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軟體定義汽車催生新的汽車研發模式

2020-12-16 網易汽車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11月28日報導

「軟體定義汽車會催生新型的汽車研發模式。」

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進在11月27日舉行的中國汽車供應鏈峰會上如是說。

他說,傳統的汽車研發模式是縱向的瀑布模式,都是以硬體為中心的模式,包括部門、機構、組織的設置都是按照這種模式。未來,會轉變這種模式,是以用戶的體驗和優質的服務為中心的開發模式,是橫向的跨界模式。這樣,企業的組織架構、人員、布局都會發生變化。

中國汽車四化浪潮加速到來,傳統車企只有擁抱創新、擁抱變化,才能引領未來,在智能汽車重構中有一立足之地。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進所做的《整零攜手,完善四鏈,加速汽車研發模式轉型升級》就是這一趨勢下的新思考。

以下是張進演講實錄,文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

各位行業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來自廣汽研究院。廣汽研究院負責廣汽集團整個自主品牌的研發。今天演講的話題是加速汽車研發模式的轉型升級。

作為OEM,跟大家分享兩個方面。第一,在轉變的時代,OEM在想什麼在做什麼。第二,研發一款車需要兩到三年,汽車開發方案在兩三年前就定下來,這個過程中更看的是未來,而不是當今。

1、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五大趨勢

第一,外部環境惡化增加了中國汽車供應鏈不確定性。尤其是今年的變化,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大家知道今年疫情的影響,包括政治環境變化、經濟環境變化,我們依然處於一個非常緊張的時期。比如說,斷供有時候不是政治,是疫情,會給產品供應鏈帶來不確定因素。

上個月,一個在國外的Tier2發生了火災,一下引起整個產業鏈,包括生產製造領域的緊張,一個小小的晶片就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這個斷供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對整個產業鏈都是有影響的。

第二,汽車產業鏈的價值鏈變革,新興業務的潛力非常巨大。現在所有的汽車都是靠製造、銷售獲取利潤。服務方面,所有的傳統OEM在這一塊做得都不是很好。

在服務方面,是可以獲取利潤的。但我們在服務方面是沒有投入更多精力來經營。未來汽車價值鏈分布,會從研發到服務,服務包括軟體的服務。

以後的服務不是簡單的服務,而且按照售後的生命周期管理,這是新的利潤增長點,可以參考特斯拉給我們帶來的啟示,近期特斯拉的市值遠遠超過了豐田。

第三,智能時代汽車的功能與價值在逐步發生變化。汽車從傳統的汽車到當前汽車,我定義為機械電子汽車,未來正在向智能網聯汽車轉變。這正是當今世界研發開展或者正在進行的,引出了很多OEM成立了所謂的軟體中心或者是軟體公司,都是為轉型服務的。

智能汽車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蘋果手機和老的諾基亞手機,或者傳統的模擬手機比較,傳統的手機就是打電話發簡訊,智慧型手機不僅打電話、發簡訊,還可看視頻、上網、社交一系列的功能。

傳統的汽車只是行駛功能,從A到B點駕駛的功能。未來智能網聯汽車,這些功能已經變成基礎的功能,更多的是賦予它一些新的功能,它不只是一個車,二是真正的移動終端,人、物、信息是一個交互點。有了這些交互點,就會為我們的用戶提供更多的多樣化服務和優質的體驗。這是未來汽車功能的變化、價值的變化。

第四,軟體定義汽車成為未來競爭焦點。這幾天到處都在說軟體定義汽車。軟體定義汽車會助推智能汽車的發展,大家講到要智能化,軟體定義汽車是什麼概念?

作為一個車,是最重要的終端,是智能的終端。這個智能終端要為我們的用戶,為我們的消費者服務,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優質的體驗。這是本質。

通過硬體是無法實現的這個目的。所以出現軟體定義汽車這個概念。要實現軟體定義汽車,必須要有電子架構來支撐,電子架構是一切技術的基礎,沒有電子架構全是空的。

第五,軟體定義汽車會催生新型的汽車研發模式。這個研發模式跟傳統的汽車研發模式不同。傳統模式都是以硬體為中心的模式,包括部門、機構、組織的設置都是按照這種模式。未來,會轉變這種模式,是以用戶的體驗和優質的服務為中心的開發模式,公司的組織架構、人員布局都會發生變化。

