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洪瑞泉表示,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文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從汶萊中華中學畢業的學生,早期只能到臺灣去留學,近年來到中國大陸學習華文漸成流行趨勢。 劉可耕 攝

    洪瑞泉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廣西南寧已建立的東協商務區,希望得到當地政府更多的重視和支持,推出一系列措施帶動園區的人氣,把東協國家的特色產品帶進去。 劉可耕 攝

  中新網汶萊斯裡巴加灣8月1日電 題: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架起兩國經貿文化交流橋梁

  記者 張茜翼 張素

  「近年來,汶萊與中國高層互訪頻繁,民間交流逐漸增多。經過兩國官方和民間的推動,兩國的經貿文化交流『更上一層樓』。」汶萊—中國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洪瑞泉1日接受中國新聞社「新世紀絲綢之路華媒萬裡行」採訪團專訪時如是表示。

  2004年9月,在汶萊蘇丹訪問中國期間,中國—汶萊友好協會在中國宣告成立,為兩國人民架起汶萊、中國交流橋梁中的一端。2005年4月18日,汶萊—中國友好協會也宣告成立。9年多來,該協會為兩國間的友好往來與經貿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祖籍福建的華人洪瑞泉擔任了汶萊—中國友好協會的常務副會長,並開始尋求汶萊與中國雙邊商貿合作的機會。他以廣西作為開啟雙邊合作的立足點,以中國—東協的多邊合作為契機,積極參與各項促進中國與東協發展的活動中。

  為兩國經貿往來牽線搭橋

  洪瑞泉投資的第一站選擇了南寧,這個機會是在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中國—東協多邊合作的背景下實現的。

  2004年11月首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辦後,博覽會迅速發展成為亞太區最具影響力和市場吸引力的品牌展會之一,基於博覽會對投資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推動,廣西先後開發建設中國—東協經濟園區、中國—東協物流園區、中國—東協國際商務區。

  自2005年決定在南寧投資以來,洪瑞泉積極參與了各項促進中國—東協多邊合作的活動當中,僅以中國—東協博覽會為例,洪瑞泉每年都以汶萊—中國友好協會的常務副會長的身份組織汶萊商人組團參加,並積極介紹中國與東協的優勢投資項目。

  2010年中國—東協自貿區成立後,洪瑞泉開始大力促進自貿區繁榮的各項活動,例如中國—東協博覽會期間的論壇、泛北部灣論壇、廣西南寧中國—東協商務區推介活動等。

  「在廣西南寧已建立的東協商務區,硬體設施不錯,但是缺少人氣。」洪瑞泉表示,希望得到當地政府更多的重視和支持,推出一系列措施帶動園區的人氣,把東協國家的特色產品帶進去,「不僅僅只在中國—東協博覽會這不到一周的時間裡熱鬧」。

  在洪瑞泉看來,中國和汶萊在木材應用、漁業、旅遊等方面有較大的合作空間。

  他說,汶萊處於熱帶地區,而中國海域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雙方主要的水產品種類不同,存在較強的互補性。汶萊漁業、養殖業及熱帶生物資源都十分豐富,與中國在漁業捕撈、養殖、加工以及市場等方面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在漁業技術方面具有合作可能性。

  致力於汶萊華文教育建設

  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有一所著名的汶萊中華中學,它歷經了92年的風風雨雨,克服各種困難,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汶萊最大的華語學校,為汶萊的華語教學做出巨大的貢獻。洪瑞泉正是汶萊中華中學的董事長。

  汶萊中華中學是早期移居汶萊的華人先輩為了傳承中華文化,讓子女學習母語而於1922年創辦的。洪瑞泉介紹說,文中的辦學方針是為汶萊華社、國民及旅居汶萊的外國僑民的子女提供教育服務。

