部分的開篇就明確,由於既有住宅所處小區環境不同,建築條件、結構類型、使用狀況多樣化,加之居民對於加裝電梯的需求不盡相同,因此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針對每個單元來說都是個性化需求,應根據不同的條件制定出適宜的加裝電梯方案。
  • 10層電梯房要幾樓好 電梯房樓層如何挑選
    電梯房樓層如何挑選?10層電梯房要幾樓好5到6層最好,一般來說,8到10層是揚灰層,灰塵都會懸浮在這個高度,10樓以上就不會受到幹擾了,科學研究表明,8到10層的空氣品質最差,所以家中有老人孩子,應該避開這幾層。1、空氣溼度。
  • 舊樓加裝電梯到底有沒有必要,看看加裝電梯的利弊再做決定
    目前舊樓加裝電梯的主流政策是政府補貼一部分其它的由業主分攤,加裝電梯之前必須充分考慮所有業主的意見,由原來的一票否決到現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即可,但不能有業主反對,簡單地說同意安裝電梯的業主要想辦法讓不同意的業主不反對,也就是怎麼給補償的問題。按目前的行情安裝一部電梯的總費用大概是40萬到80萬不等,主要看電梯的品牌,施工的難度和人工成本(設計成本、建造成本)。
  • 每天爬樓幾十層 七旬老人盼裝電梯
    最近,家住江岸區惠濟二路的張爹爹向我們欄目求助,說他住在老舊小區的高層,沒有電梯,每天來回的上下樓讓他有些吃不消。前段時間,張爹爹聽說政府要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他希望我們的記者幫忙打聽打聽,看這次改造能不能裝個電梯,解決老年人的出行問題。在惠濟二路五號大院,我們見到了張爹爹。
  • 江西一小區,電梯突然從12樓掉至4樓,業主:不是第一次了!
    來源|贛東新聞近日,家住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外灘公館的花女士向記者反映,小區裡的一臺電梯意外地從12樓左右掉落到4樓,事後電梯仍在日常使用,並未得到有效維修,存在安全隱患。12月19日,記者在小區現場發現,這棟31層的高樓設有兩臺電梯,其中一臺因漏水長時間停運,另一臺就是發生過墜落的電梯。據14樓的唐先生介紹,在12月16日上午,其父親在乘坐這臺電梯時,突然從大約12樓掉落到4樓,幸虧人平安無事。事後接到父親的電話,唐先生立馬找到物業討要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