OEM發生變化了,我們的合作夥伴需要不需要變化呢?怎麼變化呢?我們要共同去思考、去磨合、去打造一種新型的未來的開發模式。

2、朋友圈在加大,技術複雜度在加大

11月20日,我們在廣州車展上正式發布廣汽集團「十四五」發展的「1615」戰略,提出1個目標、6個板塊、1個重點、5大提升,打造創新引領、持續創造價值的科技廣汽。

我們也發布了自主品牌的「雙子星」計劃,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獨特品牌魅力和品牌體驗。最重要的布局就是廣汽新能源獨立運行,按照廣汽埃安這個品牌來做運行。上周五在發布時,上午廣汽的股票漲停。

我們依託廣汽集團整體發展指標制定研發戰略和策劃,我們的研發為集團的發展戰略要做支撐的。從產品端來說,打造高顏值、高體驗、高科技的產品,產品平臺化、架構化,打造場景化體驗,利用高科技來支撐產品力。

高顏值是吸引人的。

核心的是平臺化和架構化。汽車上那麼多零部件,平臺怎麼做,架構怎麼做,這裡要提醒一下合作夥伴們,如果你所做的零部件,OEM把它列為是平臺化的件或者架構的件,那就要想辦法好好做了。

因為這個量不是按一個車型,是按年來算的,一個平臺化的架構一般不會變來變去的。

場景化體驗,是為用戶服務的。本質是服務的,用戶到底喜歡什麼,應用場景是什麼,是不是滿足他的要求。

我們的模塊化、架構化的技術曾經獲得2015年中國汽車工業一等獎,我們這次在這上面進行升級,進入平臺化架構2.0時代。

這次在廣州車展發布的新車型EMPOW55就是基於我們第二臺平臺化的架構首款車。這款車型馬上就要上市了。我們要打造電動車平臺化的架構,已經升級到2.0,以往都是1.0,整車的架構升級是我們正在做的。

關於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整車廠都在張羅這個事情,但是做這個事情需要的人才也複雜,更多是傳統的車廠所不具備的人才,資金投入也很大,周期也很長,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瓶頸,我們的電子電氣是要支持未來的自動駕駛等。

在動力總成方面,一個是傳統的動力總成要升級,一個是要圍繞油耗和排放需求,這個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我們要全面實現動力總成的電氣化,傳統的發動機是走這個戰略。我們是三個平臺、三個架構一起在推進。

場景化是為客戶做服務的,我們從交互的體驗、精緻的工藝、創新的探索三方面來開展相關工作。這是新話題。這在原來機械電子汽車時代考慮不是很多,未來交互特別是智能化或者網聯化之後,帶來很多的人機的交互,這是做傳統汽車的人不擅長的。

電動化就是三電技術,我們的目標是在這一塊要做到全國領先,達到前三。突破方向,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充電效率,第三是能耗低,第四個是加速快。我們重點是通過電池、電驅、域控制器、熱管理、充電等技術實現。

智能化以電子電氣架構為基礎,智能駕駛和場景化交互是人機共享,最重要還有一個支持平臺,就是大數據和雲平臺的支持。

雲平臺原來主機廠是沒有的,都是利用別人的。在產品端,大量的數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價值,尤其是電動車在國內大量應用後,中國要推廣電動化,很多數據要上傳到國家平臺,還有數據會傳到我們自己的平臺。

數據是個礦,要把它提煉出來才有價值,要用數據體現價值,不能把這個礦放在這個地方。

從數據的角度來說,一是可以為主機廠做更好的服務,做更好的產品改善,二是可以為用戶服務,推送、更新、優化等。第三,可以做一些商業的變現,比如說保險和其他的一級供應商,比如說電池、電機等等,也需要很多數據做挖掘。數據的挖掘是主機廠或者OEM要認真去思考和做的。

除了產品端外,我們在研發端、研發流程管理上面也要數位化,實現最佳的用戶體驗。

總體來說,「十四五」研發戰略就是持續推進開放合作,整零協同,共同實現戰略目標。我們的朋友圈在加大,我們的技術複雜度在加大。未來跟合作夥伴怎麼合作,一定要互惠互利。

3、給行業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構建合縱連橫的研發鏈。

產業鏈越來越長,包括未來產品設計的管理,不像傳統車,我們是全生命周期管理。車從生下來一直到報廢,都有服務的要求和機會,也有商業價值的機會,靠我們去挖掘。

構建新型的整零關係,實現基礎層的技術研發合縱連橫,強化整合創新,期望整車企業與整車企業間的協同開發。未來的汽車開發是非常複雜的,投入是非常大的。

舉個例子,車上至少分為兩個作業系統,安全類與非安全類的,自動駕駛和非自動駕駛的,每個作業系統都有一家公司養一個作業系統,這個壓力是非常大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要實現整車廠和零部件廠的合作,整車廠和整車廠之間打造一個共享公營的平臺。