  除教授華文外,文中還教授馬來文和英文。洪瑞泉說:「所以說我們是3種語言並重,在汶萊的華人、華僑都覺得很幸運,在這幾十年裡如果他們選擇華校,他們的子女就可以來到文中學習。因為,我們看到20多年來,中國的經濟已經在高速啟動,汶萊人能夠懂得3種語言後就可以順利地和中國人溝通,這對學生的未來更好。」

  目前學校從1922年創校時僅有22名學生發展到目前擁有3000多名學生。當地友族學生佔25%左右。教師除本地人外,還聘請了不少外國教師,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大陸的老師。

  洪瑞泉還特意介紹道,汶萊蘇丹曾兩次來文中。特別是2002年10月2日文中慶祝創辦80周年時,蘇丹親自主持了慶典開幕儀式。蘇丹的兩次到訪是對文中華語教學的認可和支持。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文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從文中畢業的學生,早期只能到臺灣去留學,近年來到中國大陸學習華文漸成流行趨勢。」他說,每年學校都會派出數十名學生到中國參加夏令營活動。

  據了解,汶萊現有4萬多華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1%。目前汶萊共有八間華文學校。

  弘揚中華文化

  「武術在汶萊是一種新的表演形式。」作為汶萊武術總會主席,洪瑞泉還致力於在汶萊推廣中華傳統文化——武術。

  他介紹道,每年在汶萊中華中學都會進行武術表演和舞龍舞獅表演,很多人都過來欣賞,十分熱鬧。此外,每年汶萊武術總會都會帶領武術隊和舞龍舞獅隊到中國部分省市培訓,讓兩國的年輕人有更多的交流接觸。

  「我們正是通過這種形式向大家介紹中華文化在汶萊的傳承,讓汶萊友族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洪瑞泉說。(完)

