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爾站陳夢收穫了對伊藤美誠的4連勝,一次也許是偶然,但三次以上這就是有獲勝的技術因素在裡面了。那麼陳夢到底是贏在哪了呢?下面我們從技術角度來細緻分析一下:
陳夢
要想打敗伊藤,首先要在發球、接發球上做足文章。伊藤美誠近臺搶攻、搏殺十分兇狠。如果你發球不是很嚴謹的話,那幾乎是一出手就被她反手生膠彈擊得分了。在發球上,國乒對付伊藤就是貫徹兩條線:一個是底線急長轉不轉,這個球一定要頂,速度要快、要急,讓身材矮小的伊藤美誠彈擊這種速度快的奔球難度加大。另外,在急長裡面又包括了轉或不轉,側上旋和急下旋的變化,更增加了伊藤判斷的難度。
伊藤美誠
發球的另一個選擇點就是正手不出臺的短下旋,由於是下旋伊藤直接挑打非常容易下網失誤,如果搶拉的話球又不出臺,伊藤只得用反手生膠輕搓一板。在接伊藤的發球上,陳夢做得也非常不錯。一個站位儘量不要太近臺,伊藤現在發急長球比較多,而且是是勾手的急側上居多,這種球一旦衝出速度,對方很容易接發冒高,伊藤下一板肯定是銜接正手的暴拍,這是她的一個搶攻套路。
伊藤美誠、陳夢
伊藤發球變化雖多,但正如央視解說楊影點評的那樣:「伊藤發球的姿勢非常誇張、花裡胡哨,其實都沒用。你需要盯住她板頭觸球的那一下,就完全可以判斷出上、下旋來。」卡達站陳夢僅在第一局「吃了」伊藤的三次發球,後邊的幾局就很好的處理伊藤的發球了。在國乒眾多選手中,陳夢接伊藤的發球應該算是最好的了。
陳夢
想要戰勝伊藤除了發球、接發球必須控制好,防止其瘋狂搏殺之後,那接下來就要做好相持的準備了。伊藤美誠打法,相持中只要有機會就是反手暴彈、正手暴拍。這種近臺拍的球,比起弧圈球來說,力量、威脅更大。伊藤之所以能夠在對拉、對衝中有拍擊的機會,還是在於她落點、線路上的調動,為自己的正手拍擊創造了機會。在這點上,我們也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伊藤美誠
相持中伊藤有兩條殺手線:「一個是反手連續彈擊斜線,另一個是反手快變直線。」伊藤美誠如果在前三板得到機會的話,她反手彈擊斜線會一板比一板快,一板比一板兇,直到把你彈死、彈穿為止!由於她反手彈擊速度快、力量大、角度刁幾乎很少有人能夠抵擋住伊藤連續的三板反手彈擊。如果你反手能夠扛住她兩板的話,善變的伊藤還會在快速反手對攻中,快速彈擊正手直線,這條線路的威脅也非常大,經常使對方來不及防守、反拉。那麼如何來應付伊藤這兩條線的搏殺呢?
陳夢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同樣這兩條線還給伊藤美誠!陳夢在中遠臺的相持上佔據力量優勢,只要稍微退後減緩伊藤美誠反手彈擊的速度之後,陳夢完全有時間可以增加球的旋轉,來制約伊藤的速度。在與其反手對攻中,陳夢在馬琳的授意之下,也頻頻先變伊藤的正手直線。如果身材更高的陳夢先把正手這條直線撕開的話,那身材更矮的伊藤護臺面積更小,等其跑到正手撲球、救球時,她反手的空檔就出來了。
陳夢
陳夢這個時候就側身用正手爆衝伊藤的反手位。眾所周知,伊藤的反手進攻十分凌厲,但她反手的防守卻實在是太差了。在「調正手、壓反手」這樣的戰術下,伊藤左撲右奔早已失去了她近臺彈擊的站位,別說進攻了,她能折返跑跑回來摸到球就不錯了。
陳夢
伊藤有種打不死的小強的感覺,她不會輕易服輸,不到比賽最後一分她鬥志永遠不減。不要被她表面的垂頭喪氣所迷惑,一定要在技術上、心理上壓垮她最後一根稻草。陳夢幾次對陣伊藤美誠,伊藤上來都是一種毫不畏懼的心態,玩命搏殺。陳夢在局分、比分落後的情況下,並沒有被伊藤搏慌亂,反而是4連敗之後,伊藤打陳夢越來越沒有信心。
陳夢
在這點上,陳夢做得很棒,很堅決,就是要跟對手拼一下意志力,看看到底是誰最強大。卡達站,面對陳夢逐漸打出狀態,掀起進攻狂潮的陳夢,伊藤的彈擊反而顯得太過單一。不加力彈擊幾乎就是被反衝、反拉死,加力的話那失誤就會隨之大大而來。在陳夢面前,伊藤相持沒有優勢,發球的變化也被陳夢逐一化解,那她除了迎接失利,幾乎就沒什麼選擇了。大家說對嗎?
伊藤美誠
以上就我對陳夢能夠4連勝伊藤的技術分析。大家是否贊同以上觀點?4連勝必定有勝的理由和技術因素,也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關注!我是騎馬寺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