第二,建立互利共贏的生態鏈。

未來在軟體服務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商業模式,不是簡單的做一個零部件,未來不是按照今年這個廠供了100萬臺或者100萬個零部件的利潤,而是看市場的保有量。

如果整車企業今年生產50萬輛,明年再生產50萬輛,就是100萬輛,你未來做的是100萬輛用戶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變化給我們帶來新的引領方式。我們和合作夥伴的關係就打破了傳統鏈條式的Tier1、Tier2到OEM的關係。

第三,拓展多元化的業務鏈。

汽車從研發到生產到銷售,這幾個階段裡面有很多業務可以做,主機廠要往這方面做,合作夥伴在不同的領域裡面,都會有各自的強項,都會融入到汽車的主流當中。

第四,要打造安全可控的供應鏈。

這是我們主機廠最擔心的事情。如果供應鏈不安全不可靠,對我們來說影響很大。剛才舉了一個例子,國外一個Tier2出現火災,對整個供應鏈都有影響。這是供應鏈的安全,包括產品的供應鏈、汽車供應鏈和工具的供應鏈,都會影響到產業鏈的發展。我借中國供應鏈的峰會的機會,給大家說一下我們的思考。

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網易汽車 責任編輯:王灝_NA3186

相關焦點

  • 軟體產業爭奪「定義汽車」新機遇
    隨著「新四化」的逐步推進,軟體在汽車產品開發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凸顯。業界認為,「軟體定義汽車」 已成為共識,它將在技術、產品、運營理念、組織架構等方面給汽車產業帶來全面轉變,而汽車的進化過程,也給軟體產業帶來了更多新機會。
  • 軟體定義汽車時代 傳統汽車如何突圍?
    德勤不久前發布了報告《軟體定義汽車——箭在弦上的產業變革》,報告中稱,據測算,預計到2030年軟體成本佔整車BOM(物料清單)的比重將從目前不到10%增長至50%。一邊是未來可見的軟體投入成本,一邊是充滿想像的軟體銷售收入,好比軟體應用豐富智慧型手機打敗只能打電話發簡訊的功能手機,軟體將改變汽車產業的盈利模式,重新定義汽車。
  • 重新定義汽車軟體,華為特斯拉誰是最後贏家?
    從這句業內流傳已久的老話中,不難看出汽車軟體標準的重要地位。大眾CEO赫伯特·迪斯甚至認為,軟體將佔據未來汽車創新的90%。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今天,汽車軟體標準成為汽車行業技術的新高地。 汽車軟體行業資深從業者江冉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為了讓汽車像智慧型手機一樣統一作業系統,基於AUTOSAR的車載軟體系統逐漸被業界認可。
  • 軟體定義汽車掀起新潮流,麥肯錫教你這麼應對,附PPT
    這是「汽車人參考」的第230篇原創文章 全球最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官宣建立「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部」,劍指汽車軟體;德國大眾率先全球布局七個軟體研發中,人數要到5000人。
  • 高合汽車:軟體定義汽車
    旗下首款產品HiPhi X既已被定位成不同於傳統汽車的新品類,為其構建專屬意義空間,從常用概念上即與傳統汽車劃清界限,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新造的概念能不能站得住腳,最終還得看產品是否足夠有說服力。
  • 如何看待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中的軟體開發
    設計、實現及測試軟體部件 依據具體的需求,工程師開始分別搭建不同的軟體部件。在前面一系列的拆解、分析和定義後,終於抵達了軟體最核心最具體的世界——代碼。與人們熟知的程式設計師直接寫代碼稍有區別,傳統的汽車軟體研發採用的是基於模型開發。如下圖所示,邏輯運算通過模型的方式表達出來,相比於代碼更加直觀,便於日後的標定工作和維護。
  • 汽車行業前瞻報告:軟體定義汽車,E-E架構是關鍵
    1、汽車 E/E 架構是軟體定義汽車的關鍵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又稱 E/E 架構)是指整車電子電氣系統的總布置方案,即將汽車裡的各類傳感器、處理器、線束連接、電子電氣分配系統和軟硬體整合在一起,以實現整車的功能、運算、動力及能量的分配。
  • 蘋果造車供應商爆單,軟體定義汽車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業內指出,除了品牌效應外,藉由智慧型手機等產品成功的銷售模式,蘋果首款電動車Apple Car預期最快兩年內將對特斯拉造成威脅。 根據供應鏈透露,臺灣汽車零組件廠由於擁有車電、動力馬達、電池、充電與車身系統等完整的供應鏈,且歷經特斯拉多年磨合,使得蘋果優先選擇臺灣工廠進行合作。
  • 誰來定義汽車,誰在決定市場?——從蔚來汽車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題:誰來定義汽車,誰在決定市場?——從蔚來汽車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三大焦點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這是一個風口上的行業——代表著數位技術與製造技術充分融合的智能電動汽車,正在重新定義著產業與生活。
  • ...舉辦「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論壇,共話汽車行業新變局、新挑戰...