相關焦點

  • 尋訪周達觀足跡,重溫溫州人文之情——柬中文化友好協會溫州之行!
    回顧中柬兩國友好往來,有一個人被稱為兩國文化交流的裡程碑式的人物。這個人就是有著中國式的「馬可·波羅」之稱的旅行家、文化學者周達觀。為了尋訪周達觀的足跡,講述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故事,柬中文化友好協會中國區常務副會長、柬中文化網副總編李毅,互聯星空國際文化傳播集團駐浙江辦事處主任、柬中文化網編輯謝萍,應溫州市委宣傳部之約專程來到溫州市,尋訪周達觀足跡
  • 專訪之四|馬來西亞中國友好協會會長馬吉德
    今天帶來的是馬來西亞中國友好協會會長馬吉德(H.E. Dato Majid)的採訪視頻。馬吉德會長自2013年連續四屆出席我會主辦的北京國際民間友好論壇並發言。在這次疫情期間,中國和馬來西亞在疫情防控和物資保障方面保持著緊密聯繫和交流,患難見真情,我相信這次疫情將更加深化兩國之間的友誼。馬中友協作為兩國民間交流的重要平臺和溝通渠道,近年來重點推動了文化、青少年、體育、旅遊和經貿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未來馬中友協將繼續致力於增進兩國理解,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交流。 論壇馬吉德(H.E.
  •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平來蘇調研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平來蘇調研 2020-12-22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友好搭平臺 企業唱大戲——首都民間友好交流與合作雲對話之十八
    為促進後疫情時代北京和東京友城間的經濟交流,積極推進兩市復工復產後的深化合作,11月27日,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聯合日本東京都日中友好協會、北京市工商業聯合會、北京大興國際商業服務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北京-東京線上經濟交流會」活動。這也是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首都民間友好交流與合作雲對話」的第十八場。
  •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當選新一屆中德友好協會會長
    中國前駐德國大使史明德當選新一屆中德友好協會會長中國網8月7日訊 (記者 王冉)8月6日,中國德國友好協會(以下簡稱:中德友協)換屆大會在京舉行。中國資深外交官、前駐德大使史明德當選新一屆中德友協會長。大會還選出副會長、秘書長,通過了新一屆理事60人名單和中德友協章程。史明德大使在致辭中稱,中德建交48年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雙方共同利益始終大於分歧和矛盾。兩國政治關係良好,經貿互利合作成果豐碩。但與此同時,德國對華輿論環境沒有根本改善,兩國民意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
  •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會長權順基一行到訪新加坡駐華大使館
    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亞經協)執行會長劉紅路,常務副會長馬瑞濠,副會長、城市建設雜誌社社長王克劍,NUS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北京校友會副會長邵長峰,中國友發國際工程設計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宏銘,亞經協副秘書長法明,新加坡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陳錦瑞等出席會談。
  • 杭州市黃岡商會正式成立 架起兩地經貿交流的橋梁
    大會選舉產生了商會第一屆會長班子成員,浙江偉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林當選首屆會長,杭州米漫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君霞當選首屆監事長。  記者了解到,杭州市黃岡商會的成立,是在杭投資創業的黃岡楚商的迫切需求。商會旨在杭州、黃岡兩地間架起經貿交流的橋梁,推動兩地經濟社會共同發展。
  • 2018北京國際民間友好論壇閉幕 成果豐碩
    活動上,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分別與全巴基斯坦中國友好協會、汶萊-中國友好協會、緬甸中國友好協會籤署了交流合作意向書。莫芮德表示,此次交流使馬爾地夫協會有機會與北京友協加深了友誼,並與來自24個國家的其他友好組織成為朋友。不僅是與北京市合作,中馬文協還同中國各省市建立了聯繫,在馬爾地夫的城市和基層社區開展了多種交流合作。希望在藝術、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成功合作能給其他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以啟迪,打通民心,鋪就和平與繁榮的發展道路。
  • 專訪中國日本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程永華: 繼承優良傳統,加強各領域...
    今年6月,中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正式就任中國日本友好協會(以下簡稱中日友協)常務副會長。在長達9年的駐日大使任期中,特別是在兩國關係一度陷入困難時期,程永華為推動中日關係重回正軌做出了許多貢獻。如今履職新崗位,程永華將從中日民間交流的維度為中日關係的發展繼續努力。
  • 馬龍國連任大連市中韓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馬龍國連任大連市中韓經濟文化交流協會會長 2020-12-20 2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打前站 | 歡迎習主席 汶萊洋溢「中國情」
    恆逸集團董事長邱建林介紹,恆逸煉化項目是中企在汶萊最大的投資項目,將幫助汶萊優化採油、煉油到出口石化產品的產業鏈條,實現產業提質升級。同時,該項目將把汶萊打造成地區石油加工和出口轉運的又一個中心。 恆逸石化大摩拉島綜合煉化項目施工現場。 新華社記者王申攝據介紹,兩期項目建成後將為汶萊增加約1萬個工作崗位。邱建林告訴記者:「恆逸煉化項目已經在汶萊成為『中國名片』,當地人以到恆逸上班而感到自豪。」
  • 史立軍赴日本美國加拿大開展經貿合作友好交流活動
    14日,史立軍拜訪了洛杉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及經濟發展委,全面介紹泰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希望進一步搭建橋梁、暢通渠道,密切雙邊經貿往來與產業投資。世貿中心協會董事長史蒂夫奧爾森與當地十多名政商界人士熱情接待了史立軍一行。奧爾森表示,泰州的發展令人嚮往,他和世貿中心願意提供便利條件,讓洛杉磯的企業更多了解泰州、走進泰州。當天,史立軍一行還拜訪了中國駐洛杉磯總領事館,與劉健總領事進行了深入友好的交談。
  • 【華埠早聞】架起中韓僑界友好交流的橋梁 首屆安哥拉高爾夫球協會「海山杯」中韓友誼賽成功舉辦
    晚會開始鈴鐺和崔玉山分別用中英文隆重介紹出席晚會的重要嘉賓和單位:首先是高爾夫球協會的嘉賓,榮譽會長高峰、會長朱欣、常務副會長林東,韓國使館官員Hwang Gap Cheol,中國總商會會長許寧安哥拉高爾夫球協會榮譽會長高峰致辭這樣一種充滿魔力的運動,最適合作為休閒運動和以球會友的媒介了,隨著中韓關係的日益密切,在萬裡之外的安哥拉,中韓兩國的高爾夫球愛好者和商界代表們,經由高爾夫球友誼賽
  • 泰中友好協會舉辦晚會慶祝泰中建交45周年
    中新網曼谷12月8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中友好協會日前在曼谷香格裡拉酒店舉行晚會,慶祝泰中建交45周年。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專門發來視頻講話。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泰國前副總理、泰中友好協會會長功·塔帕朗西以及各界人士約500人出席了盛會。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臨時代辦楊欣致辭。 王國安 攝楊欣在致辭時說,建交45年來,中泰關係櫛風沐雨、砥礪前行,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道路。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經貿合作日益拓展,人文交流更加密切,全方位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 維羅納華僑華人總商會舉行換屆慶典大會,胡從煉榮任第二屆會長
    總商會自成立以來,始終踐行為廣大華僑華人服務的辦會宗旨,發揮了僑團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協助米蘭總領事館領事服務進社區現場辦公,惠及了僑胞家門口辦證的便利;注重僑二代的華文教育,創辦求索中文語言學校,解決了本地僑二代學習中文的渴求;積極弘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多次承辦大型文藝演出,為華僑華裔和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們送上精彩的文藝大餐,讓觀眾們感受了中國文化的魅力,也讓華僑華裔在精神文化面找到祖根歸屬感;加強了團結
  • 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程永華、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呂克儉來...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喬仁銘 通訊員 周志國 攝影 喬仁銘)10月27日,在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第十五屆學術節舉辦期間,中日友好協會常務副會長、南開大學兼職教授、我國前駐日大使程永華,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我國原駐日大使館商務公使呂克儉出席了學術節特別演講環節並作學術報告。
  • 汶萊名人吳尊:讓孩子親近中國,是我做過的最好決定
    在汶萊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並成為創始成員國的當下,中文兩國順應時代,攜手邁向未來正當其時。兩國人民熟識的汶萊文化名人吳尊就以自身經歷感言:讓孩子親近中國,是自己在演藝圈中做過最好、也最不會後悔的決定。15日下午,中國-汶萊友好交流故事會在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舉行。圖為嘉賓吳尊發言。
  •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平調研萬事利創新發展
    12月16日,中國女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平一行到訪萬事利集團,看望優秀女企業家代表的同時調研企業創新發展情況。在省女企業家協會執行會長、萬事利集團董事長、萬事利絲綢文化股份董事屠紅燕的帶領下,李平常務副會長一行參觀了萬事利絲綢文創展示中心和萬事利絲綢文化博物館,實地感受了萬事利絲綢主業的勃勃生機和數字科技賦能下的絲綢文化新體驗。
  • 中國遼寧丹東與韓國首爾衿川籤署友好交流合作協議
    據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網站消息,8月5日,中國遼寧省丹東市與韓國首爾市衿川區友好交流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線上舉行,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遼寧省副省長陳綠平、丹東市市長張淑萍和韓國首爾市衿川區廳長柳成勳、一帶一路研究院理事長崔載千、韓中文化友好協會會長曲歡在首爾、瀋陽、丹東三地共同出席致辭
  • 維羅納華僑華人總商會隆重舉行第二屆換屆慶典 胡從煉先生榮任會長
    我願竭盡全力與新一屆會長團成員一起共同承擔起這份光榮的責任, 努力踐行辦會宗旨,繼往開來,充分發揮總商會的優勢,做好政府和民間交流的紐帶,引導僑胞在遵紀守法,促進僑胞在義大利更好地融入與發展,為中意兩國的交流作出應有的貢獻並積極參與中國政府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推廣和建設,將商會打造成為兩國經貿合作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