    中德學院校友分會舉辦「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論壇,三位校友分享汽車行業新變局、新挑戰、新思路 來源:中德學院   時間:2021-01-13  瀏覽:
  • ...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論壇,三位校友分享汽車行業新變局、新挑戰...
    中德學院校友分會舉辦「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論壇,三位校友分享汽車行業新變局、新挑戰、新思路 來源:中德學院   時間:2021-01-13  瀏覽:
  • 軟體定義汽車丨產業重新分工和洗牌期將加速到來?
    我是億歐汽車分析師何奇。剛剛楊總總結了對於汽車產業新十年的洞察,但是我們還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請行業專家來為我們解讀。今年我們聽到的最多的就是軟體定義汽車,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五位嘉賓,他們都是軟體和汽車行業跨界領域裡面的大咖人物,我們開始今天的對話。
  • 2020首屆軟體定義汽車高峰論壇(SDVF2020)將在滬召開
    近年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軟體定義汽車"的理念正成為行業共識,智能體驗越來越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考量之一。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汽車為傳統主機廠樹立了"軟體定義汽車"的典範。
  • 鎂佳科技莊莉:軟體定義汽車,中國為什麼會與眾不同
    今年4月份有一個新的詞,叫「軟體定義汽車」,這個詞被大眾熟知是從今年4月份開始。大眾汽車在兩年前說他們要把自己變成一家軟體公司,所以成立了一個部門,做VW.OS,今年4月份說這輛車因為新的軟體平臺不能按質量交付,已經有上萬輛的下線的車在大眾的停車場停著無法交付到用戶手中。
  • 可視化看板,新一代汽車研發項目管理必備!
    如今,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化,將對行業和用戶產生深遠的影響。隨著技術的發展,車內連接、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和汽車共享正在改變汽車的唯一定義,客戶對於汽車的需求越來越高。現代汽車有望實現自動駕駛、電動化、環保、互聯,並提供網絡停車、無線更新和網絡安全等服務。在這種新的動態市場形勢下,汽車製造商面臨一系列挑戰。
  • 解構特斯拉,管中窺豹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價值
    1、特斯拉:軟體定義汽車的引領者 特斯拉作為 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載)的先驅,第一次讓汽車可以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在雲端進行系統升級,傳統車企的 OTA 智能升級車載系統只能升級部分功能,但是特斯拉可以通過 OTA 實現對車輛零部件的功能進行遠程控制或者升級,包括中控屏、動力及電池系統
  • 【青島智能車論壇】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開放創新 主動應對行業新...
    在大會現場,江淮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安進發表了主題為《開放創新 主動應對行業新變局》的主旨演講。安進表示,無論從行業基礎角度來看,還是從消費市場層面來看,當前的汽車行業均在迎來新變局。
  • 華為:100%自主AUTOSAR軟體開發架構助力車企實現軟體定義汽車
    11月19日,在2020中國汽車技術發展(昆明)國際論壇會議軟體與創新測試主題論壇上,華為專家分享了名為《華為AUTOSAR助力車企提升競爭力》的專題報告,闡述了華為如何幫助車企在面向未來的軟體定義汽車上搭建自身能力,迎接電動車市場智能化的激烈競爭。
  • 如何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制勝?這場圍繞著北汽新能源ARCFOX...
    在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車企制勝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實際上,隨著產業「新四化」轉型方向的日漸明晰,這一問題的答案已愈發明晰。在汽車產品屬性日漸多元化的前提下,汽車儼然發展由軟體定義的智能移動終端。
  • WICV2020|科大訊飛副總裁劉俊峰:淺談智能汽車軟體的合作模式
    11月11-13日,「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WICV2020)」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旨在打造全球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內規模最大、級別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世界級平臺,持續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全面開啟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徵程。